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视觉和视觉器官)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12章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课件(22张PPT)

看一看:观察眼睛,找出眼睛的特点
眼睑 眼球 睫毛
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小组合作学习(一) 请同学们根据书中P81眼球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结合眼球模型,认识眼球各部分的结构。随机抽 选小组进行汇报。
眼球的结构
睫状体 1 虹 膜2 角 膜3 瞳 孔4
晶状5体 玻6璃体
巩7 膜 脉8 络膜 视9 网膜
E.无色透明,保护瞳孔,透过光线 F.上有感光细胞,感受光线刺激,形成物像 G.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结构 H.含平滑肌,可调节晶状体曲度
链接生活
1.我们俗语所说的“黑眼 珠”和“白眼球”分别应 当是眼球的哪部分结构?
2.中午和傍晚的猫,眼睛内主 要是什么结构发生了变化?上 面两幅图白眼球)
--瞳孔--
中午 瞳孔小 傍晚 瞳孔大 虹膜中的色素可以使眼睛呈现不同的颜色 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量
二、视觉是怎么形成的
自主学习(二) 同学们,你们有三分钟的时间看书P82最后
一段,尝试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试着说明光线 经过了眼球的哪些结构。
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玻璃体
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D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3.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到达视网膜依次 经过( C )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想一想
中学生近视现象越来越普遍,近视是怎么形成 的呢?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保护视力?
三、近视眼
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 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 网膜上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共22张PPT)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三、视觉的形成
光 线
角膜
折光系统
成像于视
晶状体、玻璃体、房水 网膜上
感光细胞、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视神经
视觉中枢(大脑皮层产生视觉)
四、近视眼和远视眼
内容物
外膜 中膜 内膜
角膜
巩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即 视网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1、眼球的结构包括 眼球壁 和 内容物 两部分
2、视网膜含有能感受光刺激 感光细胞 , 所以 视网膜就是 光感受器 。
3、患远视眼时,眼球的前后径 过短, 成像在
_视网膜后方 ,看不清 近 处 物体,应配戴 _凸透镜 矫正 。
1、近视眼 通过下面观察要求同学们明 白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四、近视和远视
正常眼:
成因:晶状体曲度
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 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眼:
近 视
近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 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 正
2、远视眼 通过下面观察要求同学们明 白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4、患近视眼时,眼球的前后径 ‗过‗长‗ ,成像在 ‗视‗网‗‗膜‗前‗‗方‗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应配戴‗‗凹‗透‗‗镜‗矫 正。
5 、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的是 ( D )
A 巩膜 C 视网膜
B 角膜 D 脉络膜
6、能感受光刺激的是 ( C )
A 角膜
B 虹膜
C 视网膜
D 巩膜
7、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D )
三、视觉的形成
光 线
角膜
折光系统
成像于视
晶状体、玻璃体、房水 网膜上
感光细胞、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视神经
视觉中枢(大脑皮层产生视觉)
四、近视眼和远视眼
内容物
外膜 中膜 内膜
角膜
巩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即 视网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1、眼球的结构包括 眼球壁 和 内容物 两部分
2、视网膜含有能感受光刺激 感光细胞 , 所以 视网膜就是 光感受器 。
3、患远视眼时,眼球的前后径 过短, 成像在
_视网膜后方 ,看不清 近 处 物体,应配戴 _凸透镜 矫正 。
1、近视眼 通过下面观察要求同学们明 白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四、近视和远视
正常眼:
成因:晶状体曲度
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 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眼:
近 视
