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十二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考点练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doc

2019中考历史专项练习考点练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说明全解知识清单——明确考什么一、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1〕中共谈判代表:、〔2〕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3〕结果:1945、10、10签定了二、全面内战的爆发1、内战爆发:1946年,标志是2、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3、三大战役:〔1〕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指挥;〔2〕淮海战役: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指挥,使国民党政府的长江防线和南京暴露在人民解放军面前;〔3〕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地区,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3、三大战役作用:4、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①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中共土改深得民意,中共在人心上占绝对优势;②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决策英明;③人民解放军越战越勇,士气高涨,国民党军队士气日益低落。
备考建议中共重庆谈判的意义,解放战争中重大战役的作用、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要重点掌握和理解。
高频考点标准解题——知道怎么考1、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是为了〔〕A创建黄埔军校B解决西安事变C争取国内和平D宣传抗日主张2、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是〔〕A革命统一战线B人民农民统一战线C爱国统一战线D抗日民主统一战线3、解放战争中,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B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3、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C国民党反动政府被推翻D全国大陆基本解放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这首诗所描绘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考点突破考题预测——圈定重点题一.基此题1、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为了尽力争取国内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A重庆谈判B三大战役C渡江战役D孟良固战役2、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力量发展壮大B广大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C为进一步赢锝准备内战的时间D英美等国主张和平解决3、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签订的重要文件是A国共合作宣言B《双十协定》C《停战协定》D和平建国纲领4、历史上国共两党进行过多次谈判。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相关资料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10月,签订了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2、1947年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直插敌人心脏——大别山地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淮海战役(刘伯承、邓小平、粟裕、陈毅、谭震林)、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23日,南京解放,统治人民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1。
2019中考历史练习材料-解放战争的胜利.doc

2019中考历史练习材料-解放战争的胜利〔1946年6月—1949年9月〕第22课全面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时间:1945.8〔2〕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假设飞〔3〕目的:国民党: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4〕结果:1945.10.10,签订《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但对于解放区民族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没变〕【二】全面内战爆发1、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中共作战原那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3、中共作战战术:运动战。
4、结果: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5、内战性质: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反共反人民的战争补充问题:1、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发电给毛泽东“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
”〔1〕材料中的大战指的是哪一次战争?为什么说“方告结束”?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材料反映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的理由是什么?实际目的是什么?答:理由:避免内战,商讨国内和平。
目的: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2、周恩来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谈判?在其中的一次谈判中,蒋介石为何说周恩来是它的部下?周恩来在一次谈判中说“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是否成了事实?答:〔1〕西安事变、重庆谈判〔2〕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创立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3〕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八路军和新四军从两次谈判中得到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为重,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训练含答案(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训练含答案(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8•菏泽中考)“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 )A.创办黄埔军校B.北伐战争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2.(2018•济宁中考)图片无言,历史有声。
下列对下图反映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方签订了《会谈纪要》,停止了内战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D.中国共产党争取到了国内和平3.(2018•赣州模拟)石鲁是20世纪中国书画领域的革新家,他一生以画笔宣传革命。
在下面这幅画作中,他刻画了1947年的一天,初升的太阳染红了整个群山,毛泽东迎着朝阳,昂首挺胸,展现着共产党人力挽狂澜的气魄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这幅画的名字应该是( )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解放南京》D.《战略大决战》4.(2019•易错题)“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
”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5.(2018•无锡中考)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
这一“行动”(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6.(2018•上饶模拟)“东北野战军立即结束休整,取捷径以最快速度隐蔽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和天津之敌,斩断敌人海上退路;徐向前兵团停止攻打太原,杨成武兵团撤围归绥(今呼和浩特),以免傅作义作战失利后向西北进跑。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中国近代史第五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

第五讲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1.(2016遵义十二中模拟)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 D ),毛泽东等赴重庆前延安机场合影,在抗战胜利后,各群众在炸毁碉堡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2.(2015云南中考)与“毛泽东”“弥天大勇”“身系天下之安危”“赴蒋介石的‘鸿门宴’”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C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 D.转战陕北3.(2016南宁中考)1946年,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
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
”这表明( A )A.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赢得了民心B.美国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共产党在战场上连连打败国民党D.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4.(2016遵义中考模拟)右图为毛泽东与蒋介石1945年在重庆拍摄的两人一生中唯一的单独合影,他们这次见面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D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B.决定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C.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签署《双十协定》5.(2016淮安中考)全面内战爆发( B )A.重庆谈判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6.(2016郴州中考)1947 年 7-9 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B ),A.转战陕北歼强敌,B.千里跃进大别山,C.齐心合力战淮海,D.百万雄师过大江7.(2016汕尾中考)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
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动了( C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8.(2016衡阳中考)1949年《北平日报》刊发了如下消息:“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沉重的雾霭已经散了,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北平完全解放的第二天清晨。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总复习八上第十二单元解放战争及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❶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两者的相同点有( C ) ①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 力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命题点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阶段
从洋务运动到 甲午中日战争 后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 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 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 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 响。“双十协定”签订后,只要 蒋介石发动内战,就会陷于政治 上的被动
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团体、党派和个人都应以民族 利益为重,国共两党应以大局为重,合则两利
第一次世界大 战期间
阶段特点
原因
总体特征
出现了一些民族 工业的萌芽,并 得到初步发展
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 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出现“实 业救国”浪潮,推动了民族工 业的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 出现“短暂的 春天”
内因:辛亥革命后颁布了一系 列发展实业的法令;外因: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史料二 ……突破黄河天险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惊 呼:“这简直是惊人的事情,不亚于当年法国‘马其诺防 线’被攻破!”对于此事件的意义,周恩来则有一个比喻: 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是他的“铁丝网”,长江 是他的“内壕”,而我们已经过了“铁丝网”,打到他的 “内壕”了。
史料三 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 存下来,也使北平2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 伤。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庄严威武的入城仪式。 人民解放军以三辆装甲车和悬挂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 的彩车为前导,后面是百余辆卡车组成的摩托化步兵,以汽 车牵引的炮兵部队……人民解放军军容整齐,步伐矫健,经 前门大街进入北平市区。北平的工人、学生和市民夹道欢迎 解放军的到来,欢庆古都北平的新生。
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梳理篇 第十二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练习

