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

合集下载

四川宜宾李庄古镇简介和历史

四川宜宾李庄古镇简介和历史

四川宜宾李庄古镇简介和历史嘿,朋友们,今儿咱们聊聊四川宜宾的那个宝藏地儿——李庄古镇,一个让人一踏进去,心就悠悠然飘回古早时光的好地方。

一说到李庄,先得提提它的那股子“老味儿”。

走在那青石板路上,两边是斑驳的老墙,墙上挂着绿油油的藤蔓,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给这古镇披上的绿纱巾。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光影交错,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回响。

这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车马慢、书信远的年代。

1.1 古镇风貌,古色古香李庄啊,是个典型的川南水乡古镇。

小桥流水人家,一点都不夸张。

镇子里那些老宅子,青砖黑瓦,木门铜环,一推开,仿佛能闻到几十年前的烟火气。

特别是那些雕花的窗棂,精细得让人咋舌,每一刀都刻进了匠人的心血和故事。

走在这样的街上,你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和美好。

1.2 美食诱惑,舌尖上的李庄说到李庄,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美食了。

这儿的白肉,薄如蝉翼,蘸上特制的酱料,入口即化,那叫一个绝!还有那黄粑,软糯香甜,咬一口,满嘴的幸福感。

更有那些街边小吃,什么炸春卷、麻辣豆腐干,每一样都是地道的李庄味道,让人吃了还想吃,回味无穷。

二、文化底蕴,深厚悠长2.1 文人墨客,留下足迹李庄可不仅仅是个好看、好吃的地方,它还是个有文化底蕴的古镇。

想当年,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和诗篇。

比如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抗战时期最艰难的时光,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建筑手稿和学术成果。

走在李庄,你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历史名人的气息,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已经融入了这片土地。

2.2 古建筑群落,见证历史李庄的古建筑群落也是一绝。

那些古老的庙宇、祠堂、牌坊,每一座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比如旋螺殿,那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雕刻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站在这些古建筑前,你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和变迁。

三、现代生活,和谐共生3.1 古镇新貌,焕发活力虽然李庄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但它并没有停滞不前。

游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作文

游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作文

游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作文《游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篇一:《初到李庄》早就听闻李庄古镇是个有韵味的地方,这次终于有机会来游玩。

刚到李庄的入口,那古旧的牌坊就像一位沧桑的老人在迎接我们。

走着走着,就瞧见窄窄的街道,地上的青石板路那可是相当有年头了,每一块都被岁月打磨得光溜溜的。

我走在路上,还差点摔了一跤,这石板路就跟溜冰场似的。

这儿的房子也是古色古香的,大多是木质结构,有着雕花的门窗。

我特别注意到一家小店,门口挂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

在店门口,有一只懒洋洋的土狗正趴着打盹儿。

我过去逗那狗,结果那狗看了我一眼,打个哈欠又接着睡了,一点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呢。

