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条约、影响及启示等。
以下是根据多筒参考文章整理归纳的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一、要历事件1.鸦片战争●根本原因: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时间: 1840-1842年。
●结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 1856-1860年。
●目的:进-步打开中国市场。
●凶与帮凶:主凶为英法联军,帮凶为美俄。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图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
3.甲午中日战争●时间: 1894年。
●重要战役:黄海大战(邓世具壮烈殉国)、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要没)。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 1900年。
●目的: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
●结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洋务运动●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新、管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内容: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后期创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等。
●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要没。
6.戊戌变法●时间: 1898年(旧历戊戌年)。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语嗣同等。
●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结果: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7.辛亥革命●时间: 1911年(旧历辛亥年)。
●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二、要历史人物1.林则徐●事迹:领导虎门销烟,成为民族英雄,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历史中考压轴知识点总结

历史中考压轴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史
1. 中国古代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历史, 分封制时代的政治制度, 儒家学说和法家学说的兴起, 战国时期的兵家学说和百家争鸣, 秦始皇的统一和秦朝的灭亡, 汉武帝的推行中央集权,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等。
2. 世界古代历史
世界古代历史的主要内容包括古埃及的历史、古希腊的历史、古罗马的历史, 古印度的历史, 古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 古波斯的历史等。
二、近代史
1.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朝的衰落和列强入侵,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变革, 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国共合作和国民党的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等。
2.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两次大战,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扩张, 联合国的成立和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等。
三、现代史
1. 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建设,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国防和军队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 各地区的发展和民生改善等。
2. 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国际问题的解决, 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 国际组织的作用和作用, 国际环境和资源保护等。
以上是历史中考压轴知识点的总结,同学们在复习历史知识时,可以依据以上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全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

全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变化(3)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功绩和思想2. 世界古代史(1) 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如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等(2) 古代世界各大洲的文化交流与对比(3) 古代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和思想3. 东西方文明交流(1)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2) 中西文明的交流与融合(3) 东西方的文化互鉴和交流的影响和意义4. 丝绸之路和中国东西方文化交流(1) 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2) 丝绸之路的路线、起讫点、沿线城市及其交流内容(3) 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及其影响5. 中国古代科技(1) 中国古代科技的兴起和发展,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车、轮船、指南针等(2)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意义和影响二、中古史1. 中国中世纪史(1) 五胡乱华、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中古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特点和发展变化(2) 中国中世纪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功绩和思想(3) 中古社会的等级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度等2. 世界中世纪史(1) 欧洲封建社会的兴起和发展(2) 东西方中世纪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与文学的对比与交流(3) 中世纪世界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和思想3. 中古的经济社会变革(1) 科举制度的兴起和发展(2) 中世纪的农业技术、商业、手工业的变化(3) 中古社会的城市化、商业贸易、海洋贸易等方面的发展4. 中古的文化生活(1) 手抄本的产生和传播(2) 园林建筑、绘画、雕刻、陶瓷等艺术的发展(3) 中古文学、哲学、科学的发展5. 亚洲古代的政治格局及文明(1) 亚洲古代的国家形成和政治格局(2) 亚洲古代的文明成就和特点三、近代史1. 中国近代史(1) 19世纪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特点(2)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3) 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思想和作用2. 世界近代史(1)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2) 世界近代社会变革的影响与意义(3) 世界近代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特点3. 