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ⅱ)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及解析(新课标ⅱ)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00分)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2、(6.00分)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3、(6.00分)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4、(6.00分)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

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5、(6.00分)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6、(6.00分)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

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必考题:7、(8.00分)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生物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科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 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 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识记叶绿体、溶酶体、核膜以及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就能解答此题。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生物膜的概念以及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 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 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干“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可知,该题是考查染色体(质)的成分以及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等,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据此回答各个选项。

【详解】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主要是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正确;真核细胞的核中含有染色体或染色质,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也可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如拟核DNA进行复制或者转录的过程中都存在DNA与酶(成分为蛋白质)的结合,也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B错误;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C正确;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属于转录过程,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等,因此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可能是RNA聚合酶,D正确。

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分析

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分析

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分析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分析自打广东高考把广东卷换成全国卷之后,广东高考也就变得越来越难了。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分析1、贴近教材突出基础今年生物试题的特点之一是贴近教材,有利于考生上手。

命题素材很多都是依托于教材的内容,如第4题中的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考查、第5题中的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第29题中酶的化学本质和特性等。

题目的素材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正文,也包含旁栏中的内容,如第30题第(1)问中有关于多巴胺和一氧化氮的考查。

试题注重考查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必做题中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遗传规律与分子基础、生命活动的调节等。

这些都是平时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内容。

2、稳中求变追求创新保持连续性与稳定性的同时,在考查的形式上本套试题有意识地进行创新。

如第5题考查了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样方法的具体做法,而以往这部分主要考查原理;又如第31题中的BTB(溴麝香草酚蓝),平时经常考它与二氧化碳结合后的现象,而本次考试中却以文字信息的形式呈递给考生。

与2015年相比,必做题中的非选择题没有考查生态学的内容,必修三所占的分值比例下降。

同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传统题型再次出现。

必修一所占的分值比例上升。

3、强化实验重视表达今年的生物题注重实验的考查,如第2题、第29题、第31题和第32题,共涉及36分以上。

形式上既有结合表格和图像的数据分析,又重视基本方法的运用,同时淡化纯知识点记忆,回避难繁。

另一方面,文字说明题考查也较多,综合考查考生运用生物原理解释解答的`表述能力,如29题(3),31题(2)(3),40题(3)等,这对考生来说是难点。

4、选修稳定探索变化相对于必考题,2016年生物科的选修三的试题,在题型上相对常规。

题目简洁,情境明了,附加信息量相对较少,有利于考生迅速入题。

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一部分的问题考查上,命题者也在努力探索改变。

2018江苏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2018江苏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江苏卷)试题分析生物一、试卷总体分析江苏高考生物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参照《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及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在考查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同时,注重从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注重从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

坚持立德树人、能力立意的基本原则,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以下是对2018年江苏高考生物卷的分析。

1.试卷结构全卷共计33题,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三部分,分值分别为40分、15分和65分,共计120分,考试限时为100分钟。

其中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全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非选择题共8题,共计65分。

2.试卷特色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的生物卷在保持近年命题风格的基础上,侧重对生物学重要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查,侧重能力立意。

试题素材新颖,图表形式多样,整卷既体现基础性又有层次性,重视实验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强化高考对中学教学的导向作用。

(1)考点覆盖全面,试题稳中有新2018年的生物学试卷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要求》和2018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考试大纲》《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全面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点考查核心概念和主干内容。

试卷基本覆盖了《考试说明》中涉及的基础知识点,将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在新情景、新素材的背景下,考查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018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2018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梳理高考试题,打造高效课堂---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二卷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高一柴娜2018年陕西省高考理综采用的是全国二卷,生物学科试卷的结构延续了近几年的格式,总分值也不变,满分90分。

其中选择题6题,共36分,非选择题共5题,包括必考题4题,共39分,选考题仍为二选一,15分。

总体来看,充分体现“考查教材主干知识,突出综合能力”的鲜明特点,在全面考查考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命题总体感觉平稳有序。

一、考点分布情况从上表可以看出,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

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

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二、试题考查特点1、核心考点重点考,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

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

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2、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018高考生物试题分析(黄荻清)

2018高考生物试题分析(黄荻清)

2018年全国理综卷Ⅲ生物试题评析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黄荻清一、试题结构评析:2018年的全国高考理综Ⅲ生物试题,结构与往年相似,6道单选题加4道必做非选题,两道选做非选题。

分值也没有大的变动。

今年的题干文字、图表信息特别简洁明了。

没有庸长繁赘的叙述。

让学生有更多思考和答题时间。

并没有出现考前预测的题干阅读量增加的现象。

但学生表述的文字量并没有减少,并且更合理。

突出了生物学科的特点:概念为基础,原理、应用描述为重点,结合基础数理思维和基础生物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试题内容评析:(一)考点覆盖:表中显示,必修一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考查覆盖率增加幅度很大,必修二、必修三内容明显减少。

在选修三考查的胚胎工程,具体内容也大多与细胞生物学有关。

并且把有关遗传的问题部分移到了选三考查。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变化回归到了学科知识体系的本质。

从以下对部分试题的具体分析中更能体会这一点。

提示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必修一、二细胞生物学部分的知识传授和相关能力培养。

夯实了基础和核心,其他部分考得再多再难,也能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难度分析:从上表还可以看出,2108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整体难度不大,特别是选择题,基本是基础题,容易题。

