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实验报告路由器和子网划分工具的使用
实训报告路由器配置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提高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能力。
二、实训环境1. 路由器:华为AR系列路由器一台2. 交换机:华为S系列交换机一台3. 网线:直通网线若干4. 计算机若干5. 实验室网络环境:模拟企业局域网环境三、实训内容1. 路由器基本配置2. 路由器接口配置3. 路由协议配置4. 静态路由配置5. 动态路由配置6. 路由策略配置7. NAT配置8. 路由器安全配置四、实训步骤1. 路由器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与计算机,使用Console线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
(2)配置路由器基本参数,包括主机名、密码等。
(3)配置接口IP地址,确保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2. 路由器接口配置(1)查看路由器接口信息,了解接口状态。
(2)配置接口VLAN,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3)配置接口安全特性,如MAC地址绑定、IP源地址过滤等。
3. 路由协议配置(1)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
(2)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4. 静态路由配置(1)查看路由表,了解当前网络的路由信息。
(2)配置静态路由,实现特定网络之间的互通。
5. 动态路由配置(1)配置RIP协议,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2)配置OSPF协议,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6. 路由策略配置(1)配置路由策略,实现特定数据包的转发。
(2)配置策略路由,实现不同数据包的转发。
7. NAT配置(1)配置NAT地址池,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2)配置NAT转换,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8. 路由器安全配置(1)配置ACL,实现访问控制。
(2)配置IPsec VPN,实现远程访问。
(3)配置端口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成功配置了路由器的基本参数、接口、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路由策略、NAT和路由器安全配置。
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满足了网络需求。
路由器划分子网-《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

路由器划分子网-《计算机网络基础》实
训
介绍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中,我们将研究如何在路由器上进行子网划分。
子网划分是将一个大型网络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子网,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管理效率。
目标
本实训的目标是通过划分子网,实现更好的网络管理和资源分配。
我们将研究如何设置路由器上的子网掩码和网关地址,以及如何配置路由器上的静态路由表。
实施步骤
1. 确定网络需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划分子网的需求,包括需要划分的子网数量和每个子网的主机数量。
2. 设计子网划分方案:根据网络需求,设计划分子网的方案,确定每个子网的IP地址范围和子网掩码。
3. 配置路由器: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
设置每个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配置路由器上的静态路由表。
4. 测试网络连接:将各个子网连接到路由器上,并测试各子网
之间的网络连接和互通性。
注意事项
- 在划分子网前,确保对网络拓扑和路由器配置有足够的了解
和规划。
- 子网划分后,务必进行网络测试,确保各子网之间的连接正常。
- 在路由器配置过程中,注意设置合适的子网掩码和网关地址,以确保网络通信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总结
通过本实训,我们研究了如何在路由器上进行子网划分,提高
网络管理和资源分配效率。
希望这些知识对你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实
训有所帮助。
_以上为简要介绍,具体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规划。
_。
路由器配置及子网划分

路由器配置及子网划分实验五:子网划分以及路由器设置【实验目的】:1.熟悉子网划分的基本方法,以及网络参数的配置2.熟悉静态路由算法的设置过程。
【实验准备】:1.安装Packet Tracer 软件,全部采用默认安装步骤。
2. 启动软件:3. 按照下图组织拓扑图。
【任务】:假设主机0的IP地址为,主机1的IP地址为,并划分子网,设计合理的接口地址,使主机0和主机1之间可以通信。
【主要实验步骤】1. 配置主机的IP地址。
双击“PC0”,在弹出窗口内选择“Config”属性页,配置PC0的IP地址,子网掩码。
(子网1内,主机PC0的IP为配置PC0的默认路由器(网关)。
拓扑图上,router 0显然是子网1的网关,其与子网1相连的接口的IP地址为类似的对PC1 进行类似的配置:IP地址:2.配置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注意,对于每一个路由器,均有多个类型的网络接口,因此需要多个IP地址。
其中,与以太网(含有主机的网络)相连的接口是“FastEthernet0/0”接口;而路由器之间则通过串口(Serial0/3/0)连接。
