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历史必过知识点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可以涵盖多个方面,包括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条约、影响及启示等。
以下是根据多筒参考文章整理归纳的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一、要历事件1.鸦片战争●根本原因: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时间: 1840-1842年。
●结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 1856-1860年。
●目的:进-步打开中国市场。
●凶与帮凶:主凶为英法联军,帮凶为美俄。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图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
3.甲午中日战争●时间: 1894年。
●重要战役:黄海大战(邓世具壮烈殉国)、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要没)。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 1900年。
●目的: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
●结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洋务运动●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新、管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内容: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后期创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等。
●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要没。
6.戊戌变法●时间: 1898年(旧历戊戌年)。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语嗣同等。
●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结果:失败,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7.辛亥革命●时间: 1911年(旧历辛亥年)。
●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果: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二、要历史人物1.林则徐●事迹:领导虎门销烟,成为民族英雄,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2024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2024第一部分:古代中国的五大发明1.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在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得纸张的制作成为可能,这项发明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复制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
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昇,这项发明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对航海和导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指南针的发明者和确切年代尚不清楚,但它的使用广泛应用于中国的航海活动。
4.火药:火药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它给军事战争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火药的使用起初主要是用于烟花、鞭炮等庆祝活动,后来扩展到军事领域。
5.造册和活字印刷:这项技术的发明使得图书出版变得更加高效。
唐朝时期,齐梁人毕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印刷速度与质量。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的朝代及重要事件1.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由禹开创。
虽然夏朝实际存在的证据有限,但它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2.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是中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商朝的兴衰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知名的君主和文化成果,如商纣王和青铜器等。
3.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被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周朝的崛起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同时也奠定了中华文明基础。
4.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而建立。
秦朝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统一文字、度量衡、法律等。
5.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短暂但重要的一个朝代,由隋文帝杨坚建立。
隋朝统一了南北朝的政权,恢复了中央集权,对唐朝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仁爱、忠诚和孝道。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中国史一、二册(中国史)全国通用

中国古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中国历史一、二册)一、夏商周奴隶制时代:1、上古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代。
其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朝代是商朝。
夏商周三代简表:2、西周的制度——分封制:目的:加强对全国各地的统治。
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封赐给同姓和异姓的贵族,建立诸侯国,即“授民授疆土”。
诸侯王在封国内在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士。
诸侯必须效忠周王。
作用:对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权力起了重要作用。
3、西周灭亡和平王东迁: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典故)。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因洛邑在镐京东面,故称为东周。
二、东周时代:1、 东周时代特征:周王室势力和威望一落千丈,诸侯国由春秋时期的列国并立,逐渐发展为战国时期的大国对峙。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各国争霸战争频繁,大的诸侯国打出“尊王攘夷”口号(目的是为确定各国在政治上的霸主地位),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大国互相兼并,形成战国七雄。
(具体地理方位:齐楚秦燕赵韩魏,东南西北到中间)3、商鞅变法:背景:战国后期,变法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秦国是七雄中最弱的国家。
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时间: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实行变法。
内容:①、经济方面:奖励耕织;(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军事方面:奖励军功;(此内容触犯了大贵族利益)③、政治方面:建立县制,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编定户口,实行连坐制度。
(加强国家对地方的统治)结果:由于新法触犯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惨遭极刑,但变法已深入民心,仍然推行下去。
作用:使秦国的国力骤增,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商鞅“依法治国”思想。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整理归纳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整理归纳一、古代中国的朝代和历史事件:1.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夏朝的建立者是禹,又称夏禹。
2.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建立者是汤。
3.周朝:周朝分为两个时期,即西周和东周。
西周有11个君主,东周有12个.4.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诸子百家思想开始兴起。
5.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朝代,其建立者是秦始皇。
著名的事件包括修筑长城和焚书坑儒。
6.汉朝: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西汉有5位皇帝,东汉有12位皇帝。
东汉末年出现了黄巾起义和群雄割据的局面。
7.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三国分别是魏、蜀、吴。
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诸葛亮等。
8.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朝代,其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
9.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朝代,其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渊。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开创了盛唐文化。
10.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时期指的是907年至960年间,中国的政权由五个朝代和十个国家共同治理。
11.宋朝: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时期,南宋时期经历了淮河北界、黄河南界和江南地区的分裂。
