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旁鹜(wù)德行(xíng)掠夺(lüè)盗贼(zéi)B . 亵渎(xiè dú)佝偻(jū lóu)解剖(pōu)禅师(chán)C . 流露(lù)拣择(jiǎn)蜩翼(tiáo)骈进(pián)D . 强聒不舍(guā)老聃(dān)罪不容赦(chì)儒家(rú)2. (2分) (2019七下·台州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往晓之B . 其人舍然大喜太丘舍去C . 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 . 去后乃至乃悟前狼假寐3. (2分)选出对下面句子翻译恰当的一项。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A . 山水的乐趣,在心里得到它,而寄托在酒上。
B .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
C .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和酒融合在一起。
D .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的乐趣上。
4. (2分)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只要明天还在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A . 诗中说“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不畏惧黑夜喜欢太阳的心情。
B .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这句诗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希望”比喻成“沙漠中的绿洲”,生命成了希望的载体,表达了诗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试卷及答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或者,突然会有人吟诵精美绝伦、感人肺腑的诗句……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唱,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接着又是一片宁静。
A、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B、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
C、守岁的时候,大人给孩子说笑话,讲故事,猜谜语,就是不可以让孩子睡觉。
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研究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C、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D、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5分,一空一分)1)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
5)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__。
6)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
7)白银无辜铸成佞臣,__________。
8)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
9)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
10)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
11)行远必自迩,__________。
1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1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一天天长大。
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它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5.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交流体会,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
(6分)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文中记叙了主人公XXX和(一个即可,写两个加一分且最多加一分)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美国生活。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1.宣传册素材之三:南通人的品质。
请补全南通人爱引用的诗文名句,诠释南通人品质。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2.宣传册素材之二:南通人喜爱的名著人物。
请你结合《西游记》全书回答以下问题。
(1) 盈门下,绣缠彩结;满庭中,香喷金猊。
摆列着黑油垒钿桌,朱漆篾丝盘。
垒钿桌上,有异样珍羞;篾丝盘中,盛稀奇素物。
林檎、橄榄、莲肉、葡萄、榧、奈、榛、松、荔枝、龙眼、山栗、风菱、枣儿、柿子、胡桃、银杏、金桔、香橙,果子随山有。
蔬菜更时新:豆腐、面筋、木耳、鲜笋、蘑菇、香蕈、山药、黄精。
石花菜、黄花才,青油煎炒;扁豆角、豇豆角,熟酱调成。
王瓜、瓠子,白果、蔓菁。
镟皮茄子鹌鹑做,剔种冬瓜方旦名。
烂煨芋头糖拌着,白煮萝卜醋浇烹。
椒姜辛辣般般美,咸淡调和色色平。
那妖精露尖尖之玉指,捧晃晃之金杯,满斟美酒,递与唐僧,口里叫道:“长老哥哥妙人,请一杯交欢酒儿。
”该选段是为唐僧准备的婚宴场景,也折射出明代人民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水平。
与平时你在南通吃到的食品以及今年你家的年夜饭相比,你有何感慨?(2) 孙悟空为了美食可惹了不少事,请你选择下图中的其中一幅,结合《西游记》具体情节来说说孙悟空为之惹出的祸事。
(3) 请你从孙悟空成长的角度思考,在上图两次美食事件,孙悟空的性格有何变化?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3.活动二:参与制作文化节宣传册宣传册素材之一:_____南北朝中期(公元500年前后):现南通市区一带逐渐形成沙洲,始称壶豆洲,又称胡逗洲。
五代十国时(943年前后):南通称静海,先后设东洲静海都镇、静海都镇制置院。
周显德五年(958年):改静海为通州。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为避太后父刘通之讳,以通州当时辖境有崇明镇(今上海崇明县),遂改通州为崇州。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仁宗太后亡,复称通州。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7分)1. (2分)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归省(xǐng)凫水(fú)亢奋(kàng)戛然而止(gá)B . 犁铧(huá)告罄(qìng)皑皑(ǎi)浑身解数(j iě)C . 咿哑(yā)砭骨(biān)阴霾(mái)叱咤风云(zhà)D . 怂恿(sǒng)驯良(xùn)旷野(guàng)孜孜不倦(zī)2. (2分)句中表达无误的一项()A . 皇帝是个很愚蠢、卑鄙、伪劣的人。