近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 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 正
2、远视眼 通过下面观察要求同学们明 白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4、患近视眼时,眼球的前后径 ‗过‗长‗ ,成像在 ‗视‗网‗‗膜‗前‗‗方‗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应配戴‗‗凹‗透‗‗镜‗矫 正。
5 、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的是 ( D )
A 巩膜 C 视网膜
B 角膜 D 脉络膜
6、能感受光刺激的是 ( C )
A 角膜
B 虹膜
C 视网膜
D 巩膜
7、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D )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第1课时)课件(共24张PPT)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接受刺激)
感受器
反射,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做出反应) 反射
中间神经元 神经中枢
反射弧的组成中感受器主要感受 外界的刺激,感受器的结构有的比 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一些复杂 的感受器周围还出现特殊的辅助结 构,保证感受器有效的感受刺激, 这样的感受器连同其辅助结构称为 感受器官。
内容物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透明的胶状物)玻璃体 较脆弱的胶冻状物,
填满晶状体后方眼
球内的空间。
房水 稀薄的液体,角膜与晶 状体之间、虹膜前后的 间隙里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 透明有弹性的凸透镜状 结构,悬挂在睫状体上, 睫状体内平滑肌的舒缩 引起晶状体的曲度变化。
角膜 外膜 巩膜(白眼球)
中膜
定期检查视力
不躺卧看书
眼的结构和功能:
瞳孔
晶状体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脉络膜 巩膜 角膜 虹膜
(折射光线)
视觉的形成: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大脑皮层 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近视与远视:近前凹,远后凸。
视神经 视网膜
(成像产生兴奋)
眼的保护:读写姿势正确 不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定期检查视力 不躺卧看书
远视
远视 过短 弹性小、凸度小 视网膜后方 佩戴凸透镜
晶状体 视网膜
看远处时 看近处时
睫状体 收缩 舒张
晶状体 变扁 变凸
(调节物距)
(控制光线)
(感光)
可能视神经受损或视觉中枢受损。
视觉形成的条件: 眼球结构的完好; 视神经完好; 视觉中枢正常。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眼是感受外界光线的视觉器官
(接受刺激)
感受器
反射,
传入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效应器
(做出反应) 反射
中间神经元 神经中枢
反射弧的组成中感受器主要感受 外界的刺激,感受器的结构有的比 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一些复杂 的感受器周围还出现特殊的辅助结 构,保证感受器有效的感受刺激, 这样的感受器连同其辅助结构称为 感受器官。
内容物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透明的胶状物)玻璃体 较脆弱的胶冻状物,
填满晶状体后方眼
球内的空间。
房水 稀薄的液体,角膜与晶 状体之间、虹膜前后的 间隙里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 透明有弹性的凸透镜状 结构,悬挂在睫状体上, 睫状体内平滑肌的舒缩 引起晶状体的曲度变化。
角膜 外膜 巩膜(白眼球)
中膜
定期检查视力
不躺卧看书
眼的结构和功能:
瞳孔
晶状体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脉络膜 巩膜 角膜 虹膜
(折射光线)
视觉的形成: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大脑皮层 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近视与远视:近前凹,远后凸。
视神经 视网膜
(成像产生兴奋)
眼的保护:读写姿势正确 不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定期检查视力 不躺卧看书
远视
远视 过短 弹性小、凸度小 视网膜后方 佩戴凸透镜
晶状体 视网膜
看远处时 看近处时
睫状体 收缩 舒张
晶状体 变扁 变凸
(调节物距)
(控制光线)
(感光)
可能视神经受损或视觉中枢受损。
视觉形成的条件: 眼球结构的完好; 视神经完好; 视觉中枢正常。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2章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一课时精品课件

虹膜 的颜色决定眼睛的颜色.
蓝眼睛
黑眼睛
眼 球 壁
外膜: 虹膜: 中膜
内膜 脉络膜 后,丰富血管( 营养 ), 黑色素( 形成暗室 )。 睫状体
脉络膜
眼 球 壁
外膜 中膜
内膜: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产生神经冲动.
视网膜
房水
内容物
液体
晶状体 有弹性的凸透镜状结构 玻璃体 胶冻状物
晶状体
房水 玻璃体
(D)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
睫状体收缩
晶状体曲度变大
近处
睫状体舒张
晶状体曲度变小
远处
睫状体
晶状体
看近处或看远处,晶状体曲度瞬间变大或变小.
想一想
1.为什么无论较近还是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看清? 因为正常人的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2.当一个人从低头看书到抬头望向远方时,他的晶状体曲
度如何变化?
晶状体的曲度是变薄。
3.看近处物体时,眼球处于还是放松状态?
