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社会》大前研一-书评
“M型社会”的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说全球化可 以依靠外部市场需 求 ,以
一 个 正 常 社 会 能 够 维 护 其 秩 序 除 了 依 赖 于 中 产 外 ,更 依 赖 于社 会 能 够 为每 个
纾解 “ M型 社 会 ” 中 南 内部 消 费 不 足带 来 的经 济 增 长 困境 ,那 么 , “ 社 会 ” 的社 会 政 治 M型 代 价则 更 为 严重 j 巾产 阶 层 曾被 普 遍认 为 是维 护社 会 健 康 秩 序 与稳 定 的 中坚 力 量 ,因为 这 一 阶层 的确 受 惠
征 ,就 是 中产 阶层 日益 消 亡 ,社 会 收 入 差 距 不
断 扩 大
大前研一在其著作 中论述到 了这一点 。 在1 8 年代 中期之前 ,日本 中产 阶层 占据 90
社会主导地位 , “ 日本 的社会 精英和新进员工 的收入差距只有8 。这种没有贫富差别 的均质 倍 性社会 ,是支撑 E本经 济增 长的原动力” 。当 l
会 消 费 乏 力 ,经济 增 长 无 法 持 续 。
提 出的概念 。在 其著作 《 M型社会—— 中产
阶级消失 的危机与 商机 》中,作者认为 :近2 0
年 来 , 日本 社 会 中 原本 人 数 最 多 的 中产 阶层 ,
除一 小 部分 挤 入 高收入 的上层 社 会 外 ,更 多 的沦为 中低 收入甚 至低 收入阶层 。这使得原本 呈橄 榄 型 的社 会结 构 的 中间部 分 日益 凹陷下 去 ,人 口分布往高 收人 和低收入两端移动 ,出 现 了一个拥 有两侧 双峰的阶层社会 ,即 “ M型 社会 ”。用 简单 的话来 概括 “ M型社会 ” 的特
因 此 ,在 政 策 层 面 上 ,应 充 分 认 识 到 中 国
M型社会

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修正现象,而是修正原因,必须将病因连根拔起。
;只要埋头工作,就会加薪,升职)日本终身雇佣制)是战后构建日本社会的一大前提,这一大前提创造了日本大批的中产阶层,但由于经济步入衰退期,这一大前提渐渐崩溃,经济结构也由此产生变化,人口结构渐渐转入M型社会——中产阶层向低产阶层和高产阶层过渡,形成两头人多中间人少的。
一个人薪水的高峰平均在他40岁左右,过这个高峰,就几乎没有机会升职,或加薪。
M型社会,收入两极化,人口结构两极化,低收入人口占多数。
在新经济里,企业可以拿让人期待的未来交换金钱的。
憧憬自由之丘:高品质低价格的商品或服务,中低阶层消费观。
东横INN:以主妇的感人经营,让客人感到如家庭般的温馨之感。
新奢华:提供让中低阶层的客户虽说觉得有点贵,但想获得的商品服务。
中低阶层:中上阶层的品质,中低阶层的价格消费观。
新奢华:以中低阶层为主流,再加入一点奢华主义的购买冲动,提供质量高,感觉好的产品和服务,只要在加点钱便可唾手可得的价格范围内,消费者是乐于多出点钱。
美国就在这种消费模式固定之后开创了全新的商品和服务。
新奢华理念:犒赏自己或享受偶尔的奢侈,中低层心理。
以合理的价格提供有奢华的商品,企业成功的秘诀。
中低层时代的主流观念:以有限的收入享受自己可以认同的生活。
高收入者并不代表名牌和高价商品,低收入者并不代表便宜货和低价商品,M型社会的消费心理洞察。
针对收入两极化,企业应针对其中已阶层或两阶层制定不同战略。
决定瞄准高收入阶层的企业,必须问自己是否有创造相应价值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如能有能力走彻底的奢华路线,即可讨论进军上层阶层。