对于路由器“Router 0”,配置其接口:(1)以太网(子网1)接口:其中,on选项表示启动该接口。
(2)串行接口(子网5):该接口要求进行时钟同步,因此设置Clock Rate=64000Hz配置成功以后,把鼠标放在路由器Router 0上一段时间后,可以在提示信息里看到两个接口的IP地址都已经配置成功了。
并且,路由器和子网1之间的线路也变成绿色了(畅通)。
3、测试两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1)双击PC0的图标,在弹出窗口中,选择“Desktop”页面,上面放置了该主机可以提供的应用程序(当然也是模拟出来的)(2)选择“command prompt”图标,弹出类似于Windows 的CMD命令行窗口。
(3)输入:ping ,发现服务器无法连通(因为没有配置路由)4.查看路由表:在Packet Tracer主窗口的右侧,找到按钮“Inspect”,即放大镜图标,点击后,在路由器Router 0上单击,选择“Routing Table”,查看其路由表。
IP和子网划分实验报告

IP和子网划分实验报告任务:IP地址与子网划分1.任务目标(1)正确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2)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
2.项目所需设备准备(1)安装有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PC 2台。
(2)交换机1台。
(3直通线2根。
3.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用两台互连,通过修改一台的IP地址,来模拟两个子网中的不同主机。
4、项目实施步骤(1)硬件链接将两根直通双绞线的两端分别插入每台计算机网卡的RJ-45接口和交换机的RJ-45接口中,检查网卡和交换机的相应指示灯是否亮起,判断网络是否正常连通。
(2)TCP/IP协议配置步骤1:配置PC1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0,子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PC2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20,子网络掩码为255.255.255.0;步骤2:在PC1和PC2之间用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测试结果填入下表中步骤3:保持PC1的IP地址不变,PC2的IP地址修改为192.168.1.40;子网络掩码不变;步骤4:在次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测试结果填入下表中。
计算机PC1 PC2PC1 ------- 连通正常PC2 连通正常--------(3)划分子网1步骤1:配置PC1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0,子网络掩码为255.255.255.224;PC2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20,子网络掩码为255.255.255.224;步骤2:在PC1和PC2之间用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测试结果填入下表中;计算机PC1 PC2PC1 -------- 连通正常PC2 连通正常--------步骤3:保持PC1的IP地址不变,PC2的IP地址修改为192.168.1.40;子网络掩码不变;步骤4:在次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测试结果填入下表中计算机PC1 PC2PC1 -------- 连通正常PC2 不能连通--------任务2、回答题通过IP地址及子网掩码可知道:在没划分子网的情况下,IP地址在有效的范围内都可以连通,而划分子网以后,连通性受到了限制。
各种网络配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配置的基本方法,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实验,学生应能够:1. 熟悉网络设备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
2. 掌握IP地址的配置方法。
3. 理解子网划分和VLAN的设置。
4. 学会网络路由协议的配置。
5. 了解网络安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Packet Tracer 7.3.1模拟器。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网络拓扑结构:```PC0 <----> 路由器1 <----> 路由器2 <----> 交换机1 <----> PC3^ || || |PC1 <----> 交换机2 <----> PC2```2. IP地址配置为网络中的各个设备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PC0: IP地址 192.168.1.1,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1.2- 路由器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路由器2: 接口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3.1,子网掩码 255.255.255.0- 交换机1: 接口1: IP地址 192.168.1.3,子网掩码 255.255.255.0,接口2: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 PC1: IP地址 192.168.2.