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直加直减进位加退位减 两位数减一位数
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案: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小黑板3.习题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常规,稳定情绪。
2.利用课件展示一幅生活场景,如小明买了一个玩具,花了12元,找回5元,让学生思考:小明找回的钱是多少?(二)探究新知1.学生尝试解答,引导他们发现这是一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问题。
2.利用小黑板,展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算式,如:347。
3.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4.邀请学生上台演示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并讲解每一步的操作方法。
(三)讲解运算方法1.讲解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a.从个位开始减,如果个位不够减,则从十位退一位,变成两位数减两位数。
b.退位后,十位上的数字减去退位的1,再减去减数。
c.将个位和十位的差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2.通过例题,让学生练习退位减法的运算。
(四)课堂练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讲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
2.教师发放习题卡片,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检测学习效果。
2.邀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在课堂练习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题目,说明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的情况,需要课后加强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七、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
20以内数的加减法

10 + 3 - 7 = 6。首先执行10 + 3得到13,然后 执行13 - 7得到6。
3
例3
15 - (4 + 2) = 9。首先计算括号内的4 + 2得到 6,然后执行15 - 6得到9。
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场景
01 02
生活购物
在购物时,加减混合运算常用于计算找零或折扣后的价格。例如,购买 商品原价为20元,打折5元,再减去已有的3元优惠券,最终需要支付 12元。
加减法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20以内数的加减法
目录
• 引言 • 20以内数的加法 • 20以内数的减法 • 加减法混合运算 • 学习方法与技巧 • 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引言
01
加减法概述
01
定义
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从 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02
运算符号
加法使用“+”表示,减法使用“-”表示。
03
借位减法
借位原理
当某一位的数不足以减去对应的数时 ,需要向更高一位借位,将更高位的 数值减1,并将本位的数值加10,再 进行减法运算。
借位示例
如13-5,个位3减5不够,因此从十位 借1,个位变为13,再进行减法运算 ,结果为8。
减法实例解析
要点一
两位数减一位数
如15-7,个位5减7不够,从十位借1 ,个位变为15,15-7=8,十位由于 借位变为0,因此结果为8。
04 加减法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运算规则
顺序执行
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按照从左往 右的顺序依次执行计算。
先加后减
当加法和减法同时出现时,先进 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案与反思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3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第1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教材第69页例1)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空。
73=( )+394=( )+9054=50+( )68-8=( )49=( )+( )82=( )+( )2.任意说一个两位数,再说出这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学习新课1.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例1情境图)(1)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学生汇报)信息: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
(2)师:还剩多少本故事书?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求还剩多少本故事书,就是用35本减去借出的2本,用减法计算,列式为35-2。
教师板书:35-2(3)探究35-2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摆小棒算一算,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通过摆小棒计算的。
计算方法:先摆3捆和5根小棒表示35根小棒,从35根小棒里面去掉2根,也就是从5根里面去掉2根小棒,还剩3根小棒,和3捆合起来是33根小棒,所以35-2=33。
教师引导:计算35-2,可以把35分成30和5,先用5-2=3,再用30+3=33。
板书:(4)师:想一想,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减一数,再把所得的结果与整十数相加。
最新口算技巧

谈谈小学口算教学的技巧一、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1、加法20以内进位加法思维训练的方法很多:有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决法,推导法、减补法等。
要根据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的不同,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实现。
这里重点介绍:减补法。
我们规走:两个可以凑成10的数是互为补数,1和9,2和8,3禾口7等。
都是互为补数。
方法是:用第一个加数减去第二个加数的补数,再加上10。
比如:9+4=13思考方法:第二个加数的补数是6 ;第一个加数9减去4的补数6 得3 ;3 加上10 得 13。
即9+4 = 9 - 6+10 = 3 + 10 =13 这样的思考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很有好处,但只能符合思维能力强的学生。
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引导。
2、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是以20以内加法为基础的z方法有:想加法计算减法、破十法、分解减法后连减法、记小数数到大数、推导法、加补法等。
这里重点介绍加补法:方法是: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上减数的补数”同时去掉十位上的T ,比如:被减数33 ・ 4 = 9思维方法:被减数个位上的3不够减;减数4的补数是6;6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得9 ,同时去掉十位上的T。
二两位数加减法口算:两位数加减法这里重点介绍减补法和加补法,首先我们规走:两个和为100的数互为百补数。
1、加法两位数加法有四种现象,即个位、十位都不进位的;个位进位十位不进位的;十位进位个位不进位的;个位十位都进位的。
下面分别介绍:(1 X个位十位都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用数的组成法直接相加。
例:34 + 52 = 30 + 50 + 4 + 2 二86(2)个位进位十位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思维方法是:—个加数十位上的数字加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加T",得十位上的数字,个位用一个加数个位上的数字减去另一个加数个位上数字的百补数,得个位上的数字。
例:36+ 47 = 83口算过程:十位上的数字是3+ 4 +1=8个位上的数字是6-3(3是7的十补数)=3或7・4 (4是6的十补数)=3所以:36+47十位数字是8 ,个位数字是3 ,等于83e(3)十位进位个位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思维方法是:首先确走〃百〃位数字是,然后用一个加数十位上的数字减去另一个加数十位上数字的十补数,得十位上的数字, 个位上的数用数的组成法直接相加。
二年级珠算知识点总结及口诀归纳完整版下载

