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与微博的对比
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差异研究

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差异研究-新闻学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差异研究闫旭【摘要】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传播者为普通受众提供新鲜及时的内容,普通受众则从中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不停地传递着不同价值的内容,不同价值的信息流动使得社交网络平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但是,不同的社交平台上信息流动的内容和话题存在着明显差异,内容不同是社交网络平台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外在表现。
而在这些差异化的背后,其实是网络社交平台之间人际社会关系差异化的体现。
关键词社交网络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人际关系谣言渠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正在逐步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变化的重要媒介工具。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信息”,越来越多的独家报道、现场视频、专家解读等信息出现在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这两者的社交属性开始弱化,新闻舆论场属性开始增强,特别是当遭遇突发事件,受众对于事件信息的需求旺盛,不同立场观点的强烈碰撞,进一步加速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之间的信息流动。
但是,由于这两大社交平台存在着本质上的功能差异,造成了当中信息传播内容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本文就以突发事件“马航MH370”空难为例,浅析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之间的信息传播差异。
2014 年3 月8 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 人的航班在飞往北京的途中失去联系。
该航班原定于北京时间6:30抵达首都机场,但至今为止仍然下落不明。
一时间,消息谣言四起,各种前后矛盾的新闻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之上。
现通过梳理时间轴,来对比分析一下微信朋友圈与微博之间信息流动的特点和区别(微博以@微天下发布消息为基准,微信以受访用户朋友圈为基准,受访用户背景身份为某新闻网站记者)。
案例选取的起始时间定为3 月8 日上午8:20,结束时间为3 月9 日上午8:00。
(见表1)通过消息传播时间线的对比,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微博与微信朋友圈之间信息流动转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微博和微信的异同

成员间的意见、态度等相似程度很高,
微博则是社会化的信息网络,任何人都 可以看到你的信息。
“信息关系”是这个网络的纽带,它拥 有文字、图片、语音等媒体交往功能, 这些功能使得微博有了成为营销平台的 前提条件,导致微博的影响范围则更广。
DIFFERENT POINTS
LOGO TWO 不同点
(二)平台属性:内部沟通平台和营销平台
例如: 南京传媒学院的各个院群、班群……的微信群
聊和南京传媒学院的官方微博,微信群聊里的 成员都是由于“熟人关系”而聚集在一个群里, 他们的意见、态度等相似程度很高,群聊的存 在是为了加强成员之间的联系、方便成员之间 的交流; 而官微则不同,它的粉丝是依靠“信息关系” 联系起来的,官微代表了学校,承担着代表学 校、让大众了解;宣传学校、吸引生源;联系 校友、方便交流的责任,它的粉丝也许是南京 传媒学院的在校学生,也许是往届毕业生,也 许是学生家长,也许是路人……只要对南京传 媒学院感兴趣,都可能是官微的粉丝。
DIFFERENT POINTS
LOGO TWO 不同点
(三)传播属性
01闭环传播和开放化传播
微信是精准的信息推送,所形成的是闭环交流;微博则是面向所有粉丝广 泛覆盖,传播是开放性的。
02人群属性
微信是精准的人群覆盖,关注者多为高粘性的用户; 微博则是基于兴趣的关注,粘性则普通偏低。
03时间同步性
微信对过去式的信息查阅调用度较低,对短期数据的调用量较高,更强调实时同步性;微博则对过去式的信 息查询调阅数据要求度较高,对短期数据的调用量较低。
04营销重点
微信更多的强调与用户的互动深度;而微博则 强调更多的转发,更多的粉丝覆盖。
社交媒体的区别与应用场景

