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畅想_美术七年级下册人教版
最新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春天的畅想》教案3

《春天的畅想》教案通过从不同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体会,了解山水画.风景画写生知识,认识不同美术作品对春天的表现语言和表现形式。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表现春天的几种形式。
2、了解和熟悉中国山水画,风景画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
3、让学生体会到传统绘画中的笔墨韵味以及感受到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4、了解构图的基本法则。
教学重点: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和风景画的欣赏与体会,感受春天、了解春天。
教学难点:用各种绘画语言,来描绘春天内涵。
学具准备:画纸,彩色铅笔或油画棒或彩色水笔等。
课堂学习:一、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并由学生分别讲述对观察到的事物的感受。
提问:窗外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绿?和学生共同观察新长出的叶子的色彩――有红色的,有紫红色的,有黄绿色的,有白色的,有嫩绿色的。
提问:整棵树的色彩是什么样的――仅是绿的吗?和学生共同观察分析不同的树在暖暖的春光下有着不同的色彩。
有的树枝多叶少,有的树在深绿色的叶丛中点缀着嫩绿色的新叶,有的简直是在绿叶中开出了红紫色的叶“花”。
二、欣赏与评述课本中的各种表现春日的范图。
表现春光的方式:1、文字形式(描写春天的文章、诗词等)2、摄影形式(课本的范图)3、绘画形式:(1)国画《春》王成喜《溪》吴冠中《梅石溪凫图》马远(2)风景画《花开的果园》毕沙罗(3)宣传画《迎春》4、雕塑形式(课本的范图《春风》张德峰)三、课堂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试着用手中的材料把看到的树叶的颜色画出来。
四、分析作品的构图和构思。
构思与构图:指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及其诉诸形式的活动。
构思包括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取舍,创作意念的酝酿和确定,题材的选取和提炼,另外,还包括了对表现形式的选择,以及对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的运用等的预想。
构图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的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的畅想》【创新教案】(1)

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教材分析春天的畅想属于造型表现的领域,理解、感受春天(畅想)—表现春天(表现什么)—怎样表现(表现方法)—完成作品。
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文学作品的朗诵,又让学生们领悟到春天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能力目标: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赞美春天。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欣赏法、组织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学情分析:学生非常喜春游,并对春天感兴趣比较熟悉,在七年级《春天的畅想》一课欣赏中,初步了解了春天的形象表现艺术特点,是学生感受春天的艺术特点展开联想,对用美术色彩语言表现春天的寓意缺乏深入理解能力。
一、导入阶段1、请生观看一段春天的视频来感受春天,启发学生对春天的联想导入新课2、课题出示:《春天的畅想》二、发展阶段(一)、感受春天思考与讨论1、自然界的哪些现象或特征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2、春天来了,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二)、春天的联想1、出示两组有关春天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回想、欣赏,感受并归纳春天的艺术特色。
2、这么美的春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抒发和赞美?春天的古诗、春天的文章、春天的歌曲、春天的绘画(出示春晓古诗、听朱自清散文《春》和《春天在哪里》歌曲3、出示课件,大师作品分析引导分析不同季节的色彩特色,归纳出春、夏、秋、冬的色彩倾向。
4、放课件引导分析色彩的形成及色彩的基本规律。
5、组织学生讨论色彩的三原色、色相、色彩的对比,并结合作品表述出来。
(三)、审美提高:鼓励创作:通过对春天的感受及对春天的理解,用色彩的形式描述一下学生心目中的春天。
初中美术《春天的畅想》课件 新人教版

