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_青少年情绪问题的认识与处理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心理问题是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见的挑战,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1. 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儿童青少年时期常常面临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和愤怒。
这些问题主要由于学业压力、家庭问题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引起。
为了帮助他们应对这些情绪问题,父母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与孩子进行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 提供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被关爱的感觉。
- 教导他们有效的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和放松技巧。
- 鼓励他们参与适合他们的兴趣爱好,促进积极的情感释放。
2. 儿童青少年的自尊问题自尊是儿童青少年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有时他们可能会面临自尊受损的问题。
可能的原因包括学业成绩、外貌和与同伴的比较等。
以下是解决他们自尊问题的一些建议:- 赞美和鼓励他们的优点和成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 鼓励他们参与体育活动和艺术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 教导他们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 帮助他们培养适应变化和挑战的能力,促进积极心态的形成。
3. 儿童青少年的社交问题社交问题是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中常见的一类。
一些孩子可能面临与同伴相处困难、羞怯或者缺乏自信等问题。
以下是解决他们社交问题的一些建议:- 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团队活动、社交聚会以及义工服务等,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 鼓励他们主动交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 鼓励他们培养包容和理解他人的态度,提倡友善互助的价值观。
- 教导他们解决冲突的方法,如理性沟通和妥协。
4. 儿童青少年的学业压力问题学业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负担之一。
以下是解决他们学业压力问题的一些建议:- 建立健康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 提供学习上的支持和帮助,对他们的努力给予正面肯定。
如何处理青少年的情绪

如何处理青少年的情绪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青春期的孩子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情绪波动常常是常态。
他们可能因为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社交困难等原因而产生情绪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和引导青少年的情绪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认识青少年情绪、倾听和尊重、积极引导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我们需要了解和认识青少年的情绪。
情绪是人类生理和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情绪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与孩子们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
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视或无视孩子的情绪,情绪问题被认真对待和引导,才能预防潜在的情绪障碍。
第二,倾听和尊重是处理青少年情绪的关键。
青少年常常感到被误解、被忽视或被无视,这种心理状态可能进一步加剧他们的情绪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感受,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
当青少年表达情绪时,我们应该耐心倾听,不打断或是批评他们。
通过倾听,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第三,积极引导青少年情绪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无法完全控制或减少青少年们的情绪波动,但我们可以提供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他们感到愤怒、焦虑或悲伤时,我们可以教给他们一些放松和冷静的技巧,如深呼吸、运动或写作。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主动寻求帮助,通过与他人分享或接受专业指导来处理复杂的情绪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支持体系和亲密关系。
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处理需要集体的力量,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与家长、老师和专业人士合作,共同提供一个安全、支持和理解的环境。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这些支持体系和亲密关系对他们的情绪健康非常重要。
总结起来,在处理青少年情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
了解和认识青少年情绪、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感受、积极引导他们的情绪,并与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合作,这些策略的结合将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的内容:
1.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帮助儿童和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教授他们适当的情绪管理技巧。
这包括情绪表达、冷静下来的方法以及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2. 建立积极的自尊心:鼓励儿童和青少年培养积极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并树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3. 增强社交技巧:教导儿童和青少年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沟通技巧、合作能力、同理心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等。
