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四川卷.doc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Ⅱ)

(6). Zn2++2e-
(7). 溶浸
【解析】分析:焙烧时硫元素转化为 SO2,然后用稀硫酸溶浸,生成硫酸锌、硫酸亚铁和 硫酸镉,二氧化硅与稀硫酸不反应转化为滤渣,由于硫酸铅不溶于水,因此滤渣 1 中还含 有硫酸铅。由于沉淀亚铁离子的 pH 较大,需要将其氧化为铁离子,通过控制 pH 得到氢氧 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锌粉置换出 Cd,最后将滤液电解得到金属锌,据此将解答。 详解:(1)由于闪锌矿的主要成分是 ZnS,因此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ZnS+3O2 2ZnO+2SO2。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配制 0.4000 mol·L−1 A 的 NaOH 溶液
称取 4.0 g 固体 NaOH 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溶解,转移至 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
探究维生素 C 的还原 B 性
向盛有 2 mL 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 生素 C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 C 制取并纯化氢气 NaOH 溶液、浓硫酸和 KMnO4 溶液
点睛:结合示意图的转化关系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氨气作用判断是解答的 易错点。本题情境真实,应用导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既可以引导考生认识与化学有关 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 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 3.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2)由于硫酸铅不溶于水,因此滤渣 1 的主要成分除 SiO2 外还有 PbSO4;要测定铁离子, 需要调节溶液的 pH,又因为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需要利用氧化锌调节 pH,即氧化除杂 工序中 ZnO 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 pH。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沉淀亚铁离子的 pH 较大,所以若 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无法除去杂质 Fe2+。 (3)溶液中的 Cd2+可用锌粉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Zn+Cd2+=Zn2++Cd。 (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因此阴极是锌离子放 电,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2e-=Zn;阳极是氢氧根放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产生 氢离子,所以电解后还有硫酸产生,因此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溶浸工序继续使用。 点睛:无机工业流程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为指导思 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 能力。解决本类题目的关键是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流程:①反 应物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反应;③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即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的。另外本题中呈现的内容展示 了中华优秀科技成果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可以引导学生自觉传承我国科学文化, 弘扬科学精神。 9. CH4-CO2 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 和 H2) ,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四川理综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四川高考理综试题(含答案)

2018年四川高考理综试题(含答案)
w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试题类型
B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不溶解常温下,铁与浓硫酸钠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碘化钾
D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溶液变浑浊相同条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苯酚强
3.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
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
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4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C.氢原子数为04NA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04NA
D.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5NA
5.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
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 C6(x 1)。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 xLi++ C6
C.充电时,若转移1mol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g。
(完整版)2018四川化学高考试题及答案精编(word版)

个人采集整理资料,仅供沟通学习,勿作商业用途2018 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四川卷)1.化学与生活亲密有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二氧化硫可宽泛用于食品的增白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2.以下物质分类正确的选项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淆物3.以下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Cl2 通入水中: Cl2 + H2O = 2H + + Cl - + ClO -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 溶液: H2O2 + 2H+ + 2I - = I2 +2H2O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 2Cu2+ + 2H2O2Cu + O2↑+ 4H+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S2O32- + 4H + = SO42- + 3S↓+ 2H2Ob5E2RGbCAP1 / 11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挨次增大, W、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 原子比 X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p1EanqFDPwA.W、Y、Z 的电负性大小次序必定是Z>Y>WB.W、X、Y、Z 的原子半径大小次序可能是 W>X>Y>ZC.Y、Z 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周围体D.WY2分子中σ键与п键的数量之比是 2∶15.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 KOH溶液等体积混淆 <忽视体积变化),实验数据以下表:开端浓度 /(mol ·L-1> 反响后溶液的实验编号c(HA> c(KOH> pH①9②x 7以下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①反响后的溶液中: c(K+>>c(A ->>c(OH->>c(H+>B.实验①反响后的溶液中: c(OH-> = c(K+> —c(A->=C.实验②反响后的溶液中:c(A -D.实验②反响后的溶液中:c(K+> = c(A ->>c(OH->= c(H+>2 / 116.在必定温度下,将气体X 随和体Y各 0.16mol 充入 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响X(g> + Y(g>2Z(g>△H < 0,一段时间后达到均衡。
最新2018高考全国卷理综及答案.docx

