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申报书-大连化物所

合集下载

低碳环保项目申请书

低碳环保项目申请书

低碳环保项目申请书尊敬的项目审批部门名称:您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环保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号召,推动可持续发展,我们特提出“具体低碳环保项目名称”项目申请,旨在通过切实可行的行动,为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碳排放做出积极贡献。

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给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并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深刻认识到低碳环保事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通过实施本项目,我们希望能够在本地乃至更广泛的区域内,传播低碳理念,推广环保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项目目标1、短期内,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本地区居民和企业对低碳环保的认识,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采取更加环保的行为。

2、中期目标是引入和推广先进的低碳技术和设备,帮助企业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长期来看,我们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可持续的低碳环保发展模式,推动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项目内容1、低碳环保宣传教育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为居民和企业员工讲解低碳环保知识和政策法规。

制作和发放宣传资料,包括海报、手册、宣传单页等,内容涵盖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方面。

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发布低碳环保相关的信息和案例,扩大宣传范围和影响力。

2、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建立低碳技术示范基地,展示和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利用等清洁能源技术。

为企业提供低碳技术咨询和服务,帮助他们进行能源审计,制定节能减排方案,并协助引进先进的节能设备和工艺。

3、绿色出行倡导推广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车辆和自行车租赁点的数量和覆盖范围。

2023年低碳技术与绿色发展项目申请书

2023年低碳技术与绿色发展项目申请书

2023年低碳技术与绿色发展项目申请书尊敬的评审委员会:我代表某公司向您提交2023年低碳技术与绿色发展项目的申请书。

本项目旨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环境保护和经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一、申请项目的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愈发突出,低碳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某公司作为致力于环保事业的企业,在低碳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

我们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绿色发展。

本项目的目标是在2023年内开发和推广具有突破性的低碳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相关产业中,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同时,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计划和内容1. 技术研发与创新: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研发力度,我们将集中精力研究和开发能源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等方面的低碳技术,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2. 推广应用与示范项目:我们计划在各个行业开展示范项目,推广应用先进的低碳技术。

同时,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共同推进低碳技术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3. 信息发布与宣传:我们将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平台,加强对低碳技术和绿色发展的宣传。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展览等活动,宣传低碳理念和先进的绿色技术,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绿色发展中来。

三、项目预期成果和效益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推广应用低碳技术,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XXX吨,有效控制气候变化。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清洁能源等低碳技术,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3. 促进经济发展:低碳技术的应用将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 提升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公司将以绿色、环保的形象示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认可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MTO-Ⅲ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MTO-Ⅲ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第3期曹丽媛,等.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中烯烃结构及其加氢性能对重汽油馏分辛烷值的影响onoctanenumberofHCNwerestudied,andtheeffectsofhydrogenationperformanceofolefinsbyHDSprocessonoctanenumberofHCNwereanalyzedbymeansofcalculationandexperiment.Theresultsshowedthatwhentheconversionamountofolefinswithdifferentcarbonnumberswasthesame,theinfluencedegreeofcarbonnumbersonoctanenumberofHCNwasintheorderofC8>C7≈C9>C10.whentheolefincontentisconsideredcomprehensively,thesameconclusionwasdrawn.Theresultsofexperimentsalsoshowedthatunderthesameprocessconditions,withtheincreaseofolefincarbonnumber,thehydrogenationsaturationrateofolefindecreasedandthehydrogenationdifficultyincreased.ItisshowedthattheoctanelossofHCNwasmainlycausedbyhydrogenationsaturationofC8olefins.犓犲狔犠狅狉犱狊:olefins;hydrodesulfurization;FCCnaphtha;octanenumber;heavy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櫸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殾殾殾殾fraction简 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犇犕犜犗 Ⅲ技术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20年11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第三代甲醇制烯烃(DMTO Ⅲ)技术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清单格式及填写说明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清单格式及填写说明

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申报表(格式及填写说明)技术名称:(A.能效提高技术B.废物和副产品回收再利用技术C.清洁能源技术D.温室气体削减和利用技术,具体说明见备注1)附件1技术提供单位:(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 提交日期: 联系人:电话:邮箱:技术类型选择:用效率。

11能源消耗中清洁能源比例指的是技术直接使用的核能、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占能源消耗总量比例。

