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生物试题分析解析解读
2020年全国3卷 生物真题(pdf版含解析)

2020年全国3卷生物真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答案】B【详解】A、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包括DNA转录成mRNA,mRNA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A正确;B、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可以转录出mRNA、tRNA、rRNA等,mRNA可以编码多肽,而tRNA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组成物质,B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DNA分子上还含有不具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DNA分子的碱基总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C正确;D、染色体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D 正确。
故选B。
2.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件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1而提高【答案】C【详解】A、K+、Cl-是植物所需要的矿质离子,可被植物细胞主动吸收,进入细胞后能使细胞渗透压上升,A正确;B、水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重要物质,胚芽鞘伸长生长的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吸水过程,B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IAA组,而KCl代替Suc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因此说明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确。
2020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评析及建议

2020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评析及建议
2020年高考尘埃落定,带着考前各种猜想,庐山全貌已现。
今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遵循高考评价体系理念,全面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核心价值引领,突显对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测评考生学科素养发展水平,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基本要求。
试题特点
01关注生命健康,落实社会责任
三套全国卷均有1道试题关注新冠疫情,要求考生应用生物学知识进行科学认识和防治新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Ⅱ卷第38题以植树造林、“无废弃物农业”、污水净化为情境,要求运用生态工程原理进行生态修复,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02联系生活实践,考查生命观念
Ⅱ卷第31题以人的剧烈奔跑运动时机体生理变化为情境,。
2020全国Ⅲ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Ⅲ卷1.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2.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Suc或KCI而提高3.细胞内有些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吟(I)。
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C. tR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NA分子由单链组成D. 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5.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D.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
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分析

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分析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卷分析2020年高考已经结束,对于许多省份来说,高考生物卷是理综卷的谢幕战。
今年,高考生物全国Ⅰ、Ⅱ、Ⅲ卷的主要特点是“回归教材”、“情境化试题比例提升”、“有着历年高考题的影子”。
一、回归教材今年的高考生物卷回归了教材,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新课标Ⅰ卷考查了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在必修3中,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要求考生分析实验结果。
此外,一道关于实验材料的题目也要求考生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理解。
二、情境化试题比例提升今年的高考生物卷情境化试题比例有所提升。
例如,必修3中的一道题目考查了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到的重要作用,要求考生分析叙述中的错误。
这道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土壤小动物的了解,还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有着历年高考题的影子今年的高考生物卷中也出现了历年高考题的影子。
例如,必修1中的一道题目考查了真核细胞膜结构的功能,要求考生填写表格。
这道题目与2018年高考生物卷中的一道题目非常相似。
总的来说,今年的高考生物卷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情境化试题的提升,也有历年高考题的影子。
这对考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考验和挑战。
成分在缩手反射中,参与兴奋的传递。
参与豚鼠胰腺分泌K。
参与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
参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参与细胞分泌递质的功能。
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参与缩手反射。
豚鼠胰腺分泌K时参与胰岛素的分泌。
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时参与根瘤菌的共生。
细胞分泌递质时参与腹泡的分泌。
30.(节选)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等目的。
回答下列问题:1)中耕是指作物生长期中,在植株之间去除杂草并进行松土的一项栽培措施,该栽培措施对作物的作用有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持土壤湿度的作用。
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评分细则解读及复习备考策略

有氧呼吸的 部分过程
合成ATP的 能量来源
化学能
(3) __________
化学能
终产物 (除ATP外) 乙醇、CO2
(4) __________
(5) __________
三、高考生物评分细则的个人解读
(1)参考答案(分值):细胞质基质(2分) 给1分的情况:植物、酵母菌、真菌的细胞质基质(限 定词正确、但不完全) 给0分的情况:cell基质(中英混写不得分);细胞质基 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多写不得分) (2)参考答案(分值):无氧呼吸(2分) 给1分的情况:植物的无氧呼吸、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厌氧呼吸、非动物的无氧呼吸、果酒发酵; 给0分的情况:动物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一个过程、 无氧呼吸的一种过程、出现有氧呼吸字眼;
分分差在本道题分值1/6以内,则取他们两 个评分的平均值作为该考生最终的得分。
二、高考阅卷模式操作说明及解读
如果三评的分数与一评或二评中任意一个 分数分差都超过本道题分值1/6,则自动 进入四评,以四评的结果作为该考生最终 的得分。此外对于“无效卷”、“一二评 分差过大的卷子”、“0.5分的卷子”都 还需要进行复核。
(第1-6题),每题6分共36分;非选择题6题(第29-
32题为必考题,第37、38题任意选考一题)共54分。
参加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生有160835人,比去年减
少405人。
(一)、非选择题(29-32题及37、38题)成绩分析
题目
29题 30题 31题 32题 37题 38题
均分
6.94 5.11 3.45 3.6 9.89 8.62
研究高考评分细则 夯实高三备考工作
一、二零届全国卷Ⅲ生物试卷分析 二、高考阅卷模式操作说明及解读 三、高考生物评分细则的个人解读 四、高考生物评分细则制定的原则 五、高三生物复习备考建议与策略
2020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三(生物)_参考答案

