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工培训教材
起重吊装作业培训教材

第三章 吊点的选择及绑扎
2、吊装物体的绑扎方法
柱形物体的绑扎法 1、平行吊装绑扎法
一个吊点
添加标题内容
右键点击图片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可 直接替换图片。您的容打在或者通 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 粘贴,并选择只保。
第三章 吊点的选择及绑扎
2、吊装物体的绑扎方法
柱形物体的绑扎法
两个吊点
添加标题内容
右键点击图片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可 直接替换图片。您的容打在或者通 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 粘贴,并选择只保。
第二章 物体质量的估算
2、钢管质量的估算
1、先求每米长的钢管质量: 公式:P=2.46X钢管壁厚X(钢管外径-钢管壁厚),p--每米长钢 管的质量,单位千克KG 2、再求钢管全长的质量
0.2L处,采用三个吊点时,其中两直过端接复替制的换您吊图的片文。本您后的,容在打 此在框或中者选通择
粘贴,并选择只保。
点距离两端的距离为0.13L,而中间吊点的 位置应在物体重心。
第三章 吊点的选择及绑扎
1、物体吊点的选择
➢ 方形物体吊点选择
吊装方形物体一般选择四个吊点,四个吊点位
置应选择在四边对称的位置上。
1、物体吊点的选择
➢ 长形物体吊点的选择 对于长形物体,若采用竖吊,则吊点应
在中心之上。用一个吊点时,吊点位置应 在距离起吊位置0.3L处。起吊时,吊钩应 向长形物体下支撑点方向移动,以保持吊 点垂直,避免形成拖拽,产生碰撞,如果
添加标题内容 有两个吊点时,吊点距物体两端的距离为
右键点击图片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可
2019
CC7
3
吊点的选择及绑扎
第三章 吊点的选择及绑扎
1、物体吊点选择原则
起重工安全教育培训教材PPT

(3)行走拐弯时,不得过快过急。接近满负荷时,严禁转弯,下坡 时严禁空档滑行。
(4)用变换档位起落臂杆操纵的起重机,严禁在起重臂未停稳时变 换档位,以防滑杆。
(5)拖运起重机,履带要对准跳板,爬坡不应大于15°,严禁在跳板 上调位,转向及无故停车,臂杆要放到零位,各类制动器应刹住。
三、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3、轮胎式、汽车式起重机
(1)禁止吊物行驶。工作完毕起腿, 回转臂杆不得同时进行。
汽车式起重机行驶时,应 将臂杆放在支架上,吊钩挂在保 险杠的挂钩上,并将钢丝绳拉紧
(2)脱钩事故主要原因 造成脱钩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吊钩缺少防脱钩装置;防脱钩装置机能失
效;吊装方法不当及吊钩钩口变形引起开口过大等原因所致。 (3)断绳事故主要原因 造成吊装绳破断的主要原因多为吊装角度太大(>120°),使吊装绳
抗拉强度超过极限值而拉断;吊装钢丝绳品种规格选择不当,或仍使 用已达到报废标准的钢丝绳捆绑吊装重物造成吊装绳破断;吊装绳与 重物之间接触无垫片等保护措施,因而造成棱角割断钢丝绳而出现吊 装绳破断事故。 (4)吊钩破断事故主要原因 造成吊钩破断事故的主要原因多为吊钩材质有缺陷,吊钩因长期磨损 断面减小已达到报废极限标准却仍然使用或经常超载使用,造成疲劳 破坏以至于断裂破坏。 (5)其他原因 起重机械失落事故除了脱绳、脱钩、断绳和断钩外,每根起升钢丝绳
否畅通;施工机械能否进入作业面;有无暗沟、溶洞。 (2)问:了解情况 作业内容:名称、形状、重量、重心及有无特殊要求。 例如:设备不能放倒、震动不能过大、表面不能磨损等,以及吊运轨
起重工培训教材

共10页第 1 页起重工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第一节力、重力和重心 (3)一、力的概念 (3)二、重力和重心 (3)第二节承力、动载荷 (3)一、起重时钢丝绳的承力 (3)二、动载荷 (3)第二章起重机第一节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4)一、起重量G (4)二、起升高度H (4)三、跨度S (4)第二节起重机的操作 (4)一、公司起重机简介 (4)二、操作流程 (4)三、各种操作形式的起重机的操作方法 (5)第三节起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6)一、每班开动前必须进行以下各项检查 (6)二、“十不吊” (6)三、操作者在作业中,应按规定对下列各项作业鸣铃报警 (6)四、其它安全规定 (6)第三章吊装知识第一节钢丝绳 (6)一、钢丝绳基本知识 (6)二、钢丝绳的测量方法 (7)三、钢丝绳报废标准 (7)四、钢丝绳安全使用规程 (7)第二节绳卡与卸扣的使用 (8)一、钢丝绳绳卡的使用 (8)二、卸扣的使用 (8)第三节焊接链 (8)第四节吊钩 (8)一、吊钩的危险断面 (8)二、吊钩的安全技术要求 (9)第五节物体的捆绑知识 (9)一、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9)二、钢丝绳破断拉力 (9)三、物体吊装捆绑时绳扣的受力计算 (9)四、捆绑吊运物体的安全技术 (10)第四章 以往事故案例第一节 各车间以往事故案例 (10)第一章 基础知识第一节 力、重力和重心一、 力的概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提水,就会使手臂的肌肉收缩,人们感到在用“劲”,而使水被提携起来,则逐步 产生了“力” 的概念。