不得不说李庄的商户们还挺会做生意的,店门口摆着各种特色商品,有花花绿绿的手工布鞋,咋一看那刺绣就像活了似的,还有散发着墨香的手工书画。

我看到一副画的是李庄的水乡景色,那画得真叫一个逼真,仿佛看画就能身临其境似的。

接着走进一家茶馆,里面坐了好些当地的老人。

他们或慢悠悠地喝茶,或小声地唠着家常。

我也点了一杯茶,这儿的茶有一股特别的清香,不像是平常喝的那些茶。

茶馆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老人们交谈的话语声,这氛围感觉特别惬意。

篇二:《深入李庄的探索》离开茶馆后继续在李庄漫步。

不一会儿就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顺着香味走过去,原来是一家卖李庄白肉的店。

那白肉切得那叫一个薄,就跟纸似的。

肉摆在盘子里,白花花的一片,旁边搁着特制的蘸料。

我看老板切肉,那熟练的手法真绝了。

只见老板手持一把大菜刀,手法轻盈快速地在一大块肉上切割,不一会儿一块完整的肉就变成了一堆薄肉片。

我忍不住点了一份尝了尝,肉一进口,口感特别细腻,一点都不油腻,配合蘸料的酸辣味,简直绝配。

再往前走,看到一条小河。

河水缓缓流淌着,河面上时不时有小船划过。

我便上了一艘小船,船夫是个很朴实的大叔。

他一句话也不多说,拿起桨就开始划船。

坐在小船上,我能清楚地看到河两岸的景色。

河边有妇女在洗衣服,她们不停地用棒槌敲打着衣服,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声。

介绍李庄1000字

介绍李庄1000字

介绍李庄1000字走进李庄,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河,感受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智慧,每一个民居、每一条小巷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整个古村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古风古韵,充满了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沉淀。

李庄的建筑风格以明清建筑为主,完整地保存了当时的建筑风貌,屋檐翘角,瓦片飞挑,石雕木雕精美绝伦,给人一种古朴而华丽的感觉。

李庄古村落被誉为“一座典型的抱团式村庄”,整个村落由一条主街道上、两条支街道连接起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院落体系。

每一座院落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每一面墙壁都有自己的历史痕迹,每一件家具都承载着世代居民的记忆。

在这里,仿佛时间被凝固了,每一个石砖、木栏、窗棂都在述说着古村落的传奇。

在李庄古村落中,有一些特别值得一提的建筑,比如庄后山的化妆楼、花园,是李庄最宏伟的古建筑,也是李庄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作。

化妆楼是李庄古村落的标志性建筑,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是一座优美的明清风格建筑。

花园则是化妆楼的附属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精髓,优美的雕刻和布局灵活多变,值得一看。

此外,李庄还有一些其他著名的古建筑,比如庄中心的扑棱白石楼、烟波楼、青花楼、火神庙等等,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历史价值。

扑棱白石楼是李庄的地标建筑,坐落在中心广场,是古代村民议事、休闲娱乐的场所,是李庄的精神象征。

烟波楼、青花楼、火神庙等建筑也各有特色,是李庄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建筑,李庄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每年都会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比如春節、中秋節、庄藏等,让游客可以感受到最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活动。

在传统文化中心,还可以观赏到民间艺术表演、手工艺品展览等,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同时,李庄还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古村落,多年来一直秉承“走進李莊,回歸自然”的理念,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村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展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产业,努力打造“养在深闺人不知,观世界之穷”的美丽乡村。

总之,李庄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它的丰富历史、独特建筑和传统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访问。

李庄一日游_小学作文

李庄一日游_小学作文

李庄一日游_小学作文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小学组织了一次难忘的李庄一日游。

李庄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一大早,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了李庄。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古朴的房屋,屋顶上覆盖着青瓦,墙壁上爬满了绿藤。

我们跟随着导游,走进了李庄的老街。

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小摊,有卖手工艺品的,有卖当地小吃的,还有卖传统玩具的。

我们好奇地东张西望,对一切都充满了兴趣。

接着,我们参观了李庄的博物馆。

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有古代的陶器、玉器和书画。

我们认真地听导游讲解每件文物的来历和故事,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中午,我们在一家当地的餐馆品尝了李庄的特色美食。

有香喷喷的红烧肉,有鲜美的鱼汤,还有甜甜的糯米糕。

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下午,我们来到了李庄的公园。

公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还有一座小湖,湖水清澈见底。

我们在湖边喂鱼,还划了小船。

湖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美不胜收。

最后,我们在公园的草地上举行了一场小型的运动会。

有跳绳比赛,有拔河比赛,还有接力赛。

大家热情高涨,加油声此起彼伏。

虽然我们累得满头大汗,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李庄。

这次一日游不仅让我们欣赏
了美丽的风景,体验了丰富的文化,还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这将是我们小学生活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作文 李庄古镇

作文 李庄古镇

作文李庄古镇篇一《李庄古镇:那一抹旧时光》李庄古镇,一个听起来就充满故事的地方。

刚到李庄古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旧的石板路,一块一块的石板,像是历史老人的拼图,它们不平整,有的还缺了角,可正是这些小瑕疵,让这条路充满了韵味。

