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一、古代史知识点1.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时期划分-农业文明的出现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文明的四大发源地:亚非黄河流域、美洲、印度河流域、西亚古埃及河流域2.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古代国家的形成-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印度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中国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影响-古罗马帝国的特点和影响3.中国古代历史-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农业社会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和列国相争-秦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东汉末年的分裂和三国演义-南北朝的统一和隋唐时期的繁荣-宋代和元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明代的海外探险和农业生产-清朝的统治和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4.世界古代历史-古希腊城邦和希腊文明的兴起-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衰-印度古代历史和宗教文化-古埃及帝国的兴衰和埃及文化-美洲古代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兴起和衰落二、近代史知识点1.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地的开拓-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成果-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近代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发明和革命3.近代中国历史-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的危机-太平天国起义和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4.世界近代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对世界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重塑-冷战的起因和两极世界的对立-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关系的变化-文化大革命和后冷战时期的世界三、现代史知识点1.当代中国历史-开放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当代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崛起-科技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国际关系和地区冲突-环境问题和全球治理。
历史知识点背诵初中

历史知识点背诵初中一、中国古代史1. 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约公元前 1600 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 商朝(约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青铜铸造业发达,代表性青铜器如司母戊鼎。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 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4. 春秋战国(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221 年)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
5. 秦朝(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6. 汉朝西汉:汉武帝时期,实现大一统,在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7.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魏、蜀、吴。
西晋短暂统一。
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8. 隋朝(581 年 618 年)隋文帝统一全国。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9. 唐朝(618 年 907 年)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
科举制度的完善。
10. 宋朝北宋:赵匡胤建立,加强中央集权。
南宋:偏安江南。
11. 元朝(1271 年 1368 年)忽必烈建立,实行行省制度。
12. 明朝(1368 年 1644 年)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下西洋。
13. 清朝(1636 年 1912 年)康乾盛世。
闭关锁国政策。
二、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1840 年 1842 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等。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 10 年)火烧圆明园。
3. 太平天国运动(1851 年 14 年)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4. 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90 年代)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大全1.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历史的概念、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历史研究的方法等。
2.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意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意识的形成过程等。
3.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秦汉时代的统一和中央集权、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隋唐时代的繁荣、宋代的政治体制变革、明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等。
4.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印度古代文明、埃及古代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5.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演变、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等。
6.世界古代社会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古代希腊的民主制度等。
7.中国古代经济史: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等。
8.世界古代经济史: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古代贸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等。
9.中国古代科技文化: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四大发明等。
10.世界古代科技文化:古代希腊的科学和哲学、古代印度的数学和医学等。
11.中国古代历史名著:《春秋》、《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
12.世界古代历史名著:《伊利亚特》、《奥德赛》、《圣经》、《罗马帝国兴亡史》等。
13.三皇五帝和夏商周的历史:三皇五帝的传说、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起和周朝的分封制度等。
14.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秦统一六国的过程、秦始皇的法治政策、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等。
15.西汉的建立和汉武帝时代:刘邦的建立西汉、汉武帝的中央集权和开拓西部的政策、丝绸之路的开通等。
16.东汉末年的动乱和三国时代:黄巾起义、董卓之乱、三国鼎立的形成等。
17.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侵袭、南北朝的分裂和统一、佛教的传入和传播等。
18.隋唐时期的政治和文化:隋文帝的统一、唐太宗的疆域和政治制度、唐代的科举制度、唐朝开明的文化政策等。
19.宋代的政治和科技:北宋的建立、宋徽宗的转型期、宋代的科技发展和商业繁荣等。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埃及文明。
-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它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其中胡夫金字塔最大。
-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古巴比伦文明。
-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 古巴比伦人还发明了楔形文字。
3. 古印度文明。
- 印度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四个等级,此外还有“贱民”。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
二、古代欧洲文明。
1. 古希腊文明。
- 地理环境:多山、多岛屿、多港湾,这种环境促使古希腊形成众多城邦。
- 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政治权利。
- 古希腊的建筑: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 古罗马文明。
-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建立,国家权力机构有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
-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 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