春天的畅想
教学设计
2.分组讨论,阐述春天的特点与美感:
问题(1):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的信息? 问题(2):结合课件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谈谈春天给人一种 怎样的美感? 问题(3):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春天? 设计意图:美术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 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 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 动。”在本环节通过音乐、文学的形式创设情境突破学科 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间的彼此联系,体现学科的 综合性,可以让学生体验、感受艺术表现的多元性。
盘 点 提 升
达 标 测 试
春天的畅想
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美术五环节教学模式
情 境 导 入
呈 现 目 标
教合 师作 示交 范流
实 践 展 示
拓 展 延 伸
“问题导学”模式下的美术课堂用直观形象开阔学生眼 界,启迪智慧,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
春天的畅想
春天的畅想
一、感受春光——自然美 二、名作赏析——艺术美 (抽象、具象) 三、表现春天的形式: 音乐、诗歌、雕塑、绘画……
板书设计
学生作品展示区
设计思路: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知识 的掌握。学生作品展示区的设置利于 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春天的畅想
6
教学评价
春天的畅想
教学评价
课标要求: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 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 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等方面的评价。
学情分析
植树节
春游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畅想》教案2篇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畅想》教案2篇PEP seventh grade fine arts Volume II "spring imagination" tea ching plan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畅想》教案2篇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畅想》教案2、篇章2: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畅想》教案篇章1: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畅想》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品味感受春天,通过欣赏评析,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绘画创作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感受,大胆想象,构思春天,表现春天,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相关知识及其间的关系。
掌握色彩的规律行并能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让学生能以讨论与合作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艺术家对春天赞美的角度与形式。
通过对艺术家的作品与审美价值的了解、探究和体验,理解不同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教学策略《春天的畅想》在本册教材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单元。
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的畅想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的畅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征和美景2. 绘画技巧和手工制作方法3. 创作春天的艺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春天的特征融入到艺术作品中。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美景,了解春天的特征。
2. 讲解法: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解答学生疑问。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艺术作品。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评价表格等。
2. 学具: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课本、笔记本等。
【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美景图片,让学生谈谈对春天的印象。
【新课讲解】1. 讲解春天的特征,如万物复苏、花红柳绿等。
2. 讲解绘画技巧,如色彩搭配、画面构图等。
3. 讲解手工制作方法,如剪纸、泥塑等。
【课堂实践】1.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发挥想象力,创作更多富有创意的作品。
六、教学活动1.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畅想。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技巧,如水彩、蜡笔、拼贴等。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建议和帮助。
七、课堂讨论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和想法。
2.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欣赏、评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春天的特征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升生活品质。
初中下美术教案人教版

初中下美术教案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春天的畅想》是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的一节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运用色彩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色彩描绘春天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增强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描绘春天的景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户外观察春天的景象,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教师引导学生用色彩来表现春天的美好。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和冷暖知识。
2. 学生通过色彩卡片游戏,加深对色彩知识的理解。
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描绘春天的景象,让学生初步感受色彩的魅力。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选取春天的景象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收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谈收获,提出自己在绘画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户外观察、游戏、示范、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色彩描绘春天的景象。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富有春天气息的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色彩的运用较为生疏,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2课 春天的畅想 名师教学PPT课件3