B . 杨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很强,对同学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C . 这些零头布真好,可以裁成各种尺寸和式样。
D . 我看见,舅舅等在车站门口,身边放着许多行李,旁边还站着一个女孩子。
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这片树林里生活着各种昆虫和鸟类,有蝴蝶、蜻蜓、青蛙和蛐蛐等,它们三年前就在这里啸聚山林了。
B . 耳语是被视为不信任在场人士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同伴耳语是很不礼貌的事。
C . 由于老教练对他的球技吹毛求疵,因而他才会成为球技最全面的选手。
D . 新厨师做的这道川菜,只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味同嚼蜡。
4. (1分) (2017八下·三原月考)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斯是陋室,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3)千嶂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5)《口技》一文中写听众以假为真、惊慌欲跑的强烈反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苏教版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一、知识结累(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每天睁开惺忪的双眼之后,看到第一lǚ阳光,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色彩;听到的第一句话,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音lǜ。
小xī的清流,傍晚的夕阳,雨后的青山,weì蓝的天空……都告诉我们生命之美。
2、用名人原句填空(8分)⑴海日生残夜,⑵,不知秋思落谁家?⑶;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⑷,听取蛙声一片。
⑸《论语》中“,。
”一句精辟的论述,让我们一下子明白了学习与思考的相互依存和不可偏废的道理。
⑹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点,给人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昨天遇见小学同学王明,真想不到当年意见英语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真是一别三日,就得刮目相看....了。
B、学问是“问”出来的,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C、安妮一脸陶醉,津津有味....的看着窗户玻璃上的美丽景象,连上课铃声都没听到,直到班长喊起立才回过神来。
D登上紫琅山,远眺大江东去、烟波浩淼,俯瞰平畴千里、生机盎然,水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4、下列各句表达中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冰心的《母亲》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巧妙叙说了童稚时寻求母爱保护的情形,形象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B、“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是宋代卢梅坡《雪梅》中的诗句,后两句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郑文光《宇宙里有些什么》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具体清晰地向我们介绍了浩瀚宇宙的构成及其运动的本质。
D、《赤壁》作者是唐代的杜牧,《狼》选自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水调歌头》《西江月》都是宋代作家的作品。
5、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列问题。
(6分)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③两人对酌山花开,________。(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④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⑤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⑥蝉噪林逾静,________。(王籍《入若耶溪》)
⑦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miǎn)________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héng)________量语言的天平。
(节选自《<艾青诗选>自序》)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5. (5分) (2019八上·武义期末) 根据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内容。
张敏买了一套十卷本的《昆虫记》,就请自己的好朋友李佳帮忙转述自己的想法。李佳非常热心,当天就去找了张敏。听了李佳的话,张敏毫不迟疑地说:“没问题。我可以先将《昆虫记》的前五卷先借给王莉阅读两个月。请你转告王莉,我邀请她后天到我家所在的南湖小区七幢2单元301来取书。”第二天,李佳向王莉转述了张敏的话,王莉开心极了。
【注释】①辄:总是(常常)、就。 ②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③曷:通“何”,为什么。 ④执策:拿着书。
(1)
解释加点字词。
①普少习吏事( ) ②家人发箧视之 ( ) ③卒用其人 ( ) ④暮乃反 ( )
(2)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普明日复奏其人曷不听其所为
B . 太祖乃悟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 (4分) (2019九上·绍兴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达标测试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达标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运用(20分) (共5题;共20分)1. (8.0分) (2017七上·宁波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孔子告诉我们不义之财不可取,要安贫乐道的句子是: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述而》(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_______,________。