这些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十分光滑,下雨天的时候,走在上面可得小心,一不留神就会脚底打滑。

我就闹了这么个笑话,那天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我正兴致勃勃地欣赏路边的老房子,脚下一个不小心,就往前滑了一小步,差点摔个狗啃泥。

这一滑,倒像是开启了我与古镇的一场亲密互动。

沿着石板路走,两旁的建筑那可真是有年头了。

木质的门窗,上面的雕刻虽然有些已经模糊,但还是能看出曾经的精美。

有一家的窗棂上刻着花卉的图案,花朵的纹路细致入微,只可惜花瓣的边缘被时间啃噬得有些粗糙了。

这些房子挨得很近,站在这头看向那头,长长的屋檐就像连成了一条线。

偶尔能看到有居民在自家门口摆着小桌子,喝喝茶聊聊天。

那悠闲劲儿,好像时间在这里都慢了好几拍。

古镇的小巷子就像迷宫一样,东拐西拐的。

有的小巷子窄得只能容下一个人侧身通过,如果两个对面走来,就得互相谦让一番。

我在小巷里穿梭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奶奶在墙根晒着太阳,面前放着几个自家种的小南瓜,青绿色的,看着特别水灵。

老奶奶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说这南瓜甜得很呢。

她的笑容就像那破败墙上盛开的小花,暖人心脾。

这李庄古镇啊,就像一本厚厚的回忆录,每一页都写满了人间烟火,每一行都散发着岁月的醇香。

篇二《李庄古镇:慢悠悠的小确幸》说起来,去李庄古镇那回可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

李庄古镇的节奏那叫一个慢,慢得就像镇口那条潺潺流动的小溪,不急不躁。

就拿那次在古镇里找饭馆来说吧。

我沿着街边溜达,看到一家饭馆,那个招牌歪歪扭扭地挂在墙上,就跟喝醉了酒似的。

我推门进去,屋里光线有点暗,但是弥漫着一股炖肉的香味。

桌椅摆放得也没个正形,东一张西一张的,不过这反倒给人一种随性自在的感觉。

我就找了个靠窗户的位置坐下,桌子上的油腻看着还怪怪有亲切感的呢,估计是很多食客留下的痕迹。

李庄古镇景点作文

李庄古镇景点作文

李庄古镇景点作文
去过李庄古镇的人,都知道李庄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古镇,它是个美丽而古老的地方。

在我去过的所有古镇中,我觉得李庄最美,也最令人难忘。

因为那里有中国最美的水乡,有最美的古镇。

我们一走进李庄古镇,就觉得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走进李庄古镇,我看见了一条小河,那是用鹅卵石铺成的,河里的水很清很清,能看见河底有许多鹅卵石。

河里有许多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河旁边还有一个大广场,广场上有个大钟。

这个钟可漂亮了,上面刻着一些花纹、文字。

我们继续往前走,发现了一个小店。

小店里有很多小商品,比如:小镜子、笔袋、帽子……在这些小商品中我最喜欢一个笔袋。

这个笔袋很好看,它是用玻璃做成的。

笔袋的中间还有一个小洞,可以插一支笔。

我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古镇最繁华的地方——大街上。

大街上有很多店铺:卖衣服的、卖纪念品的、卖小吃的……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在李庄古镇里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李庄博物馆。

—— 1 —1 —。

关于宜宾李庄古镇作文

关于宜宾李庄古镇作文

关于宜宾李庄古镇作文
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李庄镇。

李庄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对这个古镇,可是充满了好奇。

我就跟着爸爸妈妈去了这个美丽的古镇。

一走进李庄古镇的大门,就有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仿佛走进了一条时光隧道。

我们先去了一座牌坊,牌坊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凤凰和孔雀,这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原来是李庄人希望凤凰和孔雀在此安家。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李氏大宗祠”,这是李
庄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它是为纪念“李氏三杰”而修建的。

据说,当时三杰是李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张澜、张治中、李庄”。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李氏宗祠”,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
大的祠堂之一。

