尊老爱幼个人事迹材料_0
尊老爱幼典型事迹(大全五篇)

尊老爱幼典型事迹(大全五篇)第一篇:尊老爱幼典型事迹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夫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
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随着社会的进步,祖国到处呈现出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
我今年10岁,生长在一个幸福温馨的大家庭。
从小父母就很疼爱我。
而我一直等待回报他们的机会,这不,机会来了。
今天,妈妈一洗完衣服,就累得坐在了沙发上,不停地喘着气。
我见此情景,心想:妈妈这么累,不如给她捶捶背。
嗯,这倒是个好机会。
想到这儿,我便走到妈妈跟前,对妈妈说:“妈妈,让我来帮你捶捶背吧!”妈妈听了,对我说:“真乖!”妈妈坐在小板凳上,我也搬了个小凳子,坐在妈妈背后。
我用小手“嗒吧嗒吧”地在妈妈肩上“跳跃”起来。
过了一会儿,只见妈妈时皱眉,时叹气。
还不停的说着:“对,就是这里”我时而用力,时而轻轻砸,几分钟后,我的手有些发软了,“坚持住!”我对自己说。
又过了一会儿,我的手臂开始酸了,只好放慢了速度,看着妈妈舒服的样子,我咬咬呀,继续坚持。
妈妈担心地问:“手很酸吧?这样就可以了,我的腰已经好多了,你去休息吧……”“没关系!”我低下头,继续往妈妈背上砸,向妈妈证明我还很有力气,可是这样捶了几下,双手就不听话了,好酸好酸,再也没有使不完的劲儿了。
我只好把绷得紧紧的手放下来,轻轻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原来捶背还是挺难的啊!我一向认为它是再简单不过的……看着我的样子,妈妈不禁笑了起来。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只要帮父母做事,就能使他们开心。
同时,我也要传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
田家庵十六小五(10)班陈子航第二篇:尊老爱幼典型事迹尊老爱幼典型事迹崔春丽:女,现年34岁,现工作在巴彦塔拉中心校任教。
上有70多岁的公婆,下有两岁半的孩子,爱人常年在外赡养老人孩子的重担就毫无疑问的落在她的肩上。
尊老爱幼美德少年个人事迹五篇650字

尊老爱幼美德少年个人事迹五篇650字儒家贤哲孟子在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和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及”是“推己及人”的意思。
就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今天wtt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尊老爱幼美德少年个人事迹,接下来随着wtt一起来看看吧!尊老爱幼美德少年个人事迹1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大家都知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弘扬这种品德。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的时候,那天下起了大雨,好多人都赶快跑着回家。
突然,我看见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其他人好像没看见一样,我连忙走过去,扶起老奶奶,问她:“老奶奶,您怎么摔倒在路上了呀?”“我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就滑倒了。
”老奶奶回答。
我说:“老奶奶,要不我送您回家?”老奶奶说:“不行。
”“老奶奶,我怎么能把您扔在马路上呢!”我说。
“你快回家吧!”老奶奶说。
我只好听老奶奶的话回家了。
记得还有一次,是周末,妈妈带着我去玩,一早,我们就准备好东西出发了,我们去车站等车,终于车来了,可是人很多,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两个座位,我坐了上去。
一位老爷爷走过来,看见没有座位了,就站在那里,我看见了,赶紧站起来,说“老爷爷,您请坐吧!”“这是你的座位,我不能坐。
”老爷爷回答说。
“您就坐吧!老爷爷。
“我回答说。
说着说着。
老爷爷只好答应了,坐了下来。
老爷爷说:“要不你坐我身上吧!”“谢谢您,我不用坐。
”我说。
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养成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和谐,更融合,更亲密,人间将到处充满爱。
作为中华儿女就应该这样,不管在哪里,只要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都要尽全力帮助别人。
尊老爱幼美德少年个人事迹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老爱幼”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也是我家的家训,我时刻把它记在心中。
2024年尊老敬老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二篇)

2024年尊老敬老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他,深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哲理,秉持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崇高理念。
他,即____幼儿园工会主席,____同志。
在职业生涯中,他恪尽职守,勤勤恳恳,始终致力于为离退休老教师提供细致周到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于平凡之中书写了感人至深的亲情篇章。
____幼儿园坐落于济南市____号,与幼儿园同院居住的是一批原____的老教师。
鉴于历史原因,幼儿园还需承担大院公共部分的管理工作。
____老师在确保幼儿园水电气暖正常运行的同时,亦对园内的老教师及区老教协提供周到的服务。
自加入____幼儿园以来,____老师从后勤工作入手,定期为老教师检查、维修水管电路,统计水电数据,并按时收缴相关费用。
其中,mmm.q老师因年事已高,行动多有不便,____老师便时常关切询问其生活起居,积极帮助其解决水电、气等生活难题。
某年冬季,天寒地冻,小雪纷飞。