而如果企业选择以低收入阶层为主要客户群,则要有能力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产品或者彻底锁定低收入阶层走低价路线。
要求企业彻底消除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无端浪费,在自有品牌、收益结构价值设计等方面提出适当的对策,方能于中赢取生存空间。
中低阶层市场营销战略在低价格业态中,加入附加值:低价高品质;重视实用性,在已有产品中多加一分实用性,多提高一些特性,就能创造出符合中低阶层生活形态所需的商品;质量让库存流动,增加消费:增加消费者的选择项目,让生命周期较长的产品产生流动,就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机会。
读《M型社会》读后感1000字

读《M型社会》读后感1000字导读:读书笔记读《M型社会》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M型社会》读后感1000字: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以“中产”自居,扎心的是没有实现水果自由、小孩培训班自由的我们应该算是贫困家庭吧。
近日读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感触颇深,觉得天朝离理想中“橄榄型”的社会结构越来越远,慢慢向M型社会转变,步入日本的后尘。
M型社会这本书先是阐述了M型社会已经到来,之后分别从企业、屌丝群众和政府角度阐述应对策略。
我觉得前四章都很精彩,有理有据,意见中肯,中低层时代的企业战略那章特别适合对营销感性的小伙伴阅读,最后一章讲政府改革,有点太理想化的,政策比较难施行,估计跟作者在美国喝过自由水太多的经历有关。
全书通俗易懂,我基本花一周零碎时间看完的。
日本经济从广场协定之后进入衰退,这种衰退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平均收入的减少。
日本国民的平均收入从1998年起开始减少,在10年的时间里面减少了80万日元,大约是6.5万人民币。
平均收入减少,并不是平均的表现在每一个人身上,而是集中在原来的中产阶层,导致中产阶层变成了中低阶层,从而导致了中产阶层的崩溃。
对于M型社会的社会结构判断,作者大致采用了04年-08年的数据分析,我觉得绝对量没太多参考价值,主要看相对量。
04年服务满一年的劳动者平均薪资438万日元,每个家庭的可支配支配和收入540万/年,假设以一个人年均收入600(年均可支配收入上浮10%)万日元为标准,超过1000万日元(年均可支配收入上浮85%)为上层阶层,600-1000万日元为中上阶层,300万-600万日元为中低阶层,300万以下日元为低层阶层,日本的中低阶层和低层阶层人数增加,上层阶层也略微增加,但在中段的中上阶层人数却大为减少,尤其中低阶层以下竟在所有人口占比近八层,78.9%。
作者对企业战略的建议是,首先确定你的目标客户群体,如果是定位在中低阶层,那一定要①先将产品成本降到最低,书中提到了优衣库将制造流程的效率发挥到极限,1-3周内发货,商店周转率极高;②给予耐用消费品多次生命周期,日本大山公司推出的“可换衣服的沙发”。
961105大前研一M型社会(精)

本文摘自第986期封面故事《M型社會來了!》
房貸造成你很大的壓力嗎?
不想結婚更不想養兒育女?
你為小孩未來的教育經費憂心?
只要其中一題的答案為是, 那麼你已掉出中產階級之外了!
