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精选)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精选)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精选)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与总结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3、土地制度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4、农业政策(1)重农抑商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②评价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抑制土地兼并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中考历史知识点梳理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变中国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林则徐禁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1)鸦片走私,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中国的贫弱;(2)鸦片摧残吸食者体质。

措施:派人暗记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3、虎门销烟及意义:1839.6.3,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鸦片战争的史实: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5、《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8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点进⾏⼀次总结,会让你更好的掌握已学的内容。

下⾯是店铺为⼤家收集整理的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相信这些⽂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英法联军⽕烧圆明园 1.第⼆次鸦⽚战争 (1)爆发原因:鸦⽚战争后,英国并不满⾜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侵略的权益,企图进⼀步打开中国市场。

(2)为什么被称为“第⼆次鸦⽚战争”? 从战争发⽣的原因和⽬的来看,这次战争是鸦⽚战争的继续和扩⼤,称为第⼆次鸦⽚战争。

(3)过程(1856.10⾄1860.10) (4)危害:是中国办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步加深。

2.英法联军⽕烧圆明园(1860.10) 启⽰:⽏忘国耻,⽴志进取 ⼆、俄国趁⽕打劫 ①忙于应付英法联军的侵略 ②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太平天国起义(原因、过程(1851.1⾄1864.7)、新特点(反侵略)) 2.痛击洋枪队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①中亚地区浩罕汗国军事头⽬阿古柏率兵⼊侵新疆,占据天⼭南北许多地⽅。

②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2.过程:军事⽃争,消灭阿古柏 外交⽃争,收回伊犁(1881年)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佛教,发展很快。

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国王、武⼠、官吏因此⼤⼒⽀持、赞同佛教的主张。

佛教宣扬众⽣平等,⼈若想进⼊“极乐世界”,就必须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

这些说法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众有很⼤的吸引⼒,因此深受。

佛教不反对奴⾪制度,让⼈们忍耐服从,使劳动⼈民放弃⽃争,这有利于奴⾪主的利益。

很多国王利⽤它的“忍耐服从”的说教,对它⼤⼒扶植,佛教得到进⼀步的发展。

佛教向东南传⼊东南亚,向西北传⼊中亚。

公元前后,佛教由中亚传到中国,⼜由中国传到朝鲜和⽇本。

(经典《佛经》) 1世纪时耶稣降临⼈间,教⼈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天堂”。

这⼀“救世主”使绝望的⼈们拥有了精神寄托,这种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称为____,后形成基督____它最初遭到罗马皇帝的残酷镇压。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1.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历史的概念、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历史研究的方法等。

2.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意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意识的形成过程等。

3.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秦汉时代的统一和中央集权、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隋唐时代的繁荣、宋代的政治体制变革、明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等。

4.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印度古代文明、埃及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5.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演变、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等。

6.世界古代社会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等。

7.中国古代经济史: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等。

8.世界古代经济史: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古代贸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等。

9.中国古代科技文化: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四大发明等。

10.世界古代科技文化:古代希腊的科学和哲学、古代印度的数学和医学等。

11.中国古代历史名著:《春秋》、《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

12.世界古代历史名著:《伊利亚特》、《奥德赛》、《圣经》、《罗马帝国兴亡史》等。

13.三皇五帝和夏商周的历史:三皇五帝的传说、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起和周朝的分封制度等。

14.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秦统一六国的过程、秦始皇的法治政策、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等。

15.西汉的建立和汉武帝时代:刘邦的建立西汉、汉武帝的中央集权和开拓西部的政策、丝绸之路的开通等。

16.东汉末年的动乱和三国时代:黄巾起义、董卓之乱、三国鼎立的形成等。

17.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侵袭、南北朝的分裂和统一、佛教的传入和传播等。

18.隋唐时期的政治和文化:隋文帝的统一、唐太宗的疆域和政治制度、唐代的科举制度、唐朝开明的文化政策等。

19.宋代的政治和科技:北宋的建立、宋徽宗的转型期、宋代的科技发展和商业繁荣等。

(超详)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超详)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文明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1.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时代
2.文化的诞生和新石器时代
3.三大革命: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
4.古代文明的发展: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国黄河流域文明
二、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2.周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3.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制度
4.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特点:农业经济、手工业和商业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1.秦朝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2.汉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3.唐朝的政治制度和辉煌文化
4.儒家、道家、法家的兴起和影响
5.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四、外来侵略与抗倭斗争
1.蒙古人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明朝的政治制度和辽东抗倭斗争
3.中国近代史以来的外来侵略和抗倭斗争
4.反对日本侵略的群体性抗战和全面胜利
五、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1.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2.鸦片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维新的思潮和戊戌变法
4.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南昌起义
3.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游击战争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文化大革命和开放
4.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一、中国古代史。

1. 先秦时期。

- 原始社会。

-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 - 20万年,他们会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

- 夏商周。

-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 春秋战国。

-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首霸。

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成为中原霸主。

楚庄王也成为春秋霸主。

-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著名。

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 秦汉时期。

- 秦朝。

-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

-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 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 秦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汉朝。

- 西汉建立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 汉武帝时期,西汉达到鼎盛。

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考古学
- 考古学的概念和发展
- 中国著名考古遗址
古代文明
- 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
- 世界古代文明的比较
封建社会
-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阶级划分
-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 世界封建社会的比较
秦汉时代
-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
- 汉朝的兴盛和发展
- 秦汉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变革
唐宋时期
- 唐朝的开创和繁荣
- 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 唐宋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发展- 北方民族的南下与融合
-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合作与交流
近代中国的变革
- 清朝的衰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 辛亥革命和中国的成立
- 国共内战和新中国的建立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和发展
- 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以上是初中历史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一、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的特点:温饱性经济,无政府状态,原始公有制等。

2.奴隶社会的特点:奴隶制度的建立,城市国家的兴起,劳动分工的发展等。

3.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特点。

二、古代文明1.两河流域文明:选择信使,城邦制度,楔形文字,水利工程。

2.印度河流域文明:排水系统,城市规划,梵文文字,信使制度。

3.埃及文明:信使制度,人民公仆,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历。

4.希腊古典文明: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奥林匹克运动会,哲学和艺术。

三、古代中国1.夏朝:尧、舜、禹的传说,夏禹治水的故事,发展了陶器制作技术。

2.商朝:商汤的故事,发展了青铜器制作技术,商周文字的出现。

3.周朝:西周建立了封建制度,东周逐渐衰落,春秋战国时期,众多诸侯国的兴起。

4.秦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实行了统一的法律,修建了万里长城,推行了一系列。

5.汉朝:武帝时期,推行了开疆拓土政策,丝绸之路的开辟,科举制度的兴起。

6.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相互争夺,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

7.北魏南北朝:北魏统一了北方,南北分裂,佛教迅速发展,中原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相互融合。

四、世界古代文明与我国古代文明的交往1.古代世界的交往:丝绸之路的开辟,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影响。

2.罗马帝国:罗马法的影响,基督教的传播,科学、哲学等方面的发展。

3.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影响,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五、中世纪的欧洲1.封建制度:封建等级制度,封建领地制度,封建仪礼制度,封建经济制度。

2.教会的权力:教皇与皇帝的冲突,十字军东征,宗教运动。

3.黑死病:14世纪的大规模瘟疫,导致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六、现代近代史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兴起,艺术、文学、科学等方面的发展。

2.地理大发现:欧洲国家的航海技术的进步,纷纷进行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蒸汽机、纺织机等发明的出现,工业大规模生产的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