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园林植物播种繁育
园林植物的繁殖—播种繁殖

• ⑵种子催芽
• 催芽处理就是使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在适宜的水分、 温度和通气等条件作用下,解除休眠提早萌发。
• 常用的催芽方法有以下几种:
• ①低温层积处理 层积使坚硬的种皮逐渐软化,种皮 透性增强。种子的内含物向有利于发芽的方向转化, 种子内的发芽抑制物如脱落酸等逐渐降低以至消失, 而发芽促进物质如赤霉素、激动素等含量上升。同时 在层积过程中贮藏物质开始降解,各种酶活性增强, 可溶性物质增加。层积温度大多在1℃~10℃的范围 内,以2℃~7℃为最适宜。层积时间因种类而异,一 般在1~6个月的范围内。
• 1.应用:大部分露地花卉是先在苗床育苗,经 分苗和移植后,最后定植于花坛或花圃中。
• 2.作用:加大株间距,扩大幼苗的营养面积。
•
切断主根,可促使侧根发生。
•
抑制徒长。使幼苗生长充实、株丛紧密。
• 3.时间:以幼苗水分蒸腾量极低时进行为适宜。 并边移植、编浇水,一畦全部移植后再浇水。
•
降雨前移植。因移植时损伤根系,影响成
一、播种前的准备
•(一)土壤准备 •1、整地 •改进土壤物理性质 •保持土壤水分 •促进土壤风化和有益微生物的活动 •有利于可溶性养分含量的增加 •可预防病虫害。将土壤病虫害等翻于表层, 暴露于空气中,经日光和严寒灭杀。
步骤
• 清理圃地 • 浅耕灭茬:表土耕作措施,一般为510cm • 耕翻土壤:主要环节,多在春秋两季进行, 具体时间视土壤含水量而定。 • 土壤过干,费工费时; • 土壤过湿破坏土壤团粒结构,物理性质恶 化,形成硬块,特别是粘土
③机械损伤处理 对一些种皮坚硬的种子,可用人 工方法将种子与粗沙等混合摩擦,有的可适度碾 压,使种皮破裂,透性增加,促进种子发芽。或用 超声波处理,可促使空气、水分进入种子,促进萌 发。如夹竹桃、梅、油桃和橄榄等。
08园林苗圃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种源、母树林、种子园、良种、植物结实周期性、植物结实大小年、播种繁殖、种子精选、生理后熟、低温层积催芽、种子的生理后熟、种子的形态成熟、种子的生理成熟、种子的活力、种子的生活力、种子的寿命、种子的湿藏、种子的安全含水量、种批、初次样品、送检样品、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发芽势、种子的场圃发芽、种子的千粒重、种子的净度、种子的优良度、种子的休眠、种子的生理休眠、播种苗、无土栽培、苗木假植、苗木的合理密度、苗圃、苗木、播种育苗、种子的催芽、播种量、嫁接、嫩枝扦插嫁接亲和力、无性繁殖、营养繁殖苗、嫩枝扦插、嫁接育苗、压条育苗、埋条育苗、根孽育苗、容器育苗、无土栽培、假植、实生苗、移植苗、苗圃轮作、条播、点播、撒播、茎根比、接穗、枝接、切接、劈接、皮下接、腹接二、填空1、选择苗圃地时,考虑的自然条件有9、一般实生树木从种子发芽到植株死亡为止,要经过( )、( )、( )和( )几个性质不同的发育年龄。
10、净种的方法有( )、( )、( )、( )。
11、实践证明,大多数林木种子贮藏的最佳温度为( )。
12、林木种子干燥的方法有( )和( )法。
13、种实调制工作的内容包括( )、( )、( )及( )。
调制往往因果实种类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调制方法,比如球果类可采用( )、( )。
14、贮藏中的种子仍进行着( ),其实质是一种( ),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
15、湿藏法可分为( )、( )、( )。
16、在一般情况下,种子的( )是决定贮藏方法,影响贮藏效果的主导因素。
2、苗床分为( )、( )、( )。
3、土壤灭菌杀虫常用的药剂有( )、( )、( )。
(举三种)4、基肥的种类有( )、( )、( )。
5、播种苗的第一个年生长过程,可分为( )、( )、( )、( )。
6、掌握春播的原则是( )。
具体应在地有( )cm处平均地温稳定在( )℃为适宜。
7、播种方法有( )、( )、( )。
8、种子的催芽方法有( )、( )、( )。
南方园林常用苗木 - 第八章 地被

目录第八章地被 ..................................................................................................................... - 3 - 1。
紫背竹芋.............................................................................................................. - 3 - 2。
合果芋 ................................................................................................................. - 3 - 3。
白蝶合果芋 .......................................................................................................... - 4 - 4。
绿萝 ..................................................................................................................... - 4 -5.吊竹梅 .................................................................................................................... - 5 -6.肾蕨........................................................................................................................ - 5 -7。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绪论一、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概念:园林育种:通过遗传育种理论和手段,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
