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李庄古镇介绍

合集下载

中国李庄-魅力名镇知识分享

中国李庄-魅力名镇知识分享

中国李庄魅力名镇□ 钱锋宋仕伟本报记者严为远李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国家AAAA旅游景区。

李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尤其是抗战文化闻名全国,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潜力巨大,中国李庄——“天下第一庄”魅力无限。

人文李庄魅力名镇李庄古镇历史悠久,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设六同郡起,至今已有1460余年的建置历史。

辖区曾作为六同郡和南广(南溪)县治所在地长达400多年,一度曾是川南6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们为李庄留下的文化遗产比比皆是。

有极能体现明清时期建筑特色的庙宇、殿堂、古戏楼、古街道、古民居等;有极高考古和欣赏价值的慧光寺、玉佛寺、东岳庙等木雕石刻艺术和建筑艺术为代表的“九宫十八庙”;有被国家古建筑大师梁思成赞誉为李庄“四绝”的奎星阁、旋螺殿、百鹤窗、九龙石碑;有明代建筑旋螺殿和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二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慧光寺、东岳庙、张家祠三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天上宫、祖师殿、南华宫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庄古镇拥有灿烂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多彩的川南民俗、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多样和谐的宗教文化、独特的移民文化、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化、传统的经典建筑文化等,场镇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幽静,被誉为“世外桃源”。

1940年,抗日战争期间,因避战乱,在李庄人民“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电文盛邀下,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研究所)、中央博物院、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文学研究院、中国大地测量所等10多个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共1.2万余人迁入当时仅3000余人的李庄。

随迁而来的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国内一流学者如傅斯年、李济、陶孟和、李方桂、梁思成、林徽因、董作宾、梁思永、吴定良、童第周、李霖灿等,他们在李庄工作、学习、生活长达6年之久,使李庄成为当时全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而蜚声海内外。

四川宜宾李庄古镇简介和历史

四川宜宾李庄古镇简介和历史

四川宜宾李庄古镇简介和历史嘿,朋友们,今儿咱们聊聊四川宜宾的那个宝藏地儿——李庄古镇,一个让人一踏进去,心就悠悠然飘回古早时光的好地方。

一说到李庄,先得提提它的那股子“老味儿”。

走在那青石板路上,两边是斑驳的老墙,墙上挂着绿油油的藤蔓,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给这古镇披上的绿纱巾。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光影交错,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回响。

这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车马慢、书信远的年代。

1.1 古镇风貌,古色古香李庄啊,是个典型的川南水乡古镇。

小桥流水人家,一点都不夸张。

镇子里那些老宅子,青砖黑瓦,木门铜环,一推开,仿佛能闻到几十年前的烟火气。

特别是那些雕花的窗棂,精细得让人咋舌,每一刀都刻进了匠人的心血和故事。

走在这样的街上,你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和美好。

1.2 美食诱惑,舌尖上的李庄说到李庄,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美食了。

这儿的白肉,薄如蝉翼,蘸上特制的酱料,入口即化,那叫一个绝!还有那黄粑,软糯香甜,咬一口,满嘴的幸福感。

更有那些街边小吃,什么炸春卷、麻辣豆腐干,每一样都是地道的李庄味道,让人吃了还想吃,回味无穷。

二、文化底蕴,深厚悠长2.1 文人墨客,留下足迹李庄可不仅仅是个好看、好吃的地方,它还是个有文化底蕴的古镇。

想当年,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诗篇。

比如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抗战时期最艰难的时光,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建筑手稿和学术成果。

走在李庄,你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历史名人的气息,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已经融入了这片土地。

2.2 古建筑群落,见证历史李庄的古建筑群落也是一绝。

那些古老的庙宇、祠堂、牌坊,每一座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比如旋螺殿,那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雕刻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站在这些古建筑前,你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变迁。

三、现代生活,和谐共生3.1 古镇新貌,焕发活力虽然李庄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但它并没有停滞不前。

四川李庄古镇简介

四川李庄古镇简介

四川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南岸区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