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者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1.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力的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三要素中任何一种之改变将会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2. 力的单位工程上常用单位为公斤力(kgf )吨力(tf ),而国际单位为牛顿(N )。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kgf )=9.8(N );1tf =9800N =9.8kN 二、 重力和重心 1. 重力和重量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对它们的作用力,其方向垂直向下,这种作用力叫做重力。
起重工培训教材

滨州魏桥热电二分公司特种作业培训教材系列读本起重工培训教材发布日期2010-10-06培训科编制第一部分:起重吊运指挥信号标准引言为确保起重吊运安全,防止发生事故,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对现场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所使用的基本信号和有关安全技术作了统一规定。
本标准适用公司现有的桥式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
本标准参照GB5082—85制定。
本标准由电力生产部安培科负责解释。
1、名词术语通用手势信号——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适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音响符号:“——”表示大于一秒钟的长声符号。
“●”表示小于一秒钟的短声符号。
“○”表示停顿的符号。
2、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2.1手势信号2.1.1通用手势信号2.1.1.1“预备”(注意)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2.1.1.2 “要主钩”单手自然握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2)。
图1 图22.1.1.3 “要副钩”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
2.1.1.4 “吊钩上升”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4)。
图3 图42.1.1.5 “吊钩下降”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5)。
2.1.1.6 “吊钩水平移动”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图6)。
图5 图62.1.1.7 “吊钩微微上升”小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动手掌(图7)。
2.1.1.8 “吊钩微微下降”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图8)。
图7 图82.1.1.9 “吊钩水平微微移动’,小臂向侧上方自然伸出,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重复做缓慢的水平运动(图9)。
起重工安全教育培训教材PPT

紧急情况的应对与处理
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措施
在遇到危险时,起重工应保持冷静, 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如紧急制 动、撤离现场等。
紧急救援措施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起重工应掌握基 本的急救知识和救援技能,如心肺复 苏、止血等。
报警与报告程序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起重工应按照规 定的程序及时报警和报告,确保事故 得到及时处理。
类型
坠落、挤压、碰撞、触电、倾覆等。
特点