拉住窗帘,利用手电筒,在明、暗两种不同 环境下观察同桌瞳孔的变化。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如果你看电影迟到了,刚进电影院时伸手不 见五指,过一会儿,你才能看见周围的人和座位。 当你刚走出电影院时,你会感到外面太亮了,不 由地眯起双眼。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瞳孔由小变大,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多,所以过一 段时间才能看见.电影院中,瞳孔较大,而外面光线 太强烈,进入眼睛的光线太多,眼睛受不了,所以 眯起眼睛,让进入眼睛的光线少一点。等一下瞳孔 变小了,九不用眯起眼睛了。
角膜:
巩膜:
有人喜欢对别人“翻白眼”,人们 通常所说的“白眼”是什么结构?
巩 膜
眼 球 壁
前,中间围成瞳孔, 虹膜: 外膜: 虹膜控制瞳孔大小 脉络膜 中膜 内膜 睫状体
七年级生物下 12.2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1)北师大版

本节教学采用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以猜物 游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体验、 表演、动手操作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 情,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在做科 学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观察判断、实践创新等 多种能力。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 情境,使抽象知识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便 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 多更广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人。
2.当一个人从低头看书到抬头望向远 方时,他的晶状体曲度如何变化?
3.看近处物体时,眼球处于疲劳状态 还是放松状态?
四、近视和远视
正常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 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 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 视
近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 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 正
远 视
远视眼: 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 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后方
“像爱惜眼睛一样 爱惜生命, 像爱惜 生命一样爱惜眼 睛。”
第12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1.概述感觉和感觉器官的含义;描述眼球的结构 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说出视觉的形成 过程及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知道近视 眼的预防方法。 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 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3.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自觉培养用 眼卫生习惯,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同时关爱和 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外膜 巩膜:白色、坚固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眼球壁 中膜 虹膜:中间有瞳孔 脉络膜:营养
角膜:透明
眼 的 结 构
内膜:视网膜、有感光细胞
附属结构: 眼肌、眼睑、结膜、泪器
完成一篇调查报告:我班或我校同学的近视情 况与对策。 设计一个活动方案:为盲人献爱心 读一本好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结合自 己的认识与体会,写一篇读后感。 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等各种途径,调 查眼科学的发展现状,结合自己的思考,写 一篇小论文。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第1课时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PPT模板

4.(2011菏泽学业考)某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沉迷于电子游戏,不但
会影响学习,还会因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加而形成
近视。这一结构是( A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睫状体 D.玻璃体
5. (2018广东)清•刘《老残游记》第二回中这样描写说书姑娘白妞:“那双
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文中的“
绘眼球水平切面图,
注明各部分名称
晶状体
眼球的结构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视神经
玻璃体
列表归纳眼球的结构组成
眼球
内容物 眼球壁
晶状体 房水 玻璃体 外膜
中膜
内膜
角膜 巩膜 睫状体 虹膜 脉络膜 视网膜
PART 03
新知讲解
2.眼球的结构 角膜
(1)外膜
角膜 1/6
巩膜 5/6
无色、透明,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白色、坚韧,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睫状体 虹膜
晶状体
脉络膜 视网膜 视神经
②观察眼球壁各层及 眼球内容物中晶状体 和玻璃体等各部分结 构的形态、位置。
晶状体、玻璃体的 位置关系?
睫状体 房水 虹膜 角膜
晶状体的形态特征?
