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E L E C T R ON I C S WOR L D・ 探索与观察
现代直线 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江 苏省 淮 阴船 闸管理 所 王 宁波
【 摘要 】随着机械技 术的逐渐研发,电机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到不同的领域 中。直线电机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机械能,一方面省去 了中 间传 动机 制 ,另 一方 面降低 了系统 的耗 能 ,能够在 直线 直驱 式 系统 中应 用 ,决 定着 直线 电机运 行效 率 的是 其控 制 系统 。为 了便 于研 究 , 在本 文 中对现 代 直线 电机 的关键 控制技 术进 行研 究,并 且分析 其在 具体 设备 中的应 用。
个 是直 流 电动机 的转 矩 电流分 量 ,另一 个 时直 流 电动机 的励磁 电 流分 量 。在对 电流 进 行分解 之 后 ,能够保 障 不 同类型 的 电流进 行分

别控 制 ,最终 实 现 了电机 转矩 与励 磁 的分 开 控制 。分 开控 制 的形 式 与传 统 的统 一控 制方 式相 比,有效 的提 升 了直线 电机 控制 效率 ,并 且 能够 实现微 调 。特 别 的 ,该 种控 制方 式对 不 同类型 电流 进 行解耦 方面 发挥 着重 要 的作用 [ 4 3 。
【 关键词 】直线电机 ;关键控制技术 ;应用;研 究
2- 2 矢 量 控 制
前言
直 线 电机 自身 结构 比较 简单 ,其 中 间的传 统 连接 附件 比较 少 , 能够有 效 的简 化 了运动 系统 的结 构 ,将系 统 的可 靠性 有效 的提 升 。 在 现代 直 线 电机 运 行 中,其 电机 调速 系统 中 常见 的三种 的控 制 技术 为 :v / 啦 制 、适 量控 制 、直接 推 力控 制。基 于直 线 电机关 键控 制技 术 的优 势 ,其应 用更 加 的广泛 。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现代直线电机及其关键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直线电机以其高效、高精度、高速度等显著优点,在高速交通、精密机械、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直线电机的控制技术作为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现代直线电机的关键控制技术,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直线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阐述了直线电机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重点分析了直线电机的关键控制技术,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控制等方面,并详细探讨了各种控制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适用场景。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综述了直线电机在高速交通、精密机械、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了这些应用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

本文展望了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推动现代直线电机控制技术的进步和实际应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直线电机基本原理与分类直线电机,又称线性电机,是一种能够实现直线运动的特殊电机。

其基本原理与传统的旋转电机相似,都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

但与传统电机不同的是,直线电机不需要通过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而是直接产生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定子、动子和支撑结构。

定子通常由铁心和绕组构成,负责产生磁场;动子则负责在磁场中运动,其结构形式多样,可以是磁铁,也可以是带有绕组的导体。

当定子中的电流变化时,产生的磁场也会随之变化,进而驱动动子在直线方向上运动。

根据动子与定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直线电机可以分为动磁式和动圈式两类。

动磁式直线电机中,动子是磁体,定子是线圈,电流在定子线圈中产生磁场,从而驱动动子做直线运动。

而动圈式直线电机则相反,动子是线圈,定子是磁体,电流在动子线圈中产生磁场,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驱动动子直线运动。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直线电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直线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工业界的青睐。

而直线电机的关键控制技术则是直接影响其性能和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直线电机的控制原理、关键控制技术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深入了解直线电机的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一、直线电机的控制原理直线电机是一种能够将电能直接转换为机械运动的电动机,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的旋转电机,但是输出的是直线运动而不是旋转运动。

直线电机通过电磁感应力产生运动,其控制原理主要包括电磁场调节、电流控制和位置控制等方面。

电磁场调节是指通过改变直线电机的磁场强度和方向来控制其运动。

一般来说,直线电机都是通过一组永磁体和电磁线圈组成,当在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电磁力会与永磁体之间的磁力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运动。

控制直线电机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就可以实现对其运动的控制。

电流控制是指通过控制直线电机的电流大小和方向来实现运动控制。

在直线电机中,电流会影响电磁感应力的大小,因此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直线电机的输出力和速度。

位置控制是指通过控制直线电机的位置来达到运动控制的目的。

直线电机通常会配备位置传感器,通过检测电机的位置信息,可以实时地控制电机的位置,从而实现精准的位置控制。

1. 电磁场调节技术电磁场调节技术是直线电机控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改变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和方向,可以实现对电磁场的调节,从而控制直线电机的运动。