近代世界经济与文化变革(1)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大(2) 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文字传播(3) 19世纪后期世界新技术和新思潮4. 近代政治制度与世界格局(1) 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与扩张(2)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3) 世界和平与战争5. 近代科技与生活(1) 工业革命的影响(2) 近代科技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改变(3) 近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四、现代史1. 中国现代史(1) 20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2)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国共内战、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等中国现代历史事件(3) 中国现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思想和作用2. 世界现代史(1) 20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2)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时期、非洲、拉美等地区的独立运动等世界现代史事件(3) 世界现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思想和作用3. 现代世界经济与文化变革(1)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 信息化社会的形成(3) 文化全球化的影响4. 现代政治制度与国际格局(1)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2) 多极化与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3) 国际安全与战争5. 现代科技与生活(1) 科技的新突破与应用(2)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改变(3) 现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以上就是全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文明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1.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时代
2.文化的诞生和新石器时代
3.三大革命: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
4.古代文明的发展: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国黄河流域文明
二、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2.周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3.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制度
4.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特点:农业经济、手工业和商业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1.秦朝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2.汉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3.唐朝的政治制度和辉煌文化
4.儒家、道家、法家的兴起和影响
5.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四、外来侵略与抗倭斗争
1.蒙古人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明朝的政治制度和辽东抗倭斗争
3.中国近代史以来的外来侵略和抗倭斗争
4.反对日本侵略的群体性抗战和全面胜利
五、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1.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2.鸦片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维新的思潮和戊戌变法
4.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南昌起义
3.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游击战争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文化大革命和开放
4.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高频常考点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高频常考点一、原始社会1. 原始人群(1)元谋人: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2)北京人:北京周口发现的一个完整的远古人头盖骨化石2. 氏族社会(1)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半坡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半坡村,河姆渡遗址位于今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2)龙山文化和大汶龙山文化遗址在今山东龙山镇,出土很多黑陶,也称为“黑陶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今山东泰安。
二、奴隶社会1. 夏朝(1)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2. 商朝(1)汤建商,武王灭纣(2)商已有文字,甲骨文可证3. 周朝(1)西周: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宗法制度:族制(2)东周春秋: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战国: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废田亩、建县制三、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从战国开始1. 秦朝(1)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2)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秦长城(3)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2. 汉朝(公元前202元-公元220年)西汉:刘邦建汉,定都洛阳汉武帝“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公元25年,刘秀在鄗城称帝3. 三国(1)200年,官渡之战,曹操战胜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2)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破曹(3)三国鼎立“魏、蜀、吴”4. 隋唐时期隋朝:隋文帝和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开凿大运河唐朝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安史之乱:持续八年5.宋朝: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6.元朝:(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2)元朝是我国疆域最辽阔,民族最多7.明清时期:(1)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专制统治加强,设六部三司,规定八股文取士(2)清朝:“康雍乾盛世”,康熙平三藩,文字狱,册封达赖喇嘛(3)李自成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中考历史速成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速成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旧石器时代(约200万年前-约1.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是人类远古时代的阶段,人类以石器作为主要工具,居住在洞穴或简陋的建筑中,以打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
