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统考)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答案】C。
解析:人类的教育具有社会性、目的性,这与动物的本能教育是有本质区别的。
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答案】D。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以及教育目的。
3.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D。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爱好、兴趣、特长等都不一样。
因此,要因材施教,如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创立多种兴趣小组,满足学生发展。
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阶层本位论【答案】B。
解析:造就合格公民,体现了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倾向,属于社会本位论。
5.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D。
解析:1619年德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
工业革命后,义务教育发挥着使人们掌握工业知识的任务,义务教育的时间也由最早的3个月至6个月,发展到6年,直至9年。
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答案】A。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认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认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d4926c227916888486d786.png)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认定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它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
(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2 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 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课外兴趣小组供学生选择。
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 )特点。
(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4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阶层本位论5 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历程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 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l施(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7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8 通过测验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
在一个测验中,衡量它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他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
(A)信度(B)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9 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深深的感染。
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0 衡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是( )。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和答案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本⼤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 )。
校本教研的意识课程开发的意识长善救失的意识示范领导的意识高中一年级入学开始,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并据此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关注( )。
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学生发展的互补性学生发展的平衡性学生发展的顺序性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末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正确,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依据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政治课上,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为了面子,将错就错坚持实事求是,马上纠正如果学生不问,不予纠正为了教学进度,课后再说某中学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罚款,该校的做法( )。
合理,学校有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利合法,这是塑造良好校风的有效手段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财产权不合法,罚款之前应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管理学生权教育教学权学术自由权民主管理权教师王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教学,王某的教学行为( )。
合法,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用哪种语言教学无所谓合法,都是当地学生,用方言更易与学生交流不合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不合法,违反了教育应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规则某教育局为将一所初级中学打造成示范学校,将全县的所有优秀教师都调配给该校,该县教育局的做法( )。
正确,利于提高该校教学质量正确,有利于扩大教育的影响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某初级中学开展“法制教育日”活动,要求学生的父母配合,有些父母说:“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负责他的所有教育,我们平时工作忙,哪有时间管呢?”父母的做法( )。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教师版)

【答案】C
【解析】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人们借助语言符号,能够将经验类化和延续下去,而动物的教育仅仅是一种基于 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因此,是否具有社会性是人类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 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答案】D
【解析】 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每个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到达程度等均存在着差异。苏霍姆林斯基创立了 几十个兴趣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就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同,说明人具有个别差异性。
4、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予(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集体本位论 D、阶层本位论
二、辨析题
22、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答案】 【解析】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 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地培 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另外,德育不仅仅只有道德品质教育一方面内容,而是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四方面组成的。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教师版)
试卷题量:31题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限时:120分钟 测评/引用码:BC6JlHA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 A、延续性 B、模仿性 C、社会性 D、永恒性
2014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和内容。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说服教育法有哪些要求?28.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29.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参考答案及解析】26.【参考答案】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其中,教学科目的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内容。
27.【参考答案】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
这是提高说服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条件。
针对性即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心理状态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教育。