内容:①资源收集、筛选、创新、利用②品种选育③杂交种组配选育④繁育苗木、推广应用任务:①创造新种质②筛选、利用新亲本③选育新品种④创造物种多样性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目标和途径目标:选育新、奇、特、香、抗、多物种园林花草树木的新种质和品种。
途径:改革名花木走新路,改造洋花木为中华,选拔野花木进花园,新的林木花卉王国靠共建。
三、我国园林植物遗传育种的简史及成就简史:西方发达:加州的花木70%来自中国。
中国落后:广州还可以,花木是朝阳产业,后起之上,发展快,机遇大。
中国园林之母,园林植物的特点是名花好而多,野花多而奇,表现为:①早、特,②香,③常开,④特异性,⑤抗逆性强,⑥自播、随遇而安适应性广。
成就:①珠三角、长三角园林史悠久,从而复兴大大发起。
②形成产业,发展很快,国内、国外联合经营。
③产值由48亿元~1.3亿美元。
④交流的广而多。
⑤科研形成体系。
⑥新、名、特的花木,从色、型、抗性等方面有了新的创举。
⑦园林培育工厂化。
第一章园林植物遗传学第一节花色遗传花色:花瓣色,或花器官花萼、雄芯及苞片发育成花瓣的颜色。
遗传:主要是花色素的遗传。
花色素①胡萝卜素:素和醇的总称②类黄酮:羟化、甲基化、酰化、糖苷化等③花青素:天竺葵、花青、花翠、甲基花青、3′甲花翠、锦葵及报春花色素等育种中靠分离的比例决定基因的显隐性,靠色素中生化结构环决定其颜色。
花色和色素:纯、黄、橙、褐、红、粉、紫、蓝、黑、变色等花色,表3-1/P27花色的基因是以四倍体形式发生作用,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数量遗传性状,花色的深浅、多少、部分还受助色素基因和易变基因的微妙作用。
不同花色杂交,多表现为深色花为显性,浅色花为隐性,但也有白色花是显性,变色的花为基因突变而产生。
花色除与基因有关,与环境也依依相联,如光、温、水、土、肥等因素,一般温低、花鲜、花质好,温高花变色、素变质,所以鲜花开在适温中,也证明了南方高温花少、色差的原因。
园林苗圃-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及良种繁殖PPT教学课件

二、引种驯化
园林植物的种类和品种在自然界都有自 己的一定分布范围,但人类为了园林绿 化、美化和观赏的需要,把园林植物从 原分布区移种到新的地区,叫园林植物 的引种,也叫引种驯化。
1.引种的原理
1.1.引种地和原产地生态条件、尤其是 主导生态因子要相似,引种才易成功。
1.2引种材料遗传适应性范围大,引种才 易成功。
第八章 园林植物新品种 选育及良种繁殖
第一节 新品种选育途径
一、系统选育 二、引种驯化
一、系统选育
系统选育是指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 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的手段育成新品 种的途径,也叫选择育种,简称选种。
1.系统选育的实质
系统选育的实质是对群体变异的选择, 群体的遗传物质变异是系统选育的基础。
根据选择次数,又可分一次单株选择和 多次单株选择。
混合选择简单易行、占用土地和劳动力 少、一次可获得大量种子以及异花授粉 植物不因近亲繁殖生活衰退等优点,在 生产上应用较多。但是所选各单株种子 混合在一起,不能进行后代鉴定,故选 择效果不如单株选择法。
有性繁殖园林植物选择育种的 程序
原始材料圃——株系圃——品比预备试 验圃——品种比较试验圃——生产试验 与区域试验——新品种(系)。
一般用于一二年生园林植物,对于木本 园林植物,其选种程序可按无性繁殖园 林植物的选择育种程序进行。
2.2.有性繁殖园林植物的选择 育种
2.2.1.芽变选种:是观赏植物产生新型变 异的重要源泉之一。芽变来源于体细胞 中自然发生的遗传物质变异,变异芽萌 发成枝,以枝变的形式出现被发现。对 由芽变发生的变异进行选择,从而育成 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叫芽变选种。
性措施 四、采穗圃建立
一、良种繁育任务
良种繁育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质量的前 提下,迅速扩大良种数量,保持并不断 提高良种种性,恢复已退化的良种,保 持和提高良种的生活力,采取措施进行 提纯复壮。
园林植物的繁殖方法

园林植物的繁殖方法
园林植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繁殖,包括:种子繁殖:这是最常见的繁
殖方法,通常是将植物的种子播种到土壤中,然后等待它们发芽并生
长成为成熟的植物。
分株繁殖: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繁殖同种异株的植物,包括从一棵植物
中分离出的嫩芽或分枝。
原生繁殖:这种方法包括花卉的自然繁殖,例如开花后的种子生长或
植物自身产生的嫩芽。
培养繁殖:这种方法包括使用培养基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植物的组织,例如组织培养或愈伤组织培养。
人工嫁接繁殖:这种方法包括将一棵植物的枝条或果实嫁接到另一棵
植物上,使其生长并形成一个新的植物。
胚胎培养繁殖:这种方法包括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植物的胚胎或幼苗
进行培养,以便在控制的环境中生长新的植物。
克隆繁殖:这种方法包括使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来生长新的植物,例
如通过愈伤组织培养或外源性生长因子培养。
人工繁育繁殖:这种方法包括人为辅助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例如通过
手工授粉或使用人工授粉设备。
小植物繁殖: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繁殖观赏植物,包括苔藓、蕨类植物
和多年生花卉。
这些植物通常可以通过分裂或分段来繁殖。
内生繁殖:这种方法包括通过植物内部的器官进行繁殖,例如通过植