代表性的遗址有中国的周口店遗址和英国的莱斯特遗址。
2. 新石器时代(约1.1万年前-公元前1600年)新石器时代是指人类开始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期,农业的发展促使人类聚居于一定的地点,形成定居生活的过程。
代表性的文明有中国的仰韶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埃及的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等。
3.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指在世界各地出现的具有特殊特点和影响力的文明。
古代文明包括中国的华夏文明、印度的印度文明、埃及的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希腊的古希腊文明等。
这些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就和特点。
4.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主要包括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
在这些时期中,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和发明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古代文明。
二、近代史1. 近代欧洲史近代欧洲是指从16世纪开始到20世纪初的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工业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等重大事件和变革。
这一时期欧洲各国之间的争霸大国与殖民帝国主义等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2. 近代中国史近代中国史是指从19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这一时期中国国家面临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强迫开放、民族解放运动、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資本主義的入侵等一系列重要事件和社会变革。
在这一时期中国国家和民族经历了许多艰难的历程,最终走向独立和强盛。
3. 近代世界史近代世界史是指18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这一时期世界各国之间出现了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化进程、世界大战、国际秩序的变化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
这一时期的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格局也经历了多次变动和调整。
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历史

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历史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2. 春秋战国时期3.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4. 隋唐时期5. 五代十国时期6. 宋辽金时期7. 元明清时期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 封建制度2. 中央集权制度3. 宗法制度4. 考试制度(科举)三、中国的科技文化1. 造纸术2. 活字印刷术3.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丝绸之路四、中国古代的重大事件1. 东周王朝的建立2. 战国七雄的兴起3. 秦始皇统一中国4. 汉朝的兴起和灭亡5. 国土扩展和统一的盛世6. 三国演义的战争7. 隋唐的繁荣8. 五代十国的分裂9. 北宋的兴起和灭亡10. 南宋的抗金抗元11. 元朝的统一12. 明朝的国家建设13. 清朝的国家治理五、世界古代史1. 埃及文明2. 巴比伦文明3. 希腊罗马文明4. 印度文明5. 波斯文明6. 古代非洲文明六、世界古代的政治制度1. 君主制2. 奴隶制3. 奴隶社会的剥削关系七、世界古代的重大事件1. 古埃及三大王国的兴衰2. 巴比伦的兴起和灭亡3. 希腊的三个时期4. 罗马帝国的兴起和衰亡5. 印度古代的政治制度6. 波斯帝国的兴衰八、中国近现代史1. 辛亥革命2. 新文化运动3. 五四运动4. 北伐战争5. 抗日战争6. 解放战争7. 建国以来的政治制度8. 改革开放九、世界近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2. 第二次世界大战3. 冷战与国际关系的发展4. 民主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5. 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以上是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024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汇总

2024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汇总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一、早期历史
1.“三皇五帝”时期:三皇(黄帝、尧、禹)及五帝(唐、虞、夏、商、周);
2.夏朝的特点:建立部落国家,实行分封制;
3.商朝的特点:建立国家,分封编制;
4.周朝的特点: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采用九品官人制度;
5.历史上的灾害:五灾八难,如洪水、地震、旱灾、饥荒、流行疾病等;
6.秦国的创建特点:凝聚国力,图谋统一中国,实行法制;
7.秦朝的特点:建立勤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和秦统一币制;
8.“七子之乱”:汉朝末年,七个皇亲与王室的私人争斗,导致汉朝
灭亡;
9.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
10.晋朝的特点: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封建制度,整合汉族;
二、秦汉时期
1.两汉文化:著名的文学作品有《汉书》、《史记》、《资治通鉴》、《汉语拼音方案》等;
2.西汉的国力:国力强盛,统一中国,开垦边疆,开发西南、中原;
3.兴起的教育:秦汉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
4.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政府、统一钱币、统一单位、统一度量衡;
5.汉武帝制度:实行郡县制,建立官吏制度,发布文书,实行考试制度;
6.《大传》的主创:劉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是
开元
2020/5/72020/5/7
26
唐朝鼎盛时期称为
“开元盛世 唐朝农”业新发明有
曲辕犁、筒车
唐朝的疆域
东至安东、西至安西、
北达蒙古、南抵南海 2020/5/72020/5/7
27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明朝的建立是
1368 朱元璋 北京
清朝的建立是
1636 皇太极(满族) 北京
2020/5/72020/5/7
7
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
是: 商鞅变法
支持商鞅进行改革的国君是
秦孝公
商鞅变法中的政治措施是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
2020/5/72020/5/7
8
商鞅变法中的经济措施是