”《雍也》(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本学期学过的描写月的诗句有许多,如曹操《观沧海》:“________,若出其中”,言的是诗人借日月来表明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回乐峰前沙似雪,________”言的是边城月色,凄神寒骨;李白《峨眉山月歌》:“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言的是月映江中的美景。
2. (2分)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预警余晖滑翔俯冲畏罪潜逃居为己有狐苦伶仃园润禁固冤枉篷松大相径廷神采奕奕怪诞不径3. (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B . 儿子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会被爸爸和妈妈看在眼里,都会让他们喜出望外。
C . 他爬到天柱岩顶峰,俯视星湖,只见水波粼粼,堤岸蜿蜒。
D . 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4. (3分) (2019七上·安岳月考)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开学前,我去书店买了笔、橡皮擦、练习册等文具。
B . 他很早就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
C . 我家有许多本书籍,我最喜欢的一本是《城南旧事》。
D . 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5. (4分) (2017九上·相城期中) 阅读以下文字,说一说什么叫斜杠青年。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初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25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
(5 分)最向往的子,就是捧一册诗集,品一杯香茗,mùyù一片暖阳,徜徉于诗海,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 A(不计其数/不言而喻),中国人钟情于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jìng mì而不沉寂。
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
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ǎo jié的月光,而是千年诗歌的动人华章。
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气韵的飘逸脱尘,晶莹剔透的品质。
慰藉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1.根据据拼音,依次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
(3 分)2.选择正确的成语填写在横线 A 处。
(1 分)A 处的成语是:。
3.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 分)4.用课文原句填空。
(10 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十二章)(4)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6),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7)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9)《诫子书》中常被人们取“志当存高远”之意,用作座右铭的句子:,。
5.名著阅读。
(5 分)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オ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
怎禁那八戒旁边嗦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
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1)上述语段是《西游记》第 27 回的节选,作者是。
回目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响水县双语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程红海一.(20分)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在括号中写上正确的词语。
(3分)想像是创造的先导,是人类腾飞的ch ì b ǎng ( )。
第六单元的四位作家从天上到人间,从事物到人物,从现实到未来,ch í ch ěng( )想像,奇妙无比。
这些想像植根于现实生活,饱含哲理,给人以q ǐ d í( )。
(苏教版《语文》)2.按课文内容填空。
(6分,①—④题必做,共4分;⑤⑥题选做一题,2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论语>八则》) ② 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 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⑤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无知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的一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 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中表达了作者对天底下所有离人美好祝愿的一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中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为你打开一扇门》是一篇书序。
作者运用比喻,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目的是使读者了解文学,亲近文学,逐步走进文学的大门。
B 、《天上的街市》借助联想和想像,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收入了诗集《女神》中。
C 、《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的节选。
D 、小说《社戏》的作者鲁迅围绕中心事件“看社戏”,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构思。
作品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和无私。
4.下面是某同学的一个作文片段,其中有三处存在错误,请用规范符号加以修改(含标点符号、错别字和语病等)。
