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热平衡综合实验

合集下载

HG-75/3.82-7型锅炉热平衡试验及炯分析

HG-75/3.82-7型锅炉热平衡试验及炯分析


单纯 进行 热分 析及 热平 衡 计 算 是 不够 的 , 须 利 用 必 炯 分 析方法 进行 计算 。 分 析 方法 是 从 能 量 的数 量 炯 和 质量 2个方 面分 析 能 量 的利 用 情 况 … , 与热 平 衡 分 析 方法相 比 , 分 析方 法 可 以更完 善 、 具体 地 衡 炯 更 量 锅 炉装置 的 热力学 完 善程 度 J 。
用 情况 。为 了全 面衡 量 锅 炉 能 量 利用 的完 善 程 度 ,
2 炯 损 失 和炯 分 析
锅 炉 的炯平 衡方 程式 为 :
11 + m 。 7, e e

+m11 e =m22 e +mAA Q +A 1 e + 0 ( )
式 中 :— — 比炯 ; e
A — 锅炉 各种 炯损 失 的总 和 ; —
3 3
E^ [ 一 )一Tl ] P: ( o n
() 5
所具 有 的炯值 , 论 上 应 等 于燃 烧 前 燃 料 和助 燃 空 理 气等 所 具有 的炯 值 之 和 。但 实 际 过程 中因存 在燃 烧 的 不可 逆炯 损 失 , 气 所 具 有 的 炯值 要 比燃 料和 助 燃 燃 空气 所具 有 的 总炯值 小 。
() 2
— 2 一 兰 一 :1 二 一—
( j 3 )
() 1 通过 热平衡 试 验 , 确定 锅 炉实 际负荷 ; () 2 确定 锅炉 机组 的热 效 率 ;
固体 燃料 的化 学炯 :
61 6 E^ 1 1 0 64+0 1 19 H +0 0 0 + c:Q ( . 0 . 5

() 3 确定锅炉机组各项 热损失 的大小 , 分析造
成 各项 热损失 的原 因并 寻求 降低 热 损 失 的方法 , 以

锅炉热平衡测试的基本要求及其测试方法

锅炉热平衡测试的基本要求及其测试方法

3 热 平衡 测试 的项 目和 方 法
3 . 1 测试 项 目
第一 , 燃煤元素分析 、 工业分析 、 低位发热量 。第 二, 燃煤 消耗量。 第三 , 蒸汽锅 炉给水量, 热水锅炉的循 环水量。第四, 蒸汽锅炉给水温度、 给水压力。 第五 , 热
水锅 炉进 、 出口水的 温度 。第六 , 过 热 蒸汽 温度 。第七 ,
Bo i l e r He a t Ba l a nc e Te s t Pl a n a nd Te s t Me t ho d The r e of
L I U Da —z h u
( T h e r m o e l e c t r i c l a P l a n t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Q i t a i h e Mi n i n g L i m i t e d L i a b i l i t y C o m p a n y , Q i t a i h e , 1 5 4 6 0 0 , C h i n a )
安装仪表 , 并认真检查仪表的安装位置和参数设 定, 等 等。 第三 , 全面检查锅炉各部件、 炉墙和辅机等 , 如有异
常及 时排 除。
衡法测定效率。 第二, 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的出力由实
测决定。 第三 , 正 式测 试应在 锅 炉 热工 况稳 定和 燃烧 调
整 到指 定 工 况 1 h后 进行 。第 四 , 锅 炉测 试所 用燃 煤 和
渣、 漏煤 、 溢 流灰 、 冷灰 、 烟 道 灰和 飞灰 可燃物 含 量 。第
不得 小 于指 定运行 压 力的 9 0 %。③ 蒸 汽锅 炉 的 实 际给
水 温度 与 设 计值 之 差 应控 制在 3 0 q C—一 2 0  ̄ ( 2 。④ 热 水 锅 炉 的进 、 出水温 度 与设计 值 之 差不得 大 于 ±5 ℃ 。⑤ 热 水锅 炉 的压 力不低 于设计 压 力的 7 0 %。第六 , 测试 结 束后 , 锅 筒的水位 和 煤 斗的 煤位 应 与测 试 开始 时一致 。 手烧 锅 炉 , 测试 结 束前和 测 试 开始 前均 应 清 炉。 第七 ,

