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公关案例

合集下载

著名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著名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著名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著名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1. 马自达油门卡顿事件:2010年,马自达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车型出现油门卡顿的问题,导致多起事故和人员伤亡。

马自达在面对危机时,一开始对问题进行了隐瞒和推诿,导致公众对其失去信任。

最终,马自达不得不召回近60万辆有问题的车辆,并向受害者及其家属赔偿。

2. 德国大众排放门事件:2015年,大众汽车因在柴油车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弊被曝光,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舆论风暴。

大众汽车在危机初期选择了不回应和不承认的策略,但这使得危机进一步升级。

最终,大众汽车不得不面临巨额罚款和声誉受损的后果,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召回和更换柴油车零部件的行动。

3. 三星Note 7爆炸事件:2016年,三星电子推出的旗舰智能手机Note 7出现了电池过热导致爆炸的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三星在面对危机时采取了迅速召回产品和停产的措施,但公众对其产品的信任已经受到了严重损害,三星的市场份额也因此大幅下滑。

4. 耐克工人福利问题:1990年代,耐克公司被曝光在亚洲的工厂中存在工人福利问题,包括低工资、过长工时和不良工作环境等。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抵制和抗议,耐克公司的形象受到了严重打击。

为了解决危机,耐克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工人福利的措施,并加强了供应链的监管和透明度。

5. 联邦快递包裹丢失事件:2018年,联邦快递在美国媒体曝光了多起包裹丢失和不当处理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其服务质量和信誉的质疑。

联邦快递在危机中采取了积极回应和赔偿的措施,同时加强了包裹跟踪和安全措施以恢复公众对其的信任。

6. 谷歌泄露用户数据事件:2018年,谷歌因在社交媒体平台Google+上发生了用户数据泄露事件而受到舆论关注。

谷歌在危机中面临着用户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的质疑,为了应对危机,谷歌关闭了Google+平台,并加强了用户数据的保护和隐私政策。

7. 美国航空公司暴力拖人事件:2017年,美国航空公司的一起暴力拖人事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愤怒。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公共关系危机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经营活动中突发的负面事件或问题,对企业或组织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需要通过公关手段进行应对和解决的情况。

下面列举了10个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1.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失联事件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途中失联。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关切,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声誉危机。

面对舆论的压力,航空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公关措施,包括与家属进行沟通、发布相关信息、组织新闻发布会等,以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2. 沃尔玛食品安全问题2014年,沃尔玛在中国销售的部分猪肉产品被发现含有不合格的添加剂。

这一问题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质疑,对沃尔玛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

沃尔玛积极回应公众关切,采取了召回产品、公开道歉、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措施,恢复了公众对其产品质量的信任。

3. 三鹿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儿中毒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抵制,对三鹿集团造成了巨大的声誉危机。

三鹿集团迅速召回产品、公开道歉,并赔偿受害者,同时加强了质量管理和监管机制,努力恢复公众对其品牌的信任。

4. 美国曼恩公司石油泄漏事件2010年,美国曼恩公司在墨西哥湾的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大量石油泄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谴责,对曼恩公司造成了严重的声誉危机。

曼恩公司积极应对危机,采取了控制泄漏、清理污染、赔偿受害者等措施,并加强了环境保护措施,以恢复公众对其环保形象的信任。

5. 优步司机性侵事件2014年,优步的一名司机在印度德里性侵了一名乘客,引发了公众对优步安全性的质疑和抵制。

优步迅速采取了停止该司机服务、加强司机背景调查、提供安全措施等措施,并加强了与公众的沟通和认知,以恢复公众对其服务的信任。

6. 可口可乐PEPSI广告事件1993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发布了一则广告,声称喝可乐可以预防SARS病毒。

2024年典型公关案例

2024年典型公关案例

2024年典型公关案例2024年才刚开始呢,这典型公关案例还不是特别多。

不过我可以给你编几个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哈。

案例一:网红美食店的“小强”风波。

有一家超火的网红美食店,大家都排着长队去吃。

结果呢,有个顾客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个视频,说在他家的汤里发现了一只小强。

这视频一下子就传开了,大家都惊了,说再也不去吃了。

这美食店的公关团队反应倒是挺快的。

他们没有先去否认,而是赶紧道歉,说“宝子们,我们真的错了,这事儿让大家恶心了,我们非常非常抱歉。

”然后呢,他们把整个厨房的卫生检查过程都拍成了视频发出来,从炉灶到冰箱,从调料架到洗菜池,每个角落都展示得清清楚楚,还说会停业整顿三天,全面消毒。

同时呢,他们还邀请了那位发视频的顾客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美食博主来重新试吃,而且试吃的过程也直播出去。

