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派留学优先支持选派学科名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派留学优先支持选派学科名录

序号 学科领域 1.微生物分类 2.微生物生态及环境微生物 3.分子微生物学 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生物物理 1 生物学 6.细胞工程 7.分子遗传学 8.生物重要性状相关基因及功能研究 9.蛋白质和酶工程 10.生物质新能源 11.系统生物学 1.食品生物技术 2.食品功能化学与营养 3.食品安全 2 食品科学与工程 4.食品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5.畜禽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6.果蔬及粮油加工与贮藏工程 7.食品新资源开发利用 1.环境化学 2.环境生物学 3.农业废弃物、废水处理与资源清洁利用 3 环境科学与工程 4.环境监测与评价 5.污染环境修复 6.空气污染控制 7.气候资源与农业减灾 研究方向 备 注
包括基础临床病理学
6
信息安全、知识工程与数据库、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1.有机小分子合成与调控 2.天然产物结构与活性分析 8 化学生物学 3.化学生物分析 4.微流控芯片与微纳米生物技术 1.基因组序列分析与数据挖掘 9 生物信息学 2.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 3.分子设计 1.智能化农业装备与技术 2.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与管理工程 3.农业节水技术与装备 10 农业工程 4.农业水土资源利用与保护 5.农业水土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 6.精准农业 1.机械设计及理论 11 机械工程 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3.机电一体化 1.水量转化机理与旱区水文规律研究 12 水利工程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1.岩土工程 2.结构工程 13 土木工程 3.防灾减灾及保护工程 4.力学 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
仪器分析
有空间经济计量背景者优先 产业经济学专业优先
1.作物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2.转基因育种 20 作物学 3.作物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4.作物分子生理与生态学 5.作物抗逆的分子机制 1.农业经济理论与农村政策 2.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 21 农林经济管理 3.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 4.林业经济管理 5.农村金融与农村信贷 1.土壤与环境化学 2.土壤碳氮循环与气候变化 3.土壤生态与生态修复 22 农业资源利用 4.植物营养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 5.土壤养分循环与调控 6.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 1.果品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 2.果树逆境生理与抗性改良 23 园艺学 3.果树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 4.蔬菜遗传育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度国家公派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选派通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度国家公派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选派通知【字号:】发布科室:学籍科发布时间:11-02点击:5599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充分发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我校与世界知名大学和机构的合作,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满足国家急需专业、学科领域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学校决定在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参与2012年度国家公派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遴选。
一、选派计划1、选派规模:50-100人。
2、选拔范围及对象:选拔本科二年级(含)以上优秀学生赴国外一流高校或机构的优势学科专业学习交流。
3、选派类别及交流形式:选派类别为本科生联合培养,主要赴国外大学进行课程学习、毕业设计,或赴国际组织/企业/实验室实习。
4、留学期限:3-12个月。
5、留学单位及地区:主要派往教育、科技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机构。
6、资助内容:国家留学基金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费、规定留学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
住宿费和学杂费自理。
二、申请条件1、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2)申请时应为我校的普通全日制在读本科生;3)品学兼优,申请时在本专业年级综合成绩排名前10%;4)身心健康。
2、外语要求外语水平达到以下条件之一:1)外语专业本科(专业语种应与留学目的国使用语种一致)2)曾在同一语种国家留学一学年(8-12个月)以上;3)参加“国家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4)曾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培训部参加相关语种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英语为高级班,其他语种为中级班);5)参加雅思、托福、德、法、意、西、日、韩语水平考试。
其中,雅思成绩不低于6.0分,托福成绩不低于85分;德、法、意、西语水平考试达到或相当于欧洲同一语言参考框架(CECRL)的B2级;日语能力水平考试达到二级(N2);韩语成绩达到TOPIK4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流专业主要建设内容与核心指标

D1.教学经费
S20.经费投入
用于本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充足,且近3年持续增长。教学专项经费执行率100%。
用于本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充足,且近3年持续增长。教学专项经费执行率100%。
用于本专业的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充足,且近3年持续增长。教学专项经费执行率100%。
坚持质量导向,严控学生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
S3.创新创业
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综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科研训练100%覆盖,有20%以上学生参与论文发表、专利获取等,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比例有提高。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建设内容及标准
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专业
国内一流前列专业
D2.实验实践
S21.实验条件
实验室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完全对本科生开放。每个专业至少建设3个省级以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室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完全对本科生开放。每个专业至少建设2个以上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室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完全对本科生开放。每个专业至少建设1个省级以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培养方案体现了本专业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支撑本专业学习成果要求的达成。每一门课程对应毕业要求有明确的支撑关系。
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培养方案体现了本专业的发展定位、培养目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支撑本专业学习成果要求的达成。每一门课程对应毕业要求有明确的支撑关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介绍农学院农学(学硕连读)学制六年,前三学年学习本科阶段课程,第四学年进入硕士预科过渡期,并进行考核分流。
未达到要求的转入农学本科专业学习;优秀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志愿,通过考核,在本院相关专业学习,攻读硕士学位。
农学(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遗传育种、农业区域开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
毕业后能在数字农业、农业生产与规划、生物技术育种、作物标准化栽培体系、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农业经济管理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植物科学与技术学制四年,培养具有植物科学、植物资源开发、植物遗传育种、植物基因工程、植物产品贮运与加工、天然产物提取工艺、绿色食品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毕业后能在植物安全生产、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种子科学与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备种子生物科学、种子繁育、加工、检测和种子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种子工程和种子产业化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后可在种子科学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经营管理、生产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学硕连读)学制六年,前三学年学习本科阶段课程,第四学年进入硕士预科过渡期,并进行考核分流。