(2)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
感染性是指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以达到师生双方心理相容,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要使说服教育具有感染性,一要从爱护和关心中学生出发,抱着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中学生着想,循循善诱、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而不能以惩罚等手段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二要使说服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迪、获得提高;同时选用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生动有趣,使他们喜闻乐见,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是使说服真诚自然,不能言不由衷或装腔作势。
(3)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所谓科学性,即阐述的道理必须符合客观真理、符合实际,要对学生讲实话。
所谓艺术性,即要灵活运用说理的方法和方式。
这就要求讲的道理符合客观实际,所举事例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或歪曲的;注意营造相宜的环境和气氛,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言词和方式。
28.【参考答案】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2014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2 分)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个别差异性5.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9.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那一教学原则()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1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实际练习法D.情感陶冶法12.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A.适应B.对比C.联觉D.综合13.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功能性14.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分化抑制D.延缓抑制15.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A.波浪线B.斜线C.U 型曲线D.倒U 型曲线16.孙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怖症17.学生的识记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现行组织者D.互相协助18.小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效能感19.小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决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是()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消退法D.合理情绪法20.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A.有效说服B.树立榜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21.田和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她的这些品质属于性格里面的哪种特征()B.理智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二、辨析题(每题8 分,共32 分)22.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23.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24.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25.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三、简答题(每题10 分,共40 分)26.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27.简述德育过程的节本规律28.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29.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四、分析题(每题18 分,共36 分)30.尼克·胡哲1982 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称为“海豹肢症”。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编)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当代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瑞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曾提出“造就合法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个别差异性5.在学校教育机制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分班课程B.分班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
在一次检测中,衡量是否达到检测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9.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育原则()。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1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是()。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2分)1. 人類の教肓活動與動物の教肓活動存在本質區別,這主要表現為人類の教肓具有( )A.延續性B.模仿性 C社會性 D.永恆性答:C2. 決定教肓領導權和受教肓權の主要因素( )A. 社會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準B. 社會人口數量和結果C. 社會文化傳統D. 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答: D3. 當代教肓家蘇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經擔任校長の帕夫雷什中學創立了幾十個興趣小組作為選擇,這反映了教肓必須適應人身心發展の哪一個特點( )A. 順序性B. 穩定性C. 可變性D. 個別差異性答: D4. 德國教肓家凱興斯坦納曾提出過:“造就合格公民”の教肓目の,這種教肓目の論屬於( )A. 個人本位論B. 社會本位論C. 集體本位論D. 個別差異性答:B5. 在學校教肓制度の發展變革中,義務教肓制度產生於( )A. 原始社會B. 奴隸社會C. 封建社會D. 資本主義社會答:D6. 課程の文本一般表現為( )A. 課程計畫,課程標準,教科書B. 課程計畫,課程標準,課程實施C. 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課程評價D. 課程主題,課程任務,課程標準答:A7. 根據《基礎教肓課程改革綱要》の規定,我國初中階段課程設置主要是( )A. 分科課程B. 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結合C. 綜合課程D. 活動課程和綜合課程結合8. 通過檢測來評定學生の學業成績是中學常用の評價方法,在一個測驗中,衡量是否達到測驗目のの程度,即是否測出了所要測量の東西の指標是( )A. 信度B. 效度C. 難易度E. 區分度答:B9. 王老師在歷史課上講到民族英雄嶽飛時,從歷史事實出發,高度讚揚了嶽飛の愛國主義精神,使同學們受到了感染,王老師の教學主要體現了哪一教學原則( )A. 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統一B. 直觀性原則C. 啟發性原則D. 因材施教原則答;A10. 衡量學生思想水準高低の根本標準是( )A. 道德認識B. 道德意志C. 道德情感D. 道德行為11. 班主任於老師通過委託任務和組織班級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肓の方法是( )A. 榜樣示範法B. 品德評價法C. 實際練習法D. 情感陶冶法答:C12. 小丹說當她聽到小刀刮竹子の聲音時,就會覺得很冷,洋身不舒服,這種感覺現象是( )A. 適應B. 對比C. 聯覺D. 合—答:C13. 小球十分內向,不愛說話,無論是在陌生の環境還是在家裏,都少言寡語,這表明人格具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延续性B.模仿性C.社会性D.永恒性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当代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瑞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曾提出“造就合法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个别差异性5.在学校教育机制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分班课程B.分班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
在一次检测中,衡量是否达到检测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9.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育原则()。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1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实际练习法D.情感陶冶法12.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
这种感觉现象是()。
A.适应B.对比C.联觉D.综合13.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寡言少语。
这表明人格具有()。