社交媒体的区别与应用场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是指以用户为中心,以互动和分享为主要特征的在线平台,包括微博、微信、Instagram、Facebook、Twitter等。
这些社交媒体的区别不仅在于其功能和使用方式上的差别,还体现在应用场景和用户群体等方面。
一、微博和微信微博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社交媒体,用户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见解和想法,与关注自己的粉丝进行互动。
微博主要应用于个人信息分享、品牌推广和事件追踪等方面。
通过微博,用户可以了解到自己关注的人或组织的动态,也可以通过发布信息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微博对于个人用户的影响力提升和品牌的知名度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
微信是一种以通讯为核心,功能多元化的社交媒体应用。
除了文本聊天外,微信还支持语音、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的信息传递,以及公众号、小程序等功能。
微信主要应用于个人聊天、企业宣传和社交圈子等方面。
通过微信,用户可以了解到自己朋友圈内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来获取新闻、资讯和产品信息。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微信的小程序进行电商营销等活动,提高品牌的曝光率。
二、Instagram和FacebookInstagram是一种以图片和视频为主要内容的社交媒体,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布图片和视频,并与粉丝进行互动和分享。
Instagram 主要应用于时尚美容、旅游娱乐等方面。
通过发布图片和视频,用户可以展示自己的穿搭和旅游趣事,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其他用户的生活和时尚资讯。
Facebook是一种多功能社交媒体,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并与朋友及关注自己的粉丝进行互动。
Facebook主要应用于交友、社群、广告宣传等方面。
通过Facebook,用户可以结识新朋友、了解不同社群的信息和活动,也可以通过广告宣传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三、Twitter和PinterestTwitter是一种把用户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的“微博式”社交媒体,用户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见解和想法。
微博和微信的优劣比较

微博和微信的优劣比较作者:苏茜茜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10期【摘要】短短几年间,微博用它强大的吸引力,席卷着每一个乐于参与分享传播的人,而微信用户也不断壮大。
本文从拍客角度入手,分析拍客利用微博和微信举报地铁乞讨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探讨拍客在两个不同平台上的优势和劣势。
【关键字】拍客微博微信2010年微博的走红让大众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微博自媒体以其自主性和交互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也正是这种自主性和交互性使得微博成为拍客们的一个重要发布渠道,很多拍客的作品上过热门微博,成为热门话题。
每个拍客关注的偏好不同,所以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关注和互动。
微信作为新兴的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开启了朋友圈功能以及公共账号等服务,使得拍客们开始注意到微信,并且微信的这种及时反馈性的好处开始显现。
2013年6月8日,微博用户@轨交幺幺零发布微博内容为两名网民通过不同的方式(微信和微博)举报车厢内乞讨,前者通过微信提供实时信息,并一路协助民警快速查获乞讨人员,而后者在微博的发帖却迟迟得不到民警的反应,最后@于建嵘转发并且写道“上海的警察睡觉了,上海的民政部门睡觉去了。
”在这次事件中,微信拍客得到了快速的响应并且抓到了乞讨人员,一直被大家众星捧月的微博拍客却没有发挥期待中的效果。
之前微博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响应,但是经历过这次事件后,微博拍客们应该思考,微博并不是万能的,目光更开阔一些,去寻找更多的途径。
本文从这次事件入手,来对比研究拍客在微博和微信这两个不同平台上传播的优势和劣势。
一、微博与微信的功能对比1、反馈有效性拍客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照片配上文字,受众对于照片的反馈往往没有那么及时,因为微博对于大多数受众来说是获取信息的一个平台。
促进微博用户评论并转发微博的首要因素是利己因素,也就是满足自身好奇心和社交需要①,所以无法很快的形成一个关注点。
加上现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微博管理还不够完善,所以并不能保证这条消息不被淹没在一堆@和评论里面。
互联网从业者们如何看待微信和微博?

互联网从业者们如何看待微信和微博?有朋友说微博是陌生人圈,微信是熟人圈,是弱关系与强关系的比较。
微博转化率比微信差,是这样的吗?而互联网从业者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微信和微博?文:知乎用户Michael啥是社交?认识新朋友,维护老朋友,跟朋友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到达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
社交,一定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不明白这句话,不要做社交网站。
不要因为facebook现在很牛,就把这看成是社交网站的唯一范本。
其实,中国最大的社交系统,一直是QQ,因为它拥有最多的双向好友关系链和网状的群关系链。
想想有多少句“我给你转账XX元”是通过QQ发送的,“我们这个组织的聚会在XX举行”是在QQ群中传播的。
就会明白。
但这个时代,中间好像缺少了什么,人们有分享的欲望,有分享之后被别人讨论、羡慕、赞叹、得到认同的欲望。
所以facebook这种形态的网站出现了,它其实满足的是人们分享和分享后一系列微妙的情感。
所以在中国出现了人人网,QQ空间,新浪微博,它们都希望跟facebook一样来满足人们分享和分享后一系列微妙的情感。
但他们在做的时候,都没有明白那句【社交,一定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这就是为什么新浪微博做不了社交,因为上面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公开的,越是公开的信息有价值的就越少。
这里的价值指的是社交价值。
想想看,你刚洗完澡的照片你会发到微博上吗?你刚刚向某人示爱的语句你会发到微博上吗?当然有人会,中国这人很多,不乏一些有强烈分享需求的人,他们会把自己的同一条信息,发布到微博,人人,QQ空间,豆瓣。
所以我在生活中发现,一些人使用街旁,竟然是把它当做多个社交网站的同步工具。
那新浪微博赋予我们的是什么呢?新浪微博使每个人成为了记者。
一些局外人的看法反而更接近事实。
过年,回老家。
家里人都不用微博,但他们在开玩笑时,某人犯了傻,出了错,别人开玩笑地威胁道,“快,拍下来,给他发到微博上,让别人都看看”。
微信与微博营销的不同