12副产能源量从余热、余压、余能或废弃物中生产能源物质(包括蒸汽、电、煤气、沼气等)量。

13替代产品节能量用废弃物替代其他一次资源生产同类产品能源消耗节约量。

参考单位:kgce/单位产品14温室气体排放量技术依托的设备或工艺在一定统计期内生产单位产品所排放的各种温室气体总量,各种温室气体折算为CO2当量。

参考单位:kgCO2当量/单位产品。

各种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该气体排放量*其全球变暖潜能值(参考折算标准见附表2)15单一温室气体排放量技术依托的设备或工艺在一定统计期内生产单位产品所排放的单一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等)量。

16温室气体削减量通过技术工艺改进、碳捕集和封存所实现的温室气体排放绝对量的减少,不包括作为产品生产投入使用的温室气体。

17温室气体利用量利用温室气体作为原辅料生产的单位产品消耗的温室气体量。

18设备投资应用该技术进行新建工程所必需的主要设备及其他附属设备一次投入的投资金额,或在已有工程进行改造所必需的新增设备及其他附属设备投资。

需注明工程规模。

19运行维护费用主要指系统正常运行时单位产品耗费的原材料、水、电等费用,以及耗费的人工费(工资)、设备折旧费、修理费、管理费等维护费用。

20投资回收期此处指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

21温室气体减排收益指该技术与同类技术相比或采用该技术后,在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同时产生的额外经济收益(如产值增加、副产品收益、碳收益等)。

节能奖励申请报告

节能奖励申请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我们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节能降碳投入,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等措施,实现了能源消耗的显著下降。

现将我公司在节能降碳方面的工作成果及申请奖励事项报告如下:二、公司概况我司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XX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占地面积XX亩,员工人数XX人。

近年来,我司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将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三、节能降碳工作成果1. 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我司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积极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如高效节能电机、变频调速设备等,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对生产线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2. 改进生产工艺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环节,我们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耗。

例如,在涂装环节,采用静电喷涂技术,提高涂装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3. 加强能源管理我司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加强能源消耗统计和分析,对能源消耗进行全过程监控。

通过节能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员工节能意识,形成全员参与节能的良好氛围。

4. 推广可再生能源我司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目前,公司已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可达XX万千瓦时。

5. 节约用水我司对生产用水进行严格管理,采用循环用水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同时,加强员工节水意识教育,减少浪费。

四、节能降碳项目情况1. 项目名称:XX生产线节能改造项目2. 项目实施时间: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3. 项目投入:XX万元4. 项目效益:通过节能改造,年节约能源XX吨标准煤,降低二氧化碳排放XX吨。

五、申请奖励事项根据《关于组织申报20XX年工业企业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奖励资金的通知》要求,我司符合以下条件:1. 采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工艺和设备,实现能源消耗显著下降;2. 项目已实施完毕,并取得显著节能降碳效益;3. 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节能减排政策要求。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第二代(DMTO-II)技术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第二代(DMTO-II)技术

第50卷第4期邵会生,等:不同运行周期重整催化剂性能对比539持氯能力良好。

5)从再生催化剂外观来看,催化剂颜色正常,说明铂分散较好,催化剂再生性能良好。

综上所述,本周期催化剂综合性能高于上周期,这得益于装置采取了以下措施优化催化剂性能:严 格控制重整进料杂质,避免硫中毒、重金属中毒、氮中毒、高水冲击、高干点进料等问题的影响。

适 当降低再生器氧质量分数,提高催化剂循环速率,提高氧氯化区温度,促进销分散,保证重整催化剂 的氢钿比不低于0.9。

抓好精准注氯注硫,注氯注硫泵人口增设标定柱,保证精准注氯注硫。

控制好催 化剂水氯平衡,减少氯损失;选择合理的重整反应 苛刻度,发挥催化剂最佳性能,保证重整产物芳烃 转化率和装置长周期运行。

参考文献:[I]徐承恩.催化®整r艺与工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2 ]蒋项羽.PS-VI *整催化剂运行初期勺末期性能分析[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4, 45(3): 66-68.[3]王杰广,濮仲英,马爱增.连续重整催化剂严重硫中毒和积炭案例分析[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5, 45(9): 56-60.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Continous ReformingCatalysts in Different Operating PeriodsSHAO Hui-sheng,GAO Ying-chao, LI Ban(PetroChina Dalian Petrochemical Company, Dalian Liaoning 116033, China )Abstract: The 2.2 Mt a 1CCR of PetroChina Dalian petrochemical company renewed the PS-VI reforming catalysts develop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in 2014 and 2017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two groups of data with basically same service time were selected and compar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catalyst activity, selectivity and regene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 in this cycle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previous cycle. At the same time, several 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catalyst performance.Key words: Continuous catalytic reforming; Reforming catalysts; Activity; Selectivity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第二代(DMTO-II)技术负责人:刘中民电话:*************-6617联络人:沈江汉E-mai丨:**************.f_n学科领域:能源化工项目阶段:成熟产品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DMT0-II技术是在I)MTO技术基础上将甲醇制烯烃产物中的G+组分回炼,实现多产烯烃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DMT0-I1技术的主要特点有:(1) C4+转化反应和甲醇转化反应使用同一催化剂;(2 )甲醇转化和C4+转化系统均采用流化床丁.艺;(3 )甲醇转化和C4+转化系统相互耦合。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 VOCs催化脱除技术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 VOCs催化脱除技术

