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2024年中考历史必考的知识点

2024年中考历史必考的知识点由于目前无法确切知道2024年中考历史具体必考知识点,以下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内容,这些内容在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一、中国古代史。
1. 原始社会。
-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北京人:距今约70 - 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 河姆渡居民: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
- 半坡居民: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
2. 夏商周时期。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3. 春秋战国时期。
- 政治:诸侯争霸,出现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和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 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 道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主张“无为而治”;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 法家: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4. 秦汉时期。
- 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等。
- 秦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中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中考历史知识点汇总中考历史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繁杂,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以下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汇总。
中国古代史一、先秦时期1、夏商周的更替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2、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但思想文化繁荣。
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二、秦汉时期1、秦朝的统一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
2、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在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鼎立,相互竞争。
2、江南地区的开发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四、隋唐时期1、隋朝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隋文帝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2、唐朝的繁荣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五、宋元时期1、宋朝的政治制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
2、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明清时期1、明清的专制统治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近代史一、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二、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三、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中国历史1、知道炎黄、唐尧、舜、禹的传说故事。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
2、知道商朝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汉字,了解青铜器工艺的成就。
3、知道老子和孔子,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了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4、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5、知道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了解两汉时期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6、知道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建立,了解《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名著。
7、知道贞观之治,了解唐诗的繁荣。
8、知道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了解史实《清明上河图》。
9、知道明朝的建立,了解《永乐大典》和京剧的发展。
10、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了解清朝的疆域。
11、了解“三工义士”京张铁路,知道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师。
12、知道辛亥革命的意义,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3、知道五四爱国运动,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二、世界历史1、知道炎黄传说,了解黄帝、炎帝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2、知道荷马史诗,了解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3、知道古代寓言,了解古希腊的哲学和文学成就。
4、知道帕特农神庙遗址,知道古希腊的建筑艺术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5、知道阿基米德等科学家,了解他们在科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6、知道马可·波罗等旅行家的事迹,了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7、知道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作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文化成就。
8、知道牛顿、瓦特等科学家,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9、知道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了解现代通讯技术。
10、知道《巴黎和约》和万国邮政联盟,了解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建立。
历史中考知识点热点归纳

历史中考知识点热点归纳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它包含了丰富的知识点和热点问题。
以下是对历史中考知识点热点的归纳:1.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重点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的起源、发展和对后世的影响。
2. 封建社会的特点: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和衰落,以及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3. 重大历史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开疆拓土、唐朝的盛世、宋朝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元朝的民族融合、明朝的海禁政策等。
4. 重要历史人物:如孔子、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康熙帝等,他们的思想、政策和行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5. 科技与文化成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以及诗词、绘画、书法等文化成就。
6. 民族关系与边疆政策:分析不同朝代对待边疆民族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7. 中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郑和下西洋等事件,以及它们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8. 近现代历史变革: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以及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9. 思想文化运动: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它们在推动中国社会思想解放和文化进步中的作用。
10. 近现代重要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他们的政治理念和实践活动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11. 国际关系与外交:分析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12. 历史学习方法: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包括如何通过史料分析、历史思维等方法来深入理解历史。
结束语:历史是一门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对历史知识点的学习和热点问题的探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指导。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过去,而
且能够为现在和未来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以下是一些历史中考必
背的知识点归纳:
1. 古代文明:了解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成就。
2. 封建社会:掌握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以及主要的朝代,如秦、汉、唐、宋、元、明、清等。
3. 重大历史事件:熟悉诸如黄巾之乱、赤壁之战、安史之乱、蒙古帝
国的扩张等重大历史事件。
4. 科技与文化:了解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以及它们对世界的影响。
5. 宗教与哲学:掌握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它们
在历史上的影响。
6. 文艺复兴: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人物、作品和思想,以及它对
现代西方文明的影响。
7. 工业革命:掌握工业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对世界历史
的影响。
8. 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
后果。
9. 冷战:理解冷战时期的政治格局、主要事件和最终的结束。
10. 现代中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等。
11. 全球化:理解全球化的概念、过程和影响,以及它在当代世界中的作用。
结束语: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在,预测未来。
掌握这些历史知识点,不仅能够帮助你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和全球视野。
初三历史学科的关键知识点

初三历史学科的关键知识点
1. 中国古代历史
- 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两代。
- 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
人物。
2. 中国现代历史
- 中国现代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辛亥革命、民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
- 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
人物。
3. 世界历史
- 世界历史中的一些重要时期和事件,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
罗马文明、中世纪欧洲、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 这些时期和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与中国的
历史有一定的联系。
4. 重要历史人物
- 中国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如黄帝、孔子、秦始皇、刘邦、朱元璋、等。
- 这些人物在中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思想和行
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历史地理知识
- 中国历史中的一些重要地理概念和地理位置,如黄河、长江、长城、丝绸之路等。
- 这些地理概念和地理位置与中国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了解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以上是初三历史学科的关键知识点的概述。
学生们可以通过这
些知识点,更好地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提高历史学科
的成绩。
历史中考知识点全部归纳

