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反渗透浓水浓缩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1. 引言1.1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重要性煤化工废水是指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离子以及悬浮固体颗粒的废水。

这类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煤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会对水体造成污染,降低水质,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废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会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氧气溶解能力,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煤化工废水中还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和毒性物质,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对煤化工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通过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并达到排放标准,保护水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废水处理还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回收废水中有用的物质,减少生产成本,具有经济效益。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煤化工废水是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废水。

随着煤炭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煤化工废水排放量逐渐增加,污染物浓度和种类也不断增多,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煤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不仅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煤化工废水处理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其处理效果直接关系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外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存在着技术水平不够先进、处理成本过高、资源回收率较低等问题,急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技术创新。

煤化工产业对废水排放达标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废水处理技术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因此有必要开展针对煤化工废水的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工作。

1.3 研究意义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煤化工废水处理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11-23T07:56:53.841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0期7月作者:白扬[导读] 论文以反渗透技术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反渗透技术进行分析白扬身份证号码:2103021981****3316摘要:论文以反渗透技术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对反渗透技术进行分析,以及探寻当下反渗透技术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寻反渗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改善我国水资源环境,提升水处理净化水平找寻可行性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处理技术;膜技术;发展方向前言:反渗透技术是现阶段较为先进的水资源净化技术,能够满足民用水的根本需求,在水处理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深入研究反渗透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未来应用趋势对于提升我国民用水处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反渗透处理技术的概念1.1基本原理利用水的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将溶剂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这也是过滤杂质的过程。

反渗透膜技术被称为反渗透,因为它的方向不同于自然渗透。

技术原理是溶液在高渗透压的作用下对半透膜的一侧施加压力。

当压力超过渗透压时,溶剂将以相反的方向渗透,从而将水与其他物质分离[1]。

1.2系统组成反渗透系统主要包括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膜组、阻垢剂和清洗系统。

其中,过滤器是一种内部有许多熔喷滤芯的立式柱状设备,用于防止水中的大颗粒在安装到反渗透系统之前通过反渗透膜,从而保证膜的完整性;高压泵的主要作用是为装置提供压力,使水能够克服渗透压,通过反渗透膜后进入产水侧,从而满足预产水的需求;反渗透膜组主要将水分为淡水和浓水,并采用浓水调节装置,保证水的回收率和脱盐率达到相关标准;阻垢剂最重要的作用是防止一些不溶性盐在浓水中沉淀后,反渗透膜被堵塞。

配制阻垢剂时,应根据实际水质进行合理设计。

1.3发展前景和主要优势反渗透技术是目前纯水制备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其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一些离子和一些有机物。

近年来,反渗透技术已经进入工业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煤矿开采的反渗透水处理与回用

煤矿开采的反渗透水处理与回用
降低运行成本。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于反渗 透技术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的 联合应用研究,以实现煤矿 开采废水的全面处理和资源
化利用。
01
02
03
04
05
THANKS
反渗透水回用的经济效益
节约水资源
通过反渗透水回用技术,可以 减少对新鲜水源的依赖,降低 用水成本,同时缓解水资源短
缺的压力。
降低水处理成本
反渗透水回用技术可以实现矿 井水、工业废水等劣质水的处 理和回用,降低水处理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反渗透水回用技术,可以 满足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需求, 提高生产效率。
环保贡献
反渗透水回用技术可以实现废 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环保贡献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反渗透技术是处理煤矿开采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 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实现废水的净化。
反渗透技术的出水水质优良,可满足煤矿回用水的标准,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05
反渗透水回用技术
反渗透水回用标准
03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反渗 透水回用的水质指标、处理工艺和检测方 法等标准。
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反渗透水回用标准, 包括水质要求、处理工艺、设备选型、运 行管理等方面的规范。
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反渗透水回用 的标准,包括处理效果、设备维护、安全 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04
反渗透技术在煤矿开采废 水处理中的应用
反渗透技术在煤矿开采废水处理中的适用性
适用性
反渗透技术适用于处理高盐度、高硬度、高浊度的废水,能够去除水中的溶解 性固体、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满足煤矿开采废水处理的需求。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摘要】煤化工废水是造成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优化处理工艺、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加强管理与监督等改进措施。

