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2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年11月1日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年11月1日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年11月1日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 李商隐《夜雨寄北》C 白居易《观刈麦》D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答案]A2.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下列符合的是()。

A 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B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C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D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4.写完古诗后,老师让学生对诗词整理,下列诗词全部表达离别情绪的是()。

A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的《卜算子》(水是横波)B 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封大夫出师西征》C 王维《送元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D 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答案]A5.教师指导学生练字时,向学生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下列字体中具有“点画替代”“笔画简省”“笔顺改变”“方圆兼备”等特征的是()。

A 篆书B 行书C 楷书D 隶书[答案]B6.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这样一道课后练习“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看法”对编者的意图分析正确的是()。

A 明确论题B 梳理行文思路C 区分观点与材料D 把握论点及过程[答案]D7.作文课上,教师告诉学生写说明文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 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B 说明条理清晰明了C 借用场景渲染气氛D 讲究语言准确并恰当[答案]C8.教师向学生推荐几本传记作品,下列不合适的是()A.《骆驼祥子》(老舍)B.《童年》(高尔基)C.《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D.《忏悔录》(卢梭)【答案】A9、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古文中年龄的称谓的诗句,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垂髫:婴儿一两岁B.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十七八岁C.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豆蔻:女子十五岁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答案】D10、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围绕“课程评价建议”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不恰当的是()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语文教学论课后习题答案

语文教学论课后习题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绪论一、名词解释1.课程:般说来课程至少有两层含义: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而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

2.教学:教学视频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二、试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始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终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所谓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资源,等等;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等;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等等;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如: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

语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来源分类,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问题,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语文课程与教学实施、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等等;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同理论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语文智育与德育的关系、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间的关系,等等;有产生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内部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文本的整体把握与分析认识、教读与自读,等等;有产生于两种或几种课程与教学理论之间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问题、继承传统与借鉴外国母语教育经验的问题,等等。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2010——2015)非官方,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2010年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语文(10年、14年、15年考察):“语文”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指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去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中听说读写的需要。

语文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文章,而是语言的运用。

建国以前亦把语文称为“国文”或“国语”,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

2、模块:“模块”原本是外来词,其基本内涵是在一个系统内若干个彼此具有一定独立性,完整性同时又有一定联系的部分。

教育学意义上的模块理论最早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福多提出。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试行)》将模块解释为:“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

其基本特点是(1)综合性。

每一模块以特定主题为核心,所有内容紧紧围绕主题设置。

(2)相对独立性。

它以科目内相对独立的内容为基础,围绕特定内容,对学生经验与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

(3)相对开放性。

它改造了原有课程内容组织的梯状序列。

课程内容得以纵横沟通,相互连结。

(4)灵活性。

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教学要求,在每一组模块系列中选择从任何一个模块开始学习。

具有一定独立性,完整性同时又有一定联系的部分。

“模块”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可以涵盖更为广泛的主题,打破学科界限壁垒,更好的适应工业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

3、语文课程资源(10年、11年考察):是指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等。

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东北师范大学(2010—201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2010—201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2010——2015)2010年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语文(10年、14年、15年考察):“语文”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指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去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中听说读写的需要。

语文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文章,而是语言的运用。

建国以前亦把语文称为“国文”或“国语”,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工作,将新中国实施听说读写教育的学科正式定名为“语文”。

2、模块:“模块”原本是外来词,其基本内涵是在一个系统内若干个彼此具有一定独立性,完整性同时又有一定联系的部分。

教育学意义上的模块理论最早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福多提出。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试行)》将模块解释为:“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

其基本特点是(1)综合性。

每一模块以特定主题为核心,所有内容紧紧围绕主题设置。

(2)相对独立性。

它以科目内相对独立的内容为基础,围绕特定内容,对学生经验与社会生活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

(3)相对开放性。

它改造了原有课程内容组织的梯状序列。

课程内容得以纵横沟通,相互连结。

(4)灵活性。

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教学要求,在每一组模块系列中选择从任何一个模块开始学习。

具有一定独立性,完整性同时又有一定联系的部分。

“模块”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可以涵盖更为广泛的主题,打破学科界限壁垒,更好的适应工业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

3、语文课程资源(10年、11年考察):是指能够转化为语文课程和服务于语文课程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是广泛的,形式是多样的。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等。

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边城》后,教师推荐“爱情悲剧”主题的小说,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铁凝《哦,香雪》B.小仲马《茶花女》C.莫泊桑《羊脂球》D.茹志鹃《百合花》2.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

A.《陌上桑》B.屈原《离骚》C.《诗经·氓》D.白居易《长恨歌》3.设计《死水》教学,教师准备引入一篇采用“美丑对照”原则创作的文学作品,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雨果《巴黎圣母院》B.老舍《茶馆》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4.指导话题作文“春光无限好”时,教师建议学生引用描写春色的古诗名句,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蕴,下列名句合适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婴儿一两岁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七八岁C.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豆蔻:女子十五岁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6.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虚词“而”的不同用法,下列语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D.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7.学生作文中“通感”修辞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的正确例子来讲解.下列语句合适的是()。

(完整版)语文教学论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语文教学论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语⽂教学论课后习题答案《语⽂课程与教学论》绪论⼀、名词解释1.课程:般说来课程⾄少有两层含义:在⼴义上,课程指的是⼀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作或学习进程;⽽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及其进程。

2.教学:教学视频⼀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相互作⽤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的共同发展。

3.语⽂课程与教学论:语⽂课程与教学论是⼀门研究语⽂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任务是:认识语⽂课程与教学现象,揭⽰语⽂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课程与教学实践。