第8章 锅炉的热平衡

第8章 锅炉的热平衡
8.3 锅炉的热平衡
热效率是锅炉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表明锅炉设备的 完善程度和运行管理的水平。燃料是重要能源之一,提 高锅炉热效率以节约燃料,是锅炉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 方面。 锅炉热平衡是研究燃料的热量在锅炉中利用的情况: 有多少被有效利用;有多少变成了热量损失;这些损失 又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它们产生的原因。研究的目的是 为了有效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图8-3 q2、q3、q4、η与α的关系
• 合理的α1″值应使 q2、q3、q4三项热 损失的总和最小。 如图8-3所示。 • 通常排烟热损失 是锅炉热损失中 较大的一项,一 般装有省煤器的 水管锅炉,q2约 为6—12%;不装 省煤器时,往往 高达20%以上。
η
q2 q3 q4 临界值 α
六、散热损失
q2影响因素
• 影响排烟容积大小的因素有炉膛出口过量空气 系数α1″,烟道各处的漏风量及燃料所含水分。 如炉墙及烟道漏风严重,α1″大;燃料水分高, 则排烟容积就大,排烟损失就增加。为了减少 排烟损失,必须尽力设法减少炉墙烟道各处的 漏风,在锅炉安装施工时应重视炉墙、烟道等 砌筑的严密性。但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α1″的 大小,应注意到它不仅与q2有关,还与q3、q4 有关。减小α1″,q2可以降低,但q3、q4会增加。
q6 q q %
hz 6 lq 6
八、燃料消耗量
• 锅炉每小时耗用的燃料称为锅炉的燃料消耗量, 由式(8-22)可得燃料消耗量的计算式: Qgl Qgl •
B Qr gl B Qdw gl
• 对于固体燃料,考虑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的 存在,实际参加燃烧反应的燃料量应为,
q4 B j B (1 ) 100
q3 Q3 100% Qr
q3

锅炉的热平衡资料PPT教案

锅炉的热平衡资料PPT教案

4.锅炉运行工况对q4的影响( 锅炉负荷增加) 运行时锅炉负荷增加,相应地穿过 燃料层 和炉膛 的气流 速度迅 速增加 ,以致 飞灰损 失也加 大。此 外,层 燃炉运 行时的 煤层厚 度、链 条炉炉 排速度 以及风 量分配 ,煤粉 炉运行 时的煤 粉细度 及配风 操作等 对q4也 有影响 。过量 空气系 数对q4 也有影 响,如
2)锅炉每小时有效利用热量Qgl
gl
锅炉正平衡只能求得锅炉的热效率, 不能据 此研究 和分析 影响锅 炉热效 率的种 种因素 ,以寻 求提高 热效率 的途径 。而反 平衡则 是依据 对各种 热损失 的测定 来计算 其锅炉 热效率 。 对小型锅炉而言,一般以正平衡为主 ,反平 衡为辅 。对于 大型锅 炉,由 于不易 准确测 定燃料 消耗量 ,其锅 炉热平 衡主要 靠反平 衡求得 。
(3)只以反平衡法进行测定时,两次测 试偏差 应在6 %以内
锅炉热平衡及锅炉热效
3.锅炉的毛效率及净效率
锅炉的毛效率
——通常所指的锅炉效率都是毛效率
锅炉的净效率
——是在毛效率基础上扣除锅炉自用 汽和电 能消耗 后的效 率。
式中
— —自用汽和自用电能消耗所相当的锅 炉效率 降低值
gl
j
j gl
令:
,
ahz
Ghz (100 BA y
Rhz )
alm
Glm (100 BA y
Rlm )
a fh
G fh (100 BA y
R fh )
则:灰平衡方程为:
ahz alm a fh 1
a fh 1 ahz alm
第10页/共23页
§3.2 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第三章
G fh
a fh BA y 100 R fh

锅炉热平衡试验

锅炉热平衡试验

锅炉热平衡试验锅炉热平衡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锅炉热平衡试验的目的是测定锅炉的效率及各种热损失。