4. 压力管理:帮助儿童和青少年了解压力的原因和影响,并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如放松技巧、时间管理和积极应对问题的态度。
5. 成功与失败的处理:教导儿童和青少年如何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鼓励他们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坚持追求目标。
6. 网络安全和媒体素养:提供关于网络安全、信息的可信度和媒体的影响等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避免沉迷和受到负面影响。
7. 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预防:介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和自卑等,并提供预防和寻求帮助的方式。
8. 促进身体健康:强调运动、健康饮食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儿童和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只是一些可能包含的内容,实际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根据具体年龄段和个人差异进行个性化设计。
同时,家长和教育者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与学校和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关注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青少年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

青少年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近年来,青少年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备受关注。
在青春期的冲突、压力和挑战下,情绪波动是常见的现象。
然而,如果不正确处理这些情绪,会对他们的健康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应对挑战。
1. 了解情绪的本质和表达方式情绪是人类生理和心理状态的一种反应,可以是愤怒、悲伤、快乐或焦虑等。
青少年首先需要了解情绪的本质,并能准确地识别自己的情绪变化。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寻找适合的方式来表达它们。
2. 接纳情绪,不压抑或抑制它们青少年常常面临压力和挑战,会产生各种情绪。
然而,有些青少年会试图压抑或抑制这些情绪,这可能导致情绪的积累和爆发。
相反,他们应该学会接纳和认识这些情绪,因为情绪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3. 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释放方式正确处理情绪的一种方法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释放它们。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喜好,所以青少年应该探索不同的方式来释放情绪。
有些人可能喜欢进行体育锻炼、听音乐或写日记,而其他人可能更喜欢与朋友交流或参加艺术活动。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平衡情绪并减轻压力。
4. 寻求积极的支持和帮助青少年面临的情绪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寻求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可以与信任的成年人如家长、老师或辅导员寻求建议和支持。
此外,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专业治疗,这些资源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5. 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技巧情绪调节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处理和管理情绪。
这些技巧包括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问题解决和情绪转移等。
通过学习和练习这些技巧,青少年可以更好地调节情绪,增强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6. 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青少年情绪管理的关键还包括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
他们应该注意饮食、睡眠和运动,这些因素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培养正面的人际关系和兴趣爱好也有助于情绪的平衡和调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共病症状

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共病症状焦虑症和抑郁症是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在成年人中广泛发生,而且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呈现出不可忽视的趋势。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常常呈现共病症状,即两种心理障碍同时存在。
本文将探讨儿童和青少年焦虑症和抑郁症共病症状的原因、表现以及对其的应对与干预措施。
一、共病症状的原因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共病症状的产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家庭环境可能成为共病症状的重要诱因。
儿童和青少年常常处于亲子关系较为密切的阶段,家庭中的紧张气氛、亲子冲突、不良教育方式等都可能引起儿童和青少年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其次,社交环境的压力对共病症状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校的竞争压力、同伴间的关系问题等都可能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共病症状。
二、共病症状的表现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共病症状往往呈现出多个方面的表现。
首先,身体症状是共病症状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如胃痛、头痛、胸闷、过度疲劳等。
