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国际减灾日主题

合集下载

国际减灾日是几月几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哪天

国际减灾日是几月几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哪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国际减灾日是几月几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哪天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

联合国于l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

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

国际减灾日的简介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

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通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通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

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

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生活常识分享。

历届国际减灾日主题盘点

历届国际减灾日主题盘点

历届国际减灾日主题盘点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的社会,自然灾害越发的频繁,人们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

为了共同应对自然灾害问题,人们成立了国际减灾日。

本期传统节日,一起来盘点历届国际减灾日主题吧。

1991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

1992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

1993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

1994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失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

1995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

1996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城市化与灾害”。

1997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

1998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防灾与媒体--防灾从信息开始”。

1999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

2000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防灾、教育和青年--特别关注森林火灾”。

2001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

2002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

2003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2004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轻未来灾害,核心是如何“学习”。

2005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利用小额信贷和安全网络,提高抗灾能力。

2006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

2007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防灾、教育和青年。

2008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确保医院安全。

2009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让灾害远离医院。

2010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

2011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让儿童和青年成为减少灾害风险的合作伙伴。

2012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女性——抵御灾害的无形力量。

2013年国际减灾日主题是:面临灾害风险的残疾人士。

10月13日 国际减灾日 知识科普 主题宣传教育PPT课件

10月13日 国际减灾日 知识科普 主题宣传教育PPT课件

3




1
台风
• • • •


2 • • • • •
泥石流
1


2 •

1 •
2 •
雷击
3
5


4
6


1







2 •
• •
1 •
2 •
龙卷风
3 •
4 •
1 • •
• •
卫生健康
如果在家不出门,大可不必总是消毒房 间,保持干净整洁经常通风即可。
经常洗手,适当做做运动,不熬夜,注 意营均衡,增强免疫力。
第一步防护
防化
第二步撤离
第三步清洗
第四步救治
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
赋能 一代 共筑韧性
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
赋能 一代 共筑韧性
1 “国际减灾日”设立 2 “自然灾害”含义 3 灾害特征及影响 4 灾害应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自然灾害
第三部分
自然灾害的特征
自然灾害 主要影响
第四部分
1 2
地震
火灾
1 • • •
2
3



1 •

洪水
2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精品范文】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精品范文】

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资料国际减灾日相关介绍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发展历程: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

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通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通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

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

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设立宗旨:确立国际减灾十年和国际减灾日,其目的都是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地区和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推动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

在国际减灾十年间,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的目的是: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

其目标是: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通过技术援助与技术转让、示范项目、教育和培训等方案来发展评价、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并评价这些方案和效力。

34个国际减灾日条幅

34个国际减灾日条幅

34个国际减灾日宣传标语
团结一致,积极采取措施抗震减灾,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的任务。

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

预防灾害,从我做起。

减少灾害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减轻灾害风险,保障人民安全。

强化防灾减灾,共建美好家园。

防灾减灾,福祉人民。

预防灾害,确保民生安全。

减轻灾害风险,促进社会进步。

防灾减灾,维护国家安全。

强化防灾减灾,共创美好未来。

预防灾害,保护生态环境。

减轻灾害风险,保障经济发展。

防灾减灾,守护地球家园。

建立防灾、减灾和抗灾的机制和策略。

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安全、更加繁荣的未来。

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人生路漫漫,防灾莫怠慢。

积极推进防灾减灾事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加强地震灾害防治,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国际减灾日主题介绍PPT

国际减灾日主题介绍PPT

灾害应对
雷击
• 第一步,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 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 第二步,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 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 第三步,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 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灾害应对
防化
第二步撤离: 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上侧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撤离现场。
第三步清洗: 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 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第四步救治: 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 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洪 水
02
因为我们永远都不知道表面上看 起来比较平静的水面里面究竟有 什么东西或者是多么汹涌的流速。 如果自己真的不幸被卷到洪水里 面的时候,尽量抓住一些可以漂 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比如说木板 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坚固的东西, 尽量保证自己能够随时的浮在上 面。
灾害应对
台风
01 尽量不要外出。进入室内,关紧门窗,紧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 设施是否安全。台风来临前要加固门窗,不要到临时再去关门窗或者修房屋。台风来临前应 将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切勿随意外出。如果来台风的时候正好在室外正确做 法:室外不要在大树下、临时建筑物内、铁塔或广告牌下内避风避雨。
02
如果在家不出门,大可不必总是消毒房间, 保持干净整洁经常通风即可。经常洗手, 适当做做运动,不熬夜,注意营养均衡, 增强免疫力。

历年国际减灾日主题

历年国际减灾日主题

历年国际减灾日主题1991年10月9日是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

1992年10月14日是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

1993年10月6日是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Stop Disasters; Focus on Schools and Hospitals)。

1994年10月12日是国际减灾日,主题是“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失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ProtectionofVulnerableCommunicities from 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1995年10月11日是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Women and Children - the Key to Prevention),活动的重点是:召开妇女和儿童如何能在预防灾害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各种会议;出版妇女和儿童如何在预防灾害中发挥作用的研究专集,安排一些项目对妇女和儿童在防灾中的作用作出专题调查报告等。

1996年10月9日是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城市化与灾害”(CitiesatRisk)。

1997年10月8日是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Water: Too Much...Too Little...The Main Cause of NaturalDisasters)。

1998年10月14日是国际减灾日,主题是“防灾与媒体--防灾从信息开始”(Na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the Media)。

1999年10月13日是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减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Prevention Pays)。

2000年10月11日是国际减灾日,主题是“防灾、教育和青年--特别关注森林火灾”(DisasterPrevention,EducationandYouth,withspecialfocus on forest fires)。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其他节日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其他节日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其他节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概述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

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

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

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节日由来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4]。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这场地震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

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国际减灾日主题
XX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Knowledge for Life”,中文译为“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保护生命安全”。

历届主题
1991年10月9日主题是“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

1992年10月14日主题是“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

1993年10月6日主题是“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Stop Disasters; Focus on Schools and Hospitals)。

1994年10月12日主题是“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失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Protection of Vulnerable Communicities from the Effects of Natural Disasters)。

1995年10月11日主题是“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Women and Children - the Key to Prevention),
活动的重点是:召开妇女和儿童如何能在预防灾害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各种会议;出版妇女和儿童如何在预防灾害中发挥作用的研究专集,安排一些项目对妇女和儿童在防灾中的作用作出专题调查报告等。

1996年10月9日主题是“城市化与灾害”(Cities at Risk)。

1997年10月8日主题是“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Water:Too Much。

Too Little。

The Main Cause of
Natural Disasters)。

1998年10月14日主题是“防灾与媒体--防灾从信息开始”(Na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the Media)。

1999年10月13日主题是“减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Prevention Pays)。

XX年10月11日主题是“防灾、教育和青年--特别关注森林火灾”(Disaster Prevention,Education and Youth,with special focus on forest fires)。

XX年10月10日主题是“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Countering Disasters; Targeting Vuherability)。

XX年10月9日主题是“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Disaster Reduction for Sustainable Mountain Development)。

XX年: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XX年:减轻未来灾害,核心是如何“学习”
XX年:利用小额信贷和安全网络,提高抗灾能力
XX年:减灾始于学校
XX年:防灾、教育和青年
XX年:减少灾害风险确保医院安全
(Hospitals Safe from Disast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