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
经济生活复习易混易错知识点分析

经济生活复习易混易错知识点分析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2.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也一定是商品。
(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3.劳动产品和商品都反映社会关系。
(劳动产品不反映社会关系)4.商品生产者重视商品的质量是为了增加商品的价值量。
(目的是追求利润,扩大商品的销路)5.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6.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看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
(物价持续上涨,供不应求)7.信用卡的使用说明货币发展进入了信用货币的阶段。
(信用卡是一种电子货币,信用工具。
)8.汇率反映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并不反映经济情况。
)9.汇率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10.外汇储备的增加标志着我国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外汇储备的增加综合国力明显提高)11.本国币值贬值,必然导致该国进口贸易总额下降。
(不是必然)12.买方市场呈现的特征之一:价格便宜,消费者竞相购买。
(买方市场消费者有利)13.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价值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14.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15.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固定地充分一般等价物)16.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17.纸币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流通手段)18.纸币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不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量)19.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是通货膨胀引起。
(物价上涨不一定引起通货膨胀)20.通货紧缩表现之一货币不断贬值。
(升值)21.货币成为财富的一般代表是因为货币是商品有价值。
必修一《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1.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
(×)(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6.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7.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8.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9.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力)10.金银纪念币的本质是商品(×)(金银纪念币是商品,是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11.Q币是商品,它可以充当支付手段。
(×)(Q币是特殊商品,是虚拟货币,代表一种服务,不是货币,没有货币的职能。
)12.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点辨析

《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集锦1、商品的基本属性的易错观点(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注意: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注意: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具有价值)(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前一句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只有在商品中二者才是不可割的)2、商品价值量的易错观点(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注意: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注意:商品价格下降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注意: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3、货币的易错观点(1)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注意: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注意:应该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3)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注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注意:执行价值尺度是观念中的货币)(5)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注意:物价上涨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4、价值规律的易错观点(1)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注意: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互相制约。
(注意:应该是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3)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

《经济生活》xx易混知识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的xx观点(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注意: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商品还有价值这个属性)(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质量))与商品的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注意: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具有价值)(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注意: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商品价值量”的xx观点(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注意:某企业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无关,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注意:商品价格下降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注意: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3.”货币”的xx观点(1)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注意: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注意:应该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3)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注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因为货币出现前就有金银存在了。
货币天然是金银才是对的)(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注意:执行价值尺度是观念中的货币)(5)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注意:物价上涨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只有当物价全面持续上涨才会引起通货膨胀)4.“价值规律”的xx观点(1)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注意: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互相制约。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总结大全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价值才是)2.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前错后对)4.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使用价值不同。
(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6.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无关,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7.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
(商品价值量不变)8.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9.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10.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1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执行价值尺度的是观念中的货币)12.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不一定会引起通胀)13.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
(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4.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互相制约。
(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15.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16.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17.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不一定每次都一致,而是经常不一致)18.价格由购买力决定。
(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价值,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19.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20.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2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1.中国无偿捐赠给海地, 智利的救灾物资是商品。
(×)自然界中的阳光, 空气, 水也是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救灾物资是无偿捐赠的,没有用于交换。
自然界中的阳光, 空气, 水既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用于交换。
)2.商品及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
(×)(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3.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运用价值。
(×)(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缘由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7.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8.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确定价格,运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担当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9.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力)10, 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缘由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须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应造成的。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

• 2.“财政”的易错观点 • (1)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 最主要的形式。 • (注意:税收是主要形式) •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出现 差额的经济现象。 • (注意:是小于) • (3)财政收入减少,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 (注意:应该是财政收入增加,会减少) • (4)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 • (注意:关键是发展经济,还要调整分配政策)
• (5)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 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的加入,仿效 和重复人家的行为,所以从众心理不可 有。 • (注意:盲目从众才不可取) • (6)扩大内需与提倡节俭是冲突的。 • (注意:二者是一致的,都强调了资源 的合理有效利用,都反对浪费。)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一.知识图表 线索:制度背景—企业公司—劳动者—融资
• • • • • • • • • •
3.“税收和纳税人”的易错观点 (1)我国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是集体经济。 (注意:国有经济) (2)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就要提高税收的税率。 (注意:二者无必然联系) (3)不同性质国家的税收,其分配主体都是国家,税款 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注意: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注意:固定性是指不经过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而不 是不能改变) (5)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 或个人。 (注意:直接负有)
Hale Waihona Puke • • • • • •5.“生产与消费及消费类型”的易错观点 (1)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注意: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消费决定生产 (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 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 (注意:是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分的) • (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 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的消费所取代 • (注意:取代的说法错误)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点大汇总(最全)强力收藏帖!