晶状体
巩膜 脉络膜 视网膜
玻璃体
③记录观察结果
(4)交流:在本 组内介绍自己归纳 的眼球结构组成。
睫状体 房水 虹膜 角膜
在黄斑下方有一视神经穿过 的地方,此处无感光细胞
生理盲点
视神经 把感光细胞所产生的信息传入大脑
房水
(4)内容物 透明液体,有润滑作用,并 使眼球内形成一定的压力。
晶状体 凸透镜状结构,有弹性,受 睫状体控制可改变曲度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2章 第二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课件1

第十二页,共十七页。
chui
zhen
2021/12/12
听骨 链 (tīnggǔ)
第十三页,共十七页。
Deng
听觉 的形成 (tīngjué)
• 声源传出的声波经耳廓收集进入耳撞击骨膜, 骨膜的振动传递到中耳引起三块听小骨锤骨、 砧骨、镫骨的依次(yīcì)振动。镫骨的振动传到 了内耳的液体,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通过听神经发送到大脑的听觉中枢,经大脑 分析重组后形成了能听到的声音。
Image
12/12/2021
第十七页,共十七页。
• (二)耳 • 咽鼓管是沟通鼻咽部和鼓室的一个短管,
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短、宽,且鼓口和咽 口在一个水平面上。口腔有炎症时容易引 发中耳炎。
• 儿童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免(yǐmiǎn)造成听力 障碍甚至耳聋。(链霉素、奎宁、卡那霉 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
2021/12/12
第十六页,共十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咽口
耳朵能控制着人体平衡的感觉,半规管主要由导管及两个充满了液体的 小囊组成,其表面还排列着如发丝状的细胞。当头的位置移动时,半规管 里的液体开始上涨使细胞的发丝状延伸物弯曲。这种弯曲在运动神经元里 产生神经冲动并传递到大脑(dànǎo),大脑(dànǎo)分析神经冲动确定头的运动 方式和身体位置。如果大脑(dànǎo)感觉身体正在失去平衡,便发出神经冲 动到202肌1/1肉2/12来帮助恢复平衡。
内耳,传递振动。
半规管 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经反射
内耳 前庭 作用维持身体平衡。
2021/12/12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与位听神经相连。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
二、学生感官(gǎnguān)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chui
zhen
2021/12/12
听骨 链 (tīnggǔ)
第十三页,共十七页。
Deng
听觉 的形成 (tīngjué)
• 声源传出的声波经耳廓收集进入耳撞击骨膜, 骨膜的振动传递到中耳引起三块听小骨锤骨、 砧骨、镫骨的依次(yīcì)振动。镫骨的振动传到 了内耳的液体,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通过听神经发送到大脑的听觉中枢,经大脑 分析重组后形成了能听到的声音。
Image
12/12/2021
第十七页,共十七页。
• (二)耳 • 咽鼓管是沟通鼻咽部和鼓室的一个短管,
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短、宽,且鼓口和咽 口在一个水平面上。口腔有炎症时容易引 发中耳炎。
• 儿童不要滥用抗生素,以免(yǐmiǎn)造成听力 障碍甚至耳聋。(链霉素、奎宁、卡那霉 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
2021/12/12
第十六页,共十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咽口
耳朵能控制着人体平衡的感觉,半规管主要由导管及两个充满了液体的 小囊组成,其表面还排列着如发丝状的细胞。当头的位置移动时,半规管 里的液体开始上涨使细胞的发丝状延伸物弯曲。这种弯曲在运动神经元里 产生神经冲动并传递到大脑(dànǎo),大脑(dànǎo)分析神经冲动确定头的运动 方式和身体位置。如果大脑(dànǎo)感觉身体正在失去平衡,便发出神经冲 动到202肌1/1肉2/12来帮助恢复平衡。
内耳,传递振动。
半规管 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经反射
内耳 前庭 作用维持身体平衡。
2021/12/12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与位听神经相连。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
二、学生感官(gǎnguān)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第12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共33张PPT)

后两侧 (酸)
舌根(苦)
后两侧 (酸)
前两侧 (咸)
前两侧 (咸)
舌尖(甜、咸)
预防近视与远视
当空气中分布着有气味物质的时候,我们用 鼻子吸气就可能感受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 嗅觉。
人的嗅觉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感 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的冲动能力会随刺激延 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作感受器的适应。
阅读p86 小资料
当能溶解在唾液中的某些物质接触舌面时,往往会使我们感觉到某 种味道,这就是味觉。 味觉感受器叫作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 用干净的棉球把舌尖揩干后,随机把几粒食糖放上去,这时不会感 到有甜味;若把糖粒溶在少量水里,将糖的溶液滴在舌尖上,则立 即感到有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