祠堂呈四合院式,一共有四进,中间有一座牌坊。

整个祠堂用大理石雕刻而成,共有十二根大石柱,柱身上面雕有很多精美的图案。

我最喜欢那面刻着“进士及第”四个字的大墙,墙上还挂着很多牌子呢!
出了宗祠,我们来到了李庄著名的“李氏支祠”。

—— 1 —1 —。

游览李庄古镇作文

游览李庄古镇作文

游览李庄古镇作文
在祖国的西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就是李庄古镇。

今年
暑假,我和妈妈去了李庄古镇游玩。

李庄古镇位于重庆市开县境内,距重庆市区90公里。

它东
临嘉陵江,西与重庆市北碚区相邻,南与重庆市秀山县接壤,北
与四川省合江县交界。

李庄古镇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古镇,历史悠久,是四川十大名镇之一。

在我们去的路上,看到了许多的树,有银杏、香樟、松树等。

有的树枝上挂着红灯笼似的“灯笼果”,有的树枝上长满了一大
片“绿绒毯”,还有的树枝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真美啊!
到了李庄古镇后我们就开始游览古镇了。

走进李庄古镇,首
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小河和一座古桥。

小河里有几条小鱼在水里
嬉戏玩闹;桥下有几只鸭子在玩耍。

它们时而游来游去、时而用
嘴巴啄着水、时而又用爪子拍打着水面……让我忍不住想摸摸它们。

我们走进李庄古镇的里面,我看见了很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有张厅、陈宅、何府、王府、张氏古宅等。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庄
一个历史遗留下的小镇


古镇简介
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美称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李庄,位 于长江零公里下游19公里的南岸之滨,至今已有1460年建置史。明末清 初在“湖广填川”移民大潮中形成了多元厚重的文化底蕴。现有保存完 好的明清建筑、庙宇、祠堂、民居四合院及众多的古街巷,有0.4平方 公里的古镇核心保护区以及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建筑旋螺殿和中国营 造学社旧址等。 1940年,正值抗战艰难岁月。为躲避战乱,在李庄人民“同大迁川, 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电文的盛邀下,中央研究院、国立同 济大学、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高等学府 和文化、科研机构共计1.1万人,从昆明内迁不足3千人的李庄古镇长达 6年之久。一大批大师级文化人如傅斯年、李济、陶孟和、童第周、董 作宾、梁思成、林徽因等云集李庄。李庄由此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 为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世界各国发往该地的邮件,只要写上“中国 李庄”即可准确投递。 “蜀南竹海天下翠”,“石海洞乡天下奇”,“僰人悬棺天下谜”, “琼浆美酒五粮液”和“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形成了宜宾独特的精品旅 游线。 在李庄,您可以欣赏到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舞草龙、赛龙舟、牛 儿灯和品尝长江河鲜、“李庄白肉”等地方美食,尤以李庄白肉,晶莹 剔透,肥而不腻,入口化渣,堪称李庄一绝而远近驰名。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李庄,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独有的抗战 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旅游休闲的目的 地。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营造学社李庄旧址,位于距李庄镇1公里 的上坝月亮田。中国营造学社创立于1929年,是由朱启钤私人创办的民 间学术团体,地址在北京天安门内西朝房里。该社有一个由梁思成任主 任的负责勘察、研究古建筑形制、结构、工艺等方面的法式组,有一个 由刘敦桢任主任的对古建筑文献资料收集的文献组。1940年因避战乱中 国营造学社辗转内迁李庄上坝月亮田。在李庄的6年中,继续出版<中国 营造学社汇刊>七卷一、二期,对成都、雅安、广汉、彭山、乐山、宜 宾、李庄的各类文物古迹开展实地考察和发掘工作。我们现在看到的是 梁思成旧居。在这板壁结构的小屋里,梁思成在才女、妻子林徽因的协 助下,完成了第了部系统介绍中国建筑的重要著作《中国建筑史》,向 世界介绍中国建筑领域的《图像中国建筑史》(英文稿),这两部著作 现在是中国建筑领域的学术经典。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艰难支撑6年, 抗战胜利后,以营造学社为主要班底创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李庄被为 “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梁思成先生在李庄期间招收的学生罗哲文, 现在是全国文物局专家组组长、著名古建筑专家、高级工程师。