未达到要求的转入植物保护本科专业学习;优秀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志愿,攻读硕士学位。
植物保护(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学制四年,培养具有生物科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草害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
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开发等工作。
制药工程学制四年,培养具有化工原理、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工程、农药合成与加工、农药分析、农药学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介绍

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
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项目主要通过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现有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合作项目渠道派出;同时也可利用现有国际交流/科研合作渠道派出。
选派方法
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
已获外方全额奖学金资助人员以及正在境外学习、工作的人员。
已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尚未执行人员
本项目选派范围暂不包括:
01
2008年共录取4640人,其中联培生2753人,博士生1887人;
03
05
2007年共录取3952人,其中联培生3549人,博士生403人;
02
04
全国派出情况图示
06
(一)全国派出情况
三 项目实施四年来执行情况
全国派出情况
全国农林院校情况
选派专业领域
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或知名研究所、实验室或知名导师
留学单位
壹
贰
国家留学基金提供往返国际旅费和规定留学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标准及方式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2010年9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资助金额上浮了40-70%。
为公派研究生提供的奖学金包含:伙食费、住宿费、交通费、电话费、书籍资料费、医疗保险费、交际费、一次性安置费和零用费等。
项目简介
为促进中奥两国教育事业的交流与合作,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奥地利科学基金会(FWF)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每年选派30名优秀学生及学者赴奥地利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和研究团队进行攻读博士学位、联合培养博士或从事博士后研究。
1
2
3
选派计划 选派学科、专业领域 奥地利科学基金会对我申请人开放全部专业。优先支持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信息等关键领域及生命、空间、海洋、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 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留学期限: 36-48个月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留学期限为:6-24个月 选派规模:每年不超过30人(包含博士后)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本科专业简介1、农学专业<高起本)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政治上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拓创新,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服务于“三农”,在业务上掌握作物生产、育种,种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农学及相关领域从事作物生产与规划、作物品种选育与改良、种子生产与检验、作物常规及设施栽培耕作改制、特种作物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耕作学、作物栽培学、农业标准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物育种学、旱农学、作物栽培生理、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生态学、生物化学等。
2、农学专业<专升本)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拓创新,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服务“三农”;在业务上,掌握作物生产、育种,种子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农学及相关领域从事作物生产与规划、作物品种选育与改良、种子检验与加工、作物常规及设施栽培耕作改制、特种作物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旱农学、作物栽培生理学、农业自然资源及区划、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生态学、生物化学。
3、植物保护专业<专升本)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生物学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类病虫草害鉴定、识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病虫草害监测和防治方面的基本能力。
掌握病虫草害研究的科学方法。
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有机化学、作物栽培学、微生物学、生物防治、植物生理学、植物化学保护。
4、园艺专业<高起本)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果树、蔬菜、园林植物的栽培、育种、良种繁育、园产品贮藏、保鲜、运销、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统计学、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设施园艺学、花卉学、园艺植物育种学、种子工程、园艺产品贮运学、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905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模板】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905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科学专业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为:1.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坚持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草业科学事业,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草业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和撰写论文;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草业科学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身体和心理健康二、研究方向草业科学专业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及我校学科淀积和特色设置以下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1.牧草、草坪繁育与栽培利用2.草地生态3.草业技术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研究的最低年限为3年,最长年限为4年。
在职硕士研究生最低学习研究的年限为4年,最长年限期为5年。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应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上旬提交延期学业的申请报告,报告批准方可延期毕业。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前答辩的时间不超过半年,在职硕士研究生不超过一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研究生课程设置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必须至少修满32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可授予学位。
研究生课程为学位课和选修课两类。
(一)学位课(共6门20学分)1.政治理论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自然辩证法2学分2.第一外国语基础外语4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3.草地生态学3学分4.牧草种质资源及高级育种学3学分5.植物生理生化3学分6.动物营养学3学分(二)选修课(不少于12分)1.现代信息技术与资源调查2学分2.牧草种子学2学分3.草坪学研究进展2学分4.饲用植物加工调制与保藏新技术2学分5.草业研究法2学分6.牧草病虫害防治学3学分7.分子生物学3学分8.试验设计与分析2学分9.城市园林规划学3学分10.土壤与肥料学2学分11.农业气象与应用2学分12.牧草学2学分13.研究生班讨论(必选) 2学分五、学位论文进行科学研究及撰写论文,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研基本方法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2007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出国留学人员名单