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2.1 - PC2: IP地址 192.168.3.2,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 PC3: IP地址 192.168.3.3,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3.1 3. VLAN配置为交换机设置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对应的VLAN:- 交换机1: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 交换机2: VLAN 10: 接口1,VLAN 20: 接口24. 路由协议配置为路由器配置静态路由和RIP协议:- 路由器1: 静态路由 192.168.3.0/24 下一跳 192.168.2.2- 路由器2: 静态路由 192.168.1.0/24 下一跳 192.168.2.1,RIP协议5. 网络安全配置为路由器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 路由器1: ACL 100 deny ip any any- 路由器2: ACL 100 deny ip any any四、实验步骤1. 在Packet Tracer中搭建网络拓扑结构。
子网划分实验报告

子网划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理解子网划分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和步骤;3.实际操作网络设备进行子网划分。
二、实验原理:子网划分是在网络中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子网,通过划分子网可以提高网络的管理性、安全性和性能。
子网划分的原理主要包括IP地址、掩码和子网划分位数的概念。
在IPv4中,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其中前面的数位用于网络地址,后面的数位用于主机地址。
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字,用来指示网络地址中哪些位是网络位,哪些位是主机位。
子网划分位数是指将掩码中的主机位划分为子网位和主机位的数目。
三、实验步骤:1.确定网络的IP地址和掩码:假设本次实验网络的IP地址为192.168.0.0,掩码为255.255.255.0;2.确定子网划分位数: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次实验的子网划分位数为2;3.计算子网数量:将子网划分位数转换为二进制,并计算出子网的数量。
在本次实验中,划分2位即可得到4个子网;4.分配子网IP地址:将IP地址中的主机位进行划分,为每个子网分配IP地址;5.配置网络设备:根据实验需求,将网络设备的IP地址设置为对应子网的网关地址,并进行相应的配置;6.测试网络连通性:在子网划分完成之后,进行网络连通性的测试,确保子网之间可以正常通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成功完成了对一个网络进行子网划分的操作。
通过子网划分,可以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子网,方便对网络进行管理和控制。
同时,通过子网划分还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将不同的部门或用户隔离开来,防止不同子网之间的非法访问。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并掌握了子网划分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
子网划分在实际的网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网络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子网划分实验报告

子网划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子网划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子网划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能够熟练运用子网划分技术进行网络设计和配置;3.掌握子网划分技术的实现方法,并能够处理实际网络中的问题。
实验环境:硬件:多个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软件:某著名网络模拟软件(具体版本自定)。
实验步骤:1.了解子网划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子网划分技术是指将一个网络划分成多个逻辑子网,以减少子网之间的广播流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子网划分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任何规模的网络中。
2.熟练运用子网划分技术进行网络设计和配置;以某公司网络为例,该公司使用的是B类网络,掩码为255.255.0.0,但是由于公司的人员分布比较广,需要将公司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网络划分成了四个子网,具体配置如下:子网名称子网IP地址掩码总部 172.16.0.0 255.255.255.0营业部 172.16.1.0 255.255.255.0行政部 172.16.2.0 255.255.255.0财务部 172.16.3.0 255.255.255.03.掌握子网划分技术的实现方法,处理实际网络中的问题。
在实际的网络中,子网划分技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广播风暴。
广播风暴是指在网络中出现了过多的广播信息,导致网络拥堵甚至瘫痪。
通过将网络划分成多个子网,可以有效地限制广播消息的传播范围,避免广播风暴的发生。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子网划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了子网划分技术的实现方法,加深了对网络设计和配置的理解。
同时,通过对实际网络中的问题进行处理,我们对如何避免网络故障和提高网络性能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子网和路由器的划分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 姓名:王颖庆 班级:软件 1501 学号:20131753 实验日期:2017.5.18 指导老师:钟表 实验成绩:
实验名称:子网和路由器的划分 实验序号:06
场景 本实验练习将为拓扑图中显示的拓扑设计并运用 IP 寻址方案。您必须将给定的一个地址块划分为子网, 从而为该网络提供逻辑寻址方案。然后要根据您的 IP 寻址方案对路由器进行接口地址配置。完成配置后, 验证该网络是否运行正常。 任务 1:将地址空间划分为子网。 步骤 1:分析网络要求。 您的网络设计中应使用给定的地址空间 192.168.1.0/24。该网络包括以下网段: • 连接到路由器 R1 的 LAN 需要足以支持 15 台主机的 IP 地址。 • 连接到路由器 R2 的 LAN 需要足以支持 30 台主机的 IP 地址。 • 路由器 R1 和路由器 R2 之间的链路每一端都需要一个 IP 地址。 该方案应具有相同规模的子网,而且使用的子网规模应最小,这样才能适应适当数量的主机。 步骤 2:制定网络设计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此网络需要多少个子网? 以点分十进制格式表示,此网络的子网掩码是什么? 以斜杠格式表示,该网络的子网掩码是什么? 每个子网有多少台可用主机? 步骤 3:为拓扑图分配子网地址。 1. 将第二个子网分配给连接到 R1 的网络。 2. 将第三个子网分配给 R1 和 R2 之间的链路。 3. 将第四个子网分配给连接到 R2 的网络。 任务 2:确定接口地址。 步骤 1:为设备接口分配适当地址。 1. 将第二个子网中的第一个有效主机地址分配给 R1 上的 LAN 接口。 2. 将第二个子网中的最后一个有效主机地址分配给 PC1。
3. 将第三个子网中的第一个有效主机地址分配给 R1 上的 WAN 接口。 4. 将第三个子网中的最后一个有效主机地址分配给 R2 上的 WAN 接口。 5. 将第四个子网中的第一个有效主机地址分配给 R2 的 LAN 接口。 6. 将第四个子网中的最后一个有效主机地址分配给 PC2。 步骤 2:将要使用的地址记录在拓扑图下提供的表格中。 任务 3:配置串行接口和 FastEthernet 接口的地址。 步骤 1:配置路由器接口。 使用您的网络设计中的 IP 地址配置 R1 和 R2 路由器上的接口。请注意,如果是在 Packet Tracer 中完 成 本练习,应使用 Co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g(配置)选项卡。完成后,务必将运行配置保存到该路由器的 NVRAM 中。 步骤 2:配置 PC 接口。 使用您的网络设计中的 IP 地址和默认网关配置 PC1 和 PC2 的以太网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路由器和子网划分工具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路由器的作用;
2.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3. 掌握子网及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环境
准备交换机1台、PC机4台、路由器1台、2台服务器。
三实验内容
1、子网及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
2、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四实验原理
子网掩码用于辨别IP地址中哪部分为网络地址,哪部分为主机地址。
由1和0组成,长32位,全为1的位代表网络号。
为了快速确定IP地址的哪部分代表网络号,哪部分代表主机号,判断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网络,就产生的子网掩码的概念,子网掩码按IP 地址的格式给出。
A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类的为255.255.0.0;C类的为255.255.255.0。
用子网掩码判断IP地址的网络号与主机号的方法是用IP地址与相应的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可以区分出网络号部分和主机号部分。
(IP 地址) AND (子网掩码) =网络地址
例如10.68.89.1是A类IP地址,所以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分别转化为二进制进行与运算后,得出网络号为10。
再如202.30.152.3和202.30.152.80为C类 IP地址,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进行与运算后得出二者网络号相同,说明两主机位于同一网络。
四实验步骤
1、路由器的配置:
将SW1的0/4端口的连接路由器的fa 0/0端口,服务器的fasteathernet路由器的fa 0/1端口。
1)配置路由器主机名
Router>enable(注: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注: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 (config)#hostname R1(注:将主机名配置为“R1”)
R1 (config)#
2)为路由器各接口分配IP地址
R1 (config)#int erface fa stethernet 0/0
注:进入路由器 fastethernet 0的接口配置模式
R1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
注:设置路由器 fastethernet 0/0的IP地址为192.168.1.254,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R1 (config-if)#no shut
R1 (config-if)#exit
R1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R1 (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55.254 255.255.0.0
R1 (config-if)#no shut
R1 (config-if)#exit
五测试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