在实际应用中,电磁场调节技术需要根据电机的要求和工作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节,以确保电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2. 电流控制技术三、直线电机的应用研究1. 工业自动化领域直线电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汽车生产线上,直线电机可以用于汽车车身焊接、喷漆、装配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直线电机可以用于半导体芯片的切割和封装等工艺中;在食品加工领域,直线电机可以用于食品包装、分拣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

电机开题报告

电机开题报告

电机开题报告电机开题报告引言:电机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机的性能和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对电机的开题报告进行探讨,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力矩,使电机转动。

电机的核心部件是定子和转子。

定子是由线圈组成的,通过电流激励产生磁场。

转子则通过与定子的磁场相互作用而转动。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电机可以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种类型。

二、电机的应用领域电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交通、家电等。

在工业领域,电机常用于驱动各种设备和机械,如风机、泵、压缩机等。

在交通领域,电机被用于汽车、火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动力系统中。

在家电领域,电机则被应用于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中。

电机的应用广泛,为各个行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三、电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机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是高效节能。

随着能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电机的能效要求越来越高。

新一代电机在设计上注重提高效率,减少能量损耗,以实现节能目标。

其次是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机也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应用,电机可以实现自动化调节和远程监控,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电机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机的体积和重量将进一步减小,以适应各种紧凑空间和轻量化设备的需求。

结论:电机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设备,其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机将在未来发展出更高效、智能化、小型化的特点,为各个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我们期待着电机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动机开题报告

电动机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1] 高军礼袁江南肖曙红查长礼直线电机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制造业自动化》2007年07期[2]宋书中;胡业发;周祖德;;直线电机的发展及应用概况[J];控制工程;2006年03期[3] 韩志荣黄乡生李跃忠。

A T89C51单片机在直流电机闭环调速系统中的应用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2 25(1)[4]期刊论文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PWM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4)[5]徐英凤.龚民.陈白宁.赵碧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直流调速控制装置[期刊论文]-沈阳理工大学报2007(4)下面是泰戈尔励志经典语录,欢迎阅读。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1. 上帝对人说道:“我医治你,所以要伤害你;我爱你,所以要惩罚你。

”2.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3.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4. 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

5.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6. 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路程却最遥远。

我们最谦卑时,才最接近伟大。

7.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8. 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她自己。

9. 生命因为付出了爱,而更为富足。

10. 果实的事业是尊重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罢,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11. 上帝对人说道:“我医治你,所以要伤害你;我爱你,所以要惩罚你。

”12.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13.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14. 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

15.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16. 离我们最近的地方,路程却最遥远。

我们最谦卑时,才最接近伟大。

17.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18. 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她自己。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143电子技术1 直线电机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1.1 直线电机结构特点 直线电机通常可以被看作是由旋转电机按照径向剖开并展平而成的,直接产生直线运动而不依赖任何中间转换机构,在直线运动场合中尤为适用,主要类型有直流直线电动机、交流直线电动机,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励磁方式不同还有更多的分类。

和旋转电机相比,其次级相对于初级进行直线运动,因此运行的效率也比旋转电机更优。

直线电机的实际运用中,往往采用动初级、动次级二级结构,因此为了便于对直线电机的不同结构状态进行更好的区分,因此将电机的静止部分、运动部分分别定义为定子、动子。

另外,直线电机的加速度大,短时间内产生的直线速度极高,并且直线电机不受离心力的束缚,直线运动速度不受限制。

1.2 工作原理 直线电机的动作原理和旋转电机一致,都是利用气隙磁场作用运行,但直线电机中以行波磁场为主,输入电能的转变主要是通过波磁场完成的,并且电能转变时电机初级运动和次级运动也同时进行。

直线电机的运动,需要控制相应的参数,包括起动、加速运动、定速运动和停止等,为减少直线电机控制电路的提及并提高性能,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控制元件,其控制方式已经由模拟控制转变为数字控制,控制精度更高。

直线电机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如军事、工业、民用、交通运输等。

2 控制技术分析 直线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旋转电机一致,因此在直线电机控制策略中主要有v/f控制、矢量控制和直接推力控制。

2.1 v/f控制技术 在所有的控制中,v/f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作用是控制恒压频比,与其他控制方式相比,v/f控制更加简单,也更容易实现。