12.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其建立者是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时期有著名的元律和元朝海外贸易。
13.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大一统朝代,其建立者是朱元璋。
明朝时期有徐霞客的著名游记。
14.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建立者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二、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和事件:1.夏禹:夏朝的建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传说中的君主。
2.孔子: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的学说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基础。
3.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他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解释。
4.秦始皇:秦朝的建立者,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5.刘邦:汉朝的创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初三历史必须掌握的知识

初三历史必须掌握的知识为了确保初三学生在历史学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将列出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增强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知,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西周- 夏朝的建立与覆灭- 商朝的兴衰- 西周的分封制与礼乐文明2. 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诸侯国的兼并与争霸- 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兴起3. 秦、汉-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汉朝的兴衰-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魏、蜀、吴的兴衰- 两晋南北朝的更迭-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5. 隋、唐、五代十国- 隋朝的建立与灭亡- 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战乱6. 宋、元、明、清- 宋朝的兴衰- 元朝的统一与灭亡- 明朝的兴衰- 清朝的兴起与衰落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 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动荡- 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改革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三、世界史1.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 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与扩张2. 中世纪欧洲与文艺复兴-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3. 近现代欧洲与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拿破仑帝国与欧洲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4. 美洲与非洲- 美洲的印第安文明- 非洲的奴隶贸易与殖民化5. 近现代国际关系- 冷战与美苏争霸- 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四、历史分析方法与技能1. 年代推算- 掌握公元纪年法、农历纪年法等- 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与年代关系2. 地点与地域格局- 掌握重要历史事件的地理位置- 了解各地域的历史发展脉络3.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解读- 学会查阅历史文献、地图、图片等资料- 提高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4. 历史思维与论述能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评价- 学会撰写历史论文和论述题掌握以上知识点和技能,将有助于初三学生在历史学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三历史学习的核心知识点

初三历史学习的核心知识点
1. 中国古代历史
- 夏商周时期:了解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
- 秦汉时期:研究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盛,分析两个朝代的
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 魏晋南北朝时期: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权更替、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 隋唐时期:研究隋朝和唐朝的政治制度、农业、手工业、商
业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
- 宋辽金元时期:了解这一时期北方和南方政权的兴衰变迁,
以及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 明清时期:研究明朝和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特
点和历史事件。
2. 世界古代文明
- 埃及古文明:了解埃及古文明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 希腊罗马古文明: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体制、哲学、
艺术、科技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 印度古文明:了解印度古文明的政治制度、宗教、社会阶级
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 中国古代与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研究中国古代与埃及、希
腊罗马、印度等古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
3. 现代史
- 近代中国的变革:研究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的变革,探讨晚清时期的改革与变革运动。
- 世界两次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分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冷战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主要冲突、国际组织的建立等内容。
以上是初三历史的核心知识点,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对中国古
代历史、世界古代文明和现代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九年级历史知识要点

1.中国古代史知识要点:-先秦时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如封建制度、农耕经济、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等。
-秦汉时期:主要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法家政治制度、修建长城等事迹,以及西汉时期的汉武帝的政治和军事扩张等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介绍魏晋时期的统一和分裂,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纷乱、文化兴盛等事件。
-唐宋元时期:包括唐朝的政治繁荣、科举制度、文化和外交等,以及宋朝的科技发展、政治制度、外交和文化等内容,以及元朝的建立和统治情况。
-明清时期:讲述明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和帝国扩张,以及清朝的建立、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等。
2.世界古代史知识要点:-古埃及文明:介绍古埃及的政治制度、社会等级、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等。
-希腊罗马文明:包括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哲学家、艺术和科学等,以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征服扩张、文化和法律传统等。
-古印度文明:主要介绍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信仰(婆罗门教、佛教和印度教)、科技和文化等内容。
-古中国与丝绸之路:讲述古代中国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包括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影响和文化交流等。
-罗马帝国的兴衰和基督教的传播:介绍罗马帝国的兴盛、分裂和衰落,并讲述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在罗马帝国中的传播影响。
3.现代史知识要点:-近代中国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讲述中国的近代史事件,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等。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结果,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进程、结果和对世界的影响等。
-冷战与国际关系:讲述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峙、两个超级大国的角力,以及其他国家对大国的选择和中立等情况,还包括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等。
-当代社会问题:包括全球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恐怖主义、人权和民主等重要的当代社会问题。
以上是九年级历史知识要点的大致范围,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教材和学校要求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九年级中考历史必过知识点