这公关团队的人就在旁边说:“咱这是为了让大家看到我们真的在改,我们很在乎大家的用餐体验。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好多人又开始慢慢接受这家店了,毕竟大家看到他们这么诚恳地解决问题嘛。

案例二:科技公司新品发布会的“乌龙”有个科技公司要发布一款超级酷炫的新手机,大家都特别期待。

结果在发布会上,演示手机新功能的时候,突然死机了。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就尴尬到了极点,台下的媒体和观众都面面相觑。

这公司的公关可真是压力山大啊。

他们马上让主持人打圆场,说:“咱这手机可能是太兴奋了,想休息一下呢。

就像人有时候也会突然打个盹儿。

”然后公关团队在后台紧急处理,发现是软件有点小冲突。

他们很快就调整好了,并且当场决定给所有预定这款手机的用户赠送一个超酷的手机壳和半年的延长保修。

同时呢,公关人员还跟媒体各种沟通,说这其实也是一个测试过程,在正式上市前发现问题总比之后发现好,而且这也证明了他们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

这么一通操作之后,媒体报道的时候就没有一味地批评,反而还提到了这个公司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和对用户的诚意呢。

案例三:明星代言的“假环保”争议。

有个大明星代言了一个号称超级环保的服装品牌。

上海大众公关案例

上海大众公关案例

品牌带我回家——“上海大众”营销公关案例上海蓝梦广告公司项目简述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逐渐进入家庭。

2002年起,汽车消费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产品供不应求,各汽车厂商以扩充产能为第一目标,但作为汽车消费链最重要的售后服务这个环节没有被同步重视而发展。

上海大众,这个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早在2 0年前,第一辆桑塔纳下线的同时,就已经着手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并不断完善了服务体系。

到目前为止,在保有量达250万辆的基础上,上海大众已经形成覆盖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600家特约维修站,4个配件中心,1个培训中心,1个全国客户服务中心(电话呼叫中心),及200多家24小时服务网点。

始终占据中国轿车市场份额第一位的龙头企业,在产销同步增长的同时,于2002年2月开始酝酿、策划一个大型的、全国范围内的公关活动,命名为“相约上海大众,品牌带我回家”。

该活动的主旨是邀请上海大众的车主用户及企业内部员工齐聚上海,参观上海大众最先进的汽车生产线,全面了解汽车生产工艺,透析上海大众的汽车文化,从而使用户对企业实力强大、产品质量可靠、科技世界领先的优势形成进一步认知,树立信心,达到口碑相传,间接帮助产品的销售,使员工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自2002年6月第一批用户参加活动以来,共组织执行了56轮,参与人次为3 880人,范围涉及全国各地,同时也邀请了部分集团用户,如警务系统,出租车公司,银行系统等,让他们第一次零距离地与上海大众亲密接触。

每一次活动后,都获得了他们一致的好评,普遍对上海大众三厂(Passat生产线,目前国内投资额最大,最先进的厂房)、上海大众试车场(投资10亿元的国内第一个专业试车场)、上海大众的安亭工业园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这里,他们看到了上海大众对精益求精造车理念的全新演绎,一辆质量可靠、品质完美的车的诞生。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上海大众各地分销中心和维修站的积极响应,要求自发组织活动,以便为后续销售建立更良好的口碑。

大众汽车的危机公关案例

大众汽车的危机公关案例

大众汽车的危机公关案例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大汽车制造商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压力。

在这个竞争环境中,危机公关成为了大众汽车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本文将以大众汽车的某一特定危机公关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危机公关处理过程及效果。

一、背景介绍大众汽车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拥有庞大的全球市场份额和卓越的品牌形象。

然而,该公司在近几年面临了一个声誉和信任危机。

该危机始于2015年,当时大众汽车被曝出在柴油车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弊的丑闻。

这一丑闻一经曝光,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谴责,给大众汽车的声誉带来了严重损害。

二、危机公关处理过程1. 及时而诚实地公开信息面对这一危机,大众汽车首先采取了一个重要的公关措施,即及时公开信息。

公司高层通过新闻发布会等渠道向公众承认在柴油车尾气排放测试中存在作弊行为,并表示愿意全力配合相关机构的调查和处理。

这一举措体现了大众汽车的诚实和积极主动,赢得了一定的认可和理解。

2. 快速采取应对措施为了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和恢复公众对大众汽车的信任,公司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大众汽车召回了受影响的柴油车辆,并进行了技术改进以符合排放标准。

