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情应急预案精选版
麻疹暴发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
为有效应对麻疹疫情,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快速发现和报告麻疹疫情;2. 及时采取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措施,遏制疫情蔓延;3. 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病例追踪、隔离和康复工作;4. 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加强疫苗接种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麻疹疫情防控工作,成员包括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社区等部门负责人。
2. 预案办公室:负责预案的具体实施,协调各部门工作,成员由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社区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3. 预案执行小组:负责麻疹疫情的具体防控工作,包括病例发现、报告、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成员由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社区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要加强对麻疹疫情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疑似麻疹病例的筛查,及时报告病例信息。
3. 发现疑似麻疹病例,医疗机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疾控中心报告。
4. 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告上级卫生健康部门。
五、病例处置1. 确诊病例隔离治疗:确诊麻疹病例应立即住院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 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并进行医学观察和疫苗接种。
3. 疫情控制:对病例居住地、工作场所等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六、疫苗接种1. 加强麻疹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2. 对重点人群开展应急疫苗接种,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3. 鼓励公众主动接种麻疹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屏障。
七、宣传教育1. 加强麻疹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
2. 通过媒体、社区等多种渠道,普及麻疹防控知识,引导公众正确应对麻疹疫情。
八、应急物资保障1.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疫情发生时物资供应充足。
关于麻疹应急预案

一、背景与目的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麻疹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以及政府部门在麻疹疫情发生、流行和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1)成立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管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指挥部负责麻疹疫情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疾控机构(1)负责麻疹疫情的监测、报告、调查、分析、评估和预防控制工作。
(2)制定麻疹疫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疫苗接种、健康教育、隔离治疗等工作。
3. 医疗机构(1)负责麻疹病例的接诊、诊断、治疗和转诊工作。
(2)开展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协助疾控机构做好病例的追踪、隔离和治疗工作。
4. 教育机构(1)负责麻疹疫情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麻疹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配合疾控机构开展疫苗接种、病例报告等工作。
5. 其他相关部门(1)公安、交通、商务等部门负责保障麻疹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物资供应、交通管制和市场监管。
(2)新闻媒体负责及时发布麻疹疫情信息,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防范麻疹。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监测与报告(1)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医疗机构和学校等机构要按规定报告麻疹病例。
2. 疫情评估与预警(1)疾控机构根据疫情监测结果,对麻疹疫情进行评估和预警。
(2)指挥部根据评估结果,决定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3. 预防控制措施(1)开展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2)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3)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4. 应急救援(1)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
(3)保障物资供应,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医院麻疹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降低麻疹对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麻疹疫情发生期间,对麻疹患者及疑似患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麻疹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麻疹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应急物资的储备。
3. 成立麻疹疫情应急小组,负责麻疹患者的救治、隔离、消毒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麻疹疫情监测(1)对入院患者进行麻疹病毒抗体检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加强与当地疾控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麻疹疫情动态。
2. 麻疹患者救治(1)对疑似麻疹患者,立即隔离观察,进行病原学检测。
(2)确诊为麻疹患者,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3)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预防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麻疹诊疗水平。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
(3)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宣传,提高群众免疫力。
4. 消毒与隔离(1)对麻疹患者所在病区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毒传播。
(2)对患者排泄物、分泌物进行严格处理。
(3)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防止病毒在医院内传播。
5. 信息报告与发布(1)及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麻疹疫情,接受指导和监督。
(2)通过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麻疹防控知识,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五、应急响应1. 红色预警:麻疹疫情在我院内暴发,需紧急采取应急措施。
2. 橙色预警:麻疹疫情在我院内扩散,需加强防控措施。
3. 黄色预警:麻疹疫情在我院内出现,需做好预防工作。
六、预案的修订与实施1. 本预案由医院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修订。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麻疹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医院各部门应按照本预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麻疹暴发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

一、预案概述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暴发,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麻疹暴发的应急响应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病例报告、调查处理、隔离治疗、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方面。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预案指挥部成立麻疹暴发应急处置预案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麻疹暴发应急响应工作。
指挥部成员由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公安、教育、交通运输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
3. 各级疾控中心负责麻疹病例的监测、报告、调查、处置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4. 医疗机构负责麻疹病例的救治、隔离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5. 公安部门负责麻疹疫情相关的治安管理和交通管制。
6. 教育部门负责学校内的麻疹防控工作,包括学生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病例报告(1)医疗机构在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2)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确认为麻疹病例后,及时上报上级疾控中心和卫生健康部门。
2. 病例调查(1)疾控中心接到麻疹病例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开展病例调查,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接触史、流行病学史等。
(2)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病例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
3. 隔离治疗(1)对麻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治疗。
4. 疫苗接种(1)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2)对病例所在地区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疫苗接种。
5. 健康教育(1)通过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开展麻疹防控健康教育。
(2)提高公众对麻疹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6. 信息发布(1)卫生健康部门负责麻疹疫情信息的发布和通报。
(2)及时向社会公布麻疹疫情动态,回应社会关切。
麻疹_风疹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麻疹和风疹是两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风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降低麻疹、风疹发病率,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 提高全民免疫意识,普及疫苗接种知识。
3. 加强疫情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报告、处置疫情。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麻疹风疹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疫情防控工作。
2. 设立麻疹风疹防控指挥部,下设疫情监测组、疫苗接种组、宣传教育组、应急处置组等工作小组。
四、疫情监测1. 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分析疫情信息。