其次,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症状也极其普遍,包括情绪低落、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过度苛求、注意力不集中等。
此外,儿童和青少年在行为上也可能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共病症状,如回避社交场合、拖延行为、学习困难等。
三、对共病症状的应对与干预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共病症状,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与干预措施。
首先,家庭应该扮演起积极的角色,提供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尽量减少家庭冲突和亲子关系紧张,引导儿童和青少年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
其次,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等。
此外,个体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通过适当的运动和培养兴趣爱好来释放负面情绪。
总结起来,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共病症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了解和认识共病症状的原因、表现以及应对与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和处理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帮助小学生调节情绪

如何帮助小学生调节情绪小学生是一个处于成长过程中的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面临许多情绪问题。
教师和家长应当帮助他们学会调节情绪,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小学生调节情绪,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1. 教育小学生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小学生在情绪上常常缺乏认知和表达能力。
教师和家长应该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帮助他们认识不同的情绪,例如开心、生气、悲伤等。
通过绘画、角色扮演和故事分享等方式,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2. 提供良好的情绪管理模式小学生缺乏经验和技巧来管理情绪。
教师和家长可以提供积极的角色模式,并向他们展示适当的情绪管理方式。
例如,当小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和家长可以模范示范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以此激励他们学会面对困难并处理情绪。
3. 创造有助于情绪调节的环境小学生的情绪易受环境影响。
教师和家长应该创造一个稳定和安全的环境,让小学生感到舒适和安心。
例如,在学校提供安静的休息区域,让小学生在需要时可以暂时远离喧嚣的环境,调整自己的情绪。
4. 培养适应性的应对策略小学生需要学习应对挑战和艰难的能力。
教师和家长可以教给他们一些适应性的应对策略,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考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小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5. 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是舒缓情绪的有效途径。
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小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提供支持和机会给予他们发展。
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体育运动,通过追求自己的兴趣,小学生可以更好地调节情绪,释放压力。
6. 建立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机制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小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了解他们的困扰和忧虑。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小学生可以获得支持和帮助,并学会更好地处理情绪。
7. 建立日常的情绪调节习惯情绪调节需要有持续的实践和培养。
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日常的情绪调节习惯,例如定期进行休闲活动、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青少年如何处理情绪问题和压力

青少年如何处理情绪问题和压力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面临着诸多的情绪问题和压力。
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等都可能对他们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学会有效地处理情绪问题和压力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1. 了解情绪问题和压力的根源青少年处理情绪问题和压力的第一步是了解它们的根源。
情绪问题可能源自于学业负担过重、家庭问题、社交困难等各种因素。
压力则可能来自于学校考试、同伴竞争、自我要求过高等方面。
青少年需要认真思考并找出导致自己情绪问题和压力的原因。
2. 与他人交流与他人交流是缓解情绪问题和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青少年可以选择与亲友、老师、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交谈,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情绪负担,还可以获得理解和支持,从而得到积极的心理反馈。
3. 寻找情绪管理的方法青少年需要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管理方法。
例如,他们可以尝试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或者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此外,参加体育运动、艺术创作、音乐欣赏等活动,也有助于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
4. 建立稳定的生活规律建立稳定的生活规律对于青少年处理情绪问题和压力非常重要。
规律的作息、营养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时间都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础。
青少年应该尽量避免沉溺于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给自己一些私人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和放松。
