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人先进事迹材料员工先进事迹
劳模人物事迹材料怎么写5篇

劳模人物事迹材料怎么写5篇劳模人物事迹材料怎么写(篇1)“纺织女工”郝建秀(1935-)郝建秀13岁进青岛国棉六厂当了名挡车工人,不到16岁就摸索出了一套改进了整个纺织业技术的“细纱工作法”。
利用这套方法,可以使皮辊花率降低到0.25%(当时全国最好的纺织厂皮辊花率在1.5%左右),看车能力由300锭提高到600锭。
她发明的这套增产增效的工作方法被称为“郝建秀工作法”。
1951年,该工作法在全国推广,使得我国整个纺织企业的产量大幅提高。
从此,纺织女工“郝建秀”这个名字开始变得家喻户晓;她本人也先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劳模人物事迹材料怎么写(篇2)“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__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用自身的行动以及不断提高的工作业绩,诠释了作为一名新时代劳模的责任和义务。
一、以身作则在工作中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内燃机车临修较多,而临修如“救火”,发生了零修必须有人到现场去处理。
据统计,__年,__加班加点达257次,遇到脏活、累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率先垂范。
今年4月5、6日,清明节,028机车启发电机环火严重,连续抢修2天;“五·一”放假,028、018机车零修2天;高温假期间,018、5117等4个机车完成5次抢修修;“十·一”黄金周,036机车“电机环火故障”处理3天;6月8日端午节,035机车抢修等等。
二、关爱他人在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__体现的是一种敬业,一种执着;而在生活中,则体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责任感。
他善于关心和团结同志,职工在工作或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想法他都尽力去帮助解决,同事之间有什么误会他都去帮忙化解;谁病了、住院了,甚至谁的家人病了、住院了,他要亲自到医院去看望;谁家有婚丧嫁娶等事,他都去帮忙处理。
今年5月13日,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__就和车间领导商量,如何为地震灾区做点儿事情,促成了5月14日由修理车间、运转车间、蓄电池厂三家单位参加的献血活动,他自己带头献血400cc。
纺织行业职工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纺织行业职工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纺织行业的个人先进事迹。
这位先进的同事就是我们公司的纺织车间工人李明。
李明同志是我们公司的一名普通纺织车间工人,他一直以来坚守在纺织生产线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然而,正是在他的平凡岗位上,展现出了他的非凡才华和卓越品质。
由于纺织行业的特殊性,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许多同事在面对这种压力和困难时,逐渐产生了疲倦和畏惧心理。
然而,李明同志在工作中却表现出了卓越的耐心和毅力,以全身心的投入和专注完成每一个任务。
李明同志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细致入微的执行力也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同事。
在解决纺织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时,他总是能够迅速找到症结,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他的经验和智慧不仅为纺织车间的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支持,还使车间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除了对工作的积极投入外,李明同志还广泛参与公司的技能培训和学习。
他主动学习和掌握了各种新技术和操作方法,并积极应用到工作中。
这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此外,李明同志还关心同事,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分享给其他车间的工人们。
他在平时的工作中总是不厌其烦地教导新人,耐心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他的乐于助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团队,并为团队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李明同志的先进事迹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个人行为中,他还是公司的标兵工人,多次被评为本车间的先进工作者。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更多地关乎着整个团队和企业的发展。
在今天,我向大家分享了李明同志的个人先进事迹。
作为一个在纺织行业中工作的人,他不仅拥有出色的工作能力,还充分展现了纺织行业工人的勤奋、坚毅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希望通过他的事迹,我们不仅能够向他学习,也能够向他看齐,为纺织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平凡岗位的坚守与奉献的劳模人物事迹

平凡岗位的坚守与奉献的劳模人物事迹平凡岗位的坚守与奉献的劳模人物事迹篇1“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便利”,这就是30多年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纺织工人的“梦桃精神”。
1951年,16岁的赵梦桃进入陕西西北国棉一厂。
1952年5月,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赵梦桃以异的成果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
在挡车时,别人巡回一次需要3—5分钟,可她只用2分50秒。