第49卷第7期李北,等: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效果的研究 14053 结束语采用安琪超级酿酒干酵母为对照,使用重组Z. mobilis,本实验分别以水稻和木薯为原料迚行了多批乙醇发酵,综合化学检测和液相检测结果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1)Z. mobilis乙醇发酵的指数期大约在0~40 h。

菌种活化期间不需要添加任何外来氮源也可以高产乙醇。

Z. mobilis发酵过程失重少,对安菌泰和青霉素有较强的耐受性。

2)以水稻或者木薯为原料发酵,Z. mobilis的乙醇发酵效果明显比安琪发酵效果更好,产酒量更高,淀粉出酒率和淀粉利用率更高。

参考文献:[1]KREMER TA, LASARRE B, POSTO AL, et al. N2 gas is an effective fertilizer for bioethanol production by Zymomonas mobilis[J]. ProcNatl Acad Sci U S A,2015,112(7):2222-2226.[2]YANG S, FEI Q, ZHANG Y, et al. Zymomonas mobilis as a modelsystem for production of biofuels and biochemicals[J]. Microb Biotechnol, 2016,9(6):699-717.[3]曹尚志,黄乐滔,罗娟,等.响应面法优化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极高密度乙醇发酵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2016,37(16):184-189. [4]李福才,曹尚志,邓颖,等.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HYMX发酵葡萄糖产乙醇工艺的优化[J].中国酿造,2015,34(5):118-122. [5]周稳,付烈,王俊卿,等.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发酵木糖产乙醇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28(5):23-27.[6]WANG H, CAO S, WANG WT, et al. Very high gravity ethanol and fatty acid production of Zymomonas mobilis without amino acid and vitamin[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16,43(6):861-871.[7]ZHANG X, WANG T, ZHOU W, et al. Use of a Tn5-based transposon system to create a cost-effective Zymomonas mobilis for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lignocelluloses[J]. Microb Cell Fact, 2013, 12:41. [8]JIA X, WEI N, WANG T, et al. Use of an EZ-Tn5-based random mutagenesis system to create a Zymomonas mobilis with significant tolerance to heat stress and malnutrition[J].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2013,40(8):811-822.[9]罗虎,孙振江,李永恒,等.产糖化酶酵母在木薯燃料乙醇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8,54(1):76-82.[10]罗虎,梁坤国,孙振江,等. 全水稻发酵生产食用酒精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2018,37(3):107-110.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成果介绍VOCs 催化脱除技术负责人:王胜联络人:王胜甴话:135****0316传真:*************Email:*****************.cn学科领域:环保减排项目阶段:工业推广应用项目简介及应用领域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是导致大气雾霾的重要诱因,VOCs 的排放涉及化工、喷涂、印刷、制药、塑料和橡胶加工等众多行业,其成分复杂,大体包括三苯类(芳香烃、多环芳香烃等)、含氧类VOCs(醇类、酮类、酚类、醛类和酯类等)、烃类(如烷烃、烯烃)、含杂原子VOCs(如卤代烃等)以及低碳烷烃类(如乙烷、丙烷等)。

绿色低碳优秀实践案例申报书

绿色低碳优秀实践案例申报书

绿色低碳优秀实践案例申报书申报方向:(注1)☐减污类绿色低碳实践☑降碳类绿色低碳实践☐扩绿类绿色低碳实践☐增长类绿色低碳实践案例名称:申报单位:(加盖公章)联系人:联系方式:电子邮箱:申报日期:年月日一、背景情况介绍案例实施背景,简要概述案例主要实践做法和成效。

二、主要做法详细描述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实践的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内容精炼、数据详实,重点展示实践工作的重要性、先进性和成熟度。

三、经验启示总结提炼作为实践案例在可复制可推广方面带来的经验启示,结合案例实践实施情况,对企业在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方面的下一步工作提出思考及建议。

注1:单选,主要方向。

1.减污类绿色低碳实践:主要指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实践案例。

包括但不限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治理,工业污染治理,资源回收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践。