其次,公司向受影响的车主提供了赔偿和补偿措施,以弥补其损失。

这些措施旨在强调大众汽车的责任感和对消费者利益的尊重。

3. 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合作在危机公关处理过程中,大众汽车高度重视与公众的沟通和合作。

公司积极与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对话,并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大众汽车还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向公众解释和说明问题的处理进展,以增加公众对公司的信任感。

三、危机公关的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众汽车在危机公关处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公司成功地召回了受影响的车辆并进行了修复,消除了尾气排放问题。

其次,在与消费者的沟通和合作中,公司赢得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谅解和信任。

此外,大众汽车还通过加强对内部管理和监管的改进,提高了品牌形象的自身修复能力。

汽车企业的危机公关-大众中国、东风雪铁龙、一汽丰田危机公关案例解析

汽车企业的危机公关-大众中国、东风雪铁龙、一汽丰田危机公关案例解析

汽车企业的危机公关大众中国/东风雪铁龙/丰田危机公关案例解析大众【公关门】事件☐事件导火线:“禁言事件”引发媒体对大众的不满1.2012年9月,汽车资深媒体人何仑等接到大众中国公关总监电话,要求他们在首次采访大众中国新总裁海兹曼时,不要提DSG、知识产权、股比等敏感问题,提出如果有年轻记者提这类问题,希望他和李安定帮忙把话题引开,并说这是狼堡大众公关部的意思。

2.何仑拒绝了这个要求,9月20日海兹曼首次中国媒体专访活动,本已经被应邀参加活动的他和其他一些媒体人,在没有得到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被排除在专访之外。

大众中国公关总监的解释是“我们内部和公关公司沟通不充分,导致你没能参加专访”。

☐事件发生:媒体直言大众公关的弊病引发企业公关危机1.2012年11月29日,国内汽车界资深专业人李安定在媒体发表文章《大众公关门,给海兹曼先生提个醒》。

2.文中写到:大众中国近四个月的公关操盘手,是狼堡大众公关部企业和产品公关总监皮特•图尔和他的上海女友,两人包揽了新总裁海兹曼专访的媒体指定,大众中国新公关负责人的推荐和新公关公司的遴选,独断专行,一言九鼎。

3.李安定提醒海兹曼:公关无小事,任何忽略中国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情感的举措,都会给大众带来危机,大众应对文中反映的情况予以核实,防患于未然。

☐事件的发展及大众中国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方式:大众对公关危机的不妥处理致使危机升级并引发媒体对其集体声讨第一天-11月29日:大众处理危机事件走错了第一步9:00:李安定文章《大众公关门,给海兹曼先生提个醒》在新华网、人民网、网通社等媒体汽车频道头条位置发表。

9:40:大众中国公关高管马静华给李安定打电话,称集团公关总监图尔将对李安定提出法律诉讼。

10:30:马静华再次电话李安定,让其把稿子撤下。

李问“官司还打不打”,她说“还要打”,李说“稿子不能撤”。

第二天-11月30日:媒体集体支持李安定,声讨大众公关的不妥行为9:00:新华网、人民网、网通社发表了李安定的文章《期待来自狼堡的诉讼》,并配发了新华汽车评论员文章《密切关注大众公关门的进展》。

公关案例分析(大全五篇)

公关案例分析(大全五篇)

公关案例分析(大全五篇)第一篇:公关案例分析章子怡“诈捐门”公关危机案例分析【案例介绍】网友爆料,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章子怡宣称要自掏腰包捐款100万元,章子怡捐赠的实际金额只有84万元。

网友还称,在戛纳电影节期间,章子怡声泪俱下为地震受灾者募集的50万美元也未捐献给有关部门。

对于缺失的16万,吴小姐表示红基会从未报道过章子怡捐赠100万的消息,所以并不清楚捐款额的具体数字。

2010年1月27日,又一条关于章子怡的新闻,在互联网上引发网民热议。

网名为“善款去向”的网友,于22日在天涯社区发帖称,章子怡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宣布过的多宗捐助善款,只兑现了一部分。

随后,网民们启动“人肉搜索”,通过对当时章子怡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的捐款数额,与目前搜索到的实际金额进行比对,质疑其善款是否完全到位以及善款去向。

关于该会是否收到章子怡的捐款,她说:“你说的是明星章子怡吗?没收到善款,甚至连一起开展相关慈善活动都没有。

当然,也不排除她以匿名形式抑或别的名字捐赠。

”据国内各大媒体的相关新闻报道共筹得善款100万美元,但是有网友从美国税务部门网站上查到数据却是,章子怡基金会2008年12月报税表里的美元额度仅为45471美元,与媒体之前所报道的百万美元差距甚远。