这里是川南地区最古老的古镇之一,也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庄古镇建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镇内保存着大量古老的建筑,其中包括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古街巷、庙宇等。

这些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是了解川南地区传统建筑风格的重要窗口。

在李庄古镇的街巷中漫步,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古镇中心是明代建造的“金华桥”,这座古桥临水而建,造型美观,是李庄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此外,古镇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景点,如白龙庙、玉皇阁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李庄古镇还是著名的文化名镇。

镇上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如传统戏曲演出、舞龙舞狮等,展示了川南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

此外,李庄还是中国四川剪纸的发源地,这里的剪纸工艺精湛,为古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此外,李庄古镇周边的自然景观也十分美丽。

东侧有著名的香峰山,西侧有濒临长江和岷江的崇州河,这些自然资源为古镇增添了一抹秀美的风景。

总的来说,四川李庄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在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景观中展现着独特的魅力,是一处值得游览的旅游胜地。

李庄古镇的八个景点介绍

李庄古镇的八个景点介绍

李庄古镇的八个景点介绍李庄古镇的八个景点介绍一、老街李庄古镇老街是一条仅有一百多米的小街,保存着淳朴的民风,汇集了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极具桐梓香湿地民俗风情。

老街上建有当地传统的集市,有传统的民间美食、服装、鞋靴等,舞蹈、戏曲以及石雕等艺术形式也都可以在这里体验到。

二、老君庙老君庙位于李庄古镇老街文化中心,始建于明代,是当地对李庄古镇历史文化的象征。

庙内供奉的是位于吴都县西部的老君,老君是清朝“苗、芒、胶、吴”四张牌归附地的代表,是李氏宗族的烈士。

三、青竹山庄青竹山庄被山峰环抱,湖光潋滟,是李庄古镇文化的重要象征。

清朝时期,此处曾建有青竹园,被誉为“雪岭仙境”,景致非常优美。

现在,青竹山庄也成为李庄古镇观光的重要景点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无比美景,一睹芳草莓片的风采。

四、许家大院许家大院位于李庄古镇老街,是明清时期的官有建筑,也是李庄古镇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大院内曾先后建有书院,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历程,风格迥异于当地传统民居,古朴典雅,门口多摆放着当地特色的传统摆件,使得此处更具有历史感。

五、潮汐海滩潮汐海滩是李庄古镇的一个新兴的景点,它位于李庄古镇的东北方,拥有浩瀚的宁静海湾,碧波荡漾,海浪拍打着细细的沙粒,清新自然,是打发时光的好去处。

同时,潮汐海滩也是李庄古镇的宝藏,海滩的珊瑚和海鸟也是这里的吸引,清朝末期,曾发掘出一些当时的铜币和古文物。

六、曹家村曹家村位于李庄古镇的西北方,是当地人民传统的住所。

曹家村沿用了当地古老的建筑风格,民居旁的一些石雕以及灵活的民间艺术手工,让村子更加的热闹起来,也是游客游览的必去之处,可以了解当地热情好客的民风。

七、晴川山晴川山又称灶神山,位于李庄古镇的西南方,登顶可以俯瞰整个李庄古镇,以及周围的风景。

晴川山上曾有“拜灶神祠”,山内遍布着无数的景观,如青山绿水、石窟石洞,是景色秀丽的名胜古迹。

八、庆安古村落庆安古村落位于李庄古镇附近,是苗族民俗的重要聚集地,苗族传统建筑的气息在此凝实,游客在此可欣赏到传统的苗族民居,以及苗族传统节庆文化、贴花节、彩绸节等,展现出当地丰厚的民俗风情。

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千年李庄古镇

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千年李庄古镇

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千年李庄古镇谁是谁的风景呢?此刻,我宁愿穿越到三千年前,做一回建镇的楚国始祖,回到结网、打鱼、夜航的鱼歌时代,望尽千帆等候家人归来……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千年李庄古镇一直以来自己都是更亲睐大自然的,对人文景观的欣赏反应略微迟钝一些。