物内部的菌丝体或真菌体繁殖。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landscape plants课程编号:131312621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64 课内实验时数:20学分:3.5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园林教研室适用专业:园林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和园林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通过介绍现代遗传学的主要原理使学生理解观赏植物的花色、花型、彩斑及重瓣性等主要观赏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培育观赏植物新品种的基本途径和一系列方法,尤其是一些传统的育种技术。
本课程还对观赏植物的种质资源、育种目标和良种繁育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懂得如何对观赏植物进行品种培育和品种研究,为今后从事观赏园艺工作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是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园林生态学、树木学、花卉学及生物统计学。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绪论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任务[1];遗传学基本内容[3];园林植物在遗传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1];重点:遗传学基本内容难点:遗传学基本内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一章遗传学概要第一节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特征[2];染色体的类别及染色体的精细结构[3];有丝分裂的过程[3];减数分裂的过程[3];高等植物配子体的形成[1];重点:染色体的类别;染色体的精细结构;细胞分裂过程难点:染色体的精细结构;减数分裂过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二节遗传的分子基础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核酸的组成成分[3];DNA的分子结构[2];DNA的半保留复制[3];三种RNA分子[3];遗传密码[3];蛋白质的合成[2];中心法则及其发展[1];基因的概念[2];基因表达的调控[1];重点:三种RNA分子;遗传密码;DNA的半保留复制难点:mRNA;基因表达的调控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三节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定律)等位基因等概念[3];分离及自由组合现象[1];分离及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3];分枝法分析遗传比率[3];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3];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2];重点: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分枝法分析遗传比率;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难点:分枝法分析遗传比率;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四节连锁遗传、基因定位与伴性遗传连锁遗传现象及其解释[1];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2];连锁交换定律内容[3];交换值及其测定[3];基因定位、伴性遗传的概念[2];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3];重点:连锁交换定律内容;交换值及其测定;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难点: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制;交换值及其测定;三点测交与染色体作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五节染色体畸变与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改变的概念[2];类别[3];遗传效应[2];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2];整倍体变异[3];非整倍体变异[1];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2];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3];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1];重点:整倍体变异;染色体结构改变的类别;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难点:染色体结构改变的遗传效应;整倍体变异;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六节细胞质遗传与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的概念[2];细胞质遗传的特点[3];叶绿体遗传的半自主性[1];植物雄性不育性的概念[2];类型[3];重点: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型难点:叶绿体遗传的半自主性;植物雄性不育性的类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第七节数量性状遗传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概念[3];数量性状的特征及遗传机理[2];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别[3];遗传变异[2];遗传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的概念[1];广义遗传力的计算[3];重点: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概念;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区别;广义遗传力的计算难点:数量性状遗传的机理;广义遗传力的计算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作业:1. 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
