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题: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合集下载

历史新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国共的十年对峙

历史新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水平测试】1.“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

……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

……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材料中提到的“会议”应是()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2.(2010年广东佛山模拟)1997年江泽民同志亲笔为某地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该地指()A.南昌B. 延安 C.西柏坡 D.北京3.(2009年上海高考卷,21)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6.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

此时,中央工农红军()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国民党的的第五次军事“围剿”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7.(2008年北京高考卷,40)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

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图1 图2 图3图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图2 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地址图3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第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附答案)

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附答案)

第四单元第15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犯了不少错误,但都能够在紧要关头召开会议,纠正错误,指明新的出路,其中“八七会议”就是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会议。

以下关于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清算一些领导人的“左”倾错误B.决定开展土地革命C.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D.决定组织秋收起义解析:“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答案为A项。

答案:A2.(2016·广西学业水平测试)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昌起义重要意义的是()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解析: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叛变革命后进行的武装抗争,D项正确。

A项是在“八七会议”上;B项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的;C项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开辟的。

答案:D3.《秋收起义暴动歌》中唱道“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

歌中“秋收起义成了功”主要是指()A.起义军占领了大城市长沙B.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C.大规模开展了土地革命D.建立了与国民党对峙的政权解析: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长沙没有成功,A项错误;起义军转向农村,成功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项正确;C项是建立根据地之后的行动,和秋收起义无关;D项是指1931年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答案:B4.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D.中国革命可以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优化训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优化训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5分钟训练1.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D.广州起义答案:C解析: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等人的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

2.“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是指()A.南昌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C.井冈山会师D.红四军的创建答案:B解析: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

井冈山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历史上被称为是点燃了星星之火。

3.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A.蒋介石调集了百万大军B.蒋介石采用了步步为营的战略战术C.红军在武器装备及人数方面处于绝对劣势D.“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导答案:D解析: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当时“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他们听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同敌人死打硬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4.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通过()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答案:B解析:1935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5._______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____召开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案:1935 遵义毛泽东10分钟训练1.南昌起义最主要的历史意义在于()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C.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答案:A解析: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确立是在1927年的三湾改编中;南昌起义并未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开辟则是毛泽东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后开始探索的结果。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自我小测: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自我小测: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自我小测一、选择题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接受了斯大林的观点,认为革命在进入‘较高’阶段,必须以城乡的秘密策动和武装暴动为其特征”。

当时中国共产党贯彻上述路线的行动是()A.继续与国民党合作B.在城乡发动武装起义C.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D.建立农村苏维埃政权2.1927年,毛泽东“因‘军事机会主义’而在中共中央里落选”。

“军事机会主义”主要是指毛泽东()A.将革命的力量转向农村B.进攻长沙遭受重大挫折C.不服从共产国际的指挥D.在反“围剿”中指挥不力3.国民革命失败后,“受到重创的共产党撤退到中国东南部的偏远山区,在那里,他们尽力重建和重新组织他们的军队”。

选择在“东南部的偏远山区”的原因不包括() A.偏远山区经济相对发达B.偏远山区敌人统治力量薄弱C.偏远山区群众基础较好D.偏远山区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4.《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曾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的偶像,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要参加红军,参加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根据地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红军,主要是为了()《闪闪的红星》电影海报A.表明革命的决心B.为根据地经济发展赢得稳定环境C.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5.“田里豆子开红花,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

”这首歌谣主要反映了井冈山时期()A.反“围剿”斗争的伟大成果B.土地革命取得的成效C.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D.红军队伍的不断壮大6.“只有到那个时候,当中国共产主义运动脱离了同莫斯科的接触,并不可改变地必须在农村求得生存否则即告灭亡之时,那些由莫斯科训练出来的分子才不得不承认毛的领导地位。

”“那个时候”是指()A.秋收起义失败后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后C.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成立时D.遵义会议召开时7.2014年暑假,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某学校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他们沿着当年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经过下列重要景点的先后顺序应是()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①④③②8.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会宁会师①图片描绘的事件发生在1935年10月②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③它反映了红一、红二方面军迎接红四方面军的情景④它是中国革命旧局面结束和新局面开始的重要表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练习(解析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n加油。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的这首诗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C.平津战役D.解放南京2.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这说明当时中共()A. 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B. 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已经成熟C. 仍然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D. 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3.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 九·一八事变B. 一·二八事变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4.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的“行军”是指( )。

A. 北伐战争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 D. 红军长征5.“遵义云开迎曙色,毛公舵稳展奇谋。

”是作者创作油画的主题。

对其中“曙色”的理解正确的是()油画《遵义曙光》A.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 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6.“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毛把一个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加以锻造,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队伍。

”文中的“此事”是指()A. 大革命湖南农民运动B.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D. 八路军深入敌后战场7.1927年8月,中共八七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该书强调指出:“工人阶级的革命党,要纠正自己的错误,只有公开的批评这些错误,而且要使全党党员都参加这种批评。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作业

第四单元第15课一、选择题1.(2019·江西赣州南康中学月考)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在江西大旅社宴会厅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

他说:“我们这次起义是敌人逼出来的,不如此便没有出路。

起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成功的关键在于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于有周密的准备,出敌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歼灭南昌的敌人。

