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合集下载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学会预防,提高减灾意识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学会预防,提高减灾意识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学会预防,提高减灾意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减灾日的意义和背景,增强学生的减灾意识。

2.学习预防灾害的相关知识,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提高学生的紧急应对能力,增强应急处置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国际减灾日的意义和背景。

2.灾害预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1.开始活动1.1.减灾日壹周年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国际减灾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我们是否还记得去年的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呢?是“减少灾害,保障发展,创造希望”。

我们记得还剩多久才能迎来下一个减灾日呢?1.2.介绍教学目标今天,我们要通过学习国际减灾日的主题“学会预防,提高减灾意识”,来了解减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和紧急应对能力。

2.活动内容2.1.灾害预警知识灾害的发生不是完全的偶然,而是有预兆的。

了解预警知识可以提前发现风险,减少灾害损失。

分享几个常见的预警信号:2.1.1.气象预警在气象预警发布前几天,天气变化大,气温突然升高或降低,暴风雨等。

2.1.2.地质预警地质预警是指地质灾害发生前,在危险区域内出现的异常现象。

例如,地震前动物出逃、电线摆动、地面裂缝等。

2.1.3.水文预警水文预警是指水灾发生前,水位上涨明显、河道泛滥、堤坝汛限等。

2.1.4.火灾预警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都有相应的预警系统,例如,烟雾探测器、消防报警器等。

2.2.灾后应对策略灾害发生后,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分享几点应对策略:2.2.1.注意自身安全,尽快撤离危险地带。

2.2.2.及时报警,请求救援。

2.2.3.整理重要物品,随时准备好离开。

2.2.4.在等待救援的时候,可以在原地挖坑堆瓦片、巨石等,尽可能提供空间,保持呼吸畅通。

2.2.5.被困时,要保持冷静,随时有备战,等待救援。

2.3.应急物资组织针对灾难的发生,应急物资的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班长也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共同建立班级应急物资库。

应急物资含括药品、食品、水、毛毯等,可以放在可靠的地方,尽量放置在空旷的场地上,避开危险区域。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精品教案5篇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精品教案5篇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精品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相关教材编写,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对”,详细内容包括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与意义,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预防和应对措施,以及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背景及意义,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应对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意义,自然灾害的预防、应对措施及自救互救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挂图、防灾减灾宣传册。

2. 学具:笔记本、笔、防灾减灾知识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灾害短片,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引出全国防灾减灾日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意义,以及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预防和应对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地震、洪水、台风等场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灾害发生时进行自救与互救。

4. 例题讲解:讲解防灾减灾知识例题,引导学生掌握防灾减灾要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地震、洪水、台风等场景下的自救互救演练,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与意义2.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预防和应对措施3. 自救与互救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意义。

(2)列举三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应对方法。

(3)谈谈你在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经验。

2. 答案:(1)全国防灾减灾日旨在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减轻自然灾害损失。

(2)地震:成因地壳运动;应对方法保持冷静,迅速躲避,远离高大建筑。

洪水:成因强降水、上游泄洪等;应对方法提前转移,避免靠近河道、低洼地带。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内容防灾减灾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内容防灾减灾

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 0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

18年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1活动目标:1、通过演习,训练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教师幼儿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听音乐1、请学生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学生感受地震时天崩地裂的感觉。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事情(地震时的声音)幼儿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二、幼儿自主进行撤离演练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做观察记录。

三、幼儿评价自己的撤离演练四、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教师从幼儿的撤离路线,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五、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2、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18年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2—、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内容简介“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三、活动过程IV “防灾减灾日”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O自今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主题:携手共建安全世界——国际减灾日一、活动目的1. 了解国际减灾日的重要性和意义;2. 培养学生的减灾意识和责任感;3. 引导学生参与到减灾行动中。

二、活动准备1. 主持人准备减灾日的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2. 老师准备介绍减灾日的PPT;3. 学生准备自己在减灾日中可以做的事情。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主持人播放一段与减灾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导入(5分钟)老师介绍国际减灾日的来历、意义和目的,并展示减灾日的标志。

通过简短而生动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减灾日的重要性。

3. 学习减灾知识(15分钟)老师通过PPT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及非自然灾害(如火灾、交通事故等),并重点讲解各种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4.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自主讨论并提出自己在减灾日中可以做的事情。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分享。

在交流过程中,可加入一些与减灾相关的案例,加深学生对减灾行动的理解和认识。

5. 学生自主展示(15分钟)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自己在减灾日中可以做的事情。

可以通过口头陈述、图片展示、PPT展示等形式进行。

6. 来宾分享(15分钟)邀请有关减灾工作的专业人士或减灾志愿者来校,给学生做一个专题讲座,分享减灾的实际经验和知识。

7. 反思总结(10分钟)请一名学生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并对减灾行动提出个人反思和未来的计划。

8. 班会结束(5分钟)主持人对班会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减灾行动,并号召全体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减灾知识的学习,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校园和社区。

四、课后活动1. 学生根据班会内容,写一份对减灾的感悟和行动计划,展示在班级公告栏上;2. 组织学生到辖区的减灾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增加实践经验;3. 进一步学习减灾知识,组织学生参加减灾知识竞赛。

这是一堂以国际减灾日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介绍减灾日的来历、意义和目的,向学生普及减灾知识,引导学生培养减灾意识和责任感。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际减灾日的由来和意义。

2、帮助学生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3、教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减灾知识和应对灾害的技能。

