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投与合并财务报表总结
CPA会计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报表3

同控合并的长投及企业合并控股的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另一种是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今天来看看同一个妈的情况:同一个妈的企业合并的基本原则一定是账面价值原则,因为在妈的眼里,她的总的资产负债价值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你们两个兄弟合并打闹还公允调来调去的,虚增利润太简单了点吧!必须给我账面!老样子,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来一套(其中成本法后续计量和处置和非同一控制的情况一样):1、合并方应以合并日应享有被合并方账面所有者权益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2、因为合并前后都受同一最终控制方控制,因此支付的对价的各项资产不用作销售处理,不用确认损益。
3、因为同一控制没有商誉,所以遇到支付对价高的情况,要按照“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科目依次冲减。
支付对价低的情况就直接计入贷方的资本公积就好。
到了合并报表的环节,当然还是分为两大块分别讨论:购买日的合并报表和购买日后的合并报表,先来看购买日编制的合并报表,新取得的控股子公司当然要并表体现一下,不同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次是三步走:购买日后的合并报表,也是三步走:1、投资当年(1)调整被投资单位盈利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实现亏损做反分录)(2)调整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调整子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其他综合收益(或做相反分录)(4)调整子公司除了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及利润分配之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一看到这是购买日后的合并报表,该抄的作业当然也不能少,不过这次抄作业抄得更加无脑,就是将之前的分录重新写一遍,然后对当年的再进行调整,可以说是很没有难度了。
2、投资次年至后续年度(1-1)调整被投资单位以前年度盈利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实现亏损做反分录)(1-2)调整被投资单位本年盈利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实现亏损做反分录)(2-1)调整被投资单位以前年度分派现金股利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2)调整被投资单位本年分派现金股利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1)调整子公司以前年度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其他综合收益——年初(或做相反分录)(3-2)调整子公司本年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其他综合收益——本年(或做相反分录)(4-1)调整子公司以前年度除了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及利润分配之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年初(4-2)调整子公司本年除了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及利润分配之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本年至此,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及企业合并也已经学完,CPA会计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报表的基本套路也已经学完,主要就三座大山:1、不形成控股合并;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3、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深入浅出地讲解财务报表中两大难点---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报表

深⼊浅出地讲解财务报表中两⼤难点---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报表是会计学⾥的两⼤难点,即便是专业的会计从业⼈员,也不见得都能把这两个知识点说清楚,本⽂仅仅从学以致⽤的⾓度去解释它们。
也就是说,写本⽂的⽬的是为了让⼤家能看懂财报中涉及到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报表,⽽不是去深究这些深奥的会计学概念。
但即便如此,本⽂内容对于财务知识⽋缺的⼈来说可能还是有点难度,⽂章也⽐较长,建议分⼏次阅读,⼀次读不懂就多读⼏次。
为了加深印象,我们会结合房地产⾏业的三种销售⾦额来解释:全⼝径销售⾦额、权益销售⾦额、可并表销售⾦额,也会列举中国平安对京沪⾼铁的投资,以及融创对乐视⽹的投资的例⼦。
长期股权投资按对被投资对象的影响⼒从强到弱分为:⼦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公司⼜分为全资⼦公司和控股⼦公司,这⾥的控股并不⼀定需要持股⽐例超过50%,⽽是投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合营企业是投资⽅与其他合营⽅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联营企业是投资⽅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影响但不能控制,也不能和其他⽅共同控制,所谓重⼤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可以派驻董事或者⾼管,或者能提供关键的技术资料,或者有重要的关联交易。
如果连重⼤影响也没有,那就只能归为⾦融⼯具了,⽐如保险公司经常买⼊的⼀些公司⼩⽐例股权,对⽬标公司就没有重⼤影响,⼀般就放在⾦融⼯具⾥。
⼀、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核算⽅法:成本法和权益法这两种核算⽅法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利润表的影响不⼀样,成本法核算时⽆论投资对象经营如何,投资成本都不会发⽣变化,在投资对象宣布分红时,计⼊投资收益,从⽽影响利润表。
⽽权益法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持股⽐例分享经营盈利或者分摊经营亏损,其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都随着投资对象的经营好坏⽽变化。
下⾯⽤⼀个⼩例⼦来讲解会更加清楚。
假设甲公司有1亿股,A、B两公司都持有甲公司40%股份,即4000万股,A采⽤权益法,B采⽤成本法(实际情况中对于不控股的公司只能⽤权益法核算,这⾥只是为了对⽐两种核算⽅法的区别,假定可以⽤成本法核算),那么期初时A、B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都是4000万。
合并财务报表学习总结