2.降碳类绿色低碳实践:主要指有利于节能降碳或提升上下游产业链减碳能力的案例。

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实践,非化石能源先进示范、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先进电网和储能等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践,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过程降碳实践,二氧化碳高效捕集利用封存等末端降碳实践。

3.扩绿类绿色低碳实践:主要指可显著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案例。

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国土绿化、林业碳汇开发等方面实践。

4.增长类绿色低碳实践:主要指在企业绿色低碳的基础上实现显著高质量发展的案例。

包括但不限于绿色低碳科技研发、推广、应用,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运营、数智化管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以及国际绿色技术与经贸合作等方面实践。

注2:正文字数控制在3000~5000字,附1张主图及3张以上副图。

鼓励提交视频支撑材料,不得添加水印标识和插入商业广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申报书(格式)技术成果名称:技术提供单位:(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联系人:电话:邮箱:申报日期:年月日承诺书我单位郑重承诺:本次申报技术成果所提交的相关信息、数据及证明材料均真实、准确,并承担因材料虚假引起的全部责任。

特此承诺。

申报单位(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年月日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申报书(格式及编写说明)注意:申报技术成果应立足于科技成果转化,一是要突出关键技术单元,核心装备、材料等具体成果,而不是成套工艺等笼统的技术大类。

二是技术成果知识产权明晰,可以直接进行成果的转化对接,适合产业化投资。

三是技术成果应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技术路线成熟。

四是技术内容和数据要前后一致,保证可核查、可验证。

五是计量单位及符号书写应规范,英文缩写须注明全称。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介绍申报单位的性质,主营范围,在低碳领域开展的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及产业化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二、技术成果简介(一)技术名称1. 技术名称要明确、具体、针对性强,能充分体现技术内容特点,不能过于笼统。

2. 技术名称不宜太宽泛或包含太多节点或工艺单元,宜推荐高度集成的工艺技术;也不宜太窄或者太小。

3. 名称应精炼,不宜出现“研究、产业、应用”等字样。

不含英文缩写。

(二)技术成果来源1. 国家主体科技计划(指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请说明技术成果所属具体计划及项目(课题)名称及编号。

2. 来自地方科技计划及其他来源的成果请相应注明。

(三)所属行业标明技术所属行业,多个行业用逗号分隔。

(四)技术类型:(具体说明见备注)A.能效提高技术B.废物和副产品回收再利用技术C.清洁能源技术D.温室气体削减和利用技术三、技术成果主要内容(一)技术原理及工艺路线介绍技术解决的关键问题、实现节能减碳的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及关键设备。

要求图文并茂,逻辑性强。

(二)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效果介绍技术成果的关键节能减排指标。

节能减排量的核算需提供计算依据以供核实。

节能减排数据用相对值时,需说明比较的基准,绝对值要注明工程规模。

1.重点说明该技术的节能及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其中需对能源节约量或替代量、温室气体减排量等数据进行核算;2.相对值需说明比较基准或对比技术。

3.最终节能效果需转换为标准煤,温室气体减排折算为二氧化碳当量。

4.不同技术类型填写的侧重点:(1)能效提高技术:与行业内常规技术(需提供技术名称)相比的节能量、温室气体减排量;应提供绝对量数值,不能仅提供百分比。

(2)废物和副产品回收再利用技术:与常规处理方式相比,节能量、温室气体减排量。

(3)清洁能源技术:与替代能源或某种化石能源(说明种类及热值)相比节能量、温室气体减排量。

(4)温室气体削减和利用技术:温室气体直接削减或利用量。

(三)技术先进性分析描述技术的创新性,在国际和国内同类技术中所处的地位、水平。

要求提供关键指标对比。

(四)技术成熟度分析描述技术从完成中试到工程规模应用之间所处的阶段,工艺路线、设备及系统集成的完善程度。

(五)技术适用性分析描述该技术适用的具体领域,介绍该技术成果技术使用中的特定条件限制,与上下游技术链条的匹配关系、受地域、规模、环境、资源能源等因素的限制条件等(六)技术稳定性描述该技术在工程运行过程中能否保持稳定,对环境、技术参数等干扰的敏感程度。

(七)技术安全性说明该技术应用中是否可能发生二次污染、易燃易爆高毒性物质泄露等环境、安全事故的风险,以及是否存在上游资源限制、配套设施不完善、市场接受度不高等系统风险。

四、技术示范情况1. 至少提供1项该技术成果开展中试或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介绍示范工程名称、所在地、工程规模、投资、运行时间、运行效果、节能与减碳量及关键技术指标等。