”从材料中,可知中国共产党()A.摆脱了右倾思想的影响B.正确认识了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C.准备独立领导武装斗争D.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起义”指的是南昌起义,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准备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南昌起义是以城市为中心,所以尚未正确认识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也未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排除B、D两项。

2.(2019·江苏南京金陵中学调研)1931年8月26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高度评价、赞扬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斗争策略,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推广(毛泽东的)良好经验”。

材料中的“良好经验”是() A.发动城市工人武装暴动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C.领导红军实行战略转移D.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斗争策略”可知,“良好经验”指的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发生于1934—1936年,排除;D项所述事件开始发生于1937年,排除。

3.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赣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

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A.受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B.试图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C.企图抵制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的影响D.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村【答案】C【解析】南京国民政府在阶级性质方面属于资产阶级政权,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故A 项错误;国民政府的政权性质就决定了其是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者,它不可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B项错误;1927年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正在全面展开,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农村合作运动,正是试图抵制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的影响,故C项正确;“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村”属于主观臆断,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997年,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解析:从题中“军旗升起的地方”可作出判断。

A项是秋收起义部队的旗号;B项是南昌起义的意义,但与题干不符;D项是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始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

答案:C2.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它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是( )A.南昌起义B.三湾改编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解析:抓住材料中的“红军荟萃井冈山”,就是指红军到井冈山会合,即井冈山会师。

答案:D3.观察下图,下列对图中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A.位于今江西省的瑞金市B.见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C.反映了国共合作的成就D.体现了农村根据地的成长壮大解析:图示中的机构成立于1931年,而国共合作在1927年就破裂,故C项叙述错误。

答案:C4.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两党合作解析: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是相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而言的,俄国走的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中国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答案:C5.有人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分成前14年和后14年,因为在此中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指( ) A.遵义会议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中共一大解析:根据题干“前14年(即1935年之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题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题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二零一一年《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

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主要理由是A.遵义会议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B.遵义会议制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C.遵义会议事实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D.遵义会议结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遥控【答案】D2.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在谈到某事件时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开展土地改革B.进行万里长征C.工农武装割据D.进行抗日战争【答案】B3.在革命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下列图片,历史老师要求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你认为最突出的应该是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答案】D4.为纪念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该会议是指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答案】B5.一九三五年10月,毛泽东写下著名的诗歌《七律·长征》,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诗歌的最后一句写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歌中的“三军”是指A.红一方面军B.红二方面军C.红四方面军D.三大主力红军【答案】A6.“‘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

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

”下列符合“燎原”之势的是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C.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D.南昌起义打响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答案】B7.一九三零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选择题
1.“革命失败以后,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种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

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

……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

”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长征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答案:B
2.★1930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

”这反映出( )
A.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
B.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
C.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
D.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答案:B
3.据下图的信息判断,当时该政府向群众发行“借谷票”的主要目的是( )
图中下方文字:此票专为一九三四年向群众借谷充足红军给养之用。

粮食人民委员会陈潭秋
A.支援北伐战争中的革命军队
B.争取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C.解决抗战时期的经济困难
D.救济生活困难的人民群众
答案:B
4.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

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B.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C.北伐战争、国民革命
D.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答案:A
5.贺龙说:“南昌起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

”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B.北伐战争胜利
C.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D.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答案:A
6.某同学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政治大纲》,封面上有“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日”“琼崖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出版”等字样。

通过阅读该书他可以了解( )
A.革命统一战线的来龙去脉
B.“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创举
C.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
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支持
答案:B
7.油画《井冈山上》描绘了毛泽东率军队到达井冈山的场景。

当时毛泽东在井冈山重点思索的是( )
A.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如何把苏联的指导落到实处
C.如何尽快建立新统一战线
D.如何尽快同党中央取得联系
答案:A
8.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王明等人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其错误产生的根源是( )
A.完全听命于共产国际的指导
B.完全否定毛泽东正确的军事和政治路线
C.顽固坚持苏联式的革命道路
D.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答案:D
9.《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曾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的偶像,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要参加红军,参加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根据地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红军,主要是为了( )
《闪闪的红星》电影海报
A.表明革命的决心
B.为根据地经济发展赢得稳定环境
C.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
答案:D
10.“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朱德这首诗缅怀的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答案:D
11.2019年暑假,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某学校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他们沿着当年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经过下列重要景点的先后顺序应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答案:B
12.“陕北出了个刘志丹,红旗一举半边天。

”当年最早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的是( )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
C.红四方面军
D.甘肃红军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党的领导人往往照抄照搬……在长征开始前不久,因上海中央局被破坏,党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系……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

——郑广瑾、方十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记》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

参考答案:遵义会议是在没有共产国际指导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革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会议;会议在外有强敌、内有严重思想分歧的情况下,抓住关键问题,采取灵活的策略,既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指挥和组织问题,又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挽救了党和红军。

14.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国。

正是这段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党培育和形成了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芒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

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内涵概括为二十四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材料二它(长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险象环生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分别举例说明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是如何体现的。

(2)长征初期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局面改变的原因有哪些?
(3)如何理解“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参考答案:(1)“坚定信念”: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对革命充满信心。

“敢闯新路”:毛泽东等人抛弃城市中心论,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

(2)遵义会议的召开;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指挥。

(3)长征中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长征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