国庆节期间原本打算借道去宜宾的蜀南竹海清洗眼球,但同行的朋友早已躺在竹海里做过深呼吸啦,我只好随大伙儿到那著名的“李庄白肉”发源地“啃”古代建筑。

话说从云南昭通一路颠簸来到四川的酒都——宜宾,以为“五粮液”会满城飘香,但熙熙攘攘的人群更陶醉于小城的闲适与从容。

距今1460多年的李庄古镇就在宜宾近郊,约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

国庆节期间免门票,仅收停车费6元/天/车。

千年古镇的斑驳和沧桑,因为摩肩接踵的游客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将厚重的历史演绎成现代的返朴归真。

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样,徜徉在李庄古镇的古街古巷,瞻仰古代建筑,膜拜抗战史实,品尝宜宾特产。

走累了,我可以随便往街沿一坐,竹椅、条凳,老巷里随处可见。

我开始羡慕李庄人了,除了招揽游客兜售特产:白肉、白糕、高粱酒、南溪豆干……他们也于忙碌之中寻闲时,或屋檐下发呆,或临江品茶,或围坐巷口看棋、打牌。

谁是谁的风景呢?此刻,我宁愿穿越到三千年前,做一回建镇的楚国始祖,回到结网、打鱼、夜航的鱼歌时代,望尽千帆等候家人归来……万里长江在宜宾之前名曰金沙江,流到宜宾则名为长江。

作为千年的临江古镇,李庄的从前与今天相依相携,长街与深巷纵横交错,游客与土著浑然一体。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古镇又恢复了原本的宁静、清幽,李庄人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万里长江第一古镇长街小巷长街古巷,被岁月雕琢的石阶,腐蚀的木门,斑驳的瓦墙,青苔老井,无不宣读着千年李庄的厚实与沧桑。

何须回望,眼前的一草一木都在向我伸张……祖师殿导游说祖师殿是他们李庄小孩子最怕进入的地方。

抗战时期,祖师殿成为同济大学的医学研究殿堂,进行尸体解剖。

仿古酒店眼前的琉璃翘檐临江而建,成为李庄比较高级的酒店。

名胜四川·李庄古镇

名胜四川·李庄古镇

名胜四川·李庄古镇作者:李清凌李庄古镇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有一个江边的千年古镇——李庄。

近些年,李庄古镇蝶变新生,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在人文李庄邂逅“诗和远方”。

月亮田景区月亮田景区是李庄古镇国兴路、盐李路和长江岸线交会的一片三角形区域,占地面积约1046亩,是李庄古镇新增的一个核心景区。

该景区按“一馆一址一池一街二十四院”进行打造,其中,“一池”,即月映荷池,水体占地面积约60亩,环绕月亮田片区;“一街”,即营造人文街,以川南民居传统建筑为基调,突出建筑文化主题;“二十四院”包括来今雨轩、君子居、芬芳苑、人间月等景点。

月亮田景区风光如果说“一池一街二十四院”是月亮田景区的“颜值”担当,那么“一馆一址”则浓缩了李庄古镇的文化内涵。

“一馆”,即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一址”,即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2022年4月底,位于月亮田景区内的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迎来开馆。

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为川南民居风格,建筑面积10160平方米,展出实物档案474件。

博物馆有序厅、崇文包容·大义李庄、风雨共济·文化抗战、薪火永续·共谱华章、尾厅五个部分,对1940年至1946年期间李庄的文化抗战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

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展厅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与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相隔不远。

该陈列馆建筑面积2323平方米,分为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原状陈列、“营造之路”基本陈列和“不为繁华”“营造密码”两个专题展览,通过时间脉络、专题展示的方式,利用实物史料、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体验、场景塑造等展陈手段,聚焦展示了中国营造学社为中国建筑史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

该陈列馆是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外,国内第二个关于中国营造学社的永久性展示场所。

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李庄古镇有1400多年的建镇史。

抗战时期,李庄书写了中国文化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万里长江第一镇:宜宾李庄

万里长江第一镇:宜宾李庄

万里长江第一镇:宜宾李庄四川的宜宾,金沙江和岷江在这里汇合后,开始叫长江,因此,宜宾也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