临近下班之际,李老师因家中断电而求助于____老师。
他闻讯后,立即携带工具,扛起梯子,冒着风雪前往解决。
经过细致排查,发现是由于线路老化严重所致。
经过两小时的忙碌,问题得以解决,而此时天色已晚,____老师上小学的孩子已在传达室孤独等待了两小时。
谈及____老师,园内保育员均赞誉有加。
每当有孩子生病或老师家中有事,他总是第一时间送去关心与帮助,让老师们深切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与关怀。
此外,他深知孝敬老人的重要性,十余年来,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始终将照顾父亲、岳父母放在首位。
每逢节日或老人生日,他都会精心准备礼物,陪伴在老人身边。
他常说:“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心情愉快。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生活充满了幸福与温暖。
____年、____年,____老师的父亲两次住院手术。
他白天坚守岗位,晚上则陪伴在老人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的饮食起居。
他的孝心与耐心赢得了同室病友的交口称赞。
敬老爱幼先进事迹(共8篇)

敬老爱幼先进事迹(共8篇)第1篇:敬老爱幼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敬老爱幼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敬老爱幼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同志,现任***老人乐园园长,共产党员,今年71岁。
她从1988年担任原**敬老院院长以来,20年如一日,始终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每一位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把敬老院收养的17个残疾孤儿当成“心肝宝贝”。
不怕苦,不怕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受到老年人和社会的广泛赞扬。
她将自己全部的爱都用于温暖160多位老人和那些特殊的儿童。
这份与老年人和孤儿特殊的亲情,特殊的友情,金钱买不来,全凭她一滴滴汗水苦出来,用自己的真心真意交换来。
***所在的敬老院,多次被评为街道和市级先进单位,还评为省先进敬老院。
她本人多次被评为街道和市级优秀党员,还被评为省敬老好儿女,***第十一届党代表。
***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对每位老人都那样热情周到,那样悉心照料。
1990年,有一位叫***的退休女教师,当时已80岁,经人介绍来到**敬老院。
老人生病卧床,**及时给她就医喂药,陪她聊天,端茶送水,老人想吃什么,尽力为老人满足。
子女们对***评价是:你照顾我们的母亲,比我们做子女的还要周到。
开始这位老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最后再也不想离开,一住就是整整19年,直到这位老人到99岁那年,拉着***的手含笑而去。
1989年,有一个13岁的弱智男孩被家人遗弃,四肢萎缩,臀部长了条小尾巴,大小便不能自理,***一口答应把孩子抱回来。
孩子抱回敬老院后,***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希望他能有个美好的明天。
两年后,体弱多病的***还是夭折了。
1990年5月,***接收到一个出生才3天的缺嘴男婴,工作人员想来想去,又想到了好心肠***,***说,缺嘴的孩子也是人,她把这个“小宝贝”抱回了家,取名为***,在她的精心培育下,至今***已有17岁。
***上唇上翻,没有上颚,整条右腿畸形,喂进去的东西会往外头流,***便买来量杯,每次按着剂量一点点地喂东西。
尊老爱幼个人事迹三篇

尊老爱幼个人事迹三篇篇一:尊老爱幼个人事迹材料周集实验学校田银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家在一个三世同堂、有着传统意识的家庭,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下,我们拥有了美满幸福的生活环境。
我和我丈夫相识时,他家的经济状况就不好,婆婆没有工作,生活十分困难,婆婆一分钱也拿不出来,我俩租了间房子过上了简朴的日子,丈夫想把婆婆接过来同住,同时还要还结婚时欠下的债。
每月*不到500元,一分存款也没有的情况下,我俩东挪西凑,勉强凑上一笔钱,好不容易买了一套二手房,总算有了自己的家,也想过一下俩人世界,另外还要还债。
那时的我凡事争强、不甘落后,在学校任两个班外语课,同时还兼班主任工作,常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种种原因,我当时非常不情愿把婆婆接过来。
每每去婆婆家,都感到一种心*涌上心头,回家后与丈夫商量还是把婆婆接了过来。
年轻人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多有不便,尤其是婆婆年纪大,*格极有个*,说话有时尖*刻薄,很爱钻牛角尖,似乎少了一些农村老人的厚道、质朴,所以相处起来很不舒服。
加之我身怀六*、婆婆吸*常常熏得我呕吐,生活中的琐事,由于观念上的差别,常常弄得我很烦心。
例如:看上我的某样东西,会趁我不在的时候偷偷地收起来,等到问道她时却一口否定,越是在上班着急时找不到东西越生气,时间长了我也就习惯了,换一种心态就不生气了。
作为*、人母和人媳,我尽心尽力的做好一切,照顾好孩子和老人,特别是现在病中的婆婆,我更是关心有加,体贴丈夫。
从不因为工作紧张而有丝毫怠慢,经常给婆婆买吃的,婆婆记在心里,笑在脸上,夸在嘴上,我还经常劝婆婆要想开点,多想点福,婆婆很感动。
我们孝敬老人的行为在亲戚、朋友、同事、邻居中受到好评,我们感到无怨无悔。
我不光孝敬家里的老人在外也是时刻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老人。
有一次在上班的途中,我急匆匆地走上车,看见车上挤满了人,只好站一站了,一会儿就到了。
过了一会儿,到了小尖时,突然从车站走上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本来有一些人下车了,我刚找一个位子坐下,看见老爷爷缓缓地向我走来,我什么话都没有说,主动让位子给老人坐,老爷爷看见了,坐在位子上连忙说声谢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尊老爱亲美德少年事迹材料(4篇)