07
发展前景与趋势
微信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用户规模庞大
微信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 用户群体,覆盖了各个年龄段和消费层次的用户。
公众号与小程序
微信为企业提供了公众号和小程序等推广渠道,使得企业 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品牌推广、营销活动、客户服务等 。
定位差异
微信和微博在定位上存在明显差异,一个注重社交和隐私,一个注重信息传播和公开互动 。
功能差异
由于定位不同,微信和微博在功能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例如微信的私信、朋友圈功能,微 博的广场、话题讨论功能等。
营销策略
基于定位和功能差异,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需要根据目标受众和营销需求选择合适的平 台。例如,需要宣传品牌形象、引导舆论时可以选择微博;需要与目标受众进行深度互动 、传递品牌价值观时可以选择微信。
微信的广告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朋友圈、公众号和小程序等,能够覆 盖更多的用户群体。而微博的广告形式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是信息流和
话题广告。
从广告效果来看,微信的广告形式具有更高的精准度和到达率,而微博 的广告形式具有更高的曝光率和互动性。因此,在选择营销平台时,需 要根据营销目标和受众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广告形式和效果。
微博营销效率
微博具有广泛的社交属性,商家可以通过大V、网红等意见领袖进行传播,提高品牌曝光度,但转化率相对较 低。
对比分析
微信更注重用户关系的维护和深度营 销,适合长期品牌建设和用户积累; 微博则更注重快速传播和社交互动, 适合短期品牌曝光和市场推广。
微信营销需要更多的用户积累和精准定位 ,而微博营销则更注重社交网络和意见领 袖的运用。
六种社交媒体平台对比表(word文档良心出品)

六种社交媒体平台对比表(word文档良心出品)六种社交媒体平台对比表以上是六种社交媒体平台的主要对比信息。
下面对这些平台进行详细介绍:1. 微信微信是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
它具有庞大的用户数量,主要功能是即时通讯和朋友圈分享。
广告投放形式包括微信朋友圈广告和公众号广告。
微信平台商机潜力非常大,适用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媒体等。
2.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是一种微博平台,在中国拥有着4亿的用户数量。
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发布短文、图片和视频等内容。
广告投放形式主要是微博广告。
新浪微博的商机潜力比较大,适用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媒体等。
3.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是微信平台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1亿的用户数量。
主要功能是推送文章和营销活动。
广告投放形式包括图文、视频、小程序等推广方式。
微信公众号的商机潜力较大,适用对象包括个人、企业、媒体等。
4. 抖音抖音是一个非常流行的短视频分享平台,拥有6亿用户。
主要功能是用户可以分享短视频和进行直播。
广告投放形式包括短视频广告、橱窗广告等。
抖音平台的商机潜力中等,适用对象主要是年轻人、个人、媒体等。
5. QQ空间QQ空间是腾讯旗下的社交媒体平台,拥有7亿的用户。
主要功能是个人空间和相册分享。
广告投放形式包括图文广告、橱窗广告等。
QQ空间的商机潜力中等,适用对象包括个人、年轻人等。
6. 视频分享视频分享平台拥有5亿的用户数量,主要功能是分享和观看视频。
广告投放形式包括视频广告、橱窗广告等。
该平台的商机潜力中等,适用对象主要是年轻人、个人、媒体等。
以上是六种社交媒体平台的主要对比信息和详细介绍。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标群体,可以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社交媒体的推广和营销。
自媒体平台优势对比