李庄,坐落于宜宾市东19公里的长江南岸,有着1800年的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留下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又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镇;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与昆明、重庆、成都并驾齐驱的中国四大文化中心,形成和保留了独特的抗战文化,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庄古镇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并且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

李庄隔长江与江北的桂轮山对峙,后倚天景、铜钱诸山,地处江边一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1公里的开阔平坝上,地势平展。

历史上,李庄是宜宾外围的一个重要水路据点,因为它上可控制金沙江、岷江、符江河,下可以把持僰溪河与长江的汇合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李庄之名的由来,有一说法是“里桩”之讹,因为长江对岸一天然石柱,正好是古代一天行船里数的界桩,人们称其为“里桩”。

自古以来,李庄为川南通往滇、黔的驿道。

梁武帝大同年间,曾在此驻兵防边,屏障戎州(宜宾)东面。

清光绪三年(1877年),在此设有食盐官运局分局,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和宜宾南六县的食盐都由此运发。

古镇在明清时期得到大发展,至今还保存有明清风貌的街巷和“九宫十八庙”的古建筑群。

古镇中现有古街道18条,风貌突出的有席子巷、羊街、麻柳坪街等,这些古老的街区都集中在镇西北角。

席子巷建于清初,因过去住户多加工出售草席而得名,保留着线条简洁明快的明代建筑风格。

羊街原是牛羊交易市场,巷口有文昌宫,还有一些四合小院。

街道宽的有6米,窄的只有2米;最长的不过390米,短的仅75米,多数街巷由石板铺成。

街巷两侧多典型的川南民居,是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小青瓦屋顶,木板墙,饰花窗,风格古朴。

有大型的多进四合院和宫观庙宇,民居连成一片,宫庙相互依连,形成了建筑群。

在宫庙古建筑群中,现较完好地保存的有明代的慧光寺、旋螺殿,清代的东岳庙、禹王宫、文昌宫、南华宫、天上宫、张家祠等10余处,其中有被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誉为“古镇四绝”的白鹤窗(在张家祠)、九龙石碑(在禹王宫)、魁星阁和旋螺殿。

四川宜宾李庄古镇的介绍

四川宜宾李庄古镇的介绍

庄古镇介绍庄在市浩荡长江的南岸,因镇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庄"而得名。

庄是一个人口仅有1.2万人的偏僻的小镇,错落有致的木阁楼、青石板铺就的狭窄的小巷、高大的木门槛和沉重的木门、一座座造型精美保存完好的古宅古庙,使它在全国早已声名遐迩,更使其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所以,在我国又有“东有周庄,西有庄”之说。

景点信息地址: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庄坝门票:全镇通票20元,有4处景点,也可以购买单个景点的门票,票价5元/人。

交通:游客可以从城东汽车站乘车先到(车程369公里,车资81元)然后从南门客运站乘坐发往庄的郊县公交即到(每日6:25-19:00时有车,每12分钟一班)。

或者是:从的梁家港长途汽车站出发,沿成渝高速、成宜高速行驶3小时左右到达,大巴车票价约90元,依维柯票价约70元;如果乘坐至的火车,票价相对较便宜,40元左右,但时间较长,要七八个小时。

到后,如果走陆路,在南客站上车,班次很多,路况也好,半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如果走水路,每天有一班从开往庄的轮船,沿途可观赏长江两岸风光,不管水路还是陆路,票价都不到5元。

特色美食:当地特的饮食有:燃面、炖鸡面等。

游客到达庄后,一定不能错过的美食即“庄白肉”,庄白肉刀功好,选肉精良,是的一道名吃。

还有“庄老酒”也值得一品。

住宿:庄距离较近,游客当日即可返回。

住宿可以选择在市。

小镇消费水平不高,双人标准间一晚大概在30元左右,只是旅店设施一般,目前尚无星级宾馆。

旅游小贴士可以把庄和省著名风景区蜀南竹海组合成二日游的旅游套餐,这样,既欣赏了自然风光,又观看了人文景观,一举两得。

景点相关资料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庄坝。

因镇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庄"而得名。

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即为古僰人聚居地,属古僰国、僰侯国地。

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置南广县,治设今庄。

清咸丰时庄为南溪县最大的场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宜宾李庄古镇介绍李庄在四川宜宾市浩荡长江的南岸,因镇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