尊老爱亲美德少年事迹材料(4篇)尊老爱亲美德少年事迹材料第一篇:胡海燕同学1――5年级以来一直非常要求上进,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并取得了佳绩,成绩和能力突出,是个品学兼优学生。
她学习方法好,成绩佳,因此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
她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学校各项活动她都积极参加,比如诗歌朗诵比赛等。
在学校和老师关怀帮助下,在父母疼爱和自身努力下,胡海燕同学一直都很优秀,她全面发展,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不懈努力。
她专心学习,勤学善思,不懂就问,常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从中获益非浅。
她坚持用知识充实自己,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培养了一种乐观积极生活态度和坚强意志,这对于她解决学习上难题有很大帮助。
她尊敬师长,她发自内心尊重与敬爱,校园内总能听到她亲切“老师,您好!”她关心同学,及时送生病同学到医生那里,从来都是尽心帮助身边每一个人,学习上帮助同学解答难题,她以一颗真诚心,得到了大家认可,无论何时都深受同学拥护。
在班级事务上是老师得力助手,不仅积极完成老师交给工作,而且能主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在工作中,讲求方法,不仅带动了全体同学,而且得到老师信任,同学喜爱。
老师言传身教,父母悉心熏陶,在她幼小心灵中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种子,使她一天天茁壮成长成一名品学兼优小学生。
在家里,她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好孩子;在学校,她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优秀少先队员;在社会,她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
在家里,她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照顾年迈祖母。
,她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家务,常年有病祖母行动不便,她会帮着倒水端饭还和陪爷爷、奶奶聊天。
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是她帮妈妈周末必修课,自己事情自己独立完成,今天事今天做好,是她对自己一惯要求。
因为她家庭里充满欢笑、和谐。
在学校,她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
在知识海洋里,她,不断学习和总结,培养了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老师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日益丰满自我;与同学们在互学互比中取长补短、一起进取;与同学们在交流探求中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尊老爱幼的简短事迹(通用12篇).doc

尊老爱幼的简短事迹(通用12篇)尊老爱幼的简短事迹(篇1)卧冰求鲤,出自二十四史。
传说晋时王祥,小时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继母患病,很想吃鲤鱼,适值天寒地冻,河里结冰无法捕鱼。
王祥不计前嫌,于是心生一计,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人们都说孝感天地,必得天佑。
尊老爱幼的简短事迹(篇2)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
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
黄香对父亲十分的孝顺。
怎样孝顺呢?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睡不着,那时候又没空调,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扇凉快了,伺候父亲安寝。
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黄香就自我先睡下,用自我的体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头,让父亲能够安寝。
所以,这个故事又叫"黄香扇枕",也就就是黄香这个孩子把枕头给扇凉快了。
另外也叫"黄香温席",黄香把席子给弄暖和了。
这个故事被《二十四孝》所记载的,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
所以传统中国老百姓之所以明白黄香,乃就是因为他就是个大孝子。
尊老爱幼的简短事迹(篇3)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
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
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尊老爱幼的简短事迹(篇4)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
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尊老爱幼的学生先进事迹材料(3篇)

尊老爱幼的学生先进事迹材料(3篇)最新尊老爱幼的学生先进事迹材料(通用3篇)最新尊老爱幼的学生先进事迹材料篇1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从古至今,从伟人到平民百姓再到我们身边的同龄人,有多少人给我们做了的榜样!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长辈,养育了后代晚辈,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后,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
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