《园林植物良种繁育》课件

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园林植物良种繁育提供更多的手 段和工具,如基因编辑、基因转移等技术,有助于加速良 种选育进程和提高品种质量。
可持续性与生态化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园林植物良种繁 育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生态化的发展,培育出更多具有 生态价值的园林植物品种。
多元化与个性化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
。包括良种选育、无性繁殖、种子繁殖和组织培养等繁育技术,以及在
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
03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建议学习者在掌握本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
如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和育种学等,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良种繁育技术
。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介绍国内外在园林植物良种繁育方面的研究现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强调 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课程目标
掌握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园林植物良种繁育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各种良种 繁育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园林 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奠定基础。
VS
详细描述
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品种间的基因差异, 通过有性杂交创造新的基因组合,再从中 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经过多代选育 ,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后代。
倍性育种
总结词
通过染色体数目加倍或减少,创造出新的倍性变异,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倍性植物。
详细描述
倍性育种是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原理,通过秋水仙素等化学物质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或减少,创 造出新的倍性变异,再从中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经过多代选育,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倍性植 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6
种子贮存
条件:是三低
方法:干藏:多数种子晒干后贮存。
湿藏:露天湿藏、室内堆藏、
流水贮藏或雪藏
低温贮藏:0下2-4℃
真空贮藏:
❖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7
种子品质检验
❖ 遗传品质:外观难于判断。 ❖播种品质: 指标有纯度、千粒重、
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16
(三)种子催芽
❖ 催芽即是用人为的方法打破树木种子的 休眠,并使种子长出胚根的处理。
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减少播种量,节约 种子,出苗整齐,利于圃地管理。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17
1、园林树木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类型
树木种子在成熟后虽给予适宜的发芽条件但仍不萌 发的现象,叫休眠。
生长。移栽:小苗2~3片真叶, 移栽后要及时 灌水和遮阴。
中耕除草:松土除草结合,调节土壤水分 促进根系生长, 加速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
灌水与排水:结合树种特点、土壤特点、
气候条件进行。
施肥: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14
二、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一)种子精选
❖ 根据种子的特性和夹杂物的情况进行筛 选、风选、水选(或盐水选、黄泥水选) 或粒选等。