本文摘自第986期封面故事《M型社會來了!》
全球化的趨勢已席捲台灣, 隨著併購案愈多,
人員被精簡的機會越大,
更多中產階級將被淘汰
意識革命一:別再相信過去的社會常識 大前研一開宗明義要大家拋棄過去的社會常識。
「不要再把一切問題的解決都寄望政府, 政府正是問題之所在。」
所有人要自救,
要忘記過去「只要靜靜的做,就會加薪、升遷」的價值觀 因為真實的未來,並非如此。
本文摘自第986期封面故事《M型社會來了!》
意識革命二:體認收支落差,學習自救 變窮,就是優質管理的開始。 當你開始針對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做一番檢討時,
台灣的痛苦指數(失業率加上物價指 數),創下二十年來新高,達到六. 四三。
證據二
本文摘自第986期封面故事《M型社會來了!》
證據三
去年,台灣的名目平均 薪資年增率低於消費者 物價年增率,這中間的 落差代表的是,我們的 加薪幅度趕不上物價的 漲幅,也就是說,我們 的荷包不斷縮水。
本文摘自第986期封面故事《M型社會,
就成功了一半。
本文摘自第986期封面故事《M型社會來了!》
未來社會沒有軌道 讓孩子自己找答案
教育戰略》
大前研一身體力行的「新叢林教育法則」
本文摘自第986期封面故事《M型社會來了!》
教育應該要教這些年輕孩子「沒有答案」這件事
讓孩子學習大膽推測一些假設,
並用現實、事實、圖表與資料來證明假設的真確性,
證據四
二○○八年,台灣將成為老年化國家, 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 八‧六%,超過聯合國標準。這個數據 直指,台灣踏入M型社會大門後,就 很難回頭。
M型社会(大前研一)

税收政策
教育政策
政府应该调整税收政策,通过税 收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例如,政府可以开征房产税、遗 产税等税种,增加财政收入,同 时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水平, 增加就业机会。通过教育政策的 调整,政府可以培养更多适应社 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推动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间阶层消失
随着技术和竞争的加剧,许多中产阶级的工作机会逐渐消失,社会 结构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在M型社会中,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越来越严重。
大前研一关于解决M型社会的建议
教育和技能培训
提高公民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培 训,使他们能够适应快速变化
的工作环境和技术变革。
识和技能。
跨领域学习
除了专业知识外,个人还需要具 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数据 分析、人工智能等,以适应不断
变化的职业需求。
实践经验积累
通过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个人 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
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调整消费观念和储蓄习惯
理性消费
在M型社会中,个人需要调整消费观念,避免盲目消费和过度消费。通过理性消费,个人可以更好地 规划自己的财务状况,确保经济安全。
储蓄与投资
个人需要培养储蓄和投资的意识,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实现财富的增值。在储蓄和投资过程中,个人 需要注重风险控制,避免因投资失误导致财务损失。
理财知识普及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理财知识的普及,帮助个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提高经济安全感和幸福感。
政府政策的调整与改革
社会保障政策
政府应该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为 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减少贫富差距。同时,政府还应 该加强社会保障的监管和管理, 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和有效 使用。
M型社会消费分析

目前未出现房价泡沫大前研一已是中国人熟悉的日本经济学家之一了,《M型社会》剖析了日本庞大的中产阶级分化。
当社会收入形成的圆形(或枣核形)向M型转化时,社会的消费也开始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消费同时开始向两端转移,以适应社会收入改变的消费倾向。
中国的收入分配是从平均化的同一基础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而变化的。
最初农村的改革让农民中首先出现了万元户。
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给了社会非平均化发展的政策保护,于是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做法开始从农村向城市过渡。
刚开放的城市卖茶叶蛋的收入超过了“高级知识分子”的教授,个体户超越了国企和公务员,在整个社会的收入都普遍的提高与改善的同时,中国非常遗憾或说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路径则是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但却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别和两极分化,大约形成了大前研一所说的M形社会。
于是中国的商品房市场也在收入变化的同时形成了M形的消费供给体系,就像中国的人均GDP在全球排128位,但中国的奢侈型消费却排在了世界的前几位,世界上的名车、名表、名包、名牌服装消费能力与人均GDP格格不入、极不相称。
中国的住房市场更典型的反映了这种M型的消费水平,也同样形成了M型的供给体系。
社会普遍反映的住房高端产品多;天价地催生高档房;低价房外移等都是M型需求导致的供给变化。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24”号文件明确了三种供给关系:一是高收入或中高收入家庭用市场化的方式、商品化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二是中等或中等偏下收入的家庭靠半市场化的经济适用住房解决住房问题;三是低收入家庭靠政府的廉租房解决住房保障问题。
政策非常明确的告诉社会,中国高收入的富人们才有资格进入市场,因此政府会从富人的商品房中收取巨额的土地出让金,用以建设廉租房帮助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
中间层有能力的向上靠市场化解决住房,无能力的向下靠,政府免土地出让金帮助解决住房。
随后政策又扩大到有了两限房、公租房等以帮助或保障这一层人群,以提高他们的改善能力。
大前研一m型社会 读书笔记

《大前研一M型社会》读书笔记《大前研一M型社会》一书是日本知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的作品,对于当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和人类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观点。