事后章子怡和其经纪人公开回应的原文如下:章子怡:仍在追款透过邮件章子怡证实了,“章子怡基金”确实存在,表示是在地震后在美国加州建立的,但就没有明确说出目前筹集到了多少款项,“由于大部分的善款都是国外的好心人口头答应的捐助,做过慈善的人都知道,在追款和落实的过程中是非常艰难的,但始终我都没有放弃过。

”言下之意仍有很多善款未到账。

至于善款的用途,她也给出了说法,就是资助关爱儿童组织(CareForChildren)这个慈善团体,用于四川德阳“资源中心”的建设。

对此,记者致电受捐助组织的公关经理张会君,她表示“不知道章子怡捐了多少钱,关于账目的问题你要联系中国区的总负责人”,还解释说由于很多项目,都在等四川当地政府的审核,所以暂时还未能展开建设。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20例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20例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20例1. 奥运会形象重塑: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中国面临着国际媒体的质疑和批评。

为了重塑国际形象,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国际媒体关系,提供主动透明的信息,并组织媒体参观奥运会场馆及其他地方,以改变外界对中国的认知。

2. 快餐危机公关:2014年,某快餐连锁企业在媒体报道中被曝光使用过期食材,引发公众质疑。

该企业迅速回应危机,公开道歉、召回产品、展开全面调查,并加强质量管理体系,赢得公众信任。

3. 银行丑闻后的公共关系危机:某银行因内部腐败和财务不端丑闻而陷入公共关系危机。

银行采取了开放沟通的策略,主动向媒体提供信息,组织内部调查,解雇相关人员,并加强内部监管和道德教育,扭转了公众对银行的负面印象。

4. 社交媒体危机管理:某电视台主持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种族歧视言论,引发公众愤慨和抵制。

电视台迅速对该主持人进行停职处理,并公开道歉,积极与社交媒体用户进行互动,以恢复信任。

5. 环境保护倡议:某汽车制造商在环保组织的抗议下,被指责为环境破坏主义者。

为改变这一形象,该厂商加大环保投入,开展绿色技术研发,并与环保组织合作,改善企业形象,增强公众对其的信任。

6. 艺人丑闻公关处理:某知名艺人涉嫌非法行为被曝光,在公众中引发了广泛争议。

其所属经纪公司迅速停止合作,并公开道歉,承诺加强对艺人的管理和监督,以维护企业形象。

7.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某食品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被曝光,引发公众关注。

该公司立即展开调查,并公开回应事件,加强产品安全措施,与消费者建立长期沟通机制,以恢复公众信任。

8. 公益事业公关:某慈善机构因财务不透明和项目执行问题受到质疑。

该机构积极公开财务报告,展示项目成果,并主动与公民社会组织合作,加强自律与监督,恢复公众对其的信心。

9. 就业歧视事件公关处理:某知名企业被曝光存在就业歧视问题,引发公众和员工的不满。

该企业迅速回应,展开内部调查,加强内部培训与教育,并公开承诺改善招聘和就业公平,以赢得员工和公众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众”营销公关案例
上海蓝梦广告公司
ﻫ项目简述ﻫ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逐渐进入家庭。2002年起,汽车消费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产品供不应求,各汽车厂商以扩充产能为第一目标,但作为汽车消费链最重要的售后服务这个环节没有被同步重视而发展。
上海大众,这个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早在2 0年前,第一辆桑塔纳下线的同时,就已经着手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并不断完善了服务体系。到目前为止,在保有量达250万辆的基础上,上海大众已经形成覆盖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600家特约维修站,4个配件中心,1个培训中心,1个全国客户服务中心(电话呼叫中心),及200多家24小时服务网点。ﻫ始终占据中国轿车市场份额第一位的龙头企业,在产销同步增长的同时,于2002年2月开始酝酿、策划一个大型的、全国范围内的公关活动,命名为“相约上海大众,品牌带我回家”。该活动的主旨是邀请上海大众的车主用户及企业内部员工齐聚上海,参观上海大众最先进的汽车生产线,全面了解汽车生产工艺,透析上海大众的汽车文化,从而使用户对企业实力强大、产品质量可靠、科技世界领先的优势形成进一步认知,树立信心,达到口碑相传,间接帮助产品的销售,使员工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自2002年6月第一批用户参加活动以来,共组织执行了56轮,参与人次为3 880人,范围涉及全国各地,同时也邀请了部分集团用户,如警务系统,出租车公司,银行系统等,让他们第一次零距离地与上海大众亲密接触。每一次活动后,都获得了他们一致的好评,普遍对上海大众三厂(Passat生产线,目前国内投资额最大,最先进的厂房)、上海大众试车场(投资10亿元的国内第一个专业试车场)、上海大众的安亭工业园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里,他们看到了上海大众对精益求精造车理念的全新演绎,一辆质量可靠、品质完美的车的诞生。ﻫ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上海大众各地分销中心和维修站的积极响应,要求自发组织活动,以便为后续销售建立更良好的口碑。
2002年,随着中国汽车消费的增长,竞争对手的市场争夺,汽车竞争从产品竞争逐渐转向服务竞争。上海大众最早在售后服务领域内展开系列营销活动,不断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为进一步传达产品可靠,科技领先,服务优质的品牌形象,“相约上海大众,品牌带我回家”大型系列活动,于2002年4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ﻫ
项目调研ﻫ活动的核心是上海大众整个工业园区的参观,包括上海大众一厂,二厂和三厂,上海大众超大停车库,上海大众试车厂等。活动涉及各部门,各单位的正常运营,甚至部分机密。由于三厂、试车场经常有国家、市政府领导的参观以及生产计划的调配,因此在参观的时间上和衔接上就需要非常准确的协调和安排。在我们和上海大众售后服务部的共同努力下,协调了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制定了完整的参观路线和时间安排,并准备了相应的备用、应急方案,可以确保活动正常举行。
大众公关案例
————————————————————————————————作者:
————————————————————————————————日期:

“上海大众”营销公关案例
行业:其他
案例类型:活动-体验营销类
媒体类型:其他
策划执行单位:上海蓝梦广告
实施时间:2002
实施地点:全国性
案例来源:实战广告案例第二辑-活动卷
1985年11月,第1批8家上海大众汽车特约维修站在上海授权签约,目前上海大众在全拥有近600家特约维修站。
1995年4月,第1个上海大众售后服务培训中心在上海建立,十多年来源源不断为售后服务网络输送高素质的售后服务人才。
2000年9月,第1次汽车业服务营销活动在南京举行,此后每年向40多万上海大众用户提供季节性车辆免费检测服务。ﻫ2001年4月,第1个汽车业呼叫中心在上海大众组建成立,通过热线为全国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ﻫ2002年4月,第1次以“相约上海大众”活动系统组织用户参观制造厂,拉近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让用户体验“回家”感觉。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986KB
下载次数:
案例简介
广告主:上海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ﻫ实施时间:2002年至今
实施范围:全国
核心策略:口碑相传,间接帮助产品的销售ﻫ创 新点:不仅是服务竞争的延续,也是汽车文化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约上海大众,品牌带我回家”的主旨是透析上海大众的汽车文化,从而使用户对企业实力强大、产品质量可靠、科技世界领先的优势有进一步认知,树立信心,达到口碑相传,间接帮助产品的销售,使员工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加企业凝聚力。
2002年10月,第1个开辟24小时援助服务全国统一寻呼网络,无论何时何地,全国近200家网络成员将为用户提供专业、迅捷的援助服务。ﻫ2002年9月,第1次汽车业维修“技术比武”在各地上海大众汽车特约维修站间展开,充分展示服务网络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人才优势。
20多年来,第1拥有全国最大、最完善的配件物流体系,网罗1个中央总库、4大配件分中心,为全国250多万用户提供服务。
项目策划(2003年活动举例)
1.活动主题:相约上海大众—品牌带我们回家。
2.出席对象:维修站钻石级客户/优秀员工(70人/批)。
3.下榻酒店:上海三星级酒店。
4.活动行程:两天三夜/三天四夜。ﻫ第一夜:《相约上海大众》联谊晚宴。ﻫ第一天:上海大众工业游。
第二天:新上海游。
第三天(仅限员工类):维修站优秀员工高级研讨班。ﻫ5.活动承办:蓝梦广告。ﻫ6.活动流程:
本次公关活动,是中国汽车行业内的首创。它第一个让用户和员工如此近距离的全透明的了解一个品牌,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家”。本次活动在上海大众售后服务部的带领下,得到了上海大众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各方资源协调,统一部署的配合下,给了每一个参与者一个宾至如归的“家”的感受。ﻫﻫ项目报告
项目背景
上海大众是德国大众在中国最大的合资企业,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汽车企业。其桑塔纳车型在中国风行20年后,仍旧是轿车领域占有率最高的品牌,20年后的今天,其产品系列涵盖桑塔纳、高尔、波罗、帕萨特、途安五大系列,社会保有量第一,达250万辆。ﻫ上海大众在中国创下了多个第一,成为业界的领先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