多发生在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使用 和维修过程中,事故后果严重,易造 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典型起重工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工地发生起重机倾覆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 数百万元。原因分析:起重机安装不规范,安全装置失效。
案例二
某港口发生起重机吊装钢丝绳断裂事故,导致货物坠落,造 成1人重伤。原因分析:钢丝绳使用年限过长,未及时更换。
预防为主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 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 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重工安全法律法规
《特种设备安全法》
01
明确起重机械作为特种设备的法律地位,规定其设计、制造、
安装、改造、修理、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的安全要求。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02
详细规定了各类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要求、监督检验规则和作
03
起重工安全防护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用与使用
01
02
03
04
安全帽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 使用时需系紧帽带,避免安全
帽脱落或被重物击打。
安全鞋
选用防滑、抗砸的安全鞋,确 保在作业过程中脚部得到有效
保护。
防护眼镜
在起重作业过程中,应佩戴防 护眼镜以防止飞溅物伤害眼睛
起重作业安全培训教材

起重作业安全培训教材桥式起重机起重作业安全操作技术培训教材编制:张成伦校核:刘刚齐齐哈尔和平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质量部目录一、起重作业典型事故类型和伤害种类 (2)二、起重伤害严重程度 (2)三、起重作业人员: (2)四、安全检查: (2)(一)单位自行检查: (2)(二)定期检验: (3)五、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3)六、桥式起重机安全操作技术 (6)(一)作业前 (6)(二)作业中 (6)(三)司机在离开起重机时应采取的措施 (7) (四)起重机维护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7) (五)作业后 (7)(六)电动葫芦安全操作技术 (8)七、吊装作业安全操作技术 (8)(一)作业前 (8)(二)作业中 (8)(三)工作后 (11)八、应急处置措施 (11)九、吊索具报废标准 (12)(一)锻造吊钩 (12)(二)永磁起重器 (12)(三)钢丝绳 (12)(四)人造纤维吊带 (13)(五)吊链 (13)(六)白棕绳 (13)十、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85) (13)(一)名词术语 (13)(二)通用手势信号 (13)(三)起重吊运指挥语言 (17)(四)司机使用的音响信号 (18)起重作业安全操作技术培训教材一、起重作业典型事故类型和伤害种类(一)、事故类型:1、重物失落事故:包括脱绳事故、脱钩事故、断绳事故和断钩事故。
2、脱轨事故:大车脱轨事故、小车脱轨事故。
3、倾翻事故:小车倾翻,汽车起重机倾翻。
4、触电5、高处坠落6、其他事故(二)伤害种类:起重伤害:在起重机械使用、安装、维修等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海。
二、起重伤害严重程度1、被伤害的人员可能是司机、吊装工和作业范围内的其他人员,其中吊装工被伤害的比例最高。
2、一起事故有时涉及多人,并可能伴随大面积设备设施的损坏。
3、事故后果严重,只要是伤及人员,一般不是重伤就是死亡。
三、起重作业人员:起重机司机必须年满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起重作业安全训练教材

檢驗項目及基準 3.施工環境檢查:
告標示,並禁止人員進入。
得有翻落、崩塌等危險環境 作業,且應作好相關防護措 施。
會撞到障礙物,並確認所經 路徑附近無人作業或無人通 行。
起重作業安全訓練教材
施工程序及規範
檢驗項目及基準
架作業施工安全規範。
開口防護及高
開口防護及高 架作業施工安全規範。
作業者易見處,置有額定荷 重之明顯標示。
置及過捲警報裝置、過負荷 防止裝置及安全閥或逆止閥 等安全裝置且功能正常。
逾期,且每日自動檢查。
鏈、吊鉤、纖維索等吊掛用 具是否有斷索、腐蝕、變形 或扭結者換新。
告標示,並禁止人員進入。
起重作業安全訓練教材
施工程序及規範 3.施工環境檢查:
並禁止人員進入。
崩塌等危險環境作業,且需作好相關防護 措施。
檢驗項目及基準 :
戴安全帽,帽帶並依規定 扣住下顎。
(管架、施工架、高塔等) 作業時使用。
應受過訓練且領有合格執 照。
起重作業安全訓練教材
施工程序及規範 2.施工器具檢查:
檢驗項目及基準
,置有額定荷重之明顯標示。
裝置、過負荷防止裝置及安全閥或逆止閥 等安全裝置且功能正常。