5. 培养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面对压力,青少年需要培养积极应对的能力。
这包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设定可行的目标、学会放松和休息等。
青少年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放松和冥想的技巧,如深呼吸和身体放松法,以帮助他们缓解紧张和焦虑。
6.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和压力非常严重,已经无法自行解决,他们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可以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有效应对情绪问题和压力。
结语青少年处理情绪问题和压力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通过了解问题的根源、与他人交流、寻找情绪管理方法、建立稳定的生活规律、培养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寻求专业帮助,青少年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并积极应对外界的压力。
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障碍早期识别和治疗的挑战

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障碍早期识别和治疗的挑战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其中,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即患者经历情绪波动的两个极端:抑郁和躁狂。
然而,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的早期识别和有效治疗依然存在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探讨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提供更好的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的服务。
一、早期识别的挑战双相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早期识别面临着多个挑战。
首先,由于儿童和青少年期本身就具有情绪波动的特点,双相障碍的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正常的青少年情绪变化,导致诊断的延误。
其次,儿童和青少年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从而使医生难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此外,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许多儿科医生和教育工作者在识别双相障碍方面也存在困难,进一步加大了早期识别的挑战。
二、治疗的挑战双相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治疗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仍然存在争议。
由于患者年龄较小,身体正在发育,部分常用的双相障碍药物可能对其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进行心理治疗也存在挑战,因为他们的认知和情绪发展尚未成熟,很多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并不适用于他们。
此外,家庭的支持和参与在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的治疗中至关重要,然而,很多家庭对于这种疾病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还不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三、应对挑战的策略为了提升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效果,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其次,在学校和家庭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众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的认知水平,促进早期识别和寻求帮助。
同时,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探索儿童和青少年双相障碍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总之,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障碍早期识别和治疗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兒童及青少年對壓力的反應模式 會隨年齡而有所不同
學齡前兒童的臨床反應
哭泣 怕黑或夜晚 害怕獨處 黏著父母 尿床或大小便失禁 日常行為退化:吸手指頭、咬指甲 作惡夢 焦躁不安 混亂 活動量變小
學齡兒童的臨床反應
身體抱怨 憂鬱、害怕 無力感 睡眠問題 作惡夢 攻擊行為 混亂 退縮 注意力不集中 學業表現變差、拒學
以立即性處理、短期性處理為原則,必要 時再安排後續處理。
治療
一般治療原則
緊急介入
建立支持性的關係,提供必要的資源,減 少負向反應的產生,增加正向的因應技巧。
協助當事人瞭解他們對於創傷事件的反應 是正常的。
降低當事人的逃避行為。 重新賦予創傷事件的意義。
一般治療原則
復原的基本歷程
心理社會因素
創傷後之脆弱因子或危險因子
創傷產生後出現解離症狀會增加 PTSD 的機率,這些解離症狀與想要將創傷 記憶排除有關。
PTSD 的衡鑑
行為觀察法 結構式晤談法 量表及問卷調查法
行為觀察法
直接與當事人互動並進行觀察 由主要照顧者或相關重要他人提供觀
察資料
結構式晤談法
由臨床工作者直接以某種特定架構和 當事人晤談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0 6:10:59 06:10:5 906:10 11/17/2 020 6:10:59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1706 :10:590 6:10No v-2017 -Nov-2 0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6:10:5906:10:5 906:10 Tuesday , November 17, 2020
與創傷事件相似或具有象徵性暗示,無論是內 在或外在的刺激,也會引起強烈的心理痛苦和 緊張的情緒。
與創傷事件相似或具有象徵性暗示,無論是內 在或外在的刺激,也會引起生理上的強烈反應。
持續逃避與創傷事件有關的刺激,一般反 應出現僵化或麻木,此種反應在創傷事件 發生之前從未出現過,而且有下列情況中 的三種以上:
學習理論
透過古典制約 (classical conditioning) 學習而來:創傷情境導致害怕反應。
透過操作制約 (operant conditioning) 學習而來:逃避壓力情境,以達到減 低害怕的目的。
心理社會因素
創傷反應前之脆弱因子或危險因子
四分之一兒童期有過創傷經驗 具有反社會、妄想、依賴型的人格特質 不當的支持系統 具有遺傳精神病史 目前存有壓力事件 目前酗酒