本书主要探讨了M型社会的特点以及其对个体、组织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如此社会中找到个人发展的机会和应对挑战的策略。
首先,大前研一提出了M型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传统的社会结构被认为是由底层的大众、中间层的中产阶级和顶层的富裕阶级组成的金字塔结构,这被称为A型社会。
然而,随着经济改革和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M型社会的特点是社会中间层的弱化和底层与顶层之间的相对增强,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变为M字形。
社会不再是由中产阶级主导,而是由富人和底层人口构成,这给社会稳定和公平带来了许多挑战。
接着,作者探讨了M型社会对个体和组织的影响。
在M型社会中,中产阶级的消失和富贫差距的扩大导致了社会流动性的下降。
个人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变得更加困难,而组织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和持久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然而,作者也指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个人和组织也有着新的机会。
个人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而组织也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和转型来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在书的后半部分,大前研一提出了应对M型社会的策略。
作者认为,个人应该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以应对激烈的竞争。
同时,作者还提出了“多元化战略”和“富裕之路”两个概念,鼓励个人在多个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对于组织而言,作者认为创新和转型是应对M 型社会挑战的关键。
只有不断变革和适应市场需求的组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M型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当今世界,社会结构的变革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这一点,还要主动去适应和应对这样的变化。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M 型社会中获得个人的成功和组织的长久发展。
《M型社会》读后感

《M型社会》读后感《M型社会》是由日本社会学家荻原博子所著,于2001年出版。
它是对当时日本社会趋势进行的深入探讨和分析,结合了许多经典的和现代的理论和数据来探讨当时日本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该书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响,并且也对当前世界的社会变迁有着重要的启示。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日本社会中的M型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M型社会主要是指社会中的收入分化现象,即社会中有很多人获得高收入,同时也有很多人处于低收入状态的情况。
这种现象在日本社会中尤为明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社会就开始出现M型化的趋势,这也伴随着日本经济的急剧发展。
该书对M型社会进行的深入剖析,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来提出了许多想法和洞见。
荻原博子指出,M型社会的产生源于全球化和技术创新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它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包括家庭结构的重组、职业支持网络的塌陷、对教育的重视和不公平等等。
这些因素都对日本社会造成了影响,并导致了M型化的趋势。
同时,该书还探讨了M型社会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荻原博子强调了这一结构的不平等性和后果,同时指出它持续下去可能会威胁到日本社会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她认为,这需要通过一系列方法来解决,包括全民参与的政策、对收入不均的消极影响进行相关研究和调查、加强社会保障和教育资源的投入等等。
总的来说,读完《M型社会》让我深刻地思考了现代社会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对社会稳定性的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而M型化现象的出现则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通过分析和调研的手段,向我们介绍了M型社会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这些思考和建议对我们在当前和未来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总之,我认为《M型社会》是一本值得阅读和关注的书籍,它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现代社会状况的机会,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和思索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方向。
它会对读者带来不同的思考,挑战我们的认知和洞察力,并激发我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型社会”之特征?
如何面对“M型社会”的冲击?
一、何谓“M型社会”?
何谓“M型社会”?
1.坐标图上X轴及Y轴代表人数和收 入,明显表示贫富
差距加大。
2.双峰的大贫大富者成为主流。 3.中间地带为以前所谓的中产阶级的人,不再是主流。
二、“M型社会”的特征?
1.中产阶级崩溃,所得阶层两极化,平均所得减少(-15
15
经验之谈:现象和原因不同
“业务员打不起精神、产品质量不佳、
价格太贵都是销售业绩不好的原因。”
这种说法把所有现象都拿来当做销售
业绩不好的原因,但是没有找出根本
原因!
16
案例分析:一定要实地访问验证
业务员的历史业绩至少能够证明,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没有那么糟糕,否则不可能有一些得标率高达80%的 业务员。
是误将假设当作结论的错误逻辑。
12
案例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
那么问题出来了,在总销售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是提
高市场覆盖率更容易提高业绩呢,还是提高每个项目 的得标率更容易提高业绩呢?