日自動檢查。 吊鉤、
纖維索等吊掛用具是否有斷索、 腐蝕、 變形或扭結者換新。
實煞住,並按上煞車及鎖定等必要安全裝 置。
檢驗項目及基準
豎立安全警告標示,將場地 清理。
並將煞車確實煞住,並按壓 煞車及鎖定等必要安禁止人員進入。
防止吊舉物脫落。
度後,再開始作水平栘動。 下時,吊掛人員不得進入物品下方及手握 持吊索或吊鏈。
均兩點以上防止吊舉物脫落。 揮信號操作 高度後,再開始作水平栘動。 起、放下時,吊掛人員不得進 入物品下方。
起重工安全技术培训教材

起重工安全技术培训教材一、引言起重工是现代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之一,但同时也是危险程度较高的工作,因此必须注重起重工的安全培训。
本教材将针对起重工的安全技术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培训,帮助起重工员工提高安全意识,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二、起重工的职责和责任作为一名起重工,您将承担一系列的职责和责任。
首先,您需要确保所使用的起重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符合安全标准;其次,您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场景,选择合适的起重工艺和方法,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指挥;最重要的是,您必须时刻注意周围的安全环境,确保不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三、起重工的安全培训要求为了保障起重工作的安全,以下是起重工安全培训的要求:1. 认识危险和风险:起重工需要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和风险,并学会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2. 掌握起重设备操作技能:起重工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起重设备的操作技能,并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
3.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起重工必须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4. 安全意识培养:起重工需要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避免意外发生。
5. 紧急救援知识:起重工需要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紧急救援技能,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救助自己和他人。
四、起重工的安全操作规范在进行起重作业时,起重工需要遵守以下的安全操作规范:1. 检查起重设备:在使用起重设备之前,起重工应仔细检查设备的状态,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标准。
2. 安全操作指南:起重工必须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南进行工作,并严禁超载、超范围操作。
3. 人员防护措施:起重工工作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等。
4. 现场状况评估:起重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尽量避免风险。
5. 指挥与沟通:起重工在进行作业时,应与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指挥和沟通,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五、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事故的发生可能给起重工作带来严重的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预防和应急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滨州魏桥热电二分公司特种作业培训教材系列读本起重工培训教材发布日期2010-10-06培训科编制第一部分:起重吊运指挥信号标准引言为确保起重吊运安全,防止发生事故,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对现场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所使用的基本信号和有关安全技术作了统一规定。
本标准适用公司现有的桥式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
本标准参照GB5082—85制定。
本标准由电力生产部安培科负责解释。