感恩是有意义的。
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
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日日夜夜中,我们有多少次去静静地感知过亲人给予我们的爱,有多少次向亲人诉说过我们对他们的爱,又有多少次用语言和行动去报答过对亲人的爱呢?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最新尊老爱幼的学生先进事迹材料篇2当今这个社会,“名字”是数不胜数!有:姓名、歌名、网名等等,甚至汽车、蛋糕都有名字。
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每个名字或许都有一定的含义,但是名字也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而这篇文章就深刻地反映出了这种现象……故事发生在一个见多识广的小姑娘身上,这个小姑娘只有五六岁,无论是多么冷门的明星她都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
而且是百说百中。
“我”是来找一位叫刘德明的老师傅,于是“我”就问她:“你知不知道一位叫刘德明的老爷爷呢?”这个小姑娘一开始还是自信满满,听到这个名字后,顿时就慌了:“我,我不知道,他又不是个明星!”“我”只好来问这个小女孩的妈妈,她听到这个名字后,有说不出的熟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老爱幼个人事迹材料
篇一:尊老爱幼个人事迹材料
尊老爱幼个人先进材料
周集实验学校田银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家在一个三世同堂、有着传统意识的家庭,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下,我们拥有了美满幸福的生活环境。
我和我丈夫相识时,他家的经济状况就不好,婆婆没有工作,生活十分困难,婆婆一分钱也拿不出来,我俩租了间房子过上了简朴的日子,丈夫想把婆婆接过来同住,同时还要还结婚时欠下的债。
每月工资不到500元,一分存款也没有的情况下,我俩东挪西凑,勉强凑上一笔钱,好不容易买了一套二手房,总算有了自己的家,也想过一下俩人世界,另外还要还债。
那时的我凡事争强、不甘落后,在学校任两个班外语课,同时还兼班主任工作,常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种种原因,我当时非常不情愿把婆婆接过来。
每每去婆婆家,都感到一种心酸涌上心头,回家后与丈夫商量还是把婆婆接了过来。
年轻人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多有不便,尤其是婆婆年纪大,性格极有个性,说话有时尖酸刻薄,很爱钻牛角尖,似乎少了一些农村老人的厚道、质朴,所以相处起来很不舒服。
加之我身怀六甲、婆婆吸烟常常熏得我呕吐,生活中的琐事,由于观念上的差别,常常弄得我很烦心。
例如:看上
我的某样东西,会趁我不在的时候偷偷
地收起来,等到问道她时却一口否定,越是在上班着急时找不到东西越生气,时间长了我也就习惯了,换一种心态就不生气了。
作为人妻、人母和人媳,我尽心尽力的做好一切,照顾好孩子和老人,特别是现在病中的婆婆,我更是关心有加,体贴丈夫。
从不因为工作紧张而有丝毫怠慢,经常给婆婆买吃的,婆婆记在心里,笑在脸上,夸在嘴上,我还经常劝婆婆要想开点,多想点福,婆婆很感动。
我们孝敬老人的行为在亲戚、朋友、同事、邻居中受到好评,我们感到无怨无悔。
我不光孝敬家里的老人在外也是时刻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老人。
有一次在上班的途中,我急匆匆地走上车,看见车上挤满了人,只好站一站了,一会儿就到了。
过了一会儿,到了小尖时,突然从车站走上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本来有一些人下车了,我刚找一个位子坐下,看见老爷爷缓缓地向我走来,我什么话都没有说,主动让位子给老人坐,老爷爷看见了,坐在位子上连忙说声谢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帮助人们的源泉,只要记住这句话,那世界就会出现许多好心人,来帮助一些幼小的、年老体衰的老人、残废的人,使这一些人感到社会的温暖,感到社会的助人为乐。
希望每个人都从小事情开始做起,从一点一滴坐起。
能帮助更多地人。
我觉得点点滴滴都是珍爱,让我们珍惜这些,让我们从一点点小事情起,帮助别人,例如:让座
位、扶老奶奶老爷爷过马路、帮助叔叔阿姨。
只要每一个都能尊老爱
幼,那世界就会是充满乐于助人的,在每一个地方都能感到帮助别人和帮助自己的快乐。
时光如梭,如今,我已身为人母。
孩子渐渐长大了,教育好孩子,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使女儿能够健康成长,我们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率先垂范,在孝敬父母方面,为女儿做出榜样。
在学习上,我们时时勉励她勤奋刻苦,在我们的感染下,女儿心疼父母,长辈关心爱护子女,共同建造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家庭。
丈夫为了减轻我的负担,主动承担家里的大事小事,我们在事业和学习上互相勉励和支持,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认真钻研业务,做好本职工作,生活中精心持家,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如果一个国家大多数家庭不和睦,那么,这个国家自然地说不上安定团结、兴国安邦,所以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应该积极努力,为争创幸福文明的家庭而努力。
篇二:尊老爱幼先进材料
孝亲敬老之星”评选材料
-------三个庄子村李月香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三十几年如一日服侍公公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她就是三个庄了村二组李月香。
李月香,1954年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
正直,李月香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
1985年嫁入我村刘开玉家,与大她几岁的刘开玉结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