若提高市场覆盖率到80%,即使得标率不变20%,
80%×20%=16%,市场占有率也仅比过去的14%上升 2%;若提高得标率到50%,即使市场覆盖率降低到 60%,,50%×60%=30%,市场占有率也能提高到过 去14%的2倍多。
教育之根本改革
大前原理
互联网之大前原理
原理一:网龄超过五年的网络人在思考方式及行为模式上
趋同。
原理二: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一族所花费的时间公式为:
(年龄-10)/10=成为网络一族所花费年数
eg: 20岁的年轻人需要(20-10)/10=1
40岁的人需要(40-10)/10=3
原理三:网络一族多是主动型消费,他们主动寻找商品信
工作经历
1970-1972年,任职日立制作所核能开发部工程师。
1972-1995年,任职于麦肯锡顾问公司。1979年任日本分
公司总经理。1981年任董事。
其后曾先后担任史丹福大学客座教授、大前协会董事、
创业家学校创办人。
主要著作
《无国界世界》,1990年
《力用中国》,2003年 《中华联邦》,2004年 《中国,出租中》,2005年 《思考的技术》,2005年 《全球舞台大未来》,2005年
20
案例分析:给出Know-how的建议
为了给出带有Know-how的建议,还需要我们带着“如
何改进业务员的销售方法”的问题进行更大范围的实 地访问。一方面是验证“业务员的销售方法存在问题” 的结论是一个“绝对不会错”的结论;一方面是找到 改进销售方法的“Know-how”。 面访500位业务员,如果做不到亲自访问,也要安排工 作人员带着你的假设去按步骤验证,这个过程绝对必 须! 同时,在和业务员一起拜访客户的过程中,发现和积 累许多具体问题,原因和解决之策,思考更具体的 Know-how解决之策。
3.“储存智慧”的方法,与陌生人聊天,好奇心。
4.简单生活。
三、打动人心的逻辑方法
能够让别人采纳的建议一定要有know-how(有逻辑思
考做保证的思路);
一个建议就够了; 提供现场的真实声音。
全球化
全球化的要素、起源、运行机制和 未来的区域城邦
全球化
四个关键的商业要素构成现在的全球一体化
四、经济学的终结
作为时代产物的经济学
复杂模型的今天
从量子力学到全球经济
汇率的四种模式
32
四、经济学的终结
一、作为时代产物的经济学:
1.亚当斯密时代的市场。
2.大卫李嘉图时代的贸易。
3.凯恩斯时代的大萧条。
四、经济学的终结
二、复杂模型的今天 1.老龄化社会。 2.IT世界的冲击。 3.自由贸易。 4.金钱游戏的玩家。
价格、感觉都中上阶层,例:名牌包
如何面对“M型社会”的冲击?
(二)M时代的营销战略
针对中下阶层(79%)
1.低价格+附加价值,例:百元+天然
2.实用性›固定性,例:复合小车 3.库存流动、增加消费,例:租赁(车、屋) 4.活用信息科技:降低成本 5.流通革命:删减生产-贩卖中无用之成本
《无国界的世界:民族国家的终结》,2006年
主要著作 2
《M型社会》,2006年 《OFF学》,2006年 《创新者的思考》,2006年 《我的发想术》,2006年 《即战力》,2007年 《我的人生哲学》,2007年 《思考的技术》,2008年
多重角色
管理咨询师
一、科学方法不仅用于自然科学,不分文理都应
使用科学逻辑:
1.听到再习以为常的结论都问一个为什么
2.复杂问题需要非线性思考
3.不要轻信专家
4.同时处理并行数据
二、非线性思考
二、日常训练,为没有答案的问题找答案。
1.东方的教育普遍存在只教知识,不教思考方法的问题。
2.先说前提,再说对策。
透过工作外包,九成公务员都该走。
透过教学IT化,九成教授知识的教师都该走,教师人数
只需目前三分之一。
总结
执政者务必做到 1.彻底变更统治机制
导入地方制为繁荣的单位
2.采用合乎地方制与高龄社会的简单化税制
地方:资产税,社群:附加价值税
3.培养出到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活跃的人才
40
区域城邦的崛起3
区域的必修课
进入短名单
不断升级
品牌营销 内在动力
41
M型社会
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和商机
房贷造成你很大压力吗? 不想结婚更不想养育儿女? 你为小孩未来的教育经费忧心?