九年级中考历史必过知识点九年级上册中考必过知识点1.现代⼈类从什么发展⽽来?属于⼈类发展的哪个阶段?距今多久?南⽅古猿“正在形成中的⼈”距今约三、四百万年2.世界上最主要的是哪三⼤⼈种?⼈种的划分依据是什么?造成⼈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黄种⼈、⽩种⼈和⿊种⼈根据⼈的体貌特征不同⾃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3.四⼤⽂明古国是哪些国家?之所以称它们为⽂明古国的原因是什么?古代埃及、古代巴⽐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最早进⼊奴⾪社会4.《汉谟拉⽐法典》出现于哪⼀⽂明古国?其制定⽬的是什么?其历史地位如何?古巴⽐伦王国⽬的:为维护奴⾪主的利益历史地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部⽐较完备的成⽂法典5.古代印度形成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什么?分为哪⼏个等级?国王属于哪个等级?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陀罗国王属于刹帝利6.西⽅⽂明的发源地是哪⾥?现代民主政治起源于哪⾥?谁统治时期,此地的奴⾪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峰发展到顶峰?古代希腊古希腊雅典伯利克⾥7.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进⾏了什么战争?罗马共和国何时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的建⽴者是谁?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屋⼤维8.7世纪中期⽇本进⾏了什么改⾰?仿效了中国哪⼀时期制度?这⼀改⾰意义何在?⼤化改新隋唐时期意义:⽇本从奴⾪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9.穆罕默德最初在哪⾥创⽴伊斯兰教,后⼜在哪⾥建⽴政教合⼀的国家?阿拉伯半岛的麦加麦地那10.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1.西欧封建社会最⼤的⼟地所有者是谁?教皇和教会1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西欧城市市民争取⾃治权的典型例⼦是哪个城市?西欧市民阶层包括哪些⼈?他们中哪些⼈成为早期的资本家?兴起于10世纪琅城市民阶层包括⼿⼯业者、商⼈和银⾏家等富裕商⼈和银⾏家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
13.古代世界第⼀个地跨欧、亚、⾮三洲的帝国是什么?马拉松⽐赛起源于哪⼀次战争?亚历⼭⼤帝国定都哪⾥?地中海何时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波斯帝国希波战争巴⽐伦 2世纪14.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谁?哪本书激起欧洲⼈对东⽅的憧憬和向往?发明者:古印度⼈传播者:阿拉伯⼈《马可·波罗⾏纪》15.古埃及⼈最早使⽤的⽂字是什么?同⼀时期,两河流域的什么⼈发明了什么⽂字?象形⽂字苏美尔⼈楔形⽂字16.关于三⼤宗教,请写出:三⼤宗教中诞⽣最早的是:佛教与圣诞节、公元元年确⽴有关的⼈:耶稣三⼤宗教均诞⽣于哪个洲:亚洲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诞⽣于:西亚佛教传⼊我国中原地区时间:西汉末年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17.列举古希腊的⽂明成就:政治:雅典奴⾪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峰(伯利克⾥)⽂学:《荷马史诗》(荷马)戏剧:《俄底浦斯王》(索福克勒斯)科学:杠杆定律和浮⼒定律,螺旋式⽔车(阿基⽶德)18.《阿⾥巴巴和四⼗⼤盗》、《阿拉丁和神灯》出⾃哪⼀部⽂学名著?属于哪⼀民族的⽂学成就?《天⽅夜谭》(⼜名《⼀千零⼀夜》)阿拉伯民族19.伊斯兰教第⼀⼤圣寺是什么?巴黎最古⽼最⾼⼤的天主教堂是什么?麦加⼤清真寺巴黎圣母院20.“14—16世纪是⼈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的发现”指什么?“世界的发现”指什么?“⼈的发现”——⽂艺复兴“世界的发现”——新航路开辟21.⽂艺复兴开始的时间、地点、性质、指导思想是什么?列举⽂艺复兴时期的三位杰出⼈物及代表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中考必过知识点2.造成人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3.四大文明古国是哪些国家?之所以称它们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是什么?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最早进入奴隶社会4.《汉谟拉比法典》出现于哪一文明古国?其制定目的是什么?其历史地位如何?古巴比伦王国目的: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历史地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5.古代印度形成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什么?分为哪几个等级?国王属于哪个等级?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国王属于刹帝利6.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哪里?现代民主政治起源于哪里?谁统治时期,此地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发展到顶峰?古代希腊古希腊雅典伯利克里8.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仿效了中国哪一时期制度?这一改革意义何在?大化改新隋唐时期意义: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9.穆罕默德最初在哪里创立伊斯兰教,后又在哪里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阿拉伯半岛的麦加麦地那10.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1.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谁?教皇和教会1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权的典型例子是哪个城市?西欧市民阶层包括哪些人?他们中哪些人成为早期的资本家?兴起于10世纪琅城市民阶层包括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
13.马拉松比赛起源于哪一次战争?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哪里?希波战争巴比伦14.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谁?哪本书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发明者:古印度人传播者:阿拉伯人《马可·波罗行纪》15.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什么?同一时期,两河流域的什么人发明了什么文字?象形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16.关于三大宗教,请写出:三大宗教中诞生最早的是:佛教与圣诞节、公元元年确立有关的人:耶稣三大宗教均诞生于哪个洲:亚洲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诞生于:西亚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时间:西汉末年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17.列举古希腊的文明成就:政治: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伯利克里)文学:《荷马史诗》(荷马)戏剧:《俄底浦斯王》(索福克勒斯)科学: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阿基米德)18.《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属于哪一民族的文学成就?《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族19.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是什么?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是什么?麦加大清真寺巴黎圣母院20.“14—16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的发现”指什么?“世界的发现”指什么?“人的发现”——文艺复兴“世界的发现”——新航路开辟21.文艺复兴开始的时间、地点、性质、指导思想是什么?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三位杰出人物及代表作品。
14世纪意大利性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或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什么政体?确立了什么政体?该政体的确立与哪一文献有关?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权利法案》23.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重要文献是什么?颁布的时间是哪一年?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1《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内容:①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②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③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意义:①它是美国(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②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人权宣言。