当时婆婆白兰英只有51岁,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
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也就其乐融融。
1973年,25岁的李月香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这个贫困的家庭,30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和她生活了24年的公公患心脏病,半身不遂,她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每天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在公公院子里练习走路。
后来,公公的病情加重,她每天为公公喂水喂饭,洗洗涮涮。
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她为公公洗头、洗脚、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
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
但在床上躺了六年的公公于20XX年医治无效,离开人世,一家人都很伤心,婆婆更伤心,李月香从婆婆的眼睛中看到了孤独和寂寞,她精心侍侯,婆婆细心开导,使老人尽早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她对婆婆说今后一定要好好照顾她,让她安度晚年,婆婆很感动,她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媳妇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婆婆爱干净,她总是把婆婆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
如今,老人91岁了,身体硬朗、精神舒畅,邻居说她有福气,她说:“都是媳妇照顾的好”。
在李月香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有滋有味,虽然91岁了,仍然精
神矍烁,容光焕发。
她逢人就说:“月香就是我的好女儿,她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呀!”左邻右舍都说没有李月香的孝敬之心,她的婆婆活不到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李月香的儿女,在她的感染下,他们都十分尊重孝敬老人。
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
李月香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
李月香她要精心照顾婆婆,还要下地干活,帮助丈夫完成农活,做家务,样样拿手。
还精心营造了团结、和睦、向上、亲情融融的家庭氛围。
她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她给予了孩子博大的母爱,以慈母般的胸怀关心照顾他们,更没有忘记对孩子们的科学培养。
著名教育家狄更斯说过:“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天下的母亲都爱孩子,但不一定都会爱孩子。
”她没有奢望孩子成为天才,但她决心要把儿子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
在家庭教育中,她首先是教孩子怎样做人。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她怎样教孩子做人呢?
首先要有良好的家庭氛围,要靠家长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引导、实实在在的示范,靠父母人格力量的影响。
别人常说婆媳关系不好相处,可她与婆婆相处三十几年,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真正的母女关系,她时常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与老人说话语气亲切、态度和蔼,老人病了,主动关心问候,送水送药到床旁。
她婆婆脸上经常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逢人便说,这是她今生修来的福,遇到了这么善良贤惠能干的好媳妇。
她经常对儿子说:“要尊敬长辈,人都是要老的,要懂得关心人,要
有社会责任感”从小培养孩子敬老的美德。
在她潜移默化下,她儿子从小就是一个对人有礼貌,很乖、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其次在学习上,她以身示范,她常常同儿子一起学习。
她儿子刚上学时,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儿子每上一课她也跟着学一课,而后互相出题,从而培养了孩子勤动脑勤动手的能力。
儿子每天回家看书,做作业时,她从不外出,从不看电视,而是同样坐在一旁静静地看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她既是孩子的母亲,也是孩子的知心朋友。
她经常与儿子们交流,家庭很民主。
在这种家庭教育的熏陶下,儿子逐渐成长,不仅学习成绩优秀、爱好广泛,而且学会了关心他人、尊敬长辈、感恩社会。
李月香的事迹在全村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
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篇三:谭少梅尊老爱幼先进事迹
下洋田社区谭少梅尊老爱幼先进事迹
谭少梅,女,55岁,黎族,家住下洋田一路170号,一家共有七口人,上有近八旬的残疾父母,育有儿女两人。
夫妻俩一直以来相濡以沫,和谐相处,悉心照顾年迈的父母,科学教子。
谭少梅说:“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是一样的”,她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谐、和睦、和美。
他们家在一个三世同堂、有着传统意识的家庭,但在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下,拥有了美满幸福的生活环境。
总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