(4分)星期五下午,我们班举行了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勇跃上台展示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掌声不断,气氛非常热闹。
特别是“小专家”的评价过程,声情并茂,精彩纷呈,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
通过这次语文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5.综合性学习。
(4分)光明中学初一(1)班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①在“成语与动物”的环节中,请你写出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各一条。
(2分)成语:谚语:②现在,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请你提出两条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
(2分)(1)(2)二.(40分)①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②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③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Array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6.阅读节选的三段文字说说:这三段是围绕什么论点进行论述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拥有创造力的人”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是什么?(2分)(1)(2)8. 第③段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你认为你自己是一个拥有创造力的人吗?请举出一例加以论证。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我的读书生活》,完成9—12题。
(10分)我的读书生活莫云平生与书似有前缘。
儿时极爱看连环画,常入“废寝忘食”之境。
那种兴趣是游戏性的,书虽图文并茂,但读之如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像《三国演义》《水浒传》与《红岩》等成套的连环画册,只要一接触,非一口气读完不可,若其中缺少一册,于是乎便“上下求索”,直到如愿方罢。
读小学时,我便开始向长篇小说“进军”,启蒙人便是我的父亲。
他是做老师的,每次进县城开会,归来时常买回一些食品和书籍。
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精神的,食品只能饱人肠胃,书籍却能孕育志向、塑造灵魂。
记得父亲买回的第一本小说是《岳飞传》,其良苦用心不言而喻,但那时的我是体会不到的。
数年间,我连续阅读了近百部古今长篇名作。
从书中,我读到了勤劳、善良与正义,也读到了历史的兴衰与人间的不平。
是熏陶,是感染,更是教诲。
①“文革”中破“四旧”,书籍亦遭劫难,家中仅有的几本书被母亲于心悸中塞进了灶膛。
但我的读书生活一直没有中止。
三姐一家自异乡迁回,姐夫转业从部队带回一箱书。
这便成了我插队生”。
体力劳动的繁重与淡饭粗茶的贫困,时时磨砺着我的意志,无论是工休饭活中的“高级营养品.....后,还是在深夜那如豆的油灯下,书籍总是伴我同行。
那一箱书读完了,便到村内村外去借,“三顾茅庐”为寻常事。
君子之趣,不在艳服,不在美味,更不在玩乐之中。
②我有幸考入大学。
校图书馆成了我求知的“圣地”。
我的读书范围更广阔,视野也悄悄地走出了“国境线”,与一批蓝眼睛、大胡子的作家、诗人“相识”。
星期天,我是极少逛街的,甚至连洗澡理发的时间都“吝啬”得很。
那种饥渴状,至今仍历历在目。
对于难以借到或买到的书,最好的办法是“抄”。
那次,同窗从外地借得一本《红楼梦诗文评注》。
我竟爱不释手,真恨自己无过目不忘的天赋。
阅读时,我买来几个大笔记本,一本10余万字的书,便成了我连篇抄摘的专利。
1980年春在南京鼓楼书店,我从《田汉文集》中翻找到《关汉卿》剧中唱段“双飞蝶”,全套书买不起,因为自已还是个穷学生。
我立即取出纸笔,抄下后才欣欣然离开书柜。
③我不知道那些不爱读书的人日子是怎样度过的,一个有文化的人,如果不能养成爱读书的习惯,那便是人生一件莫大的憾事、错事。
在各自的岗位上劳心费神,我们都有两个好老师:一个是生活,一个是书籍。
生活教会我们走路,书籍教会我们飞翔。
徐特立同志说过:“案头上书要少,胸中书要多。
”这句话对厌读者,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当然,书多并非坏事,多读书更能使人生活充实,因为精神上的获得远胜于物质上的满足。
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书,可是,我的书斋里还缺少一条简洁的座右铭----苦读。
9.文中第三小节提到“我”没能体会到父亲给“我”买《岳飞传》的苦心,联系上下文,你认为父亲的苦心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有人认为徐特立同志说的“案头上书要少,胸中书要多”的意思是反对花钱买大量的书籍。
你认为这样的理解恰当吗?说出你的理解。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都运用了排比手法,并且是该段内容的总结和提升。
请仿照这两句,在画横线的③句处写上一组排比句。
(友情提示:用排比手法,提升内容。
)(3分)读书之乐,乐在,乐在,乐在。
12.文中说:“多读书更能使人生活充实,因为精神上的获得远胜于物质上的满足。
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书。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文中观点,写出自己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经历和体会。
(记叙完整,语言简洁)(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爆竹的记忆》,完成13-16题。
(13分)爆竹的记忆聂尔小时侯过年,最大的乐事是放炮。
买了,就把它藏到一个安全妥当的地方,每天都去查看,看看还在不在,一直漫长的持续着,直到大年夜。
少了没有。
这样的一种揪心般的幸福...........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父亲已经起床,在外面放了3响大雷炮。
那是开门炮。
新的一年的大门算是响亮的开启了。
在母亲的吆喝声中,我们也睡眼惺忪却是兴奋无比的从床上爬起,穿好新衣服,从自己的鞭上揪下几枚小炮,穿过父亲三声开门炮的余响,走出门去,进入新的一年。
不论谁家的孩子,每人都只有一挂一百响或二百响的小鞭。
要想让悠扬的炮声贯穿整个新年,就只有把鞭拆开,一个个单独来放,这样就可以一百次二百次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响彻整个天空的巨大声响中,弄出自己的声音,这仿佛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发言。
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没有例外,因为所有的人家都是穷人,所有的孩子都是穷人的孩子。
我们最为奢侈的享受是挤着看谁家的父亲高高挂起一挂鞭,点燃后开始连续的爆响,我们便一窝蜂似的涌到那位父亲的脚下,拼命抢拾那些没有放响的小炮,都顾不上头顶正在燃放的鞭炮,更顾不上大人们夹杂着嬉笑声的叱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