24.世界上第一个资产阶级人权宣言是什么?美国(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独立宣言》《独立宣言》的发表25.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分别是哪一年?1775年 1783年26.美国宣布独立、最终获得独立分别是哪一年?1776年 1783年28.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9.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哪一文献是最能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法律文献是什么?《人权宣言》30.拿破仑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如何评价他这一贡献?颁布《法典》《法典》颁布的意义:用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31.《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有何共同点?都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32.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最主要是哪个国家?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英国英国33.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改进什么开始的?最早开始于哪个部门?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主要动力机器是什么?机器棉纺织业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34.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是什么?它的发明使用有什么意义?珍妮机意义:它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35.瓦特对工业革命的贡献是什么?这一贡献在当时有何意义?改进了蒸汽机意义: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36.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分别是谁发明的?有何作用?火车机车史蒂芬孙轮船(汽船)富尔顿作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37.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1840年前后(19世纪上半期)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机器制造机器)38.新航路开辟后,谁最早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西班牙葡萄牙39.最早从事贩奴活动(三角贸易)的国家是哪一个?谁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主要经营者?葡萄牙英国40.画出三角贸易(黑奴贸易)路线示意图。
41.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哪些?有何特点?途径: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特点:充满了血腥和暴力42.18世纪后半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的是哪个国家?号称什么?英国“日不落帝国”44.18世纪末19世纪初,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是受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45.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是什么人?哪个国家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玻利瓦尔玻利维亚时间:1836-1848年4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共产党宣言》作者是谁?是为2什么组织起草的纲领?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48.《国际歌》创作的背景是什么?作词作曲是谁?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49.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起止时间是什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焦点问题又是什么?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1861年4月-1865年4月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即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焦点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导火线: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50.扭转了美国南北战争战局的重要文献是什么?其内容是什么?《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51.如何评价林肯?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革命家。
52.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分别是什么?各自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障碍?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扫清了外部障碍——英国殖民统治;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内部障碍——黑人奴隶制度。
53.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领导人是谁?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是什么?(见书P117)沙皇亚历山大二世54.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什么时候?主要领导人物是谁?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开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55.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用56.电力的广泛使用有何作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57.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的发明是什么?他被誉为什么?耐用碳丝灯泡发明大王58.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和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发明者分别是谁?有何作用?汽车飞机发明者分别是:卡尔本茨,莱特兄弟影响:汽车和飞机的大量使用,增加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但也会带来空气污染、交通事故等5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电力作为新能源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
电力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60.“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于什么时候?性质是什么?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性质:帝国主义侵略集团61.三国同盟是哪三个国家?核心国是哪国?三国协约是哪三个国家?核心国是哪国?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核心:德国三国协约:英国、法国和俄国核心:英国6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63.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什么战役?它充分揭示了战争的什么?凡尔登战役充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6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主要有哪些?飞机、坦克、毒气和远程大炮等65.18世纪,法国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其主要观点是什么?伏尔泰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②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③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④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66.启蒙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欧洲近代资产阶级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67.牛顿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其中哪一成就影响最大?天文学:万有引力定律、数学:创建了微积分力学: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3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68.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的作品是什么?作者是谁?其中提出哪些主要观点?《物种起源》达尔文主要内容:提出了“进化论”思想:①一切物种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②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69.什么理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创立者是谁?相对论爱因斯坦70.被列宁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谁?其主要作品有哪些?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71.荷兰近代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是谁?其主要作品是什么?梵高《向日葵》72.德国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也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歌颂者,其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为谁而创作的?此作品创作有何意义?为拿破仑而创作意义:它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九年级下册中考历史必过知识点1.人类历史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发生在何时?领导者是谁?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宁2.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起义总指挥部在哪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斯莫尔尼宫3.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称什么?谁当选为主席?人民委员会列宁4.1921年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什么政策?主要内容有哪些?新经济政策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