这些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效率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本研究也强调了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不断的科研探索和技术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 现状, 改进措施, 优化处理工艺, 先进设备, 技术, 管理与监督, 重要性, 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是目前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随着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煤化工企业的环保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当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如废水排放标准不达标、处理工艺不完善、设备老化等。

面对这些问题与挑战,我们亟需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加强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的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机制。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建立环保产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市场竞争力。

未来,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技术手段,推动煤化工废水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2. 正文2.1 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分析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是煤化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循环利用的要求。

目前,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着处理工艺不够优化的情况。

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及改进技术研究

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及改进技术研究

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及改进技术研究摘要;在新形势下煤炭企业要求不断提升环保管理水平,以低碳理念推进煤炭企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煤化工废水是煤炭企业环保的主要管理对象,但是废水治理难度比较大。

所以要求加强煤化工废有着一定的必要性,本文则论述了煤化工废水类型和特点、现状以及如何做好改进施工。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施工技术引言由于我国对工业生产越发重视,因此,各种煤化工企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煤化工企业在生产和运营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污水,若不能对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任由其排放到自然环境之中,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由于污水中包含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还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要加强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提高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大部分煤化工厂面临着污水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不尽人意等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就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

1、煤化工废水类型及特点以煤炭为原料对其进行化学加工,使煤炭转变成不同样态的燃料和化学品。

煤化工废水主要是有机废水、含盐废水。

有机废水与含盐废水的最大区别是二者的含盐浓度不同,含盐废水中盐的浓度要远高于有机废水。

含盐废水是煤化工生产中形成的,如洗涤用水、回用系统的高浓度水、循环水、脱盐系统排水、生化处理后的废水。

有机废水的来源包括气化废水、装置废水、日常生活污水、冲刷用水。

2、煤化工废水的现状煤化工废水对于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其中的焦油、酚、硫化物等物质进入水体之后,对水资源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鱼类也难以在这一环境下生存。

煤化工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是高毒类物质,严重影响生物个体、农作物和水生植物和动物,酚进入到生物个体之后,会使得细胞失去活性,笔者进行研究和调查之后发现,美国环境保护署将酚列为主要高毒性有机污染物质。

当酚在水中的含量超过3000mg/L时,有机生物难以生存,生化处理无法进行。

最后,煤化工废水对于人类来说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危害,这也是我国对煤化工废水规定酚、氨的排放设定标准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煤化工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行业之一,而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研究和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煤化工企业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对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于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传统处理方法效率低下、处理成本高昂、处理技术不成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系统性分析,找出现有技术路线的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

本文旨在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改进措施和技术路线探讨,分析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旨在为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1.2 研究意义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是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其处理效果直接关系到煤化工生产的环境友好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将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通过改进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可以提高煤化工生产的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改进还能有效减少废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减轻对水资源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研究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的现状与改进措施对于推动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现状分析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在当前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煤炭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我国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废水处理系统存在技术设备老化的问题。

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研究

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研究

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工业的迅猛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工业企业。

目前,国内反渗透膜工业应用的最大领域仍为大型锅炉补给水、各种工业纯水以及苦咸水和海水淡化,饮用水的市场规模次之,电子、半导体、制药、医疗、食品、饮料、酒类、化工、环保等行业的应用也形成了一定规模。

反渗透具有能耗低、运行操作简便、运行费用经济等突出优点,随着制膜技术的改进、能量回收系统的开发、预处理技术的改进以及对高低盐度进水的广泛适用性,反渗透脱盐成本逐年下降,工艺在经济、技术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将成为21世纪脱盐领域的主要技术之一。

本文就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反渗透;浓水;处理引言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具有物料无相变、相对能耗低、除盐效果好、处理工艺成熟可靠、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易于运行和管理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电力、石化、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等领域。