李庄是一个人口仅有1.2万人的偏僻的小镇,错落有致的木阁楼、青石板铺就的狭窄的小巷、高大的木门槛和沉重的木门、一座座造型精美保存完好的古宅古庙,使它在全国早已声名遐迩,更使其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所以,在我国又有“东有周庄,西有李庄”之说。

景点信息地址: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门票:全镇通票20元,有4处景点,也可以购买单个景点的门票,票价5元/人。

交通:游客可以从成都城东汽车站乘车先到宜宾(车程369公里,车资81元)然后从宜宾南门客运站乘坐发往李庄的郊县公交即到(每日6:25-19:00时有车,每12分钟一班)。

或者是:从四川成都的梁家港长途汽车站出发,沿成渝高速、成宜高速行驶3小时左右到达宜宾,大巴车票价约90元,依维柯票价约70元;如果乘坐成都至宜宾的火车,票价相对较便宜,40元左右,但时间较长,要七八个小时。

到宜宾后,如果走陆路,在宜宾南客站上车,班次很多,路况也好,半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如果走水路,每天有一班从宜宾开往李庄的轮船,沿途可观赏长江两岸风光,不管水路还是陆路,票价都不到5元。

特色美食:当地特的饮食有:燃面、炖鸡面等。

游客到达李庄后,一定不能错过的美食即“李庄白肉”,李庄白肉刀功好,选肉精良,是宜宾的一道名吃。

还有“李庄老酒”也值得一品。

住宿:李庄距离宜宾较近,游客当日即可返回。

住宿可以选择在宜宾市内。

小镇消费水平不高,双人标准间一晚大概在30元左右,只是旅店设施一般,目前尚无星级宾馆。

旅游小贴士可以把李庄和四川省著名风景区蜀南竹海组合成二日游的旅游套餐,这样,既欣赏了自然风光,又观看了人文景观,一举两得。

景点相关资料李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

因镇境有一天然大石柱俗名"李庄"而得名。

李庄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即为古僰人聚居地,属古僰国、僰侯国地。

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置南广县,治设今李庄。

清咸丰时李庄为南溪县最大的场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庄为南溪县第三区公所治所,1983年9月,随李庄区划归宜宾市领属。

李庄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

原号称有"九宫十八庙"的古建筑群,现较完好地保存的有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文昌宫、南华宫、天上宫、张家祠等10余处。

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建筑的特点。

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图像生动,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镇内的羊街、席子巷等,风格古朴,反映了明、清时代川南乡镇的民风民俗。

该镇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

1939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央营造学社、中国大地测量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知名度很高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等陆续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辗转内迁李庄镇,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

这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旋螺殿旋螺殿位于李庄镇镇北2.5公里外的石牛山上。

该殿建于明万历24年(1596年),始名文昌宫,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几代曾予以培修,至今保存完好。

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旋螺殿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旋螺殿通高25米,呈八角形,进深、面阔均为8米。

外为三重檐,内实二层,青色筒瓦,塑八条垂脊,垂脊上各置垂兽和走兽。

屋面坡度平缓,宝顶及八个翼角的起翘均不甚高,比例匀称,线条柔和,风格独特,造型奇丽。

内部结构设计匠心独运,巧妙地运用力学原理进行支撑。

其主要特点:梁架采用抬梁支住法,较之一般同类型古建筑用层层爬梁重叠而上者,显得异常洗炼,斗拱结构,三檐即有三种样式,而同一檐中,格式又略有区别,与宋、清两代官式结构迥异;顶部藻井,八面均用斗拱叠架成网目状花纹,并向右转至顶,形如旋螺,高敞奇丽,上下三层找不到一根钉子,却异常牢固。