1、名词术语通用手势信号——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适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音响符号:“——”表示大于一秒钟的长声符号。
“●”表示小于一秒钟的短声符号。
“○”表示停顿的符号。
2、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手势信号2.1.1通用手势信号2.1.1.1“预备”(注意)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2.1.1.2 “要主钩”单手自然握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2)。
图1 图22.1.1.3 “要副钩”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
2.1.1.4 “吊钩上升”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4)。
图3 图42.1.1.5 “吊钩下降”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5)。
2.1.1.6 “吊钩水平移动”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图6)。
图5 图62.1.1.7 “吊钩微微上升”小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动手掌(图7)。
2.1.1.8 “吊钩微微下降”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图8)。
图7 图82.1.1.9 “吊钩水平微微移动’,小臂向侧上方自然伸出,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重复做缓慢的水平运动(图9)。
2.1.1.10 “微动范围”双小臂曲起、伸向一侧,五指伸直,手心相对,其间距与负载所要移动的距离接近(图10)。
图图9 图102.1.1.11 “指示降落方位”五指伸直,指出负载应降落的位置(图11)。
2.1.1.12 “停止”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水平挥向一侧(图12)。
图11图11 图122.1.1.13 “紧急停止”两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同时水平挥向两侧(图13)。
2.1.1.14 “工作结束”双手五指伸开,在额前交叉(图14)。
图13 图142.1.2 汽车起重机专用手势信号2.1.2.1 “升臂”手臂向一侧水平伸直,拇指朝上,余指握拢,小臂向上摆动(图15)。
2.1.2.2 “降臂”手臂向一侧水平伸直,拇指朝下,余指握拢,小臂向下摆动(图16)。
图15 图162.1.2.3 “转臂”手臂水平伸直,指向应转臂的方向,拇指伸出,余指握拢,以腕部为轴转动(图17)。
2.1.2.4 “微微升臂”一只小臂置于胸前一侧,五指伸直,手心朝下,保持不动。
另一只手的拇指对着前手手心,余指握拢,做上下移动(图18)。
图17 图182.1.2.5 “微微降臂”一只小臂置于胸前一侧,五指伸直,手心朝上,保持不动。
另一只手的拇指对着前手手心,余指握拢,做上下移动(图19)。
2.1.2.6 “微微转臂”一只小臂向前平伸,手心自然朝向内侧。
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向前只手的手心,余指握拢做转动(图20)。
图19 图202.1.2.7 “伸臂”两手分别握拳,拳心朝上,拇指分别指向两侧,做相斥运动(图21)。
2.1.2.8 “缩臂”两手分别握拳,拳心朝下,拇指对指,做相向运动(图22)。
图21 图222.1.3双机吊运专用手势信号2.1.3.1 “微速起钩”两小臂水平伸向侧前方,五指伸开,手心朝上,以腕部为轴向上摆动。
当要求双机以不同的速度起升时,指挥起升速度快的一方,手要高于另一只手(图23)。
2.1.3.2 “慢速起钩”两小臂水平伸向侧前方,五指伸开,手心朝上,小臂以肘部为轴向上摆动。
当要求双机以不同的速度起升时,指挥起升速度快的一方,手要高于另一只手(图24)。
图23 图242.1.3.3 “全速起钩”两臂下垂,五指伸开,手心朝上,全臂向上挥动(图25)。
2.1.3.4 “微速落钩”两小臂水平伸向侧前方,五指伸开,手心朝下,手以腕部为轴向下摆动。
当要求双机以不同的速度降落时,指挥降落速度快的一方,手要低于另一只手(图26)。
图25 图262.1.3.5 “慢速落钩”两小臂水平伸向侧前方,五指伸开,手心朝下,小臂以肘部为轴向下摆动。
当要求双机以不同的速度降落时,指挥降落速度快的一方,手要低于另一只手(图27)。
2.1.3.6 “全速落钩”两臂伸向侧上方,五指伸出,手心朝下,全臂向下挥动(图28)。
图27 图282.1.3.7 “一方停止,一方起钩”指挥停止的手臂作“停止’’手势;指挥起钩的手臂则作相应速度的起钩手势(图29)。
2.1.3.8 “一方停止,一方落钩”指挥停止的手臂作“停止’’手势;指挥落钩的手臂则作相应速度的落钩手势(图30)。
图29 图30旗语信号2.2.1 “预备”单手持红、绿旗上举(图31)。