在新锅炉安装结束后的移交验收鉴定试验中、锅炉使用单位对新投产锅炉按设计负荷试运转结束后的运行试验中、改造后的锅炉进行热工技术性能鉴定试验中、大修后的锅炉进行检修质量鉴定和校正设备运行特性的试验中以及运行锅炉由于燃料种类变化等原因进行的燃烧调整试验中,都必须进行热平衡试验。

按热平衡试验进行的方式又可分为正平衡及反平衡试验。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初步掌握锅炉热平衡实验的方法,获得一次较综合的实验技能训练,具体内容包括:1、了解热平衡实验系统的组成;2、掌握锅炉给水温度、压力、流量、排烟温度、灰渣质量、灰渣中可燃物含量、烟气成分等的测量方法,通过分析误差原因,学习减小误差的方法;3、掌握锅炉各项热损失的计算方法;4、掌握锅炉正、反平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对象热平衡综合实验在我校锅炉房进行,该锅炉为供热链条锅炉,其型号为SZL 4.2-0.7 /95/70-AII 2,锅炉的额定参数见表1。

表1 SZL 4.2-0.7 /95/70-AII 2型锅炉额定参数项目单位数值MW 4.2 额定功率MPa 0.7 工作压力2m 7.23 炉排有效面积2m 157.3 本体受热面积190 排烟温度 ?81.56 锅炉效率 ,95 出水温度 ?70 回水温度 ?三、实验原理锅炉热效率测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就是锅炉在稳定工况下进出热量的平衡。

1、锅炉热平衡锅炉工作是将燃料释放的热量最大限度的传递给汽水工质,剩余的没有被利用的热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损失掉了。

在稳定工况下,其进出热量必平衡,可表示如下:输入锅炉热量,锅炉利用热量,各种热损失(%)锅炉输入热量以(kJ/kg)或100表示。

Qr锅炉热损失包括以下几项:(1) 排烟热损失(kJ/kg)或(%); Qq22(2) 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kJ/kg)或(%)。

链条炉包括:炉渣机械未完Qq44lzfhlzfh全燃烧热损失、,飞灰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与漏煤机械未完全QqQq4444lmlm燃烧热损失、等三项; Qq44(3) 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kJ/kg)或(%); Qq33(4) 锅炉向环境散热热损失(kJ/kg)或(%); Qq55(5) 灰渣物理热损失等其他热损失(kJ/kg)或(%)。

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方法

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方法

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方法介绍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是一种测试锅炉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各部分的热平衡情况的方法。

通过该实验可以评估锅炉的工作效率、热损失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为锅炉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目的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的目的是: 1. 评估锅炉的热平衡情况; 2. 分析热损失情况,找出可能的问题; 3. 为锅炉的调整和维护提供依据。

实验步骤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的步骤如下:1. 试验准备•准备好必要的试验设备,如温度计、热工仪表等;•清洁锅炉的内外部,确保无阻塞和漏风现象;•确定试验参数和记录格式。

2. 开始试验•启动锅炉,并调整锅炉运行至正常工作状态;•记录锅炉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进出口温度、流量、压力等。

3. 测量热量损失•用热工仪表测量各部分的热量损失情况,包括锅炉本体、烟气、水冷壁等;•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各部分的热损失百分比,并进行比较分析。

4. 分析问题和改进措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是否存在过高的热损失或不均衡的热分布等;•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措施,如增加保温材料、改善烟气排放等。

5. 结果总结与报告•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结果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过程和结论等内容。

注意事项在进行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安全措施•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如防止燃气泄漏、高温烫伤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人身和设备损伤。

2. 数据准确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结果的可信度至关重要,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仪器进行测量;•实验数据的记录应详细和准确,避免出现错误或遗漏。

3. 实验环境•实验环境应保持稳定,避免干扰实验结果;•适当调整锅炉的运行参数,以满足实验的需要。

4. 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改进措施;•避免片面解读数据,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进行分析。

实验效果与应用通过锅炉机组热平衡实验,可以评估锅炉的热平衡情况,分析热损失情况,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锅炉热平衡基础知识及实验