合并财务报表学习总结合并财务报表学习总结合并财务报表学习总结【篇一:合并财务报表小结】合并财务报表小结合并范围合并报表中抵销业务的编制具体:涉及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的调整分录:3. 内部债权债务及其连带业务引起的抵销【篇二:合并财务报表总结】合并财务报表(1)母公司理论①将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视为整个集团的权益,而将“少数股东权益”视为整个企业集团的负债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予以列示;②只将属于母公司权益性收益视为整个集团的收益,而对“少数股东收益”视为整个企业集团的费用,在合并利润表中予以列示。
(2)同一控制下,母公司于合并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3)非同一控制下,母公司应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4)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①投资企业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因而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但是,有证据表明投资企业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1) 母公司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企业;2) 母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3) 母公司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拥有和控制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②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但是,有证据表明投资企业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1)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4)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③母公司控制的特殊目的主体也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判断母公司能否控制特殊目的主体应当考虑如下主要因素:1) 母公司为融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特定经营业务的需要直接或间接设立特殊目的主体。
长期股权投资与合并财务报表

专题三长期股权投资与合并财务报表一、知识点回顾类型调整分录抵销分录同控(1+3)长投成本法转权益法(不考虑内部交易)股权投资、投资收益抵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净利润均无需调整)内部债权债务抵销内部交易抵销非同控(2+3)评估增减值股权投资、投资收益抵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净利润均按公允调整)长投成本法转权益法(考虑评估增值、不考虑内部交易)内部债权债务抵销内部交易抵销合并日/购买日与合并日后/购买日后要编制的分录项目合并日/购买日合并日后/购买日后评估增减值同控:×非同控:√同控:×非同控:√成本法转权益法×√所有者权益与股权投资抵销√√投资收益与利润分配抵销×√内部债权债务抵销×√内部交易抵销×√(一)合并财务报表的调整分录1.合并当期对子公司个别报表调整(非同控)①借:XX资产贷:资本公积②借:资本公积贷:递延所得税负债③借:管理费用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借:营业成本(售出部分的增值)贷:存货④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所得税费用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持股比例)借:投资收益(子公司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净利润非同控考虑调整)少数股东损益(子公司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未分配利润——年初贷: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未分配利润——年末2.债权债务抵销(1)合并当期借:应付账款(期末余额)贷: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信用减值损失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后续期间借:应付账款(期末余额)贷: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初数)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期初坏账准备余额×所得税税率)贷:递延所得税资产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贷:信用减值损失(或相反分录)借:所得税费用(坏账准备增加额×所得税税率)贷:递延所得税资产连续编报时:①应收应付是资产项目,直接按余额抵销;②坏账及所得税的处理与个别报表相反,原记则直接冲,原冲减则反冲。
长期投资和合并报表

增资
减资
股权投资后续计量2(核算) 权益法 1、(正商誉不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 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2、(负商誉走营业外收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 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 投资--XX公司(成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超额亏损的确认:权益法下,投资企业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损失, 原则上应以长期股权投资本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 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确认分担亏损时顺序:1、减记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账面减记至零 情况下,对于未确认的投资损失,考虑除长期股权投资以外,账面上是否有 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项目,如有,则应以其他长 期权益的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 值。3、经上述处理,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投资企业仍需要承担额外 损失弥补等义务的,应按预计将承担的义务金额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 资损失。
3、(股票股利的处理)被投资单位分派的股票股利,投资企业不作账务处 理,但应于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07CPA教 材P101)
权益----成本 1)对第一次购入至合并眯所确认的因被投资方公允价值变动而确认的损 益,做反方向调回,跨年的调留存收益
1)对第一次购入至合并眯所确认的因被投资方公允价值变动而确认的损 益,做反方向调回,跨年的调留存收益
宣派
成本---权益 1、对原持有额 1)算当初投资时占被投资单位的份额的金额是多少 (时点) (1)大于以前投资的是商誉,不做调整
长投和企业合并总结