❖ 一般小粒种子可以采用筛选或风选,大 粒种子进行粒选。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15
(二)种子消毒
❖ 为消灭附在种子上的病菌,预防苗木发生病 害,在催芽和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灭菌。 1.硫酸铜溶液浸种: 2.敌克松拌种 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4.石灰水浸种
引起树木种子休眠的原因: ❖种皮障碍:种皮的透气、透水性不良; ❖胚发育不全:种胚尚未充分成熟; ❖抑制物引起:种子中存在抑制萌发生长的物质。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18
2、催芽方法
(1)层积催芽:把种子与湿润物混合
或分层放置,促进其达到发芽程度的方 法称为层积催芽。
层积期间,要定期检查种子坑温度、 霉烂、通气情况;
在播种前1~2周,检查种子催芽情 况,有3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19
❖(2)浸种催芽 浸种的目的是促使种
皮变软,种子吸水膨胀,有利于种子发 芽,适用于大多数树种的种子。
浸种法又分为热水浸种、温水浸种和 冷水浸种。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20
❖a)热水浸种 对于种皮特别坚硬、 致密的种子,可采用热水浸种。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24
播种
❖播种方法:撒播、点播、条播
❖播种工序:划线、开沟、播种、 覆土、镇压
播种后苗期的抚育管理
❖ 覆盖与遮阴:保水、保温、防太阳晒。
❖ 间苗与补苗:第一次间苗:出苗时要早 第二次间苗:出苗10天左右 出苗不齐、不匀时要补苗。
❖ 截根与移栽: 截根是为了控制主根、促进侧根
浸种时种子与水的容积比一般以1:3为 宜,要注意边倒水边搅拌,水温要在 3~5分钟内降下来;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23
❖ (3)药剂浸种和其他催芽方法:种子外
表有蜡质,有的种皮致密、坚硬,有的酸性 或碱性大,采用化学或机械的方法,以促使 种子吸水萌动。
❖ 用草木灰或小苏打液洗漆树、马尾松种 子,对催芽有一定的效果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12
图3-1 苗床剖面示意图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13
❖作垄分为高垄和低垄两类。
(1)高垄:垄距60~70cm,垄高
20cm左右,垄顶宽度为20~25cm。
(2)低垄:又称平垄、平作,即
将苗圃地整平后直接进行播种的育苗 方法。
2020/8/14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3
❖ 播种繁殖是利用树木的有性后代——种 子,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育,使其 萌发、生长、发育,成为新的一代苗木 个体。
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播种 苗或实生苗。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Fra bibliotek4一、播种繁殖的特点:
❖ 数量大,种子体积小:重量轻,贮藏、运 输方便,一次可获得大量苗木;
第八单元 园林植物播种繁殖
❖ 教学目标:
1、掌握播种繁殖前种子处理方法和萌发 条件。
2、掌握播种时期、方法及苗期的抚育管 理
❖ 职业技能教学点:
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播种前种子处理能力。
2
❖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为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教学难 点为播种前处理的具体实践;
❖ 教学手段:
结合图片资料的讲授法组织教学活动。
❖ ②抗性强,树龄长:实生苗木根系完整, 抗风、抗病、抗旱能力强。
❖ ③可塑性强,容易训化:特别是幼苗及 幼树阶段。
❖ ④保守性弱,容易退化:播种苗的遗传 变异性大。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5
二、种子采收、贮存、调制和检验
❖ 种子采收:品种优良;母树无病害; 生长盛期;种子形态成熟。
❖ 种子调制: 脱粒、净种、干燥、 去翅、分级。
一般温度为70~80℃。 合欢、相思树。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21
❖b)温水浸种:对于种皮比较坚硬、 致密的种子,如马尾松、侧柏、紫 穗槐等树种的种子宜用温水浸种。
水温40~50℃,浸种时间一昼夜,摊 放待种子有裂口后播种。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22
❖ c)冷水浸种:杨、柳、泡桐、榆等小粒 种子,由于种皮薄,一般用冷水浸种。
休眼期长的种子。
园林苗圃中土壤处理 土壤翻耕: 土壤化学药剂处理。
硫酸亚铁、敌克松、辛硫磷、福尔马林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11
作床和作垄
❖ 为了给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创造良 好的条件、便于苗木管理,在整地施肥 的基础上,要根据育苗的不同要求把育 苗地作成床或垄。
❖ 苗床依其形式可分为高床、平床、低床 三种。
生产适用率、生活力、
优良度。
2020/8/14
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
8
种子质量检测方法步骤
❖ 方法步骤:种子批→抽取试样→混合样品→ 检验样品→测试样品(试样)
❖ 检验内容:种子纯度=纯种子g÷供检种子g 千粒重=
含水量 发芽率、生活率、优良度
播种时间
❖ 根据作物生物学特性和气候条件确定。 ❖ 全年均可播种,但以春、秋季为主。 ❖ 北方春播,南方秋播。 ❖ 春播:多数种子 ❖ 秋播:大粒种子、种皮坚硬、发芽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