2007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出国留学人员名单2007U27001 牛娜11/29/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02 郑炜君9/26/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03 吕瑞华8/6/19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04 鱼欢8/10/19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05 陈勇6/27/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06 刘凤楼10/14/198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08 乔飞9/25/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09 文颖强10/21/197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10 冯嘉玥12/16/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11 李慧娥9/26/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13 张燕子8/12/19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14 赵普艳1/1/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16 张正科12/25/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17 谢松林7/26/19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18 陈江生9/28/197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19 王艳花5/18/197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20 刘春梅12/10/197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21 贺晓英10/14/197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22 刘宇翔3/15/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24 解迎革2/10/197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25 杨正亮12/25/197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26 杨江龙10/19/197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27 赵淳9/3/198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28 隋艳艳12/8/198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29 田坤6/4/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30 王益12/28/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31 邱玲7/2/198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32 张静8/9/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33 南小宁12/3/197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34 张强11/2/19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35 徐怀同12/22/198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36 郭婵娟11/23/19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37 曹扬8/20/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38 渠美10/14/19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39 何自立9/24/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40 陈俊英6/7/19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41 康银红6/5/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42 孟毅12/29/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43 潘志宝10/10/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44 董强6/22/19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46 江中良12/20/197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47 姜艳芬11/11/197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48 刘芳宁12/29/197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49 闵育娜1/23/197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50 孙小琴12/8/197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51 周继术10/14/197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52 费晨5/15/19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53 潘传英7/10/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54 弥胜利9/3/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55 何小宁2/20/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56 李吉霞4/25/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57 李红兵8/1/197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58 郝兴安1/11/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59 江志利10/18/197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60 张世泽3/15/197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61 胡想顺2/17/197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62 郑立飞8/7/197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63 刘小凤9/17/197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64 臧睿2/8/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65 刘博6/20/19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66 顾彪12/24/198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67 杨向兵9/24/198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68 刘巍10/26/19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69 都二霞12/19/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70 黄雪玲2/21/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71 李修伟10/24/19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72 刘召11/18/19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73 陈长卿10/25/19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74 董艳玲6/6/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76 侯俊才8/15/19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77 黄玉祥9/30/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78 杨继红10/8/19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79 刘柳5/2/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80 崔璐8/25/198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81 董沁方9/25/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82 陶永胜11/7/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83 张莉9/3/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84 刘变芳2/21/19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85 马亚团1/26/19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86 刘文婷10/8/19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87 韩召奋12/27/197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88 邵景侠5/17/197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89 唐燕11/15/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91 戚建华1/5/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92 顾继娟3/15/198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93 杨超11/7/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94 徐文晖12/23/197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95 徐亮胜6/24/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96 李丽9/19/19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97 王瑞庆12/10/19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98 肖瑶2/10/198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099 殷宪强10/21/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00 