自媒体平台优势对比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了解信息、发布观点的方式之一。
那么,在众多的自媒体平台中,它们各自的优势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对比分析几种常见的自媒体平台。
一、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是一个比较广为人知且经常使用的自媒体平台。
它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接受范围广微信是目前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软件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用户群体。
只要有微信号的人就能成为一个公众号的关注者,这就为公众号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的接受范围。
2. 方便推送内容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方式是借助微信客户端实现的。
用户可以在关注公众号后,便能收到该公众号推送的文章。
这种方式能够使文章迅速传播,并能及时得到读者的反馈。
3. 可定向用户微信公众号除了可以被所有微信用户所浏览外,还可以设置不同的用户标签,实现定向推送。
这就为内容提供者创造了更好的推广和营销机会,更高效的吸引用户眼球。
二、新浪微博与微信公众号不同,新浪微博更注重的是内容的传播效果。
它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传播速度快通过微博可以快速将内容传播到更多的人群中。
只要你的文章被点赞、评论、转发等,那么你的文章就有了更广泛的传播范围。
2. 匿名性强微博中用户很少与人面对面交流,这就让匿名性更强。
使用者可以在不被认知的情况下即兴发言,展示自己的个性。
这种形式具有吸引眼球的效果,也方便给予提高内容的曝光度。
3. 社交关系网络丰富微博用户之间的互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社交关系网络的。
用户的关注、粉丝、互动情况等都能够在用户主页的“数据中心”中看到,使得关系网络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三、知乎知乎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自媒体平台,它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 高质量内容知乎的运营方在平台上甄选专业领域的人才,这就保证了知乎的内容质量。
知乎不允许更多的用户进行极短的“玩梗”式回答,而是要求回答内容必须有知识性、专业性,有思考和总结的价值。
2. 专业的讨论社区知乎建立了专业的讨论社区,用户在知乎上不仅可以获取各种行业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在这里与行业内的其他人建立关系,实现交流与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权威——基于信任 • 系统——基于完整
企业的微信公众号,首先要做 好服务的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
微 信 微 博
问题是:
• 有人认为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最大问题是
信息过载
• 知名IT评论人魏武挥曾表示,不分主次的信息轰炸将用户的时间严重碎片化。
微信推广难度不断增加
• 服务号每个月将只允许发一条信息 • 订阅号仍可以一天发一条消息,但用户侧 不再显示推送提示
——微信产品部助理总经理曾鸣
微信可以有:
从网络结构看:
微 信 基于关系 双向关注 对等交流 微 博 基于“兴趣” 单向关注 非对等交流
封闭的社交平台
开放的信息平台
从基本特点看
微 信 沟通效率高 秘密的关系平台 粉丝获取难度大 微 博 传播速度快 公共的信息平台 粉丝获取难度小
品牌推广优势项目对比
微 信 打折促销 客户服务 信息推送 微 博 公共关系 信息传播 品牌曝光
播概念。
说在前面:自媒体的好与坏
• 自媒体带来的机遇:
– – – 展示(展品/企业自身) 有了更多成功机会(脱颖而出不再需要大手笔) 与客户交流更加顺畅,能及时了解客户需求
•
自媒体带来的挑战:
– – – 信息繁冗,脱颖而出的难度增加 信息碎片化,难以在受众心里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形象 公信力下降
哪些可以成为自媒体?
• 众多僵尸粉 • 信息过于碎片化 • 信噪比过高
那些微博名人
微博凭什么走红?
微博凭什么走红?
• 时事热点
• 有趣,甚至恶搞
微博适合哪些人?
• 需要高曝光率的用户
• 需要时刻吐槽的用户
• 对于热点极其关注的用户
微博更像一个展销平台
微 信
是一个生活方式
直面微信弱点:
推广难度大
推广难度系数比
自媒体的时代
什么是自媒体
• 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 让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以及他们本身新闻的途径。私人化、 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 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
自媒体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 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
用户数量对比(单位:亿,数据统计截止日:2013年1月)
微 信 微 博
新浪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来自事那些微博微博现状
• • 华尔街:研究表明57%新浪微博用户是僵尸 通过对约1.2万个时间轴中有帖子的帐户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发现,7天内 86.9%的用户没有发布原创帖子,88.9%的用户没有回复过其他用户的帖子。 发帖量超过20条的用户只占0.5%,另外0.5%用户的发帖量超过40条。
博客
媒 体 类
网站 贴吧
工 具 类
微信 短信
Whats app
微博
媒体:本身即为媒体,所有内容均承载其上 工具:本身不承载内容,只作为一个传递工具
社会化媒体发展趋势——便利
• 便利,是社会化媒体发展的根本原则
• 微博和微信的火爆不得不认真考虑
微 信 微 博
从本质上看
微 信 工 具 交 流 完 整 微 博 载 体 信 息 “精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