魁星阁
魁星阁位于李庄镇尾长江之滨凸出部位,建于 清光绪年间早期,为全木结构通高三层建筑。原来 的魁星阁在文革中被拆除,我们现在看到的魁星阁, 是1998年在距原址100米处重建的通高五层仿古式 建筑,与近在咫尺的南华宫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魁星阁位处江边,上下航行的船只10里开外即可看 见,因此它具有导航的作用。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把 魁星阁、旋螺殿、九龙石碑、百鹤窗称作李庄“四 绝”,并评价道:“李庄魁星阁是从上海到宜宾沿 长江二千多公里江岸边上,建造得最好的亭阁。”

百鹤窗
张家祠内有用整块上等楠木雕刻的五十扇窗页, 每页上有不同形态仙鹤二只,共一百只,名“百鹤 祥云”窗,现尚存二十四扇。 宗祠厅房上的50扇窗门每扇长2米,宽0.6米, 均采用上等楠木精工雕刻,刻有不同形态的栩栩如 生的仙鹤,四周配以动感十足的云彩,每扇窗上雕 刻2只仙鹤,共100只,谓百鹤祥云窗。据李庄<张 氏宗谱>记载,每扇窗门的雕刻工价为纹银14两, 相当于清朝时期一个正一品官员1月的俸银15两, 其造价和工艺要求之高由此可见。
李庄有三绝:一花,二黄,三白。一花
指花生;二黄指黄辣丁,黄耙;三白指白糕, 白酒,白肉。相传因周武王起兵伐纣,起义 各路人马将身手断开的妖狐苏妲己割片蘸酱 分而食之演化而来,因其肉片大,要用筷子 一圈一圈缠绕,故名裹脚肉。虽然味道鲜美, 名字却不甚讲究,抗战年间,迁驻李庄的文 化人陶孟好这一口,每每饱餐后便觉“裹脚 肉”甚为不妥,一日食后,建议改称“李庄 白肉”,留芬饭店老板欣然接受,从此,李 庄白肉名声鹊起。
谢谢Leabharlann 旋螺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旋螺殿位于李庄镇镇北2.5公里外的石牛山上。 该殿建于明万历24年(1596年),始名文昌宫,清雍正、乾隆、嘉庆、 道光几代曾予以培修,至今保存完好。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旋 螺殿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旋螺殿通高25米,呈八角形,进深、面阔均为8米。外为三重檐, 内实二层,青色筒瓦,塑八条垂脊,垂脊上各置垂兽和走兽。屋面坡度 平缓,宝顶及八个翼角的起翘均不甚高,比例匀称,线条柔和,风格独 特,造型奇丽。内部结构设计匠心独运,巧妙地运用力学原理进行支撑。 其主要特点:梁架采用抬梁支住法,较之一般同类型古建筑用层层爬梁 重叠而上者,显得异常洗炼,斗拱结构,三檐即有三种样式,而同一檐 中,格式又略有区别,与宋、清两代官式结构迥异;顶部藻井,八面均 用斗拱叠架成网目状花纹,并向右转至顶,形如旋螺,高敞奇丽,上下 三层找不到一根钉子,却异常牢固。 抗战期间,中国古典建筑大师梁思成来到李庄,见了旋螺殿这奇特 的建筑,大为赞叹,将其收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和《中国建筑史》, 赞誉为“颇足傲于当世之作”。他在参与高美国纽约的联合国会议厦顶 部设计时,成功地借鉴旋螺殿顶部的力学原理。近年来,李庄镇党委、 政府十分重视旅游开发,在这里修筑围墙,完善设施,进一步加强保护, 旋螺殿已成为人们到宜宾旅游观光的一个著名景点。