朱杰11/11/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02 张春妮5/16/197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03 贺明阳12/25/19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04 侯媛媛6/10/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05 张亚妮6/1/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06 张焕玲10/16/197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07 赵华3/23/19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08 王晓敏5/18/198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09 赵明涛5/26/198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10 李倩10/1/19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11 马金彪5/10/19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12 罗列5/2/19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14 李春越9/8/19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15 高天2/21/198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16 盛敏5/10/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17 丰艳妮7/13/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18 陈卫民8/3/197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19 徐明6/20/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20 郭碧云7/4/197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21 秦建春2/19/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22 吴月红10/16/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24 鲁向晖10/12/197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25 郭付振10/16/197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26 吴迪4/8/198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27 王文斌3/20/197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7128 陆燕元1/20/197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U28001 顾骏飞11/7/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02 郑德琳1/6/1977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03 李贞10/30/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04 吕育财12/21/1977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05 雷小华9/3/1979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06 武海燕11/25/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07 董慧6/11/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09 姜付坤2/4/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10 徐杰6/9/1983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11 李燕4/29/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12 田涛4/20/1974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13 傅旸1/2/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14 宋振伟7/6/1976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15 乔岩9/14/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16 田长富11/11/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17 张然6/28/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18 杨劼8/10/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19 王献兵1/13/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20 郑敏2/6/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21 邬向丽2/5/1983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22 杨旸8/15/1983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23 张维佳11/1/1984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24 翟冰11/25/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25 董莲华7/4/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26 刘冉冉10/12/1983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27 孙宇8/25/1979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28 赵爽2/14/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29 吴非10/2/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31 张迪10/1/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32 王雅楠9/22/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33 杨天耀1/6/1978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34 李少勇9/4/1979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35 宋筱瑜7/5/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36 孙立婷11/27/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37 曹静3/15/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38 刘好雨5/23/1984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39 关舒10/9/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40 朱正鹏6/8/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41 高宇9/3/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42 孙涛3/19/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43 李佳3/4/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44 辛杭书5/18/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45 郭望山4/12/1983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46 赵金石10/9/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47 蔡海龙7/13/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48 刘锐1/26/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49 张淼5/11/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50 崔笛12/8/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51 张俊宁2/28/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52 冯勇鑫12/19/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53 杨玮3/11/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54 张晓涛5/7/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55 仝宇欣8/14/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56 黄星星5/3/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57 高光耀10/28/1984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58 文章8/30/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59 史晓楠3/14/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60 杨晓娟3/16/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61 王长柳10/10/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62 张颖11/6/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63 袁艳丽11/12/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64 曹凤秋9/12/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65 