绝密★ 启用前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 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 D .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 .T 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 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四川高考理综试题卷

绝密★启用前201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10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Fe 56第I卷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2大题,21小题。
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接种对数期的菌种,调整期将缩短B.进入对数期的微生物代谢旺盛,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C.进入稳定期后不再产生新细胞,活细胞数目维持相对恒定D.进入衰亡期后部分细胞解体,可释放出抗生素等代谢产物+2.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3.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4.右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质量和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糖类输入并参与代谢,导致种子质量不断增加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氦物质含量不变5.其编号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多,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地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录基因组测序B 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去一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型增强的抗冻蛋白,C 过程②构成的重组是、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专人农干菌才能进行筛选D 应用DNA 探针奇数,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6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硫酸钡可用钡餐透视B 盐卤可用于制豆腐C 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D 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7下列推论正确的Aco 2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ph 3的沸点高于nh 2B 可推测出ph 4 也为正四面题结构Cco 2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sio 2晶体也是分子晶体,Dc 2h 6是碳连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c 2h 6也是碳连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 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C 含有金属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 元素的非金属型越强,其大致的活泼型一定越强9.25℃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 2so 4溶液,②0.05mol 的Ba (oh )2溶液,③ph=0的na 2溶液,④ph=5的nh 4no 2溶液中,发生电离得水的物质的量纸币是A .1:10:1010:109B .1:5:5·109:5·109C .1::20:1010:109D .1:10:104:10910.甲 乙 丙 丁四种易容与水的物质 分别有nh 4 mg 2 h oh ci hco 3 so 4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钾溶液分贝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 乙溶液中c (h )>0.1mol/l ;③像丙容器中滴入agno 3溶液又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钾溶液含有bB 乙溶液含有so 4C 丙溶液含有ciB 丁溶液哈有mg 211. 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操作和现象:向装有Fe(N 3O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42SO H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结论:3HNO 分解成了2NOB 操作和现象: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42SO H ,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2)(OH Cu 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新课标II卷】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科综合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38题,共100分,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
2018高考Ⅲ(3)卷理科综合真题、答题卡、答案(16开、免排版、可编辑)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Ⅲ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52 Zn 65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1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测试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 O 16 Mg 24Al 27S 32K 39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w.w.k.s.5.u.c.o.mA. 用15N 标记的苯丙氨酸饲喂小鼠后,在其体内检测不到15N 标记的酪氨酸B.当体内脂肪的分解速度加快时,意味着糖类的供应不足C.肝细胞中内质网的功能出现障碍,脂蛋白的合成受阻D.肝糖元和肌糖元去路的差异,与所在细胞功能密切相关2.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的描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B.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有毒素C.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PD. 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3.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
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mol · mol -1的CO2 539 mol · mol -1的CO2项目物种355不施磷肥施磷肥不施磷肥施磷肥/20 kg·hm-2·a-1 /20 kg· hm-2· a-1 净光合速度欧州蕨 2.18 3.74 3.62 5.81/ mol · m-2· s-1 石楠 1.37 6.76 5.43 15.62 蒸腾比率欧洲蕨 1.40 2.37 2.22 3.86/ mol · mol -1 石楠0.25 0.66 0.71 2.10CO2微摩尔数。
* 蒸腾比率:植物消耗 1 摩尔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A.CO2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的效果更明显B.两种CO2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C.由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D.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CO2浓度都高于 355mol · mol -1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粟B.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C. 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D. 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 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 B 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 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 T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 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 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6.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