但其基础性并不是简单直接设问,而是联系实际或适当综合拓展,不偏不怪,大多数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直接的判断依据。

选做题第38题没有沿袭去年“难度加大”的特点,但沿袭了选修与必修综合考查的特点,在考查细胞核移植时,考查了细胞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的概念和辨析。

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

(三)命题立意: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Ⅲ卷生物试题,充分体现了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的精神:从“立德树人”的立场出发,“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特点,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梳理高考试题,打造高效课堂---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二卷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高一柴娜2018年陕西省高考理综采用的是全国二卷,生物学科试卷的结构延续了近几年的格式,总分值也不变,满分90分。

其中选择题6题,共36分,非选择题共5题,包括必考题4题,共39分,选考题仍为二选一,15分。

总体来看,充分体现“考查教材主干知识,突出综合能力”的鲜明特点,在全面考查考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命题总体感觉平稳有序。

一、考点分布情况2018年生物各小题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出,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

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

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二、试题考查特点1、核心考点重点考,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

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

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2、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018全国三卷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最新完整版.doc

2018全国三卷高考生物试卷分析最新完整版.doc

2018年贵州省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分析报告高一生物雷艳红今年贵州省高考理综试卷采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Ⅲ卷,今年理综生物部分试卷从总体上看,选择题容易,非选择题第29题稍难点,总难度适中,区分度适中。

试题的命制注重了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以教材为载体,坚持能力的培养,突出对考生思维能力、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等多种能力的考查,题目整体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很难题,但书写答案的文字量比较大,导致部分学生答题时间有点紧。

一、试题结构分析二、题内容分析体而言比较简单选择题的难度都不是很大,考察的方向,出题的方向也都不是太刁钻,第6题的考察形式比较新颖。

这几个题都是考察必修课本中一些基础知识,没有信息量过大的题,学生只要有一定生物学基础,这6个选择题是很容易拿分的。

填空题部分,立意都比较新,主要考察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读图的能力,对学生生物学素养要求比较高,同时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物与实时政治的结合。

第1题考察学生对生物学常识的记忆,四个选项中学生很容易就能选出D选项。

第2题考察学生对细胞结构,细胞生命历程的认识。

第3题,这属于神经调节中的基础知识,学生抓住“静息电位,K离子外流;动作电位,Na离子内流”这两者都是协助扩散,就能很容易选出答案。

第4题,考察细胞增殖中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特点,只需记得“联会”是减数分裂所特有,答案显而易见。

第5题,考察细胞呼吸相关的知识,本题学生只要细心一点也不太容易出错。

第6题,考察的角度比较新颖,但是学生只要知道光是一种“物理信息”就容易了。

所以,总体而言,选择题都很简单,都是必修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只要基础扎实,很容易拿满分。

第29题,是时隔几年回归到“光合作用”的一个题,这是平时复习的重点。

对于光合作用中的基础知识、曲线解读,本题考察的也不难,应该是让学生都能拿一定的分数。

本题考到“类囊体薄膜”,特别是“类”很多学生容易与“内质网”的“内”搞混淆,这是一个考察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今年试题题型与去年相同,包括6道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中有4道必考题,1道选考题。

共计90分。

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

并注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考点内容分布
2018年生物各小题涉及的主要知识内容如下:
1.人体中蛋白质的功能
2.物质的跨膜运输
3.人体内的激素调节
4.种子风干处理的作用
5.病毒
6.癌细胞的特点
29.动物激素调节
30.光合作用
3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2.遗传的基本规律
37.消毒和灭菌
38.基因工程
选择题中只有第3题属于必修三内容,其余为必修一内容,必考题中29、31属于必修三内容,30为必修一内容,32为必修二内容。

必修部分试题分布情况为:必修一占38分,必修二占12分,必修三占25分。

可见必修一的比重非常大,必修三次之,与知识点分布的密集程度成正比。

●核心考点,适当兼顾知识的覆盖面
今年出现的核心考点包括:蛋白质的功能、人体激素的变化及功能、垂体的功能、光合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微生物培养、基因工程等。

核心考点每次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建议2019届考生复习过程中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除核心考点外,今年的考题还以一题多角度的形式考查了非核心考点。

如第3题,比较了种子风干处理前后的4个方面的变化,第4题列举了高中所学一些病毒的特点,要求考生能对知识进行归类、辨析相关生物结构或生物学现象的异同点,体现了科内综合的特点。

试题难度不大,只要复习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勤整理,善归类,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应对这种类型的问题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注重能力的考查,体现学科特色
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018年试题的设计在围绕教材展开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也进行了考查。

如第31题,对考生获取信息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

体现了生物学科素养当中的“理性思维”。

题中引入了“恐惧生态学”的名词,并结合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等知识,要求考生能解释一些生态现象。

此题是整篇考题中信息量最大的一道题,也是考生作答时文字量最大的一道题,共计11分,只有3个空,这就要求考生能对生态现象进行详细的解释,体现多个采分点,对而全,才能得满分。

如第29题,是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的体现,对考生进行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此题难度不大,只需填充实验组、对照组的处理,及简单步骤。

但考生要注意题中要求A组是对照组,还要使用切除法对实验组进行处理。

这些细节也会决定考生能否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