只要其中一题的答案为是,
那么你已掉出中产阶级之外了!
《M型社会》内容简介
何谓“M型社会”?
释那些不满意之处都是可以避免的,并强调产品的优 点。
19
案例分析:得出结论
经过实地访问的验证,能够证明,我们之前的假设是
正确的,即业务员的销售方法存在问题是导致得标率 低的原因。
那么,结论就是必须改进业务员的销售方法。但这还
不能作为最后的解决之策,因为其中还没有包含可执
行的Know-how。
高。(另外,也可以假设问题出在产品上,改善产品
质量,或者降低产品价格,市场占有率就会提高。)
搜集和销售相关的数据,发现具体的问题(现象)。
比如,在销售中,客户的覆盖率达到70%;参与竞标后 得到标的的比例是20%。
11
经验之谈:假设和结论不要混淆
“市场占有率低如果是销售方面的问
题,那么就提高销售业绩好了!”这
13
经验之谈:全方位努力的想法是错误的
“跑断腿也要把整个市场揽在怀里!”
“只要投标就一定要赢!”
以上想法都要实现的话,只是经营者的一相情愿,要
根据分析找到效率最高的方法。
14
案例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通过上面的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得标率
过低是导致市场占有率低的原因。 我们再次提出假设:如果改变销售员的销售方法,得 标率是可以提高的。 带着上述假设我们再去搜集数据,我们搜集到每个地 区,每名业务员历史业绩的资料,掌握了他们得标率 的数据。从中我们发现,有一些业务员的得标率高达 80%,而且不是极个别的一两个特例,而是每个地区 都有几个这样的业务员。
接下来,就要进入对业务员实地面访的验证阶段。我
们带着一个问题去面访:业务员一定是存在一些不对
的地方才导致平均得标率只有20%,他们和得标率80%
的业务员的销售方法肯定有许多不同。
17
案例分析:设计实地访问
对业务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实地访问,目的是找到他们
在销售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事先掌握被访业务员的销售业绩;好中差三名业务员
民族国家的崛起和破产
区域城邦的兴起
37
民族国家的崛起和破产
近代民族国家崛起的条件 亚非拉民族国家建立的后果 民族国家的破产
38
区域城邦的崛起1
区域城邦的定义 人口
基础设施 对外开放 典型区域
39
区域城邦的崛起2
微型区域
灵活性
规模很重要,但已今非昔比
并排坐下,彼此不知道彼此的业绩水平;让他们分别 演示如何向客户推销产品,观察其中差别。
18
经验之谈:实地访问是验证假设的最 关键一环
经验之谈:关键是事先掌握他们的业绩数据,否则容
易将差业务员的“借口”当成“现场的真实声音”。 比如差的业务员总是说产品的缺点,其实那都是客户
提出的一些不满,好的业务员会随机应变,向客户解
21
经验之谈:
与业务员同行,会发现许多具体问题,比如偷懒、开
小差等行为。
在给出建议的时候,就可以提出,让最优秀的5位业务
员来为大家培训,淘汰100名之后的业务员,取消固定 薪资,采用激烈工资制等。
22
案例分析:练习
假设“定价不合理”是市场占有率低的原因,怎么解
决?
23
二、非线性思考
伟大的咨询师 大前研一
关于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思想的介绍
大前研一
出生与求学
出生:1943年出生于北九州,在横滨神奈川长大。父亲曾经
是军人。
高中:就读于神奈川县立横浜翠岚高中。高中时代不爱上
课,去学校只是为了在演奏部练习单簧管。
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东京工业大学核
工硕士、麻省理工学院核工博士。
%)。
2.非正式员工增加。
3.不同产业员工收入差距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