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 C 60 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C. 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 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 验 操 作 及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 42 B向某溶液中加入 2 滴 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再向溶液中 该溶液中一定含 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有 Fe 2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 气 体 一 定 是SO 2D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 该物质一定属于镜生成醛类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无色溶液: Ca 2 +、HSO 3、B.能使 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 Na +、 NH +4、 I 、NO 3+ + 2 、 AlO 2C.FeCl、、SO 、D. Kw=0.1 mol/L 的溶液: Na +、 K + 、 SiO 32、 NO 3 c( H )9.25 ℃,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 5518 kJ/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2257.3 kJ/molA.2H (aq) + SO 4 (aq)+ Ba (aq)+2OH (aq)=BaSO 4(s)+2H 2 O(1); H=B.KOH(aq)+ 1 H 2 SO 4(aq)= 1K 2 SO 4(aq)+H 2 O(I); H= 57.3kJ/mol 2 2C.C 8H 18(I)+ 25(g)+ 9H 2 O;H= 5518 kJ/molO 2 (g)=8CO 22D.2C 8 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 O(1);H= 5518 kJ/mol10.X 、Y 、 Z 、 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 20 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 X 、 Y 、 Z 相邻。
X的核电荷数是 Y 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Y 与 M 可形成化合物 M 2Y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还原性: X 的氧化物 >Y 的氧化物 >Z 的氢化物B. 简单离子的半径: M 的离子 >Z 的离子 >Y 的离子 >X 的离子C. YX 2 、 M 2 Y 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D. Z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 411.向 m g 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b L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 氢氧化钾溶液V mL ,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 n g 。
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 得到固体 p g 。
则下列关系不.正确 的是..A. c 1000bB. p mVcC.n=m+17VcD. 5 <p <17m11.2V1253 912.关于浓度均为 0.1 mol/L 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c ( NH +4):③>①B.水电离出的 c ( H +):②>①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 ( H +)= c(OH )+c(NH 3· H 2O)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 ( NH +4)> c(Cl )> c(OH )>c(H +)1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 、 Y ,发生反应mX (g ) nY( g ); H Q kJ/mol 。
反应达到平衡时, 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气体体积 123C(Y)/mol · L -1温度℃100 1.00 0.75 0.53 2001.20 0.09 0.63 3001.301.000.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 n B.Q < 0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 Y 的质量分数减少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 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雷达是用 X 光来测定物体位置的设备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C.用红外线照射时,大额钞票上用荧光物质印刷的文字会发出可见光D.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15.据报道, 2009 年 4 月 29 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2009HC82。
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 3.39 年,直径2~ 3 千米,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 155°的倾斜。
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1 1 3 2A. 3.393B.3.392C.3.392D. 3.3.9316.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17.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 1, R1=20 , R2= 30 , C 为电容器。
已知通过R1的正弦交流电如图乙所示,则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 Hz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00 2 VC.电阻 R2的电功率约为 6.67 WD.通过 R3的电流始终为零18.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 4 的能级向n =2 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 n =3 的能级向n= 2 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射线B.氢原子从n= 4 的能级向n= 3 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C.在水中传播时, a 光较 b 光的速度小D.氢原子在n= 2 的能级时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19.图示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 = 0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 =0.6 s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0.6 s,则A.波的周期为 2.4 sB.在 t= 0.9 s 时, P 点沿 y 轴正方向运动C.经过 0.4 s, P 点经过的路程为 4 mD.在 t =0.5 s 时, Q 点到达波峰位置20.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 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 v1从 M 点沿斜面上滑,到达 N 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 M 点,此时速度为 V2(v2< v1)。
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 OM = ON,则v12v22A.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gB.从 N 到 M 的过程中,小物体的电势能逐渐减小C.从 M 到 N 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物体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从 N 到 M 的过程中,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电场力均是先增大后减小21.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 r ,外圆半径为 R, R= 2 r。
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 A 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就垂直于水平端面 B 射出。
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 ,光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为 t ,若真空中的光速为 c,则A. n 可能为 3B. n 可能为 2C.2 2r t 可能为c4.8rD.t 可能为c第Ⅱ卷本卷共 10 题,共 17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