⼆、试论述语⽂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语⽂课程与教学论是⼀门研究语⽂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始于语⽂课程与教学问题,终于语⽂课程与教学问题,语⽂课程与教学论以语⽂课程与教学问题作为⾃⼰的研究对象。

所谓语⽂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教育⼯作者⼤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盾和理论疑难。

语⽂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有语⽂课程⽅⾯的问题,如:语⽂课程标准、语⽂课程内容、语⽂课程资源,等等;有语⽂教学⽅⾯的问题,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交际教学,等等;有侧重理论⽅⾯的问题,如:语⽂课程的性质、语⽂课程的⽬标、语⽂课程的基本理念,等等;有侧重实践⽅⾯的问题,如:语⽂教学设计的优化、语⽂教学⽅法的选择、语⽂学习⽅法的指导,等等。

语⽂课程与教学⽅⾯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来源分类,有来⾃语⽂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问题,如:语⽂课程与教学设计、语⽂课程与教学实施、语⽂课程与教学评价,等等;有来⾃语⽂课程与教学实践同理论对⽴的问题,如:语⽂知识与语⽂能⼒之间的关系、语⽂智育与德育的关系、继承传统与改⾰创新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式⽅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段之间的关系,等等;有产⽣于语⽂课程与教学论内部对⽴的问题,如:语⽂的⼯具性与⼈⽂性、⽂本的整体把握与分析认识、教读与⾃读,等等;有产⽣于两种或⼏种课程与教学理论之间对⽴的问题,如:语⽂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问题、继承传统与借鉴外国母语教育经验的问题,等等。

大学教育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921

大学教育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921

大学教育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91.[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A)案例教学法B)讨论法C)多媒体教学法D)讲授法答案:D解析:2.[单选题]新课程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而重视学生发展,体现了其实现()的变革。

A)评价主体B)评价指标C)评价功能D)评价方法答案:C解析:3.[单选题]教师管理的根本问题是( )A)提高教师待遇B)提升教师学历C)营造和睦相处的氛围D)激励教师勤奋工作答案:D解析:4.[单选题]张敏16周岁初中毕业,在某餐馆全职打工养活自己。

偶尔还给家人生活费,张敏在行为能力上属于()A)无行为能力人B)限制行为能力人C)准行为能力人D)完全行为能力人答案:D解析:5.[单选题]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6.[单选题]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出自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手里就 会变坏。

”由此可见,卢梭在教育目的上的主张( )。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外在目的论答案:A解析:7.[单选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这表明衡量一个人品德的主要标志是()A)知B)情C)意D)行答案:D解析:8.[单选题]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9.[单选题]关于“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 ( )A)巴班斯基B)凯洛夫C)马卡连柯D)苏霍姆林斯基答案:A解析:10.[单选题]以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经过选择和处理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及其体系是指( )A)德育方法B)德育内容C)德育模式11.[单选题]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常规管理答案:C解析:12.[单选题]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

2019广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与92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与答案

2019广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与92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与答案

2019广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与92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与答案《教育学基础》考试重难点与名校真题详解(十二校联合第二版)由鸿知广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官方教学研发团队与广州大学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

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广州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教育学基础》考试重难点与名校真题详解(十二校联合第二版)全书编排根据广州大学考研参考书目:《教育学基础》(十二校联合第二版)结合提供的广大考研内容,帮助报考广州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广大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

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资料选购适用院系: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学前教育(专业学位)人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生命科学学院: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学位)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地理科学学院: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学位)化学化工学院: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资料选购适用科目:333-教育综合(自命题)内容详情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Part 1 - 考试重难点:通过总结和梳理《教育学基础》(十二校联合第二版)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Part 2 - 教材课后习题与解答针对教材《教育学基础》(十二校联合第二版)课后习题配备详细解读,以供考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做到对广大考研核心考点及参考书目内在重难点内容的深度领会与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
92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答案
(2015年)
广州大学研究生学长‐‐在风中静止 如能为您考研献上一份力,将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2015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答案
一、
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受制于语文教学目的,反映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折射时代对阅读教学的规范要求,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可变性等特点。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语文课程阅读教学要注重文本语言的品味。

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仔细咀嚼、推敲语言,品味语言,让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特别要重视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品评词语、感悟语言的魅力。

二、语文课程阅读教学要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阅读教学必须尊重“整体‐局部‐整体”阅读规律,尊重文本的整体性,重视文本的结构效应,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阅读教学过程应通过对文本不同层面的分析与理解,达到整体把握文本的目标。

同时,在阅读中还要做到“知人论世”,关注作品背后的知识,从而客观地、整体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要关注阅读教学中的多种对话关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强调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鼓励学生对阅读作出有个性的反应。

在多重对话关系中,要准确定位师生角色和教师的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向导作用,学生在阅读中则占主体地位。

四、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
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深理解和关务,享受审美乐趣。

培养学如能为您考研献上一份力,将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五、要注意随文讲解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知识教学是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的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既能帮助理解课文,又能提高语文知识传授的有效性。

六、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两个“课标”都对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建议,主要为一下几项:
1.语文教科书应具有鲜明地时代性。

语文教科书要体现时代特点
和现代意识,显示出新思维、新感受。

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如能为您考研献上一份力,将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

还要注意到新的学习方式,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教科书的形式也应具有现代特征。

2.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文教科书是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同时还要吸收本民族意外的优秀文化。

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要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3.应符合学生的心理。

语文教科书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未完待续)
如能为您考研献上一份力,将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