她进厂不到两年,就制造了千锭小时断头只有55根、皮辊花率1.89%的好成果,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的号召,看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赵梦桃提出了一个洪亮的口号:“不让一个伙伴儿掉队!”在她的影响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
从1952年到1959年7年中,她制造了月月完成国家计划的先进纪录,还帮忙12名同志成为企业的先进工。
1959年,她和她的“赵梦桃小组”双双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成为纺织战线一面旗帜。
1963年,赵梦桃又制造了一套先进的清洁检查操作法,这一操作法在陕西省全面推广。
同年,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因患肺癌病逝,年仅28岁。
“赵梦桃小组”这面旗帜至今仍放射着刺眼的光辉。
1980年,这个小组被国家经委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平凡岗位的坚守与奉献的劳模人物事迹篇2在众多辛勤的劳动者中,有一部分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为表彰这些杰出的劳动者,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
劳动模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劳模”,其中的全国劳动模范是中国劳动者的荣誉称号。
与此同级的还有“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工”称号。
他们的事迹被社会广为传颂。
例如全国的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他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拼命、忘我的工作。
他曾经冒着刺骨的寒冷带头跳进冰冷的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住了井喷,最终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
他的精神不仅感染了钻井队的队员,还传遍了全国,为中国的劳动人民树立了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榜样。
最美劳动模范榜样事迹(优秀7篇)

最美劳动模范榜样事迹(优秀7篇)工厂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篇一钻研技术、增进才干作为一名铣工,在生产中头脑必须有质量意识,质量第一的观念,手上必须有精湛的操作技能,这样加工出来的零件质量才能符合工艺图纸要求,有的技术不是从书本上可以学到的,而是在平时工作中不断边学习,边推敲,平时经常阅读些相关机械零件加工技术要点书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向书本学知识,把实践视为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课堂,细细琢磨每个加工细节。
他带着问题学,迎着困难上,从不回避加工难度大的工件,把加工难度大的工件当作自己提高技能,超越自我的机会。
如:自制工装夹具;x6132、x6140悬梁齿条的加工;xka5032试制;自制工装芯棒等,这些超范围,加工难度大,要求高,由于时间紧迫,许雪峰凭着过硬的技术,顽强的毅力,加班加点如期地完成了任务,不但时间快,而且加工的质量好,受到车间的好评。
勤肯工作、不畏劳苦许雪峰从事的工作技术性强,没有过硬的本领是加工不出超难度的工件的。
平时工作中主动做好“三自一控”,严格按照“三按”加工,对产品质量从不马虎。
做一行,爱一行,做好这一行,为下道工序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了满足公司的`生产经营需要,大件车间的生产节奏快、时间紧、任务重,调度员把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急需加工的工件安排给他,他总是克服困难,想生产所想,急生产所急,服从车间安排。
不计个人得失,出色完成了各类任务。
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积极为车间排忧解难,从不回避加工难度大的工件。
有一次,遇到一个加工件,自己从未做过,而且加工精度高,为了完成任务,他就主动虚心请教老师傅,自己想方设法,充分发挥自己技能,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甘愿奉献、再攀高峰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篇二李志强,中航工业黎明装配厂总装班班长。
作为首席技能专家,他敬业诚信,创新求效;身为一班之长,他带领团队能征善战不退缩,为强健“中国心”,拼搏奉献勇担当,尽责守职做贡献。
攻坚克难的先锋。
车间工人先进事迹

车间工人先进事迹车间工人先进事迹篇1库__,女,24岁,__纺织集团整理车间甲班一名普通的修织工,2022年毕业于__工业技师学院。
她是一个非常自信和坚强的女孩,自07年12月份进入公司以来她一直表现的非常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成绩征服了车间的每一个人,从而让我们都认识了这个善良、朴实、能干的小姑娘。
近年来,她在工作中始终如一,能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具有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当中,克服各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产质量始终名列前茅,完成产量400万米布,达到质量无漏修的好成绩。
由于她的突出表现,2022年-202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2022年4月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她的荣誉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她工作态度端正,思想觉悟高,立场坚定,树立“全心全意奉献平棉”的崇高意识库__说,自踏入平棉的第一天起,她就被平棉这种浓厚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秩序所深深吸引,于是,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在这里扎根,要为平棉奉献自己的一生,要在这里实现她的人生价值。