在反渗透技术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浓水,其水质比较复杂,主要处理难点因素是COD、硬度、含盐量高。

反渗透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市政污水或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二级出水,主要为小分子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反渗透浓水的处理和处置方法主要有经过处理后排入地表水或海水、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蒸发浓缩和资源化利用等。

但随着环境管理政策和污水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反渗透浓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已超过环境承载力,反渗透浓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受到广泛关注。

1反渗透浓水特点反渗透浓水水量、水质受到的影响因素有:进水水质、回收率、预处理中使用的阻垢剂、反渗透膜清洗时使用的清洗剂等。

其中进水水质对浓水的性质起主要决定作用,而过程中添加的化学物质的影响较小,因为添加的浓度相对较低(一般小于10mg/L)。

反渗透浓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溶解性有机物(DOM)和总溶解性固体(TDS),其中DOM 对人类和环境危害重大的污染物有内分泌干扰物、药物及病原菌;TDS 主要成分为Cl -、HCO 3-、SO 42-、NO 3-、Ca 2+、Mg 2+、Na +等。

煤化工中水回用浓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展望

煤化工中水回用浓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展望

煤化工中水回用浓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展望摘要:中国煤化工工业发展迅速,但废水处理问题一直是制约煤化学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由于政策,环境和经济成本的考虑,煤化工企业基本上是通过膜法循环利用水资源,但由此产生了中水回用浓水的污染问题,因此需要对煤化工中水回用浓水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将结合煤化工中水回用浓水零排放技术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该技术的应用,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煤化工;中水回用;零排放;引言中国化工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煤化工。

煤化工工程项目用水需求量大,从投产较为大型煤化工项目的分析来看,每吨产品的耗水量通常超过10吨以上[1]。

煤炭资源主导着煤化工项目的布局,而大多数煤炭基地都建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

煤化工的发展面临地表水环境容量有限的问题,有些地区甚至没有纳污水体[2]。

由于政策,环境和经济成本的考虑,煤化工企业基本上是通过膜法循环利用水资源,但由此产生中水回用浓水的污染问题。

山西省发布了《废水综合排放标准》(db14 / 1928-2019)限制TDS的排放。

煤化工企业率先对中水回用浓水进行零排放处理,通过可行性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回用率,节省用水成本,还能通过资源化的工业盐产品实现变废为宝。

1煤化工中水回用浓水的现状煤化工中水回用浓水主要指煤化工企业为实现水资源化采用膜法回收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主要含有纳、镁、钾、钙等阳离子,CO3-,NO-,S02-等阴离子,杂质离子组分较多,如微量的磷、锶、钡等。