2. 提供示范应用单位地址及联系方式,以备后期实地调研。

五、投资估算(一)设备投资应用该技术进行新建工程所必需的主要设备及其他附属设备一次投入的投资金额,或在已有工程进行改造所必需的新增设备及其他附属设备投资。

需注明工程规模、技术寿命。

(二)运行维护费用主要指系统正常运行时单位产品耗费的原材料、水、电等费用,以及耗费的人工费(工资)、设备折旧费、修理费、管理费等维护费用。

(三)减排效益减排效益指该技术与同类技术或未采用该技术之前相比,在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同时产生的额外经济收益(如产值增加、副产品收益、碳交易收益等)。

需说明核算方法和计算过程。

(四)投资回收期此处指静态投资回收期(年),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

请提供测算依据,并注明项目规模和特定计算条件。

提供典型案例的实际投资回收期。

六、技术知识产权归属1. 多家单位联合开发的,需同时注明。

2. 取得专利等知识产权的,需注明专利号。

3. 如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成果,需注明项目课题来源。

4. 有多家单位参与技术研发的,需进行判断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列举其名称。

5. 重点关注国内知识产权技术,对国外引进的技术要求已实现国产化。

七、成果市场化推广障碍及前景分析说明该技术当前在成果市场化推广中是否存在障碍,以及成果转化预期方式。

介绍该技术成果发展现状,在同类技术中的市场地位(技术普及率),结合技术成熟度、市场容量、技术经济性、资源和能源约束条件,未来5年在产业或领域内推广可挖掘的市场潜力或达到的规模、可实现的节能及碳减排潜力。

1.成果市场化推广障碍描述该技术在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政策壁垒、资源或资本制约、人才培养、其他限制条件等障碍大小等。

2.成果市场化推广预期方式是否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是否取得专利等,技术拥有方性质(企业、高校、个人等);引进技术关键环节、工艺、设备的国产化程度;技术拥有方的转让意愿、技术产权转让机制、政策途径是否顺畅等。

3.当前技术普及率指该技术在国内同行业同类技术(包括未采用任何技术的情况)生产的产品或处理规模中所占市场总量份额,用%表示。

需要说明基数范围及规模。

4.技术推广应用前景指在结合技术成熟度、市场容量、技术经济性、资源和能源约束条件下,分析该技术到2020年在产业或领域内推广可挖掘的市场潜力(或达到的规模),并估算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空间。

八、证明和补充材料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1.单位法人证书及营业执照复印件2.科技成果鉴定报告3.科技项目来源成果需提供计划任务书及验收意见4.密切相关的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证书5.技术知识产权声明6.如多家企业共同申报需提交联合申报协议7.减排量核算方法和详细计算过程8.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9.成果应用证明10.其他材料备注:技术分类说明1. 能效提高技术。

指通过能源效率的提高,节约一次含碳能源和电能消耗的技术,主要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源动力系统部分的能效提高以及能源转化类的主体生产工艺及设备的改造,建筑节能设计、新型维护结构材料、耗能设备能效提高等绿色建筑支撑技术,道路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能效提高等。

此外,还包括企业的能源系统集成管理自动化平台等技术,通过系统模拟优化和集成管理,实现换热流程合理化、设备效率最大化,从而提高系统能源效率的技术。

2. 废物和副产品回收利用技术。

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建筑用能过程中产生的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以及能源梯级利用;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的绿色水泥、利用废钢进行的短流程炼钢技术等;对可集中回收的工业和城市生活产生的废物,特别是有机废物,进行回收利用,如沼气池、生物质燃气技术;农林牧渔生物质废弃物能源化技术等。

3. 清洁能源技术。

主要包括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

4. 温室气体削减和利用技术。

主要包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石油开采、农田废物、畜牧业废物、生活废物中甲烷气体的控制技术;农业生产过程中氧化亚氮的控制技术;电解铝生产和电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氟化物的减少及销毁技术等。

附表1: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来源: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16,357.附表2: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能值(GWP100)CO2 1CH421N2O 310SF623900HFCsHFC-23 11700HFC-32 650HFC-41 150HFC-125 2800HFC-134 1000HFC-134a 1300HFC-143 300HFC-143a 3800HFC-152a 140HFC-227ea 2900HFC-236fa 6300HFC-245ca 560HFC-365mfc 1000HFC-43-10-mee 1300PFCsCF46500C2F69200C3F87000C4F107000C5F127500C6F147400C7F167400c-C4F88700来源: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Schimel et al., 1996);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Thomas F. Stocker et al., 2013)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清单(每项技术成果需凝练并填写下列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