抗战期间,中国古典建筑大师梁思成来到李庄,见了旋螺殿这奇特的建筑,大为赞叹,将其收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和《中国建筑史》,赞誉为“颇足傲于当世之作”,将其与李庄奎星阁、九龙石刻、百鹤窗称做“李庄四绝”。

他在参与高美国纽约的联合国会议厦顶部设计时,成功地借鉴旋螺殿顶部的力学原理。

近年来,李庄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旅游开发,在这里修筑围墙,完善设施,进一步加强保护,旋螺殿已成为人们到宜宾旅游观光的一个著名景点。

奎星阁奎星阁位于李庄镇尾长江之滨凸出部位,建于清光绪年间早期,为全木结构通高三层建筑。

原来的奎星阁在文革中被拆除,我们现在看到的奎星阁,是1998年在距原址100米处重建的通高五层仿古式建筑,与近在咫尺的南华宫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奎星阁位处江边,上下航行的船只10里开外即可看见,因此它具有导航的作用。

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把奎星阁、旋螺殿、九龙石碑、百鹤窗称作李庄“四绝”,并评价道:“李庄奎星阁是从上海到宜宾沿长江二千多公里江岸边上,建造得最好的亭阁。

”九龙石碑九龙石碑位于慧光寺内,高2.7米,宽1.3米,雕刻有九条穿梭遨游于云海中的神龙,除正中的一条外,其余八条均呈对称状分布的左右两边,每条龙均可从中仔细分辨出头、身、尾,龙口中还含有一颗可以转动而不脱出的宝珠。

寓意为大禹和河之龙制服,疏民天下九河通大海,天下从此没有水涝灾害,造福万民、二说有九州江山一统之意。

九龙碑还有一个传说,说在修建禹王宫时,外地来了个石匠要求参加禹王宫的修建。

在旧社会,手艺人是分帮派的,外帮人不能随便入伙。

这个外地石匠衣衫穿得烂,本地石匠瞧不起他,不要他入火。

外地石匠没办法,只好在李庄附近一个农民家里做活。

这个农民对他很好。

外地石匠很感激,做完活要走时,送农民一块石头,对农民说:“这石头总有一天有买主上门买,钱少了你别卖。

”农民对这块石头没多注意,搁它在敞坝边上,外地石匠刚走,禹王宫修完了。

庙子修得很辉煌,可是殿阶上却差块精美的石刻,到处都找不到合适的,后来在这个农民的敞坝边上发现一块石头,一量尺寸,正好合适,翻过来一看,上雕刻有九条活灵活现的龙,四周云水翻腾,栩栩如生,给了农民很多银两把石头买下。

这块石头就是九龙碑。

梁思成说,如果将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九龙石刻比作王冠的话,李庄九龙碑就是王冠上的一颗明珠。

“文革”中九龙碑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现根据原样对损坏部分进行了修复还原。

百鹤窗张家祠内有用整块上等楠木雕刻的五十扇窗页,每页上有不同形态仙鹤二只,共一百只,名“百鹤祥云”窗,现尚存二十四扇。

宗祠厅房上的50扇窗门每扇长2米,宽0.6米,均采用上等楠木精工雕刻,刻有不同形态的栩栩如生的仙鹤,四周配以动感十足的云彩,每扇窗上雕刻2只仙鹤,共100只,谓百鹤祥云窗。

据李庄《张氏宗谱》记载,每扇窗门的雕刻工价为纹银14两,相当于清朝时期一个正一品官员1月的俸银15两,其造价和工艺要求之高由此可见。

抗日战争时期迁来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其学术带头人梁思成先生将张家祠百鹤窗、旋螺殿、奎星阁、禹王宫九龙碑称为“李庄四绝”。

羊街羊街又名羊市街,古时为牛羊交易市场,位于李庄镇军民街口栅门外侧,除巷首处有一规模不大现已改作民居的文昌宫外,另有刘、胡、王家等数个民居四合小宅院。

石门坊上所刻对联,内容或为家训、或为写景、或为抒怀,均耐读、玩味。

倘佯在青石板铺就的深幽小巷中和清净宜人的宅院内,你必定会洗云繁华都市的喧嚣,静下心来云领悟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意境,实为人生一大快事。