2.2.2 “要主钩”单手持红、绿旗,旗头轻触头顶(图32)图31 图322.2.3 “要副钩”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拢红绿旗,旗头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3)。
2.2.4 “吊钩上升”绿旗上举,红旗自然放下(图34)。
图33 图34 2.2.5 “吊钩下降”绿旗拢起下指,红旗自然放下(图35)。
2.2.6 “吊钩微微上升”绿旗上举,红旗拢起横在绿旗上,互相垂直(图36)。
图35 图362.2.7 “吊钩微微下降”绿旗拢起下指,红旗横在绿旗下,互相垂直(图37)。
2.2.8 “升臂”红旗上举,绿旗自然放下(图38)。
图37 图38 2.2.9 “降臂”红旗拢起下指,绿旗自然放下(图39)。
2.2.10 “转臂”红旗拢起,水平指向应转臂的方向(图40)。
图39 图402.2.11 “微微升臂”红旗上举,绿旗拢起横在红旗上,互相垂直(图41)。
2.2.12 “微微降臂”红旗拢起下指,绿旗横在红旗下,互相垂直(图42)。
图41 图422.2.13 “微微转臂”红旗拢起,横在腹前,指向应转臂的方向;绿旗拢起,竖在红旗前,互相垂直(图43)。
2.2.14 “伸臂”两旗分别拢起,横在两侧,旗头外指(图44)。
图43 图442.2.15 “缩臂”两旗分别拢起,横在胸前,旗头对指(图45)。
2.2.16 “微动范围”两手分别拢旗,伸向一侧,其间距与负载所要移动的距离接近(图46)。
图45 图462.2.17 “指示降落方位”单手拢绿旗,指向负载应降落的位置,旗头进行转动(图47)。
2.2.18 “停止”单旗左右摆动,另外一面旗自然放下(图48)图47 图482.2.19 “紧急停止”双手分别持旗,同时左右摆动(图49)。
2.2.20 “工作结束”两旗拢起,在额前交叉(图50)。
图49 图50音响信号2.3.1 “预备”、“停止”一长声——2.3.2 “上升”二短声●●2.3.3 “下降”三短声●●●2.3.4 “微动”断续短声●○●○●○●2.3.5 “紧急停止”急促的长声————起重吊运指挥语言2.4.1 开始、停止工作的语言2.4.2 吊钩移动语言2.4.3 转台回转语言2.4.4 臂架移动语言3、司机使用的音响信号“明白”——服从指挥一短声●“重复”——请求重新发出信号二短声●●“注意”长声——4、信号的配合应用指挥人员使用音响信号与手势或旗语信号的配合4.1.1 在发出上升”音响时,可分别与“吊钩上升”、“升臂”、“伸臂”手势或旗语相配合。
4.1.2 在发出下降”音响时,可分别与“吊钩下降”、“降臂”、“缩臂”手势或旗语相配合。
4.1.3 在发出微动”音响时,可分别与“吊钩微微上升”、“吊钩微微下降”、“吊钩水平微微移动”、“微微升臂”、“微微降臂”手势或旗语相配合。
4.1.4 在发出紧急停止”音响时,可与“紧急停止”手势或旗语相配合。
4.1.5 在发出音响信号时,均可与上述未规定的手势或旗语相配合。
指挥人员与司机之间的配合4.2.1 指挥人员发出“预备”信号时,要目视司机,司机接到信号在开始工作前,应回答“明白”信号。
当指挥人员听到回答信号后,方可进行指挥。
4.2.2 指挥人员在发出“要主钩”、“要副钩”、“微动范围”手势或旗语时,要目视司机,同时可发出“预备”音响信号,司机接到信号后,要准确操作。
4.2.3 指挥人员在发出“工作结束”的手势或旗语时,要目视司机,同时可发出“停止”音响信号,司机接到信号后,应回答“明白”信号方可离开岗位。
4.2.4指挥人员对起重机械要求微微移动时,可根据需要,重复给出信号。
司机应按信号要求,缓慢平稳操纵设备。
除此之外,如无特殊要求,其它指挥信号,指挥人员都应一次性给出。
司机在接到下一个信号前,必须按原指挥信号要求操纵设备。
5、对指挥人员和司机的基本要求对使用信号的基本规定5.1.1 指挥人员使用手势信号均以本人的手心、手指或手臂表示吊钩、臂杆和机械位移的运动方向。
5.1.2指挥人员使用旗语信号均以指挥旗的旗头表示吊钩、臂杆和机械位移的运动方向。
5.1.3 在同时指挥臂杆和吊钩时,指挥人员必须分别用左手指挥臂杆,右手指挥吊钩。
当持旗指挥时,一般左手持红旗指挥臂杆,右手持绿旗指挥吊钩。
5.1.4 当两台或两台以上起重机同时在距离较近的工作区域内工作时,指挥人员使用音响信号的音调应有明显区别,并要配合手势或旗语指挥。
严禁单独使用相同音调的音响指挥。
5.1.5 当两台或两台以上起重机同时在距离较近的工作区域内工作时,司机发出的音响应有明显区别。
5.1.6 指挥人员用“起重吊运指挥语言”指挥时,应讲普通话。
指挥人员的职责及其要求5.2.1 指挥人员应根据本标准的信号要求与起重机司机进行联系。
5.2.2 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
5.2.3 指挥人员应站在使司机能看清指挥信号的安全位置上。
当跟随负5.2.4 指挥人员不能同时看清司机和负载时,必须增设中间指挥人员以便逐级传递信号,当发现错传信号时,应立即发出停止信号。
5.2.5 负载降落前,指挥人员必须确认降落区域安全时,方可发出降落信号。
5.2.6 当多人绑挂同一负载时,起吊前,应先作好呼唤应答,确认绑挂无误后,方可由一人负责指挥。
5.2.7 同时用两台起重机吊运同一负载时,指挥人员应双手分别指挥各台起重机,以确保同步吊运。
5.2.8 在开始起吊负载时,应先用“微动”信号指挥,待负载离开地面100~200mm稳妥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