在实际运用中,v/f控制对于调速性能并无十分高的要求,并且对于水泵等一些负载无明显变化的控制系统,该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系统平滑调速困难问题。

v/f控制和额定频率下调速相比,更够更加持久的保持压频稳定,同时在额定频率不变的基础上,输出的电压值也无明显的变化,与恒功率调速控制趋近。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关键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关键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关键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越来越受到关注。

与传统电动机相比,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具有优异的输出特性、高效率、高功率密度、无需传统稳态励磁等优点。

这使得其在工业、航空、交通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等因素影响,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振动、噪音、热、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其性能水平,推动其应用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索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关键技术,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永磁材料的优选和应用。

选择合适的永磁材料可以提高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效率和性能,因此本研究将对永磁材料的选择标准和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2) 设计优化和仿真分析。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设计优化,本研究将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以求得最佳的设计方案。

(3) 控制算法的研究与优化。

电机控制算法是保证电机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将重点研究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控制算法,探索如何优化其控制性能。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理论分析法: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模型和数学模型。

(2) 仿真分析法: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并探索优化方案。

(3) 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实验装置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进行实验研究,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的结果。

4. 预期成果(1) 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关键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优化电机的性能和效率。

(2) 建立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掌握其关键特性和基本原理。

(3) 提出一套完整的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设计和优化方案,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直线电机的研究报告

直线电机的研究报告

直线电机的研究报告直线电机是一种能够在直线上产生直线运动的电机,它与传统的旋转电机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研究直线电机的目的在于探索其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领域,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从工作原理上看,直线电机主要由固定部分和动态部分组成。

固定部分包括电机壳体、定子和传感器,动态部分包括电机转子和传动机构。

当电流通过定子线圈时,会在定子和转子之间产生磁场,从而产生电磁力。

利用传动机构,电磁力将电机转子带动,实现直线运动。

直线电机相比旋转电机具有几个显著的优势。

首先,直线电机无需传统的转动机构,因此具有更高的运动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

其次,直线电机的结构简单,体积小,适用于场地狭小的应用环境。

此外,直线电机还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噪音。

直线电机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直线电机可以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搬运和定位任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此外,直线电机还可以用于医疗设备、精密仪器等领域,以实现高精度控制和运动。

另外,还可以将直线电机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例如高速磁悬浮列车和电动汽车等的驱动系统。

在对直线电机的性能评估中,关键指标包括力密度、功率密度、转矩常数、峰值力等。

力密度是指单位长度上电机所能产生的最大力的大小,功率密度是指单位长度上电机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的大小。