-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三、封建时代的欧洲。
1. 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
- 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
-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2. 法兰克王国。
-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他皈依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支持。
- 查理曼帝国: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他四处征伐,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初中历史常考知识点

初中历史常考知识点初中历史常考知识点概述一、古代历史1. 原始社会- 人类起源与发展- 原始社会的生产与生活- 原始社会的解体与奴隶社会的形成2. 奴隶社会-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概况- 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如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周朝的分封制与宗法制3.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重要历史事件,如齐桓公霸业、越王勾践复国- 百家争鸣与思想文化的发展,如儒家、道家、法家二、秦汉时期1.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 秦始皇统一六国- 郡县制的推行- 焚书坑儒与长城的修建2. 汉朝的兴衰- 汉朝的建立与发展- 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扩张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王莽篡汉与东汉的建立3.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造纸术的发明与应用- 《史记》等历史文献的编纂- 儒家思想的官方地位确立三、三国两晋南北朝1. 三国鼎立- 魏、蜀、吴三国的形成与争霸- 重要历史事件,如赤壁之战、五丈原之战2. 两晋与南北朝- 晋朝的兴衰与南北朝的对峙- 重要历史事件,如八王之乱、淝水之战 -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四、隋唐五代1. 隋朝的短暂统一- 隋文帝与隋炀帝的统治- 大运河的开凿2. 唐朝的盛世-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重要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 唐诗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3. 五代十国的割据- 五代的更迭与十国的割据- 重要历史事件,如陈桥兵变五、宋辽金元1. 宋朝的变革与科技- 北宋与南宋的分治- 科举制度的完善- 四大发明的应用与发展2. 辽金的兴起与影响- 辽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金朝的征服与统治3. 元朝的统一与多元文化- 忽必烈的统治与大元帝国的建立- 元曲的兴起与文化交融六、明清时期1. 明朝的建立与海禁政策- 朱元璋的统治与明朝的建立- 郑和下西洋与海禁政策的实施2. 清朝的兴衰与近代前夜- 清朝的建立与康乾盛世-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3. 明清时期的文化与科技- 明清小说的繁荣,如《红楼梦》、《西游记》 - 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七、近现代史1.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挑战-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与民主思想的传播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3. 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重要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抗日战争- 重要历史人物,如孙中山、毛泽东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初中历史常考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实际教学与考试中可能会有更详细的要求和不同的侧重点。
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

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一、中国古代历史1.三皇五帝和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历史沿革2.十五国各地区历史的发展及其特点3.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变迁及原因分析4.中华文明的特点和影响5.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发展6.秦汉的统一和南北朝的分裂,以及两晋南北朝的文化繁荣7.隋唐的统一和盛世,以及五代十国的动荡8.北宋南宋的历史沿革9.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和现代影响二、世界古代文明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发展2.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金字塔的建造和埃及的社会组织3.巴比伦和亚述帝国的兴衰及其文化特点4.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城市的建设和社会制度5.欧洲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政治制度6.印度教、佛教和道家思想的传播和影响7.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传播,以及波斯和阿拉伯文化的发展8.古代全球贸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丝绸、茶叶等产品的传播三、中国古代史的重大事件1.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孙权的兴起和统一2.唐朝盛世和安史之乱3.北宋和南宋的兴盛4.元朝和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5.明朝的开创和中国与大航海时代的接触6.清朝和清朝的兴起、统治和垮台7.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史的起源8.中华民国的诞生和国共合作9.中共党的建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10.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四、世界古代历史的重大事件1.古埃及的法老和金字塔的建造2.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波斯战争3.罗马帝国的兴起、皇帝的统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汉朝和罗马帝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5.六朝时期欧洲宗教的兴起和启示录的写作6.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十字军东征7.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和文化变革8.巴士底狱的袭击和法国大革命9.英国与法国的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兴起10.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五、现代史和当代史1.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2.共产主义国家的兴起和冷战的“拜占庭文化”3.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峙,以及美苏两国的角力4.广义封建主义和冷战时期的“第三世界”国家5.中国开放的起源和发展6.九十年代世界经济的三重爆炸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7.金融危机和互联网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8.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9.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对世界的影响10.新中国70年的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一、中国古代史
1.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商朝是夏朝的后继者;
- 商朝有殷墟、二里头、夏城、黑野城四大遗址;
- 周朝按封建制度管理全国,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
秋和战国时期。
2. 秦朝的历史
- 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
国家;
- 《焚书坑儒》和统一度量衡等措施被认为是秦朝的重大成就。
3. 汉朝的历史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有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 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刘邦、项羽、武则天等。
二、世界古代文明
1. 两河流域文明
- 两河是指黄河和长江流域,兴起于公元前4000年;
- 两河文明的代表作有法典、吉尔伽美什史诗等。
2. 古埃及文明
- 奴隶制度是古埃及最显著的特征;
- 金字塔、法老陵墓等是古埃及文明的杰作。
3. 古印度文明
- 古印度三大贡献是塔、经、国语,即印度建筑艺术、若干部有关哲理的书籍、梵语等;
- 森林王国和摩揭陀帝国是古印度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
以上是初中历史知识点的部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知识点总结初中

历史知识点总结初中一、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了解人类起源、原始社会的基本特点、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等。