她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理想和志愿,真是让人钦佩,从她坚毅的神情中我们感受到了她强大的内心。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紧紧围绕着车间和轮班的工作思路和方针政策开展自己的工作,听从车间的一切安排,紧跟党的步伐,从优秀青工到优秀团员再质量明星、劳动模范,一路走来,就是这种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在指引着她一步步走向成功,思想也变得更加成熟。
2022年7月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们相信她一定会经受得住任何考验,朝着她的梦想一步步迈进。
二、工作热情高、干劲足,创优质、夺高产,树立金牌模范地位库__2022年的全年修织产量是x米,超计划x米,质量扣分为0;2022年的修织产量是x米,超计划x米,质量扣分仍为0,对整理车间来说,这样的好成绩是一个奇迹。
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与她平时刻苦努力、奋斗拼搏是分不开的。
库__同志,全年几乎很少休息,每天总是早来晚走,别人每天修10块布,她能修15块,而且她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当天的生产任务完不成绝不回宿舍。
工人个人先进事迹10篇范文

工人个人先进事迹10篇范文工人个人先进事迹篇1__,男,1967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
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织机维修工作,现任__织布车间技术公关小组组长、设备工艺调试高级技师。
度是__织布设备搬迁、技改的重要里程碑,在这一年里,作为历届的劳模、优秀的共产党员,该同志在这一重要阶段又一次用行动见证了平棉的发展和变迁。
8月份,第一批96台老津田驹开始陆续进驻__,老织机搬迁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加上人员紧张,无疑给作为技改队长的他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为此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每天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守在车间。
作业中要关注安全,关注质量,关注进度,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让他筋疲力尽,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总是等到最后一台车安稳落地才会松一口气。
在他的组织带领下和设备组弟兄们的共同努力下,96台车按计划如期搬迁安装完毕。
织机虽然安全着地了,但接下来要把它们正常开出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批织机已服役20年了,大部分重要机件已严重磨损,该换掉的要换掉,该保养的要保养,该维修的要维修,96台车啊,半个月要将它们全部正常开出,对于只有9个人的安装调试小组,这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了。
但是面对困难,面对挑战,他又一次调整自己的状态,积极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为了提前将织机开出,并且要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浪费,他又是煞费苦心,废寝忘食。
9月的天车间温度每天都在35度左右,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就这样每台车他都要亲自检查跟踪设备运行状态,直到效率、质量正常。
9月底,新买进的8台咸阳经纬津田驹也到厂了,在他的精心组织下,一周的时间就全部顺利开出。
紧接着11月份64台老泰坦230织机又开始了搬迁工作,有了前一阶段的经验积累,这期任务在他的组织指挥下,又一次安全顺利的提前完成任务,为14年的技改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完成设备搬迁的同时,保证日常生产的正常运行也是重要的工作,新产品试织要跟踪调试,疑难坏车要维修,质量波动要关注调试等等,这一切工作他都了然于心,积极主动。
2023年纺织印染公司工匠先进事迹材料

2023年纺织印染公司工匠先进事迹材料材料一:王师傅——打破传统,创新印染技术王师傅,是2023年纺织印染公司的印染工匠。
他在过去的几年里,凭借着他对印染技术的不断研究和创新,成为公司的核心人物之一。
王师傅一直以来都坚持着“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这个理念。
他深知印染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但也明白仅仅满足于传统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因此,他不断地对传统的印染技术进行改进并融入新的元素。
通过对不同材料、不同染料的深入研究和实验,他开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染料,使得印染出的面料颜色更加鲜艳,色彩更加持久。
他还利用现代技术,结合印染工艺,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环保染色方法,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生产过程中,王师傅一直注重工艺的细节。
他多次到工厂的生产线上,亲自指导工人们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他还对工人们的技术进行培训,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新手们。
在他的带领下,工厂的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
而除了技术上的突破,王师傅还在团队建设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他总是能够以身作则,带领团队克服困难,齐心协力地完成任务。
他善于发现团队成员的潜力,并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通过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团队建设活动,他不仅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还提高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王师傅的先进事迹不仅为公司赢得了口碑和客户的认可,也为整个印染行业树立了榜样。