2. 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
3. 对确诊病例实行隔离治疗,及时报告上级卫生部门。
五、疫苗接种1. 普及疫苗接种知识,提高群众疫苗接种率。
2. 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风疹疫苗接种,确保免疫覆盖率。
3. 对重点人群进行加强免疫,提高免疫力。
六、宣传教育1. 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 利用多种媒体,广泛宣传麻疹、风疹防控知识。
3.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度。
七、应急处置1. 确诊病例处置:对确诊病例实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2. 范围扩大处置:对病例所在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3. 疫情报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报告疫情。
4. 防控措施:加强病例所在地区和周边地区的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八、预案实施与评估1. 预案实施: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等按照预案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 预案评估: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完善预案。
九、预案总结1. 对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2. 对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
3. 不断提高疫情防控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贡献。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疾控中心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疾控中心麻疹疫情应急预案第一篇:疾控中心麻疹疫情应急预案xxx市疾控中心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中心各科室: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全身皮疹、咳嗽、结膜炎、口腔粘膜斑等为主要特征。
麻疹容易引起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并发症,并且年龄越大,危害越严重。
为了控制麻疹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发生麻疹病例或爆发疫情时,我中心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三、组织管理为做好我市的麻疹防控工作,加强麻疹监测管理和疫情报告,疫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应急措施,控制麻疹疫情的传播蔓延,中心成立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疾控科,xxx兼任办公室主任职责:组织领导中心麻疹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监督检查及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小组依据我中心下发的《xxx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xxx发〔2012〕59号)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
(1)流调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2)消杀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3)检验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4)保障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5)网络报告:王爱龙四、监测与报告1、监测(1)实验室监测:中心检验科应对送检的疑似麻疹血清标本及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疾控科,以便采取及早的防控措施。
(2)流行病学监测:流调组对所有报告的发热、出疹性病例或麻疹病例和中心检测的阳性病例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控制措施。
麻疹应急预案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麻疹防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麻疹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疫情监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2. 疫情报告:发现疑似麻疹病例时,医疗机构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做好隔离、治疗工作。
四、应急响应1. 一般疫情(Ⅰ级响应)(1)启动预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麻疹病例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
(2)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例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
(3)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4)疫苗接种:对病例所在地区儿童进行麻疹疫苗补种。
2. 较大疫情(Ⅱ级响应)(1)启动预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麻疹病例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
(2)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例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
(3)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4)疫苗接种:对病例所在地区儿童进行麻疹疫苗补种。
(5)健康教育:加强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3. 特大疫情(Ⅲ级响应)(1)启动预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麻疹病例报告后,立即启动预案。
(2)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例来源、传播途径和感染范围。
(3)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4)疫苗接种:对病例所在地区儿童进行麻疹疫苗补种。
(5)健康教育:加强麻疹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6)跨区域支援:必要时,请求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支援。
五、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学校等要组建应急队伍,明确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第一篇: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麻疹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概述麻疹是由麻疹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的乙类传染病,常在冬春季发病和流行,传染性强,波及范围广,常可引起暴发及较大规模流行,尤其易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等处引起暴发。
麻疹潜伏期一般为10~11天,最短为7天,最长为2l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
为及时发现我区的麻疹疫情,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2、本方案适用范围和术语界定本方案适用于在l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时的预防控制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在开展疫情应急处置时必须遵循本方案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2.1麻疹病例定义参照国家标准《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83—1995)执行。
2.1.1疑似病例:(1)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2)发热(38"C或更高)。
(3)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
具备(1)加(2)条者,或同时伴有(3)条者。
2.1.2临床诊断病例:(4)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
(5)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6)流行病学史:与确诊麻疹的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
疑似病例加(4)条或(5)条或(6)条。
2.1.3实验室确诊病例:(7)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
(8)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9)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附录A),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疫情应急预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盖孜力克镇双语幼儿园2016年麻疹疫情
应急预案
为确保我镇在发生麻疹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辖区范围内麻疹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处理工作。
二、工作原则
在县教育局领导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三、预案启动条件
在本辖区范围内,凡发生麻疹病例1例及以上的疫情,即启动本预案。
四、麻疹的诊断标准
1症状:1 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2 发热(38度或更高)。
3 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
4 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氏斑)。
5 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2流行病学史:与确诊麻疹的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
3实验室诊断:1 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lgM抗体。
2 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3 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4病例分类:1 疑似病例(具备1.1加1.2条者,或同时伴有1.3条者)。
2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1.4条或1.5条或3.2条)。
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条或3.2条或3.3条)。
具有任何一项临床症状加3.1条或3.2条或3.3条。
五、指挥系统
星星幼儿园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杨欢
副组长:热娜
成员:各班班主任
各村应急成员:各班保育员
六、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负责做好全园预情防控指导、麻疹防治知识的学习、处置有关预情的疑难问题、防控督察。
时刻保持战备状态对麻疹防控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认真排查社会不稳定因素及时处理。
及时隔离!
七、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使群众了解麻疹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积极做好预防。
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和其他多种宣传形式,迅速开展预防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
发放麻疹防制卡,提高群众对流感预防的卫生防护知识和意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盖孜力克镇双语幼儿园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