夏商西周:掌握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等基本制度。
春秋战国:认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秦汉时期:掌握秦朝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了解汉朝的兴衰过程以及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及主要战役,认识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掌握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通,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认识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认识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宋元的科技与文化传播。
明清时期:掌握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了解明清两代的专制统治与文化专制政策,认识资本主义的萌芽与西方的殖民扩张。
二、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了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认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及其意义。
近代化的探索:认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近代化改革运动及其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掌握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了解解放战争的进程与结果。
三、世界历史古代文明:了解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基本特点与成就。
中世纪欧洲:认识封建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认识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与后果。
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掌握英国、法国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认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进程与影响,了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胜利。
冷战与世界的多极化:了解冷战的起因与表现,认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其影响。
以上仅为初中历史的主要知识点概述,具体学习时应结合教材与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学习与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中国古代史
一、元谋人
北:P2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P3-P4)
生活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
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三、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
(一)河姆渡遗址:
北:P9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
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
等家畜。
P10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二)半坡遗址:
北:P7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P8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
我国是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
普
遍使用磨制石器。
P9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
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北:P12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P14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
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P15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北:P15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
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考试说明]国家的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一、夏朝建立的史实
北:P2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二、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北:P2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王位世袭
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西周分封制
北:P28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
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P29分封制的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
和文化发展。
四、商鞅变法
1.主要内容
北:P43 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从
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
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
封爵。
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
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
地私有制;推行县制,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2.历史作用或影响
北:P44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试说明]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陈胜、吴广起义
北:P66 陈胜、吴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
朝的残暴统治。
二、张骞通西域
北:P81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
西域。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P82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
中央统辖的开始。
三、丝绸之路
北:P83 《丝绸之路示意图》
P83 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P84 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
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丝
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四、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北: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P69—72,P71《秦统一文字表》和《秦统一货币示
意图》
政治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分为36郡,郡下设县。
思想上:焚书坑儒(小字部分)
经济、文化上: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是六尺),书同文(统一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推行隶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军事上:修万里长城
作用:以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五、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北:P74—76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主要措施: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治上: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加强监察制度。
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地方在13个州部设刺史。
军事上:出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
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往: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对外交往:开拓了丝绸之路。
作用: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六、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及评价秦始皇、汉武帝
[考试说明]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一、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北:
P102 官渡之战,P103赤壁之战,P105《三国鼎立形势图》
魏、蜀、吴建立
220年,曹丕,魏,洛阳
221年,刘备,蜀,成都
222年,孙权,吴,建业
二、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南方比较安定。
三、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北:P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