第十二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本单元知识脉络【阶段特征】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选择。
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介石为维护其独裁统治,一心想发动内战。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努力,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于1946年发动了内战。
经过三年多的斗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由防御到进攻,经过三大战役的大决战及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青海中考考点突破重庆谈判(理解)时间1945年8月~10月10日背景(1)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在美国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2)由于准备不足,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3)为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飞抵重庆谈判双方代表国民党:蒋介石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结果国共两党经过43天的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毛主席与蒋介石在重庆意义,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易错易混】国共不同时期的谈判:(1)抗战时期: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正式合作抗日。
(2)抗战胜利后:重庆谈判,但没有实现合作。
两次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识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背景1946年6月,国民党调集20多万兵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概况①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②陈赓指挥太岳兵团挺进豫西。
③陈毅、粟裕指挥华东解放军主力进军豫皖苏地区意义(1)三军挺进中原,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南京、武汉,像一把利剑插入敌人的心脏(2)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及示意图(识记)三大战役战役时间领导人参战部队结果意义作战方针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林彪、罗荣桓东北解放军歼灭敌人47万多,解放了东北全境,断绝国民党进出通道解放了东北全境。
山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2单元解放战争及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同步训练(含答案)

第十二单元解放战争及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一、选择题1.(2018·烟台中考)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A.西安事变B.抗日战争C.重庆谈判D.渡江战役2.(2018·济宁中考)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下边地图,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3.(2018·德州中考)右图是发表于1947年的一幅漫画。
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转战陕北歼强敌B.千里挺进大别山C.关门打狗战辽沈D.大军合力战平津4.(2019·改编题)1948年辽沈战役中,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据此可知,解放军攻克锦州( )A.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B.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5.(2018·济南模拟)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
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军作战勇敢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6.(2018·平阴模拟)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
史实证明,它不仅是一座悲情之城,更是一座英雄之城;它既是近代史的起点,又是近代史的终点。
古城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特殊的“见证者”,它见证了(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②太平天国的兴衰③日军大屠杀④蒋家王朝的覆灭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2018·德州中考)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本单元知识脉络
【阶段特征】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选择。
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介石为维护其独裁统治,一心想发动内战。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努力,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于1946年发动了内战。
经过三年多的斗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由防御到进攻,经过三大战役的大决战及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青海中考考点突破
重庆谈判(理解)
国共两党经过43天的谈判签署了《双十协
,,毛主席与蒋
介石在重庆
意义,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易错易混】国共不同时期的谈判:
(1)抗战时期: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后,正式合作抗日。
(2)抗战胜利后:重庆谈判,但没有实现合作。
两次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识记)
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及示意图(识记)
人数第
党进出通
弱的基本
之良部队及
渡江 战役,
时间,1949年4月21日~23日
概况,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
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意义,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理解)
【易错易混】(1)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大陆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并不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也还没有结束。
(2)三大战役与渡江战役意义的区别: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是“三大战役”;最终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
是“渡江战役”。
(3)三个标志:解放战争(全面内战)开始的标志是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标志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最新中考真题及模拟演练
1.(2016泰安中考)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D ) A.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延安——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
C.中国社会转型的开端——鸦片战争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2.(2016河南中考)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 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 500多处。
材料主要反映了( A )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3.(2016南昌中考)“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材料中“打到外线去”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部队是( B ) A.东北解放军 B.刘邓大军
C.中原解放军 D.华北解放军
4.(2016郴州中考)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其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2016青岛中考)某同学进行解放战争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一张关于淮海战役的卡片。
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D )
1948年11月~1949年1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又一次主力决战。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华北全境。
A.作战时间 B.作战部队
C.胜利因素 D.战役结果
6.(2016河北中考)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取得了充分胜利的政府军队出现了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越来越多的部队担任起守戍其占领地区的职责,实际作战部队便相应地减少了。
”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 D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国统区人民厌倦了战争
C.中共军队人数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人数
D.国民党军队的实际作战部队从此减少
7.(2016泰安中考)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
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B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8.(2016福州中考)1949年4月,毛泽东主席得知某战役胜利的消息时,欣然写下著名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该战役是( D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9.(2016山西中考)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
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
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 C )
A.发生背景 B.发展历程
C.胜利原因 D.历史意义
10.(2016常德中考)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C ) 转战陕北
(粉碎敌人进攻) 挺进中原
(转入战略进攻) 三大战役
(进行主力决战) 渡江战役
(推翻反动统治)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11.(2016聊城中考)史学界通常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四个阶段:1919~1927年为第一阶段;1927~1937年为第二阶段;1937~1945年为第三阶段;1945~1949年为第四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整体上看,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1)标志:五四运动。
(2)变化:由对峙到合作。
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或日本全面侵华)。
(3)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必须建立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