《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点大汇总(最全)强力收藏帖!专题一商品、货币、价格与消费1、商品的基本属的易错点(1)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前对,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2)凡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一种劳动产品虽然用于交换,但如果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也就不再有价值,那么它就不再是商品。
比如有毒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3)服务是一种无形商品,它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人的服务是劳动产品,劳动服务用于交换,也可以成为商品,也有价值)(4)商品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5)所有物品都是劳动产品,所有劳动产品和物品都是商品。
(物品不一定都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要用于交换才是商品)(6)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类劳动,具有价值;或者凝结了人类劳动的东西都有价值。
(前对,但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只有需要交换时,才需要比较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这种劳动才形成价值。
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无需比较劳动量的大小,这种劳动不形成价值)(7)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所有者。
(不可同时拥有)(8)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可分割的和统一的,因此,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也一定有价值。
(二者可以分割,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9)企业只关心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企业不仅关心商品的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消费者不仅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价值,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两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点)(10)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1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 )
(2)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 )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都需要现实的货币。
( )
(4)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是一样的。
( )
(5)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 )
(6)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 )
(7)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 )
(8)抑制物价上涨必然能抑制通货膨胀。
( )
(9)如果纸币发行量和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不符,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 )
(10)通货膨胀是由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这一唯一的因素引起的。
( )(11)外汇就是外币。
( )
(12)外汇执行的主要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
( )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①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有时价值决定价格。
()
②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不一定变化。
()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
()
④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
⑤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
⑥价格经常背离价值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
⑦价格变动一定会引起人们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学案
1、【辨析】①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说是由人们的收入水平决定的。
()
【辨析】②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
结合影响消费的因素,你能谈谈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吗?
【判断】③食品支出比重下降意味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降低。
()
④下列现象分别属于何种消费心理
A、部分居民为展示个性,将家庭居室装修的与众不同。
()
B、小张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实在。
C、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明星做的广告走。
()
D、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
()
⑤【辨析】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搞超前消费。
()
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就是限制消费。
()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
()
(2)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因此消费决定生产。
()
(3)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4)公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绝对优势。
()
(5)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是一回事。
(6)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7)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平等的。
()
(8)非公有制经济就是私营经济。
()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
【辨析】(1)公司制是现代企业的唯一组织形式。
()
【比较】(2)企业、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判断】(3)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发行股票。
()
【辨析】(4)有优质服务就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
【辨析】(5)订立劳动合同与自主择业相矛盾,会妨碍人才交流。
()
【辨析】(6)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
(7)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都是集体经济。
()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1)居民储蓄存款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利息。
()
(2)个人储蓄都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居民储蓄越多越好。
()
(3)中央银行不从事具体银行业务,它是国家机关,处于领导地位。
()
(4)实行股份制改革后的我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已不再是国有商业银行。
你知道我国商业银行的体系吗?
(5)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所以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越多越好。
()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判断】(1)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
【判断】(2)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原则,其他分配方式体现效率原则。
()
【辨析】(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
【辨析】(4)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和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
【判断】(5)凡是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
【判断】(6)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7)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
(8)判断下列收入分别为何种分配方式?
?①小王进行技术发明,并把自己的技术发明提供给某企业,获得收入8000元()
?②小张被某民营企业聘为业务主管,获得收入10000元()
?③小李在投资股票,获利4000元()
?④小赵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工作,今年增加了工资()
?⑤小钱有闲置住房搞出租,获得不少收入()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1)(判断)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
(2)(判断)预算是决算的前提,决算时预算的执行结果。
()
(3)(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政策。
(4)(理解)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
(5)(辨析)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6)(判断)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指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
(7)(辨析)财政赤字越少越好。
(8)(判断)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税收会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做出调整。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判断】(1)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判断】(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应该是计划是主体,市场是补充。
()
你能能说说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吗?
(3)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
()
(4)【了解】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市场规则有哪些、市场交易规则有哪些?
(5)【记忆】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内涵、要求。
你知道其他有关诚信的知识吗?
(6)【区别】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7)【区别】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政策。
(7)你能写出下列材料中体现的宏观调控手段吗?
①针对不法商家借“家电下乡”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商务部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展开专项整治活动。
()
②国务院第58次常务会议通过《彩票管理条例》。
()
③国务院办公厅公布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⑤从5月1日起,我国卷烟批发环节加征了一道税率为5%的从价税。
()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判断】(1)我国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2)【判断】只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
(3)【判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
(4)【辨析】经济发展就是GDP的增加。
(5)【辨析】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就是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
(3)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
(4)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
(5)【理解】世贸组织的非歧视原则。
(6)【判断】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推动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7)【比较】“引进来”与“走出去”。
(8)【判断】只要提高引进外资规模,就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①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
②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都需要现实的货币。
()
③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是一样的。
()
④网上流行的物换物的行为属于商品流通()
①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
②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
()
【判断】①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 )
②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 )
③抑制物价上涨必然能抑制通货膨胀。
( )
④如果纸币发行量和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不符,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 )
⑤通货膨胀是由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这一唯一的因素引起的。
( )
⑥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