转矩常数是指电机在一定电流下所能产生的转矩大小,峰值力是指电机在工作过程中能产生的最大力。

综上所述,直线电机是一种具有许多优势的电机,其在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和交通运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直线电机的研究和性能评估,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同时也有助于改进其设计和制造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电机也称线性电机,线性马达,直线马达,推杆马达。最常用的直线电机类型是平板式和U型槽式,和管式。线圈的典型组成是三相,有霍尔元件实现无刷换相。直线电机的原理并不复杂.设想把一台旋转运动的感应电动机沿着半径的方向剖开,并且展平,这就成了一台直线感应电动机。在直线电机中,相当于旋转电机定子的,叫初级;相当于旋转电机转子的,叫次级,初级中通以交流,次级就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沿着初级做直线运动。这时初级要做得很长,延伸到运动所需要达到的位置,而次级则不需要那么长,实际上,直线电机既可以把初级做得很长,也可以把次级做得很长;既可以初级固定、次级移动,也可以次级固定、初级移动。
在现代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品质以及生产效率,对电机调速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调速范围大且能平滑调节。近年来,由于电力电子及电机设计水平地提升,为直流电机调速性能的改善开阔了广泛的前景。直线电机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机械能,不仅省略了中间传动机构,而且降低了系统损耗,非常适用于直线直驱式系统,其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电机本体优化设计和驱动控制技术,后者主要涉及电力电子和自动控制领域,是提高电机调速性能的必要手段,也是现代直线电机研究的重点内容。
3、调查法
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
2范蟠果;杨耕;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自适应速度观测器[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8年06期
3廖勇;沈朗;姚骏;刘刃;改进的面贴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9年02期
4周元钧;蔡名飞;改进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0年03期
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限1000字)
第三章永磁直线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3.1概述
3.2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3.3电流闭环设计
第四章直线电机的应用
4.1城市轨道试验线
4.2直流供电系统
4.3车载变频器
论文围绕直线电机驱动控制技术进行以下几方面研究:1.介绍了直线电机的原理、结构、分类、发展历程及其在军事、民用、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等领域中的应用,然后讲述了直线电机的v/f控制、矢量控制和直接推力控制策略,并由此引出课题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2.建立了永磁直线电机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永磁直线电机常用的矢量控制方法。基于TI公司的浮点DSP处理器TMS320F28335给出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数字化实现方法。根据逆变器电路结构详细分析了死区效应的产生及其对系统的不良影响,并推导得到死区误差电压矢量。由于直线电机大多应用在短行程直驱系统中,运行频率较低,死区效应对其运行状态影响明显。实验研究了电压矢量补偿法和时间补偿法两种死区补偿方法,结果表明这两种死区补偿算法均可有效降低直线电机低速运行时的电流畸变和推力脉动。3.设计了永磁直线电机伺服控制系统,通过试验比较了位置-速度-电流三环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和位置-电流双环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建立了基于id=0矢量控制策略的改进型三环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了模糊自适应速度PI调节器代替常规速度PI调节器,详细分析了PI调节器参数设计对定位过程中位置误差的影响,并在伺服控制系统中增加了速度、加速度、负载阻力和粘滞摩擦前馈补偿校正环节。以圆筒型永磁直线电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验证,测得的速度与位置结果显示,模糊自适应PI调节器有效降低了速度超调,而前馈校正环节则减小了位置跟踪误差。研究表明永磁直线电机采用改进的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与控制精度。4.研究了永磁直线电机的初始位置检测方法。对于具有饱和凸极效应的表贴式永磁直线电机,基于电感变化的动子位置检测方法可以实现静止状态下的动子初始位置获取。研究中采用脉振高频信号注入法检测直线电机动子初始位置,提出的改进型极值法可有效提取高频电流信号中的动子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脉冲电压法相比改进型高频信号注入法可以有效提取永磁直线电机的动子初始位置,结果稳定、精度较高。5.研究了永磁直线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反电势积分法作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死区补偿与磁链中值法可有效消除磁链零漂,提高动子位置估算精度。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电机参数变化对位置估测结果的影响。由于反电势积分法无法在零速下估算动子位置,系统采用开环启动的方法,待电机运行到一定速度后切换到速度闭环控制。提出的q轴电流控制方法实现了速度开环和速度闭环之间的平稳过渡。6.设计了城市轨道试验线动态无线控制系统,重点探讨了车载变频器驱动电路、检测电路和多重硬件保护电路设计思路,给出了变频器控制程序设计方案和实现流程。基于LabVIEW设计上位机控制程序,实现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高效控制。最后对城市轨道试验线系统通讯过程进行测试,提出的指令双校验法解决了通讯中存在的指令传输错误问题,保证了试验线的可靠运行。
论文方向:
电气自动化
论文题目:
现代直线电机关键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限1000字)
直线电机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机械能,不仅省略了中间传动机构,而且降低了系统损耗,非常适用于直线直驱式系统,其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电机本体优化设计和驱动控制技术,后者主要涉及电力电子和自动控制领域,是提高电机调速性能的必要手段,也是现代直线电机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国内外的研究中,主要以其特点进行应用型研究。例如:1李娜;直线电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及应用[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5年03期
进度安排: (限300字)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1定论文题目,拟定提纲2015年09月10日至2015年09月20日
2搜集素材,完成初稿2015年09月20日至2015年09月25日
3修改论文及完善2015年09月25日至2015年10月10日
4定稿2015年10月10日至2013年10月30日
5答辩015年11月
论文提纲、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问题、拟采取的方案及措施: (限1500字)
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1.1.1直线电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1.1.2直线电机的特点
1.1.3直线电机的分类
1.2直线电机发展与应用
第二章直线电机的控制策略
2.1永磁直线电机数学模型
2.2永磁直线电机矢量控制类型
2.3脉宽调直技术研究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内容与需求,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网文献数据库,图书馆,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专著,认识其内容的同时,寻找、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查阅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传播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书籍为论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案例分析法
本研究运用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的逻辑方法,通过搜集、整理、辩识和研究领导干部媒介素质提升的历史材料,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科学态度,从传播学、管理学的视角对新媒体背景下领导干部媒介素质提升的策略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