锅炉热平衡基础知识及实验

锅炉热平衡 一、锅炉热平衡概念1、锅炉热平衡锅炉机组的热平衡是指输入锅炉机组的热量与锅炉机组输出热量之间的平衡研究燃料的热量在锅炉内部的利用情况,测算多少热量被利用,多少热量损失,以及这些损失的表现方式与产生原因;热平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寻找最佳的途径。

即:输入锅炉的热量+有效利用热量=输出锅炉的热量+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其它热损失2、热效率是衡量锅炉设备的完善程度与运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热效率是锅炉运行管理的主要工作。

为了全面评定锅炉的工作状况,有必要对锅炉进行热平衡测试,从而更加细致的分析总结影响热效率的因素,得到测量数据以指导锅炉的运行与改造。

二、热平衡公式123456 f Q Q Q Q Q Q Q =+++++式中fQ ——1kg 燃料带入炉内的热量,kJ/kg1Q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kJ/kg2Q ——排烟热损失,kJ/kg3Q ——化学(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kJ/kg4Q ——机械(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kJ/kg5Q ——散热损失,kJ/kg6Q ——灰渣物理热损失及其它热损失, kJ/kg变成以百分数表示的热平衡方程式,即:123456100q q q q q q =+++++式中:1q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占输出热量的百分数,11100%rQ q Q =⨯i q ——某项损失的热量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100%ii rQ q Q =⨯图 煤粉锅炉机组热平衡示意图1、输入热量 f Q(1)对于燃煤或燃油锅炉每kg 燃料带入锅炉的热量为:,,/f net ar ph ex at Q Q Q Q Q kJ kg =+++式中:Q 2Q 4hz Q 6hznet,ar Q ——燃料的低位发热量,kJ/kgph Q ——燃料的物理显热, kJ/kgph f fQ c t =ex Q ——用锅炉以外的热量加热空气时,空气带入锅炉的热量,kJ/kg02211()ex Q V c t c t β=-at Q ——用蒸汽雾化燃料油,雾化蒸汽带入的热量,kJ/kg(2510)at at at Q G i =-(2)对于燃煤锅炉如果燃料和空气没有利用外界热量进行预热,且燃煤水分M ar < net,ar Q /630,则输入热量,f net ar Q Q =2、排烟热损失2Q(1)定义:由于排出锅炉时的烟气焓高于进入锅炉时的空气焓而造成的热损失,是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

锅炉 热平衡 环评

锅炉 热平衡 环评

锅炉热平衡环评English:A boiler is a device used to generate steam or hot water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heating, power generation, or industrial processes. The operation of a boiler involves maintaining a thermal balance, where the energy input from fuel combustion is equal to the energy output in the form of steam or hot water. Achieving thermal balance is crucial for the efficient and safe operation of a boiler.To establish thermal balance, several factors need to be considered. Firstly, th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a boiler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application. Factors such as desired steam or hot water output,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boiler's size and type. Secondly, the efficiency of fuel combustion is crucial in achieving thermal balance. Boilers should be designed and operated efficiently to minimize energy losses and maximize heat transfer. Technologies such as advanced burners, heat recovery systems, and control systems can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fuel combustion.Moreover, managing heat loss is essential in maintaining thermal balance. Heat loss can occur through various mechanisms, including flue gas losses, radiation losses, and conduction losses. Effective insulation, proper maintenance, and regular inspections can help reduce heat loss and optimize thermal balance. Additionally, the control of excess air is critical in achieving efficient fuel combustion. Too much excess air can result in higher flue gas losses, while insufficient air can lead to incomplete combustion and increased emission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is a crucial aspec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boiler systems. It evaluates the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nd proposes mitigation measures to minimize adverse effects. EIA considers factors such as air emissions, water usage, waste management, and noise levels. By assess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keholders can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implement effective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ensure compliance with regulatory standards.中文翻译:锅炉是一种用于生成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可用于供暖、发电或工业过程等各种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热平衡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锅炉热平衡试验的目的是测定锅炉的效率及各种热损失。

在新锅炉安装结束后的移交验收鉴定试验中、锅炉使用单位对新投产锅炉按设计负荷试运转结束后的运行试验中、改造后的锅炉进行热工技术性能鉴定试验中、大修后的锅炉进行检修质量鉴定和校正设备运行特性的试验中以及运行锅炉由于燃料种类变化等原因进行的燃烧调整试验中,都必须进行热平衡试验。