程凌云10/2/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66 郝志鹏10/21/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67 马玮12/2/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68 贺勇12/12/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69 张士荣10/12/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70 石荣丽5/18/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71 陈鹏飞9/30/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72 王君碧7/21/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73 吴丽萍8/13/1979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74 范会平7/12/197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75 朱运平9/13/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76 郑楠11/27/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77 张雪2/13/1983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78 贺聪志2/7/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79 何君11/3/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80 柴浩放4/22/1976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81 苟天来11/10/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82 杨照11/10/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83 傅荣2/12/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84 潘璐12/7/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85 黄颖8/18/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86 纪淼11/18/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87 贾桂芳11/15/1978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88 开振鹏2/27/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89 段又生5/18/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90 赵媛1/30/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91 祝青园2/14/1978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92 张洋12/13/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93 温程璐11/12/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94 李义强8/3/1979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95 沈英3/30/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96 王素霞7/31/1974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97 李楠12/8/1980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98 王秀娟3/9/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099 车黎明10/16/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100 李曼莉10/10/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101 关瑞礼3/2/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102 钟薇9/26/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103 神翠翠8/3/1983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104 刘园8/16/1983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105 刘琰琰10/10/1982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106 陈柏安5/28/1984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107 白玉12/28/1981 中国农业大学2007U28108 毛丽丽8/5/1983 中国农业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分析
有空间经济计量背景者优先 产业经济学专业优先
1.作物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2.转基因育种 20 作物学 3.作物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4.作物分子生理与生态学 5.作物抗逆的分子机制 1.农业经济理论与农村政策 2.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 21 农林经济管理 3.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 4.林业经济管理 5.农村金融与农村信贷 1.土壤与环境化学 2.土壤碳氮循环与气候变化 3.土壤生态与生态修复 22 农业资源利用 4.植物营养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 5.土壤养分循环与调控 6.土壤质量与农产品安全 1.果品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 2.果树逆境生理与抗性改良 23 园艺学 3.果树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 4.蔬菜遗传育种
1.分析化学 2.天然产物化学 14 化学工程与技术 3.高分子材料 4.材料化学 1.葡萄酒微生物学 15 轻工技术与工程 2.葡萄酒工程学 1.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2.区域产业与经济发展 3.区域规划与经济评价 16 应用经济学 4.农业保险学 5.精算学与会计学 6.国际经济与贸易 7.土地规划利用与土地经济管理 1.自然资源保护法 17 法学 2.生态环境保护法 3.经济法学 1.计算生物学 18 数学 2.统计学 1.定量遥感 19 地理学 2.地理信息系统工程
包括基础临床病理学
6
信息安全、知识工程与数据库、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1.有机小分子合成与调控 2.天然产物结构与活性分析 8 化学生物学 3.化学生物分析 4.微流控芯片与微纳米生物技术 1.基因组序列分析与数据挖掘 9 生物信息学 2.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 3.分子设计 1.智能化农业装备与技术 2.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与管理工程 3.农业节水技术与装备 10 农业工程 4.农业水土资源利用与保护 5.农业水土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 6.精准农业 1.机械设计及理论 11 机械工程 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3.机电一体化 1.水量转化机理与旱区水文规律研究 12 水利工程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1.岩土工程 2.结构工程 13 土木工程 3.防灾减灾及保护工程 4.力学 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
1.动物病理学 2.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 3.机能生物化学与动物健康 4.动物传染病学 5.实验动物学 4 兽医学 6.人畜共患病 7.家畜中毒病与毒理学 8.兽医临床诊断学 9.小动物疾病 10.兽医外科学 11.生物制品与免疫技术 1.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 2.动物遗传资源研究 3.动物生殖生理调控 4.动物营养原理与饲料开发 5 畜牧学 5.分子营养 6.免疫营养与调控 7.草坪草生产与管理 8.优质牧草遗传资源与利用 1.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 2.图形学与虚拟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 3.智能信息系统 4.应用软件开发与应用 5.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6.农业信息学 1.生物质材料开发与利用 7 生物质工程 2.生物质原料的高效生产
小麦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
1.林木生物技术
经济树种
2.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
3物
5.植被资源保护与利用
生物多样性保育、林木抗逆机理
6.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气候变化
7.木质复合材料
1.植物病原线虫学 2.植物-病原物互作及植物病原生物功能基 因组学 25 植物保护 3.农药残留及环境毒理
4.除草剂毒理及应用
优先支持选派留学的学科方向
序号 学科领域 1.微生物分类 2.微生物生态及环境微生物 3.分子微生物学 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生物物理 1 生物学 6.细胞工程 7.分子遗传学 8.生物重要性状相关基因及功能研究 9.蛋白质和酶工程 10.生物质新能源 11.系统生物学 1.食品生物技术 2.食品功能化学与营养 3.食品安全 2 食品科学与工程 4.食品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5.畜禽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6.果蔬及粮油加工与贮藏工程 7.食品新资源开发利用 1.环境化学 2.环境生物学 3.农业废弃物、废水处理与资源清洁利用 3 环境科学与工程 4.环境监测与评价 5.污染环境修复 6.空气污染控制 7.气候资源与农业减灾 研究方向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