4、培养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2)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减灾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培养学生在灾害发生时的冷静应对和互助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一些模拟灾害场景的道具,如眼罩、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图片或视频,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师:同学们,看看这些画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些都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减灾,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了解国际减灾日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减灾日是哪一天吗?(10 月13 日)国际减灾日的设立是为了提高大家对减灾工作的重视,推动全球减灾事业的发展。

2、提问:为什么要设立国际减灾日呢?(引导学生思考减灾的重要性)(三)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很多,比如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火灾等等。

下面我们来分别了解一下这些灾害。

2、展示图片和视频,介绍每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形成原因和危害。

(四)减灾知识和技能1、地震减灾(1)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要迅速躲在桌子、椅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用坐垫、枕头等保护好头部。

(2)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跑到空旷的地方。

(3)地震过后,要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2、洪水减灾(1)洪水来临时,要迅速向高处转移,如山坡、楼顶等。

(2)如果被洪水围困,要寻找可以漂浮的物品,如木板、塑料桶等,等待救援。

(3)不要轻易涉水过河,以免被水流冲走。

3、台风减灾(1)台风来临前,要关好门窗,准备好应急物资,如食物、水、手电筒等。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

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际减灾日的由来和意义。

2. 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国际减灾日的来历2. 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3. 学生自我保护技巧4. 安全逃生演练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国际减灾日的由来和意义,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防灾减灾知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安全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逃生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际减灾日的来历和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

2. 互动法:学生分享防灾减灾知识,互相学习。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安全逃生演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国际减灾日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参与安全逃生演练的表现。

教学资源:1. 课件:国际减灾日来历、防灾减灾知识、安全逃生演练。

2. 视频:防灾减灾实例。

3. 安全逃生器材:如消防栓、灭火器等。

教学时长:1课时(45分钟)六、教学准备1. 教师提前准备相关课件和视频资料,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2. 准备安全逃生器材,如消防栓、灭火器等,以便进行实地演练。

3. 安排合适的场地进行安全逃生演练,确保演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七、教学实施1. 导入:教师通过视频或图片引入防灾减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教师使用课件详细讲解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应对方法。

3. 互动: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防灾减灾知识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4.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安全逃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逃生技巧和自救方法。

八、安全逃生演练1. 教师模拟灾害发生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安全逃生演练。

2. 学生按照教师指导的逃生路线和方式,迅速、有序地撤离现场。

2018年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

2018年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
2018年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
目录
CONTENTS
• 防灾减灾日的介绍 • 2018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 • 防灾减灾知识普及 • 班会活动安排 • 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防灾减灾日的介绍
防灾减灾日的起源
2008年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为了纪念这次地震,并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 每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域活动或居住。
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自救互救
洪水自救互救
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安全避难所,如墙角 、承重墙下等,注意保护头部;若被困废 墟下,保持呼吸通畅,等待救援。
尽快向高处转移,如高层建筑、山坡等; 若被洪水冲走,尽量抓住漂浮物,等待救 援。
台风自救互救
地质灾害自救互救
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若必须出行, 应远离广告牌、大树等危险物;若被困风 暴中,立即寻找避风处,保持体温。
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0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可以利用更多的科技手段来预测和
应对灾害,减少灾害损失。
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灾害问
题,提高全球灾害防控水平。
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法 律保障。
主题的意义
01
02
03
04
提高防范意识
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提高社 会公众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

加强知识普及
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知 识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全国防灾减灾日教育班会教案(通用6篇)

全国防灾减灾日教育班会教案(通用6篇)

全国防灾减灾日教育班会教案全国防灾减灾日教育班会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教育班会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全国防灾减灾日教育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学生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活动准备:有关地震防震图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

活动过程: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讲解(地震预兆)2、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3、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1、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

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

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

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

发布临时地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a.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年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18年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8年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1
活动目标:
1、通过演习,训练幼儿在地震的状况下根据幼儿园的环境有序地通过安全疏散通道。

2、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

3、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幼儿共同收集报刊、杂志中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或图片。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
1、请学生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学生感受地震时天崩地裂的感觉。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事情?(地震时的声音)幼儿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

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
二、幼儿自主进行撤离演练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做观察记录。

三、幼儿评价自己的撤离演练四、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教师从幼儿的撤离路线,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五、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2、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18年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2
一、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内容简介
“防灾减灾日”意义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自今年起,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20XX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在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是国家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一个孩子,将影响一个家庭,因此开展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意义重大。

18年国际减灾日主题班会3
一、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

二、内容简介
? “防灾减灾日”意义。

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
1、“防灾减灾日”意义
?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 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 20XX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

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 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 其它灾害还有很多。

3、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1)、地震的自救常识
?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
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 ——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 学校人员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
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 演习动作示范
? 地震来临时:学生在课桌下、墙角、梁柱下以书包或任何坚固物品,保护头部,就地掩护。

背部朝外,以坚固物保护头部,避免碎玻璃刺伤,安静等候主震过去!在地震暂停时,进行第二阶段,头顶书包或者坚硬物,有秩序疏散。

重心尽量放低,快步向前走,不推挤,不喧哗。

疏散前进时尽量靠走廊和楼梯两边依序向前快步走。

有秩序的疏散到操场、小广场等空旷的地方。

(2)、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
? 4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美国和墨西哥两国近期发生了猪流感疫情,另有多个国家报告发现疑似或确诊的猪流感病例,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可同时感染人和猪。

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