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地方行政机构“县制”是从
广东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
1
第七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东周分为:
春秋和战国
春秋起止时间是:
BC770——BC476
“春秋”的名称来源于:
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
2020/5/72020/5/7
2
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是:
齐桓公(最先)、晋文公、 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帮助齐桓公称霸的是:
管仲
齐恒公提出的口号是
5
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
秦,称为: 合纵
秦劝说一国东西连合进攻其 他各国,称为:
连横
合纵连横中衍生的成语是
朝秦暮楚
2020/5/72020/5/7
6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古书把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
: 千耦其耘
铁制工具广泛应运于生产领域是
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登上历史舞台的新兴
阶级是 地主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
仁、礼、为政以德
记述孔子言论的著作是
《论语》 2020/5/72020/5/7
13
中国历史上最早创办私学的是
孔子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为
: 老子(春秋、楚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学术活跃 的局面称为:
百家争鸣
2020/5/72020/5/7
14
历史上把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
称为: 诸子百家
宰相制度在中国实行了
1500多年 2020/5/72020/5/7
28
废除宰相制度的是
朱元璋
朱元璋设立的有
锦衣卫、廷杖制度
东厂的设立者是
明成祖(朱棣)
2020/5/72020/5/7
29
“锦衣卫”和“东厂”合
称为
厂卫
设立军机处的皇帝是
雍正(清朝)
明清两朝都在思想上实行
八股取士、文字狱
2020/5/72020/5/7
是
修长城,车同轨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文化措施
是
统一文字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措施
是
焚书坑儒
2020/5/72020/5/7
22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暴政
唐朝的建立是
618年 李渊(唐高祖) 长安
唐太宗是
李世民 年号贞观 2020/5/72020/5/7
23
“知得失”的镜子
是
魏征
民战争是
陈胜吴广起义
2020/5/72020/5/7
18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是
张楚政权
项羽与刘邦之间进行了为期四年 的战争,史称
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的结果是
刘邦胜出,建立西汉
2020/5/72020/5/7
19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的称
号为 皇帝(始皇帝)
秦朝在中央设立的三公是:
比较成熟的象形文字,汉字的 源流
青铜的成分为
铜:、锡、铅的合金,其色发青 2020/5/72020/5/7
11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青铜器是
司母戊鼎
夏、商、西周被称为
青铜时代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被称为
金文或铭文
2020/5/72020/5/7
12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孔子(春秋、鲁国)
30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出题范 围是
“四书五经 ”
2020/5/72020/5/7
31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是
1405——1433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
西洋是指
文莱以西的地方 2020/5/72020/5/7
32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非洲东海岸、红海一带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早
提倡以“礼”治国的学派是、代
表是 儒家 孟子
主张”兼爱“”非公“的学派是
、代表是:
墨家 墨子
2020/5/72020/5/7
15
提倡“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代表是:
道家 庄子
提倡“法治”的学派是:代表是
: 法家 韩非子
兵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孙子(春秋)、孙膑(战国)
2020/5/72020/5/7
16
尊王攘夷
2020/5/72020/5/7
3
标志着齐恒公称霸的是
葵丘会盟
问鼎中原指的是(事件)
晋楚争霸
问鼎中原的国君是
2020/5/72020/5/7
楚庄王
4
战国起止时间是
:BC475——BC221年
“三家分晋”指的是
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
战国七雄是
齐、楚、 秦、燕、赵、魏、韩
2020/5/72020/5/7
什么时候开始:
春秋时期(商鞅变法) 2020/5/72020/5/7
9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商朝王室贵族问吉凶的方式是:
占卜
刻于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甲骨文
现今出土甲骨文最多的地方是
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
2020/5/72020/5/7
10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那个
时代开始的 商朝
甲骨文的特点和意义
“三省六部”制创立于
隋朝
“三省”是指
中书省(起草)、门下省
(审核)、尚书省(执行
2020/5/72020/5/7
24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
法典是 《唐律疏议》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
贞观之治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武则天 国号“周”
2020/5/72020/5/7
25
武则天编修的是
《姓氏录》
武则天统治时期称
半个多世纪(50多年)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六国基本无力与秦国抗衡是在
长平之战之后(打败赵国
、纸上谈兵)
秦国兼并的六国的先后顺序是:
韩、赵、魏、楚、燕、齐
秦统一的时间是、都城在
BC221 咸阳 2020/5/72020/5/7
17
秦朝政权的特点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暴政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过摸的农
太尉(军事)、丞相(政治)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秦朝在地方设立的制度是:
2020/5/72020/5/7
郡县制
20
秦朝各级官员的选拔方式是
皇帝直接任免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是 废分封,立郡县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是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2020/5/72020/5/7
21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军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