情形1、2:终止权益法的处理
情形2.1:原联营/合营投资成为子公司(分步购买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个别报表(权益法to成本法):
情形2.1: (20%)+40%=60% 原联营/合营的投资成 为子公司(系非同一控制)
问题:处置日合并损益=? 处置子公司的损益/FV计量损 益/OCI结转损益/其他净资产结
转损益
情形3、4:转为权益法的处理
情形4:原金融资产成为联营/合营的投资
个别/合并报表( FV计量TO权益法): •要点1:初始投资成本=原FV+支付对价FV。即原
情形3: (5%)+15%=20% 原金融资产成为联营/ 合营的投资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跨越 会计处理界限】
合并报表(不区分原同一?/非同一合并取得):
问题:处置日合并损益=? 处置子公司的损益/FV计量损 益/OCI结转损益/其他净资产结
转损益
按FV 按照CAS20、CAS33规定处理。 终止确认商誉、资产及负债,与非控制性权益,在 损益中确认归属于母公司的处置利得/损失 按照失去控制权时的公允价值对剩余投资进行初始 确认 按原合并比例,结转原子公司在购买日至处置日之 间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变动部分,至投资 损益或权益情形3、4:转 Nhomakorabea权益法的处理
情形3: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剩余投资为联营/合营的投资
个别报表(成本法TO权益法):
•按处置或收回比例结转应终止的长期股权投资 账面价值。处置长投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之 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CAS2.17) •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成为联营/合营投资的,应改 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 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处置后账面价值与原投资时享有可辨认净资产 FV的份额比较,负商誉调整留存收益。按剩余股 权追溯调整应享有的净资产变动的份额
长投、合并总结

1.抵销期初坏账对所得税影响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确认个别报表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 期末差额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或反向)
类型
分录
所得税影响
1.抵销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多计提的 折旧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内部交易固定资产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抵销本期购进固定资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多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 借:营业收入(做为商品销售) 贷:营业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 发生变卖、报废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收入(做为固资销售) (将固定资产科目替换为营业外 贷:固定资产-原价 收入、营业外支出)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 (包括应收/付账款、应收/附票 据、预付/收账款、持有至到期 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应付债 券、应收/付股利、其他应收/付 内部债权 款) 债务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等 内部投资收益、利息费用抵销 借:应付债券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存 投资收益(借方差额) 在差额的处理)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财务费用(贷方差额) 合并报表——内部交易抵销处理
同存货处理
1.抵销期初无形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多计提的 摊销 内部交易无形资产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无形资产-原价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抵销本期购进无形资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多计提的摊销 借:营业外收入 贷:无形资产-原价 发生变卖无形资产 (将无形资产科目替换为营业外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贷:管理费用 收入、营业外支出)
合并报表——内部交易抵销处理
类型
分录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年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营业收入(本期销售收入) 贷:营业成本(倒挤) 存货(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1.抵销期初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2.抵销本期销售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抵销存货跌价准备期末数与上述差额,以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 利润为限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借:债务类(应付账款) 贷:债权类(应收账款) 抵销坏账准备期初数(以前年度的余额)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根据本期坏账准备余额,调整抵销或计提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或反向分录)
注会会计精华总结—长投&企业合并

一、长投权益法核算处理环节:1、初始投资成本2、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商誉问题)3、被投资单位净利润4、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5、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一)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买价+相关税费-应收股利(二)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权益法下,入账价值与初始投资成本不是等同的概念,还要涉及商誉1.初始投资成本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大于的部分为正商誉,不调整2.初始投资成本小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为负商誉,贷记“营业外收入”。
注意:(1)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只在取得投资时评估一次,以后期间不再重新评估;(2)该公允价值数据投资方应予以记录,因为后续计量还得使用。
(三)被投资单位净利润若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则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1.净损益的调整(1)统一被投资方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期间(2)公允价值的调整(3)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调整①逆流交易个别报表中,在计算投资收益时应扣除逆流交易的损益。
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内部交易所虚增的资产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存货②顺流交易个别报表中,在计算投资收益时应扣除顺流交易的损益。
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内部交易所虚增的损益。
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投资收益③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合营企业投资合营方(投资企业)的会计处理A、个别报表的账务处理投资时,按照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投出资产视同销售,结转其账面价值;确认属于其他合营各方的利润,消除属于本投资方投资比例的利润。
未实现内部损益中已经计提折旧的部分,不用消除。
B、合并报表的抵销处理合营方(投资企业)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借:营业外收入未实现内部损益*持股比例贷:投资收益未实现内部损益*持股比例2.超额亏损的确认按以下四种顺序处理(或确认):第一,冲减“长期股权投资” 至零;第二,冲减“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 即“长期应收款”至零;第三,确认“投资企业承担的额外损失”即预计负债;第四,在备查簿中登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将年末内部应收账款和内部应付账款抵销: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2.将上年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3.将本年内部应收账款增加而补提的坏账准备抵销: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或: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部债权与债务的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债务) 第一年 1.应收账款与应付帐款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其他债权与债务的抵销处理 (1)本身的抵销: ②借:预收账款 贷:预付账款 ③借:应付票据 贷:应收票据 ④借:应付债券(发行方期末数×购买比例) 财务费用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购买方期末数) 投资收益 (2)内部投资收益(利息)和利息费用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