张家祠张家祠是李庄望族张家的宗祠,位于李庄羊街临长江边,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4000平方米。

它由前殿、后殿、厢房组成。

祠内有用整块上等楠木雕刻的50扇窗页(现存24扇),每页窗面上都雕刻着形态不一的两只仙鹤,四周以镂空雕刻出线条流畅、动感十足的祥云衬托,共有100只栩栩如生的仙鹤,所以称它为“百鹤祥云窗”,其中一部分祥云图案中,还隐隐刻出成对称状的变形鸟类图案,其头、眼、颈历历可辩,窗页的下部还刻有蝙蝠、麒麟、鹿、奔马、风、奇花异草等,共同组成协调美观的画面。

据说,张家以每扇窗页纹银14两请工艺高超的匠人雕刻,而当时一个正一品官员1个月的俸银才15两。

张家祠下厅房,有包弼臣手书的“张氏宗祠”匾额,清代两江总督张之洞书记写的“宏我汉京”的匾额。

这两张匾额衬出张家祠的超凡气度。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中央博物院迁驻这里,3000多箱国玉级珍贵文物辗转运到李庄,在这里存放了整整6年。

1943年,国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联合在张家祠举办了一次包括有北京人头盖骨在内的文物科普展览,连美国学者费正清也赶来,这使李庄人大开眼界,同时消除了李庄百姓对外科研机构杀人、吃人的谣传。

栗峰山庄栗峰山庄,位于距李庄西南方约5公里处的永胜村境内,小地名板栗坳。

栗峰山庄兴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是李庄望族张家所建私家大宅,典型的川南民居大宅院。

山庄依山傍水,从低向高分层建筑,因整个建筑群较大,形成多个四合院但又彼此相通,并以该院落的建筑时间、特点各赋其名。

在大门个修有一个带有装饰性质类似牌楼建筑,与其本邻的一片房屋便叫“牌坊头”;右为“下老房”、“摇钱树”、“田坎上”;左为“戏院子”、“新房子”。

沿牌坊头石梯拾级而上,过正厅房(现已拆除改建成永胜村小学校)再上为“坡高头”(其实是整个栗峰山庄的正堂屋),是整个山庄的中轴线。

全山庄共计108道门,暗合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之数。

一冲之隔的南北相对处,还各有规模较小的二座院落,南面的叫“八瓜碾子”,北面的叫“桂花坳”。

三座建筑互为犄角之势,在建筑上各自独立又遥相呼应。

栗峰山庄周围原有内、外两道砖石结构的厚围墙,将整个山庄严实地围成一座硕大的围城,可惜此围墙石脚于1958年“大跃进”期间拆去修堰沟而全毁。

除正大门“牌坊头”外,另在“戏园子”一方建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咏南山”门,门楣上有浮雕石刻“三龙戏珠”、“五蝠呈祥”等,彩绘在各处房屋当头作装饰的麒麟、蝙蝠、喜鹊等随处可见,阶沿石栏精雕细琢,房瓦制作相当精美。

为防止土匪盗贼的骚扰和抢劫,还有山庄内建有打造枪炮的红炉作坊,四周修有数个炮楼,有人夜夜守护。

抗战时期,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和人类体质研究所即迁驻这里长达5、6年。

一大批知名学者如傅斯年、李济、吴定良、董作宾、劳干、梁思永、李方桂等和美国学者费正清、英国学者李约瑟等皆在这里工作和访问过,并在山庄上厅房举办过当时全国最高水准的文物科普展览,郭沫若等名流也前往参观。

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把板栗坳栗峰山庄,作为川南民居的精典之作收入《中国建筑史》一书中,并附有该建筑的平面图。

1946年5月1日,国立中央研究院在离开李庄前,由陈盘撰文,董作宾题额,劳干书,傅斯年、李方桂、李济、董作宾、梁思成等50多个学者一起,在栗峰山庄牌坊头立了一块额为“山高水长”的石碑,碑名《留别李庄栗峰山碑铭》,以表达对李庄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