2020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三(生物)第I卷(选择题)1.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从D N A流向R N A,也可以从R N A流向蛋白质B.细胞中以D N 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 N A均可编码多肽C.细胞中D N 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染色体D N 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 N A分子2.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 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 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 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K 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件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 A作用效果的D.IA 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 C1而提高3.细胞内有些tRN 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 R N 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C.tR N 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 R N A分子由单链组成D.m R N 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5.新冠病毒是一种R N A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D.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科综合生物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试题分柝2021年第4期(x)2020年高考全国卷瓜理科综合生物学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广西百色祈福高级中学(533000) 黄元新摘要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高考要体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2020年起,高考试题命制都是以课 程标准为依据,不再编制考试大纲。
因此,分析并研究2020年高考全国卷生物学试题的命题规律和特点 尤为重要,能为202丨年的高考备考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高考全国卷DI;生物学试题;试题分析;备考建议文章编号丨〇〇5 -2259(2021 )4x-0078 -03新课改铺天盖地席卷着全国各地,广西2020年 原本也要使用新教材,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落实,因此,广西还将继续使用全国卷m作为高考选拔性考试 试题,所以认真研究全国卷m的题目对于高考备考来 说就显得非常重要。
2020年高考全国卷m理科综合 生物学试题充分展现出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所提出 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注重考查必备基础知识,同时 重视对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素养的考查。
加强考査 学生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 力、知识应用能力,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的考查。
此 外,试题呈现方式也有所创新。
试题仍然保持往年命 题风格,做到稳中有微变,题目既注重基础知识又突 显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学以致用,审视其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作为选拔性考 试试卷,2020年高考全国卷in理科综合生物学试题总体难度适中,题目层次合理,符合高中课程标准的 要求,并无偏、难、怪题出现。
笔者将对该试题进行简 要分析并对2021年高考备考提出一些建议,望对同 行及考生有所帮助。
1试卷整体特点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题型与往年类似,偏重于考 查实验探究和教材基础知识。
细胞、代谢、遗传、调节 和生态专题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和去年的分值分布相 比没有明显变化,增加了对植物激素调节中信息提取 的考查。
整体上来说,试卷题目简洁直接,选择题最长的题目为第2题,字数为57字,第2题坐标曲线信 息题虽然要分析曲线,但是选出正确答案也不是很 难。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卷Ⅲ)word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卷Ⅲ)一、选择题1.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解析: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转录),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翻译),A正确;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可以是mRNA、tRNA和rRNA,D正确;只有mRNA可以翻译为蛋白质,tRNA和rRNA不会翻译为蛋白质,B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应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C正确。
2.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l 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I而提高解析: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A正确;细胞的代谢活动离不开水,B正确;由图可知蔗糖、生长素均能提高胚芽鞘伸长率,而且两者共同作用时效果更明显,D正确;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不能通过该实验推测,C错误。
3.细胞内有些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吟(I)。
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生物试题分析解析解读
2020年全国Ⅲ卷生物试题难度中等,一贯延续了高考生物重视课本、重视与生活相紧密联系的特点,今年特别加强了与病毒、中心法则相关板块的考察。
题目命制注重基础,试题所涉及的主要是遗传信息的传递(第1题)、实验(第2题)、基因的表达(第3题)、免疫调节(第4题)、新冠病毒(第5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6题)、细胞代谢(第29题)、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第30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31题)、育种(第32题)、生物技术实践(第37题)、现代生物科技技术(第38题)。
一、融入新冠疫情以及杂交育种,体现社会责任
生物选择题第5题考查了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免疫应答、疫情防控措施中的生物学原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核酸检测的原理以及疫情所致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考查,体现时代主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
第32题结合杂交育种原理和过程,让同学们分析并设计实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让大家重温袁隆平先生的杂交育种之奥妙,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考查核心概念的识记、理解和应用
生物学科知识点较多,但是考查内容仍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植物生理方面,依然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
合知识,同时涉及植物激素调节等内容;动物生理方面,依然侧重神经和体液调节以及免疫调节内容;生态学方面,考查群落的演替等微观生态学内容,而宏观生态学方面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内容着重考查;遗传学方面,侧重基因表达等内容,及杂交育种等遗传学内容。
三、考查科学探究与理性思维
试卷中第2、32题都涉及了实验或探究内容,分别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的应用和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基础知识;尤其是2题,侧重考查了探究题目的提出与实验现象的对应关系,并且考察了学生对于对照实验的理解。
第32题考查了学生答出出现生物学现象的原因,对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要求较高,体现了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命题意图,同时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思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考查。
四、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试题涉及到三幅图像和一个表格,充分地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侧重在实验、遗传信息的传递以及细胞代谢等内容。
推动绿色生活与发展,关注生态文明与生物安全等方面也有所涉及。
细胞结构,生命活动调节,生态等考点都是经典题型的延续,主干知识占很大比重,有助于稳定考生的心态,同时培养运用生物学知识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