一· 感受春光
春天的样子,春天给人带来 的感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考
在这些作品中描绘和表达的是什么内容? 春天的形象,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是如 何塑造的?
文学艺术作品---文字塑造春天形象 音乐艺术作品---音符塑造春天形象
绘画艺术作品---画面塑造艺术形象
二· 表现春光
看一看,进一步了解 “红入桃花嫩, 具象和抽象绘画的不 青归柳叶新。” 同表现形式,并初步 伴着春风,跟 了解以造型为主和以 随艺术家的笔 色彩为主的表现手法。 触,我们一起 感受人们理想 中的美妙世界。
艺术美就是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
三·描绘春光
“万紫千红总是春”,浓浓春意里,澎湃 的不止是心灵,还有我们的画笔。
画一画 欣赏作品后,用你自己喜欢的 手法,喜欢的形式,来表达你心目中的春 天
水 彩 画
剪 纸
油 画
线 描
装 饰 画
插 画
拓 展
过去的,如冬雪渐渐消融, 新生的,如春草日渐繁茂。 春天是个充满希望、充满活 力的 季节,同学们正直人生 的春天,希望的春天,请同 学们好好把握,创造属于自 己的春天!
七嘴八舌
通过欣赏作品,想一想,自然美和 艺术美柚什么关系?
自然美:艺术来源于 艺术美:是自然的概
自然
括和升华
二者关系:艺术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自然、人、艺术的关系
大自然给人提供了无限 广阔的审美领域。比如 长河落日、海阔天空, 春花秋月,楚水吴山, 我们人和自然要做到和 谐共处,方能在自然中 隽永我们人类的美好家 园。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的畅想》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的畅想》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的畅想》教案,欢迎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春天的畅想》教案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欣赏品味感受春天,通过欣赏评析,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绘画创作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感受,大胆想象,构思春天,表现春天,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相关知识及其间的关系。
掌握色彩的规律行并能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让学生能以讨论与合作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艺术家对春天赞美的角度与形式。
通过对艺术家的作品与审美价值的了解、探究和体验,理解不同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教学策略《春天的畅想》在本册教材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单元。
第一,主要通过让学生看、听、想等教学活动,对美术作品自主欣赏学习,引发学生对春天的感受,既能让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作出自己的评述,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表达能力。
第二,让学生在了解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后,运用大胆的想象和联想进行构思创作,培养学生绘面创作的表现能力,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与热爱,激发学生描绘美好春天的欲望。
本课主题是围绕春天展开畅想,同时也是对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的认识与体会。
在这样的主题中,学生们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如:过春节、迎新春、春游、植树等,在其它学科中也学过许多有关春的诗词、散文、春联、歌舞、乐曲等等,个别学生从这些经历中所获得的和要释放的是不同的感想与收获,对春天的特点也有着不同的领会与理解。
但大多数学生知识形成了抽象思维,还不能把这些对春天的感受与文学、音乐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春天的形式与手法也较为单一,在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时,往往知识一翻而过,很少去思考、体会其中的意境和传达的信息及其表达的思想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组
小燕子
PK
春天
春天的表现形式
让我们分别了解
音乐、绘画、舞蹈、吟诗……
欣赏探究 发现春天
了解诗人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表现 春天:
古代诗人笔下的春天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欣赏探究 表现春天
• (一)初步感受
艺术家从美术角度描绘春天
播种者背后的阳光扑面而来, 它是如此的直接而热烈,一瞬 间光芒如洪水般倾泻,一瞬间 生命炽热如火,他的画勾勒春 天的只有三幅,或者更少,但 那一个缝隙的阳光使整个土地 都洋溢着光芒……
《播种者》
梵高
欣赏探究 表现春天
• (二) 进一步了解
漓江
漓江(李可染)
欣赏探究 表现春天
点、线、面、颜色、明暗、体积、 肌理。。。
深入了解
三幅画由哪些造型要素表现出来的呢?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 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具体到绘画作品当中,它 通常表现为,绘画或雕塑作品中的纹理或形象化语言,如: 各种笔触,斧凿的印记,画面上的痕迹等等,肌理在绘画 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强调视觉的直观性,还可以使画面本 身的形势和材料构成新的视觉美感,从而反映出作品的情 绪与内涵。
欣赏探究 表现春天
3.以下两幅美术作品从表现形式上看有什么不同?
春 如 线 ( 中 国 画 现 代 ) 吴 冠 中 梅 石 溪 凫 图 ( 中 国 画 南 宋 ) 马 远
表现形式:
抽象:与自然对象有较少的或者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的表现手法。
具象:与自然对象有相似之处的表现手法。
对抽象进行深入探究
情绪能通过抽象的线条来表现出来吗? 体验用线来表达紧张、舒缓、烦躁、平静的心情。
春 如 线 ( 中 国 画 现 代 吴 冠 中
根据线条分析《春如线》这幅作品
表达了画家对春天的一种什么心理感受?
紧张?舒缓?烦躁?平静?。。。
抽象是用点、线、面、色彩直接抒情的, 更多的是表现一种感觉。
1
知识巩固:下面是六幅表现春天的作品,哪些是具
象,哪些是抽象?
2
3
具象的有(
1 3 5
) 抽象的有(
看图片 看图片请同学们谈谈对春天 的感受 用一句话说
感受春天之一
自然美的春天ຫໍສະໝຸດ 春天的畅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分组讨论,畅想春天
• 以春天为中心词展开丰富的联想 • 讨论主题:春天使我们想起了什么?
• 要求:每组各派一个代表板书关键词, 应该提供更多的词语 • 时间一分钟,音乐 • • 其他的组员
2 4 6
)
4
5
6
大胆实践 激情创作
• 1、 以《春》为题画一幅画,可以单独完 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 2、也可挑选自己熟悉的有关春天的诗词, 简短交流,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 3、材料不限,表现形式不限,具象和抽象 均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