按热平衡试验进行的方式又可分为正平衡及反平衡试验。

通过本实验。

1、了解热平衡实验系统的组成;
2、掌握锅炉给水温度、压力、流量、排烟温度、灰渣质量、灰渣中可燃物含量、烟气成分等的测量方法,通过分析误差原因,学习减小误差的方法;
3、掌握锅炉各项热损失的计算方法;
4、掌握锅炉正、反平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锅炉热效率测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就是锅炉在稳定工况下进出热量的平衡。

1、锅炉热平衡
锅炉工作是将燃料释放的热量最大限度的传递给汽水工质,剩余的没有被利用的热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损失掉了。

在稳定工况下,其进出热量必平衡,可表示如下:
输入锅炉热量=锅炉利用热量+各种热损失
Q(kJ/kg)或100(%)表示。

锅炉输入热量以
r
锅炉热损失包括以下几项:
(1) 排烟热损失2Q (kJ/kg)或2q (%);
(2) 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4Q (kJ/kg)或4q (%)。

链条炉包括:炉渣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4lz Q 、4lz
q ,飞灰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4fh Q 、
4fh q 与漏煤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4lm Q 、4lm
q 等三项;
(3) 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3Q (kJ/kg)或3q (%); (4) 锅炉向环境散热热损失5Q (kJ/kg)或5q (%); (5) 灰渣物理热损失等其他热损失6Q (kJ/kg)或6q (%)。

国家标准GB/T -2587-1981规定:热平衡基准温度建议为环境温度;燃料发热量规定用收到基的低位发热量y
DW Q 。

根据锅炉热平衡概念,可画出锅炉热平衡图如图1所示。

2、锅炉热效率
锅炉热效率为锅炉利用热量1Q 占输入热量r Q 的百分数,用gl η(%)表示。

它可由输入-输出热量法或热损失法通过实验求得。

输入-输出热量法:
1
100gl r
Q Q η=
⨯ % (1) 热损失法:
gl η=100-(2q +3q +4q +5q +6q ) % (2)
工业锅炉的测量误差是在额定负荷下两次热效率实验之间的偏差,对于输入-输出热量法不得大于4%,而对于热损失法不得大
于6%。

锅炉热效率按两次实验的平均值计算。

同时用输入-输出热量法与热损失法时,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热效率偏差不得大于5%,以输入-输出热量法所得效率值为实验结果值,热损失法作参考。

3、热量计算
(1) 输入热量r Q
y
r DW
rx Q Q Q =+ kJ/kg (3) 式中 y
DW Q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kJ/kg
rx Q ――燃料物理显热, kJ/kg
本实验中,实验室的基准温度取环境温度,输入热量只计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y DW Q 。

(2)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gl Q
热水锅炉每小时有效吸热量gl Q 按下式计算:
'''
3()10gl rs rs Q G i i =-⨯ kJ/h (4)
式中 G ――热水锅炉每小时加热水量,kg/h ;
'rs i ,''
rs i ――热水锅炉进水及出水的焓,kJ/kg 。

(3) 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4Q 链条炉
44444lz fh cjh lm
Q Q Q Q Q =+++ kJ/kg (5)
4
4100r
Q q Q =
⨯ % 式中
4lz
Q ――炉渣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kJ/kg ;
4fh Q ――飞灰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kJ/kg ;
4cjh
Q ――沉降灰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kJ/kg ; 4lm Q ――炉排漏煤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kJ/kg 。

本实验中,只计炉渣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4lz
Q 和飞灰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4fh Q ,其计算公式为:
c
lz c
lz
lz
y
lz C C a A Q -=10027.3274
/kJ kg (6) c
fh
c fh fh
y fh C
C a A Q -=10027.3274 /kJ kg (7)式中 c
lz C 、c fh C ――分别为炉渣和飞灰中可燃物含量
百分数,%;
lz a 、fh a ――分别为炉渣、飞灰量占入炉煤总灰量的质量份额。