量表及問卷調查法
評估症狀是否出現 評估症狀出現的次數、頻率 同時評估症狀的頻率和強度
量表及問卷調查法
國外工具
Child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 Index (CPTS-RI) (Frederick et al, 1992)
Childhood PTSD Interview (Fletcher, 1991) Parent Report of the Child’s Reaction to
校園內的輔導策略
給他(她)跟其他學生同等機會去從事相 關的活動和作業,維持學校生活的正常化。
結合家庭、學校、醫療及相關社會資源, 提供必要的資訊和實質的協助。
結論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 0.11.17 20.11.1 7Tuesd ay , November 17, 2020
創傷後壓力症 (PTSD) 的處理
處理
一般處理原則 (三級預防的概念)
發現目標族群,主動篩選出可能的個案 提供預防性處置,減少進一步發展出創
傷後壓力疾患的可能性 施以必要的介入,減低 PTSD 的衝擊
治療
一般治療原則
早期介入
最佳時機是經驗創傷事件之後,但還沒有 發展成為創傷後壓力疾患之前。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1.17 20.11.1 706:10:5906:1 0:59No vember 17,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17日 上午6时 10分20 .11.172 0.11.17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 020年1 1月17 日星期 二上午6 时10分 59秒06 :10:592 0.11.17
經驗分享團體
經驗分享團體 (debriefing group) 通常在 災難發生後 24~72 小時內進行
需持續追蹤 主要功能
減輕創傷對受難者的深層情緒影響 提供情緒支持及正向回饋
行為治療
原則:降低害怕等負面反應,增加更 好的因應行為
方法:
系統減敏感法 / 放鬆訓練 逐步暴露 洪水法
建立安全感 ↓
重建創傷故事 ↓
恢復當事人與社會的聯繫
治療
治療理論與方法
藥物治療 經驗分享團體 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 家族治療 其他療法
藥物治療
若出現過度興奮(如:坐立難安、躁動), 可暫時給予抗焦慮劑或其他精神藥物。
若持續失眠,可考慮給予安眠藥。 若出現極度憂鬱,可考慮給予抗憂鬱劑。
PTSD 的臨床診斷
PTSD 的診斷 (DSM-Ⅳ)
曾經暴露在創傷事件中,而且具備下列兩 種情況:
親身經驗、親眼目擊,或是面對過死亡與重傷 的事件、死亡與重傷的威脅,或是身體健康的 損壞。這種創傷事件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也 可能發生在別人身上。
產生強烈的恐懼、震驚和無助的感覺。孩子可 能表現出暴躁或手足無措的行為。
設法逃避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思考、感受或談論 設法逃避引起創傷回憶的活動、地點或人物。 無法想起創傷事件的重要部分。
對重要活動喪失興趣或很少參與。 感覺與別人漠不相干或逐漸疏遠。 情感的範圍縮小,例如: 不再有愛心和熱心的
表現、無法再愛。 感到前途已黯淡或喪失人生重大的期望,例如
不在乎學校功課的好壞、不想再升學、不想結 婚、不想再有一番事業或正常壽命。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1720.1 1.1706:1006:10 :5906:1 0:59No v-20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 月17日 星期二6 时10分 59秒T uesday , November 17, 2020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能轻易流失,这样 我们才 能真正 强大。2 0.11.17 2020年 11月17 日星期 二6时1 0分59 秒20.11. 17
症狀會隨時間變動
可完全恢復: 約 30~40% 持續有輕微症狀: 約 40% 有中等症狀: 約 20% 症狀不變或惡化: 約 10%。
與其他疾病共病:憂鬱症、焦慮症
PTSD 的衝擊影響因素
兒童、青少年的發展水準 對家人反應的知覺 直接暴露於災難事件的程度
PTSD 的預後
預後佳的影響因素:
對環境的反應持續處在高度警戒的狀態, 這種狀態在創傷事件發生之前並沒有出現, 症狀包括下列情況中的兩種以上:
很難入睡或經常醒來。 暴躁或容易大發脾氣。 很難集中注意力。 過份警覺。 過份的驚嚇反應。
症狀出現的期間有一個月以上。 情緒的困擾嚴重妨礙社會關係、功課以及
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活動。
創傷經驗不斷地被再度體驗,反覆產生痛 苦、緊張而且有干擾性的回憶。這種回憶 包括想像、思考或是知覺。對兒童來說, 創傷事件的過程和內容可能反覆地在遊戲 中呈現。
一再夢見痛苦的回憶。 年幼的孩子可能會作惡夢,但不見得有實質或 與創傷事件相關的內容。
感覺到或表現出來好像創傷事件在重演。例如 過去的體驗再度出現,有幻覺、幻念或是事件 的倒敘,幼小兒童可能會重新扮演創傷事件。
仔細觀察學生的行為反應,有特殊異常行 為表現應加以注意和瞭解。
盡量提供安全感,讓他(她)覺得老師是 可以信賴的人。
盡量不要讓學生落單,提供實際的安全防 護及心理支持。
校園內的輔導策略
鼓勵他(她)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藉由遊 戲或活動得到情緒的抒解和恢復的力量。
假如學生願意的話,鼓勵他們以遊戲、畫 圖、語言、文字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經驗, 或讓有同樣經驗的人組成小團體;如果不 願意則不要勉強,以免讓他們更害怕。
創傷事件
重大人為意外傷害
車禍 空難 戰爭
…...
創傷事件
暴力、虐待、性侵害等事件 重要他人經歷創傷事件
PTSD 典型的臨床症狀
緊張壓力的來源 (stressor) 一再重覆創傷經驗 (re-experience) 害怕與逃避 (avoidance) 過度警醒 (hyper-arousal)
症狀快速發作 持續時間短於6個月 病前功能好 社會支持強 無其他物質濫用或精神病史
可能病因
生物性因素 心理動力因素 學習理論 心理社會因素
生物性因素
遺傳 神經生理 先天氣質
心理動力因素
創傷使先前靜止但沒有解決的衝突再 次呈現。
創傷事件的記憶導致痛苦,使個體在 意識層面想要抑制(如:麻木或轉移 注意)創傷事件,而形成更多衝突。
兒童/青少年情緒問題的認識與處理 — 創傷後壓力症 (PTSD)
李筱蓉 臨床心理師 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
創傷後壓力症 (PTSD) 的認識
創傷 ………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創傷通常是在無法預期的情況下突然發生,是在日 常經驗的範圍之外,會帶給個體震驚的感受,並失 去控制感。
創傷事件
重大天然災害
地震 土石流 風災 水災…...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1月 上午6时 10分20 .11.170 6:10No vember 17, 2020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1 月17日 星期二6 时10分 59秒06 :10:591 7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6时10 分59秒 上午6 时10分0 6:10:59 20.1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