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功能性14.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的影响。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分化抑制D.延缓抑制15.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
A.波浪线B.斜线C.U形曲线D.倒U形曲线16.孙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怖症17.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先行组织者D.互相协调18.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B.理智感C.美感D.效能感19.小颖认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属于()。
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消退法D.合理情绪治疗法20.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随后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A.有效说服B.树立榜样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21.田和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他的这些品质属于性格里面的哪种特征?()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D.情绪特征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22.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23.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24.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25.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27.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28.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
29.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30.材料一:尼克·胡哲于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称为海豹肢症,在尼克的成长过程中,他不仅要面对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挑战,而且他还要与自卑和孤独作斗争。
他会问,为什么我与周围其他孩子不同?为什么我一出生就没有手足?随着尼克的成长,在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教育和指导下,他逐渐学会了怎样应付自身的不足,而且开始独立去做越来越多的事情。
他开始适应他的生存环境,找到方法完成其他人必须要用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尼克开始热爱他的生活环境并能够从事更伟大的事情。
在七年级的时候,他被选为学生会朱熹,与学生会其他人一起工作,处理地方慈善机构和残疾组织的各种事情。
中学毕业后,尼克继续学习深造,获得了会计和财务策划的双学士学位。
19岁的时候,尼克开始实现他的梦想,他通过自己充满激情的演讲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鼓舞其他人,给他们带去希望。
2005年尼克被授予“澳大利亚年度青年”荣誉称号。
现在,他的足迹遍布全世界,并且与数千万人分享了他的故事和经历。
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18分)31.材料二: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一次交谈。
学生A:你知道吗?前两天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我感觉很简单,这似乎与我中文语法学得好有极大的关系。
学生B: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
我当时几何学得好,后来学习立体几何时就简单多了。
嗯,看来不同知识间还是有很大联系的啊。
学生A:是啊,不光书本知识学习是这样的,我学弹琴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
我会弹电子琴,现在学钢琴学的也挺快的。
学生B:可有的时候也不一样,上周末骑邻居王大爷家的三轮车,我以为我会骑自行车,学起来应该比较快,可没有想到不是这样的,怎么骑也骑不好,总往一边倒。
看来会骑自行车反而影响了学骑三轮车啊,真奇怪!学生A:挺有意思,看来学习还是很奇妙的。
问题:(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中涉及的学习原理。
(10分)(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8分)参考答案1.C【解析】动物仅有亲子和本能行为,动物界养护幼仔的活动是自发的本能活动,是遗传基因中就已经确定下来的行为,它产生于动物的生理需求。
人的教育活动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活动,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人类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是区别于动物本能教育的本质区别。
2.D【解析】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社会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都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3.D【解析】由于性别、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主观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个体之间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
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还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创立兴趣小组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B【解析】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是两种对立的教育目的论。
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题干所述正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具体体现。
所以,本题选B。
5.D【解析】1619年德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
工业革命后,义务教育发挥着使人们掌握工业知识的作用,义务教育的时间也由最早的3个月至6个月,发展到6年,直至9年。
可见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17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
6.A【解析】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某一门学科。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书。
7.B【解析】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7~9年级)设置了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8.B【解析】效度是考试有效性或正确性的质量指标,考试效度的高低反映考试是否达到预定目的,是否考了要检查的内容。
信度是指使用同一试卷对考生重复测验或使用两个平行试卷对考生测验时,所得测验分数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难度指试卷(题)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
9.A【解析】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
王老师讲解了岳飞的事迹,赞扬了岳飞的爱国精神,使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10.D【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道德认知)、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培养提高的过程。
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
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
11.C【解析】德育方法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和。
实际练习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给予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发展的方法。
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12.C【解析】当刺激持续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小丹由声音联想到了温度,属于联觉。
13.B【解析】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持续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
那些暂时的、偶尔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属于人格特征。
人格的这种稳定性是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上的。
小琼性格内向,无论什么环境都不爱说话,说明具有稳定性。
14.A【解析】分化抑制,指分化完成的细胞产生的抑素可抑制附近的细胞进行同样的分化;延缓抑制,延缓抑制是在经典条件反射中观察到的一种现象。
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题干中就是倒摄抑制的表现。
15.D【解析】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 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学习动机为中等时,学习效率和取得的学习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