不同项目废水组分多变,水质不确定性大,但都具有盐份含量高的特性,一般在5000~20000mg/L,高者甚至可达30000mg/L[3]。

盐分主要来源于生成用水、煤、生成过程添加的药剂。

现阶段对于煤化工中水回用浓水大部分通过回流至污水系统,均质后再处理。

经过生物反应、化学和物理沉淀,但常规的污水处理工艺不具备去除盐度的能力,且废水中盐浓度的过高使活性污泥脱水产生质壁分离现象,导致活性污泥上浮流失进而影响生物处理的净化效果,导致项目排水不达标[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煤化工反渗透浓水浓缩的研究现状
作者:苏艳敏, 郑化安, 付东升, 李克伦, 肖荣林, 吕晓丽, SU Yanmin, ZHENG Huaan, FU Dongsheng , LI Kelun, XIAO Ronglin, LYU Xiaoli
作者单位: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新材料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5
刊名:
洁净煤技术
英文刊名:Clean Coal Technology
年,卷(期):2014,20(1)
被引用次数:5次
1.雒建中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废水处理工艺分析[期刊论文]-洁净煤技术 2012(1)
2.郭森,童莉,周学双,刘爱萍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处理探讨[期刊论文]-煤化工 2011(1)
3.浅谈含盐废水的综合利用[期刊论文]-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5)
4.黄开东,李强,汪炎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分析[期刊论文]-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2(5)
5.宋哈楠,李明,张磊内蒙古自治区高含盐水处理技术现状及进展[期刊论文]-北方环境 2013(1)
6.贾奇博,韩洪亮,刘必前,杨海军,沈建权基于海水淡化的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期刊论文]-化学通报 2012(9)
7.McCutcheon J R;McGinnis R L;Elimelech M A novel ammonia-carbon dioxide forward (direct) osmosis desalination process 2005(1)
8.Mcginnis R L;Elimelech M Energy requirements of ammonia carbon dioxide forward osmosis desalination 2007(1-3)
9.Elimelech M Yale constructs forward osmosis desalination pilot plant 2007(1)
10.Tang W;How Y Ng Concentration of brine by forward osmosis:Performance and influence of membrane structure 2008(1-3)
11.Martinetti C R;Childress A E;Cath T Y High recovery of concentrated RO brines using forward osmosis and membrane distillation 2009(1-2)
12.陈安稳,时翔云膜蒸馏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联合集成工艺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工业水处理 2013(2)
13.赵晶,武春瑞,吕晓龙膜蒸馏海水淡化过程研究:三种膜蒸馏过程的比较[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9(1)
14.吕晓龙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疏水膜及其初步应用[期刊论文]-化工环保 2008(5)
15.曾辉,王永青减压膜蒸馏海水淡化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化学工程 2013(5)
16.王军,栾兆坤,曲丹,张珊珊,王小军,王龙龙疏水膜蒸馏浓缩技术用于RO浓水回用处理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7(19)
17.孙项城,王军,侯得印,王宝强,栾兆坤膜蒸馏法浓缩反渗透浓水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11(17)
18.安晓婵PVDF复合膜制备及其真空膜蒸馏过程研究[学位论文] 2012
19.唐娜,陈明玉,袁建军海水淡化浓盐水真空膜蒸馏研究[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7(6)
20.李玖明,朱海霖,郭玉海,吴益尔,金王勇,张华鹏真空膜蒸馏处理垃圾渗沥液反渗透浓水的研究[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 2013(7)
21.涂正环,贺高红,尹立运,林畅减压膜蒸馏法咸水淡化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海湖盐与化工 2003(5)
22.武春瑞,刘东,陈华艳,贾悦,王暄,吕晓龙PVDF疏水中空纤维膜的膜蒸馏含盐废水处理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功能材料 2008(12)
23.刘东,武春瑞,吕晓龙减压膜蒸馏法浓缩反渗透浓水试验研究[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 2009(5)
24.朱宝库;徐又一;项慧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减压膜蒸馏
25.王车礼,王军,钟璟减压膜蒸馏浓缩NaCl溶液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海湖盐与化工 2003(2)
26.张建芳,李玲减压膜蒸馏淡化处理盐水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5(3)
27.王宏涛真空膜蒸馏海水淡化实验研究[学位论文] 2008
28.陈利,沈江南,阮慧敏真空膜蒸馏浓缩反渗透浓盐水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过滤与分离 2009(3)
29.徐丽疏水微孔膜的制备及其在膜蒸馏中的应用[学位论文] 2007
30.王许云PVDF疏水膜制备及膜蒸馏集成技术研究[学位论文] 2008
31.张琳PVDF平板疏水膜的制备及其应用[学位论文] 2012
1.姚彬,杨鸿鹰,金鹏康利用反渗透浓水制备水煤浆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化工 2015(04)
2.张永兴浓缩水对反渗透系统的影响作用及其回收利用[期刊论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10)
3.耿翠玉,乔瑞平,任同伟,甄珍,乔丽丽,俞彬,陈广升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处理技术进展[期刊论文]-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4(10)
引用本文格式:苏艳敏.郑化安.付东升.李克伦.肖荣林.吕晓丽.SU Yanmin.ZHENG Huaan.FU Dongsheng.LI Kelun.XIAO Ronglin. LYU Xiaoli煤化工反渗透浓水浓缩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洁净煤技术 20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