(4) 排烟热损失2Q 排烟热损失按下式计算:
04
2[()](1)100
py py k lk q Q I a V ct =--
kJ/kg (8)
2
2100%r
Q q Q =⨯ (9) 式中
py I ――排烟的焓,kJ/kg ,由烟气离开锅炉最后一个受热面处的烟气温度py ϑ和该处的过量空气系数py a 所决定, py ϑ值在热平衡实验中测定;
py a ――排烟处的过量空气系数,热平衡实验时,py a 值可由烟气分析测定气体成分,然后计算求得;
0k V ——每kg 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的理论空气量,m 3;
()lk ct ——每3Nm 干空气连同其带入的10g 水蒸气在温度为t ℃时的焓;
由于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存在,对1kg 燃料所生成的烟气容积需乘以4
(1)100
q -
的修正值。

通常排烟热损失是锅炉热损失中较大的一项,一般装有省煤器的水管锅炉,2q 约为%12~%6;不装省煤器时,往往高达20%以上。

(5) 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3Q
4
342(126.36358.18107.98590.79)(1)100
gy m n q Q V CO CH H C H =+++- kJ/kg (10) 3
3100%r
Q q Q =
⨯ 式中:
gy V ――取样点处干烟气容积,如下式:
20.3751.866
y y
gy C S V RO CO
+=+ 3/Nm kg (11) y C 、y S ――燃料收到基成分质量含量百分数,%;
CO 、4CH 、2H 、m n C H ――取样点处干烟气中可燃气体CO 、4CH 、2H 、m n C H 的容积百分比,%。

燃煤锅炉可认为 420,0,0m n CH H C H ===。

(6) 散热损失 按照附录D 计算。

(7) 灰渣物理热损失6Q 6()100ar lz lz
r lz
A a ct Q Q C =
- kJ/kg (12)
6
6100%r
Q q Q =
⨯ (13) 式中:
lz t ——灰渣离开炉膛时的温度,当不直接测量时,链条炉lz t =600℃; lz c ——为炉渣,/kJ (⋅kg ℃) 它们由下式计算
40.71 5.0210lz lz c t -=+⨯ /kJ (⋅kg ℃) (14)
本实验中,只计算灰渣造成的热物理损失。

四、实验仪器
1、元素分析仪:测量燃料中C、H、O、N、S的质量百分比;
2、奥氏烟气分析仪:测量烟气容积成分;
3、热电偶温度计:测量烟气、给水、出水等温度;
4、玻璃管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
5、弹簧管式压力表:测量给水、出水的压力;
6、超声波流量计:测量给水流量;
7、马弗炉、天平:测量灰渣中的含碳量;
8、数显量热仪:测量燃料的低位发热量。

五、实验方法
1、实验运行工况及测试时间
为了保证测试数据的正确性、真实性,热平衡实验应在锅炉运行稳定工况1小时后进行。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对于火床燃烧、火室燃烧、沸腾燃烧固体燃料的工业锅炉,试验测试时间应不小于4h。

但考虑到我校供热锅炉的运行特点,实验分别安排在上午和下午热负荷稳定后进行,实验测试时间缩短为2小时。

2、正平衡法(输入-输出热量法)实验
(1) 测量项目:
根据热平衡界限图,以及输入、输出热量计算有关公式,正平衡实验所需测量的项目列于表2。

表2 正平衡法(输入-输出热量法)测量项目
(2) 测量方法
燃煤消耗量测量:由锅炉房提供;
燃料发热量和元素分析成分测量:由数显量热仪和元素分析仪测量;
给水流量:通过超声波流量计测量;
压力测量:弹簧管压力表测得;
温度测量:热电偶测温器。

3、热损失法热效率实验
(1)测量项目
根据热平衡界限图1、图2及各项热损失的计算公式确定的测量项目见表3。

表3 反平衡实验需测数据
(2)测量方法
排烟温度:由热电偶测温器测得;
烟气成分:从烟道尾部取得烟气样品,由奥氏烟气分析仪测得;
灰渣、飞灰重量:锅炉房提供
灰渣、飞灰含炭量:取得灰渣样品,用马弗炉灼烧,测得其含炭量。

六、实验报告
学生测量完所有数据后,分别用正平衡和反平衡方法计算锅炉热效率,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写出实验目的、所测量数据、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等。

附录B 热平衡实验数据记录
一、实验燃煤特性(入炉燃煤取样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