他的创新思维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将继续引领着2023年纺织印染公司向前发展。
材料二:张师傅——精湛工艺,打造高品质产品张师傅是2023年纺织印染公司的印花工匠,他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严谨的态度,成为公司内外皆知的印花技术专家。
张师傅在印花工艺上追求卓越,他对各种印花技术和工具有着深入的研究。
通过勤奋学习和不断的实践,他创造出了多种独特的印花工艺,并应用于公司的产品中。
其设计的印花图案色彩鲜明、层次感明显,栩栩如生。
工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工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选多篇)第一篇:纺织工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打开像笊篱一样的40 根扇骨,娴熟地在半厘米宽的扇骨上刷上浆糊,再把扇骨一一嵌进绸面褶皱中,首尾两端多余的绸面利落剪去,最后涂上浆糊、合拢,一把小巧精致的“王星记”绢扇,就在技工赵美娣的手中完成了重要的“糊面”工序。
在杭州市“拱宸桥历史文化街区”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不时有访客在赵美娣的展位前驻足观看。
绸面质地细软轻薄,与普通纸扇相比,将扇骨嵌进绸面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但赵美娣的手艺灵巧细致,完成“糊面”工序仅要一分多钟。
“‘糊面'最难的就是扇骨背面不能沾到一点浆糊,正面上上下下必须把浆糊抹匀”,面对访客们好奇的询问,赵美娣流利地讲解着。
在有着一百多年制扇历史的老字号杭州“王星记”制扇厂,她已多次作为技术代表,参加各类展会制扇技艺表演。
谁又能想到,这位技艺卓越、从容大方的手工艺技工,四年前才刚刚开始学习制扇技术,五年前还是一名纺织厂的织布女工。
2014 年,由于所在的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关闭停产,在纺织一线工作近20 年的赵美娣,与众多同事一下子被推到了失业、再就业的人生关口。
在杭一棉的20 年里,赵美娣工作勤奋、表现突出,年仅24 岁时就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而突然失去了熟悉的纺织工作,赵美娣也一度彷徨无助了。
“那个时候也不会做别的工作,刚好杭州市总的顾大姐找到了我。
她特意跑过来问我工作找得怎么样,要不要帮忙介绍”。
回想那段困惑的时期,赵美娣至今还对杭州市总工会的“牵线搭桥”心存感激。
“顾大姐问我要不要去‘王星记'做扇子,我是在车间一线待惯了的,还是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王星记'又是老字号,就这么过去了”。
杭州市总工会对劳模的帮扶,加之用工方对“劳模”称号的信任,赵美娣比较顺利地就成为了“王星记”制扇厂的技工,并跟随工厂技艺精湛的师傅学习。
“万事开头难”,从织布车间到制扇车间,从跟有声的机器打交道到跟无声无息的竹纸绢绸打交道,这位纺织车间的技术能手着实适应了一段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工人先进事迹材料_员工先进事迹
打开像笊篱一样的40根扇骨,娴熟地在半厘米宽的扇骨上刷上浆糊,再把扇骨一一嵌进绸面褶皱中,首尾两端多余的绸面利落剪去,最后涂上浆糊、合拢,一把小巧精致的王星记绢扇,就在技工赵美娣的手中完成了重要的糊面工序。
在杭州市拱宸桥历史文化街区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不时有访客在赵美娣的展位前驻足观看。
绸面质地细软轻薄,与普通纸扇相比,将扇骨嵌进绸面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但赵美娣的手艺灵巧细致,完成糊面工序仅要一分多钟。
‘糊面’最难的就是扇骨背面不能沾到一点浆糊,正面上上下下必须把浆糊抹匀,面对访客们好奇的询问,赵美娣流利地讲解着。
在有着一百多年制扇历史的老字号杭州王星记制扇厂,她已多次作为技术代表,参加各类展会制扇技艺表演。
谁又能想到,这位技艺卓越、从容大方的手工艺技工,四年前才刚刚开始学习制扇技术,五年前还是一名纺织厂的织布女工。
20XX年,由于所在的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关闭停产,在纺织一线工作近20年的赵美娣,与众多同事一下子被推到了失业、再就业的
人生关口。
在杭一棉的20年里,赵美娣工作勤奋、表现突出,年仅24岁时就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而突然失去了熟悉的纺织工作,赵美娣也一度彷徨无助了。
那个时候也不会做别的工作,刚好杭州市总的顾大姐找到了我。
她特意跑过来问我工作找得怎么样,要不要帮忙介绍。
回想那段困惑的时期,赵美娣至今还对杭州市总工会的牵线搭桥心存感激。
顾大姐问我要不要去‘王星记’做扇子,我是在车间一线待惯了的,还是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王星记’又是老字号,就这么过去了。
杭州市总工会对劳模的帮扶,加之用工方对劳模称号的信任,赵美娣比较顺利地就成为了王星记制扇厂的技工,并跟随工厂技艺精湛的师傅学习。
万事开头难,从织布车间到制扇车间,从跟有声的机器打交道到跟无声无息的竹纸绢绸打交道,这位纺织车间的技术能手着实适应了一段时间。
原来在纺织厂的时候,是轰隆隆的机器旁站一个班,现在是坐在桌子旁边,安安静静做一天。
刚开始学的时候,有时候心里也会烦躁。
说起初学制扇的窘状,赵美娣也很坦诚,在纺织厂我只要把机器操作好就行,但是做扇子不一样,师傅也说了,技术传给你,要靠自己的悟性去琢磨。
看着做了十几年扇子的同事们双手麻利地翻飞,赵美娣心里也急躁。
这时候,她那劳模的钻劲和韧劲又上来了,耐着性子学,忍着性子练,给自己加压多琢磨多动脑筋。
最终,经过半年的学习与培训,赵美娣开始上岗制扇,成为一名传承民间手工艺的技工。
如今,在制扇行业从业四年的赵美娣,又成为了这一领域的技术能手,说起糊面、沿边等制扇工序头头是道。
被厂里选派来展示馆的这段时间,她的制扇工作就是生动的活态展示,吸引了不少访客观摩、拍照。
每天解答访客咨询、介绍制扇技艺之余,手快的她还能做一百余把扇子。
王星记扇子与丝绸、龙井茶并称为杭产三绝,制扇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现在的赵美娣,与她的众位同事一道,在制扇的本职工作外,又承担起了传承民间技艺、弘扬传统文化的新任务。
从现代工业到传统手工业,从机械操作到纯手工制作,从纺织女工到民间手艺传人,赵美娣的转身,既是回溯又是超越,既是传承又是创新。
相同的是,不论纺织还是制扇,一样的勤奋劳动,一样的创造美
丽。
(责任编辑:事迹材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