慧光寺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宫,现名慧光寺,位于李庄镇中心,建于清 道光11年(1831年),坐南朝北,由一主一次两个四合院构成,建筑面 积2200平方米,主院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魁星阁及厢房等建筑, 其山门、戏楼均为重檐歇山式顶,檐下饰如意斗拱,整个建筑气势恢宏。 大山门外上方的“慧光寺”三个金色大字,是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周绍 良书写的。“大雄宝殿”四字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生前所书。 大山门上面原赞颂大禹治水的匾额和两边的石刻对联,撰、书均出自前 清翰林--李庄人张松睛之手。匾额上“功奠山河”四个苍劲古朴、韵味 独具。寺内的戏台,是四川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戏台台基上有单 钩栏古代戏剧故事浮雕。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就在这里 召开,同济大学和江安国立剧专在这里联合上演曹禺的名作《雷雨》和 《日出》。禹王宫是李庄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这里的九龙石碑远近闻 名。禹王宫为抗战中迁驻李庄的国立同济大学校本部驻地。解放后为李 庄粮站仓库,1992年恢复佛教活动后,取<无量寿经>中“慧光明净,超 逾日月”之意更名为慧光寺。2001年8月,同济大学在此授牌为“四川 李庄同济大学爱国荣校教育基地”。
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 镇”之美称的中国历史 文化名镇—李庄, ,位 于长江零公里下游19公 里的南岸之滨,至今已 有1460年建置史。古为 渔村,汉代曾在这里设 驿站,由于濒临长江, 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 地。舟楫往还,多在此 停留。镇上酒肆茶楼, 商店林 立,繁华热闹。现仍保存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两旁多为 清代建筑,风火山墙高耸,雕花门窗,古色古香。院落间有幽深的小巷。 临江码头,有石板阶梯层层叠叠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浓厚的川南地方民 族特色。镇内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有:禹王宫、东狱庙、南华宫、天上宫、 祖师殿、文昌宫、慧光寺、张家祠堂、罗家祠堂、四姓大院民居、肖家院 民居等。






文化的护佑,李庄的辉煌
看过《围城》的人,恐怕记忆最深刻的部分都 是方鸿渐和李梅亭一行前往和生活在三闾大学的那 些故事。那么走在李庄古镇狭窄的街道上,你关于 那本书的很多记忆都会被唤醒。因为真实历史和小 说里的故事,有颇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都是抗日战 争期间把大学从敌占区搬迁至偏远内地的一个小地 方;学者们从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寄居在狭小民房达数 年之久。不同的是,小说中的人物是方鸿渐、李梅 亭和高松年们;而曾经生活在李庄的则是学界的泰山 北斗们,他们是李济、 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和 童第周等等


九龙石碑
九龙石碑位于慧光寺内,高2.7米,宽1.3米,雕刻有九条穿梭遨游 于云海中的神龙,除正中的一条外,其余八条均呈对称状分布的左右两 边,每条龙均可从中仔细分辨出头、身、尾,龙口中还含有一颗可以转 动而不脱出的宝珠。寓意为大禹和河之龙制服,疏民天下九河通大海, 天下从此没有水涝灾害,造福万民、二说有九州江山一统之意。九龙碑 还有一个传说,说在修建禹王宫时,外地来了个石匠要求参加禹王宫的 修建。在旧社会,手艺人是分帮派的,外帮人不能随便入伙。这个外地 石匠衣衫穿得烂,本地石匠瞧不起他,不要他入伙。外地石匠没办法, 只好在李庄附近一个农民家里做活。这个农民对他很好。外地石匠很感 激,做完活要走时,送农民一块石头,对农民说:“这石头总有一天有 买主上门买,钱少了你别卖。”农民对这块石头没多注意,搁它在敞坝 边上,外地石匠刚走,禹王宫修完了。庙子修得很辉煌,可是殿阶上却 差块精美的石刻,到处都找不到合适的,后来在这个农民的敞坝边上发 现一块石头,一量尺寸,正好合适,翻过来一看,上雕刻有九条活灵活 现的龙,四周云水翻腾,栩栩如生,给了农民很多银两把石头买下。这 块石头就是九龙碑。梁思成说,如果将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九龙石刻比 作王冠的话,李庄九龙碑就是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文革”中九龙碑遭 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现根据原样对损坏部分进行了修复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