二年级珠算知识点总结及口诀归纳完整版下载文章目录一、基本加法:1、直加法指法:当拨入被加数时,能直接拨珠靠梁即可完成的计算。
运算规则:减看内珠,够减直减。
2、凑数加法:凑数:两数之和为5,则这两个数互为凑数。
指法:当被加数小于5,又分别要加上少于5的各数时,必须加5再减去多加的数才可完成的计算。
运算法则:下珠不够,加5减凑。
3、补数加法:补数:两数之和为10,则这两个数互为补数。
指法:在同一档两数相加的和大于或等于10,必须向左进位才可完成的计算。
运算法则:本档满10,减补进14、凑补加法:指法:本档已有上珠靠梁,要加上6、7、8、9各数,减补进1(但下珠不够,先加凑去5,再向前档进1才可完成的计算)。
运算法则:减补进1不行,加凑减5再向前档进1二、基本减法:1、直减法:指法:当拨去被减数时,能直接拨珠离梁即可完成的计算。
运算规则:减看内珠,够减直减。
2、凑数减法:指法:本档5已靠梁,在减去小于5的各数时,下珠不够直减,必须先减去5,再加上多减的数才可完成的计算。
运算法则:下珠不够,加凑减53、补数减法:指法:指在本档被减数小于减数不够减时,必须向前档借1作为本档的10来减,同时在本档加还多减的数即可完成的计算。
运算法则:本档不够减,退10加补。
4、凑补减法:指法:本档只有下珠靠梁,要减去6、7、8、9各数(退1加补,下珠不够),先加上5,再减去补数的凑数才可完成的计算。
运算法则:退1加补不够,加5减补数的凑数。
三、珠算基本加减的简捷算法:简捷加减法是以基本加减法为基础,采用合理的运算方式,简化运算过程,减少拨珠次数,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的计算方法。
(只介绍比较容易掌握的并行加减法中的一目三行法和倒减法)1、一目三行直接加减法:在竖式加减法运算中,用心算求出三行相同位数上的代数和,然后拨入对应档位的运算方法。
2、一目三行正负抵销法:在竖式加减混合运算中,用心算求出三行相同位数上的代数和(正数、负数之间相抵销),然后拨入对应档位的运算方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5篇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5篇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计算方法。
1.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通过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注重学生的情感,自主选择,发现的积极性。
通过探究的过程,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2.注重知识之间的对比,探究36—8退位减法前,先出现复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与36—8算式比较,看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冲突,突出退位这一难点。
通过对比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
3.在探究退位减法计算方法时,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办法,也许是例1的教学比较扎实,算例2时部分学生就模仿例1的方法,不再借助学具的操作,也没有学生提出其它的算法。
学生会知识迁移固然好,但对中差生来说,立即进行抽象的算法演练,这样的过程可能跨度太大,因此还需借助直观的学具来进一步理解算理,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再初步脱离形象,形成抽象的算法,这样的学习更扎实有效。
另外学生没有提出别的算法,但新课程的理念提倡算法多样化,在这里我提出了把36分成10和26,再用10减8等于2,最后把2和26相加的算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学生的眼界。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已经工作两个多年头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这么简单了,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其思维能力,虽然我面对的是刚步入学校大门的一年级孩子,但是还是要把这种指导思想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始终。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5页例1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经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感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一作十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1.口算练习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口算卡片:34+6,13+20,32+20,56+6;38-6,49-20,64-23,80-30。
请学生抢答。
2.揭示课题教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进位加法,计算加法时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位呢?学生:当个位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1。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探讨100以内的减法。
板书:100以内的退位减法。
[点评:这个环节承上启下,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1.改编例1,做好铺垫(1)寻找条件,提出问题教师:小朋友,你喜欢打球吗? 你最喜欢打什么球?学生甲:我最喜欢打羽毛球。
学生乙:我最喜欢打乒乓球。
学生丙:我最喜欢……教师:看来大家都喜欢体育运动,这样非常好。
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
出示例1的情景图。
教师:红红是一年级三班的体育委员,快上体育课了,红红跑到体育办公室找刘老师,她有什么事,我们一起去看看。
指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寻找条件。
教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谁来说一说?学生:刘老师有34个乒乓球,红红要领3个乒乓球。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有34个乒乓球的呢?引导学生观察:1盒是10个,3盒就是30个,盒子旁边还有4个,合起来就是34个。
《整理和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以内进位加法是一种数学运算方法,它涉及到将两个数相加,并且其中一个数大于或等于10的情况。
在这种运算中,我们需要将较大的数拆分成较小的数和进位数字,然后将较小的数与另一个数相加,再加上进位数字。
进位加法需要我们掌握拆分数字和进位的方法,以及熟练掌握加法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20以内进位加法通过学习和掌握这种运算方法,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和问题,如退位减法、小数、分数等。
此外,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等。
20以内进位加法是数学运算的基础之一,它对于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以内进位加法的重要性20以内进位加法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算盘运算,是当时计算大数和小数的基本方法之一。
随着数学的发展,这种运算方法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通用的数学运算方法之一。
在现代数学教育中,20以内进位加法仍然是最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学问题中。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历史与发展0102进位加法的定义进位加法的基本规则进位是进位加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将一个数字相加的结果大于或等于10时,需要将多余的数字(即进位)添加到更高位。
进位通常用十进制表示,例如在二进制中,每向右移动一位就相当于乘以2。
在进行进位加法时,需要注意如何处理进位,以确保得到正确的结果。
进位加法中的进位概念借助计数器进行进位加法总结词:直观有效详细描述:借助计数器进行进位加法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
首先,将个位数相加,如果和大于或等于10,则将进位标记1放置于十位数下面。
然后,将十位数相加,加上之前个位数相加产生的进位。
如果和大于或等于10,则将进位标记1放置于百位数下面,以此类推。
最后,从最高位开始,将每个进位标记1下面的数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总结词:高效便捷详细描述:心算进位加法需要一定的数学思维和技巧。
首先,将两位数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然后分别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