历史中考知识点全部归纳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历史中考知识点进行全部归纳: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
2.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包括金字塔、法老制度等。
3. 两河流域文明:包括苏美尔、巴比伦、亚述等文明,以及汉谟拉比法典。
4. 古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佛教和印度教的起源。
5. 古希腊文明:包括城邦制度、哲学、科学、艺术等。
6. 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和帝国,法律、建筑、军事等方面的成就。
中世纪历史1. 封建社会:欧洲的封建制度,包括领主与农奴的关系。
2. 中世纪的宗教:基督教的传播和影响,以及宗教改革。
3. 文艺复兴:14至17世纪的欧洲文化运动,重视人文主义和科学发展。
近现代历史1. 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2. 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欧洲列强的海外扩张和殖民地统治。
3. 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4.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5. 冷战:二战后美苏两极对立的国际政治格局。
中国历史1. 古代中国:夏、商、周、秦、汉等朝代的更迭和发展。
2.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与统一的时期,以及佛教的传入。
3. 隋唐五代:隋朝的统一和唐朝的繁荣,以及五代十国的动荡。
4. 宋元明清:宋朝的文化成就,元朝的蒙古统治,明清两代的中央集权。
5. 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近代化过程。
6. 现代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历史学习方法1. 时间线: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理解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2. 人物分析: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贡献,分析其对历史的影响。
3. 事件理解: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4. 比较研究: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文明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结束语历史学习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了解,更是对人类社会演变规律的探索。
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中考

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中考一、古代史1. 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划分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主要可以分为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
2.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王朝制、分封制、科举制、皇帝制等。
3.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船术、农耕技术等。
4. 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教育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教育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诸子百家、古代学校制度等。
二、近代史1. 近代中国的历史时期划分近代中国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民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
2. 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清朝的封建帝制、民国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等。
3. 近代中国的经济变革近代中国的经济变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等。
4. 近代中国的文化与教育近代中国的文化与教育主要包括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新文学运动、新教育运动等。
三、世界史1. 世界史的历史时期划分世界史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古代文明、中世纪、近现代、现代等。
2. 世界史的政治制度世界史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社会主义制等。
3. 世界史的经济变革世界史的经济变革主要包括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等。
4. 世界史的文化与教育世界史的文化与教育主要包括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民族主义运动、自由主义运动等。
四、中国近现代史1. 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时期划分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晚清时期、辛亥革命、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
2. 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制度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清朝的封建帝制、民国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等。
3. 中国近现代史的经济变革中国近现代史的经济变革主要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世界历史)第十七单元古代世界的发展历程与古代文明一、史前时期的人类1.人类的出现:(1)人类形成的时间;(2)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3)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4)人种差异——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2.氏族公社:(1)母系氏族社会形成原因和特点;(2)父系氏族社会形成原因和特点。
二、上古人类文明1.古埃及;(1)地理位置与文明渊源;(2)奴隶制国家建立与初步统一;(3)金字塔:埃及国王的陵墓。
2.古巴比伦:(1)地理位置与文明渊源;(2)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苏美尔人;(3)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颁布《汉谟拉比法典》(目的、地位、内容、实质、作用)。
3.古代印度:(1)地理位置与文明渊源;(2)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奴隶制政权;(3)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内容、实质)。
4.古代希腊(1)海洋文明;(2)雅典城邦——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达到全盛(特点、繁荣表现)。
5.古代罗马:罗马城——罗马共和国——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
三、中亚欧文明1.大化改新:(1)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土地国有,分给农民,收取赋税。
(2)作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阿拉伯国家建立:(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时间、地点、教义、作用);(2)麦地那建国(622年)——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等级林严的欧洲封建设会(1)查理·马特改革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2)教皇和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斗争(法国琅城);(2)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5.拜占廷帝国的灭亡(1)灭亡:15世界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2)启示: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新因素,更不屑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其文明最终被历史的大潮所淘汰。
四、文明的冲撞与融合1.文明之间的冲撞(1)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早期,马拉松战役;(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都城巴比伦;(3)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
2.文明之间的融合:(1)阿拉伯数字:原本由古印度人创造,经地阿拉伯人改造并传到欧洲,成为世界上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
(2)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朝时来华)及《马可·波罗行纪》。
一、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1.文字:(1)古埃及——象形文字;(2)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楔形文字。
2.三大宗教(1)佛教:①时间、地点和创始人:公元前6世纪、印度、释迦牟尼。
②教义;众生平等、因果报应、忍耐、顺从。
(2)基督教:①时间、地点和创始人: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
②教义: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③节日:圣诞节。
(3)伊斯兰教:①时间、地点和创始人: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
②教义:顺从、信仰唯一的神“真主”。
③经典:《古兰经》。
3.文学与戏剧(1)《荷马史诗》:古希腊史诗;(2)《俄底浦斯王》: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3)《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故事集。
4.科学家: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杠杆、浮力定律。
5.建筑:(1)麦加大清真寺;(2)巴黎圣母院。
第十八单元世界历史步入近代社会——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文艺复兴:(1)历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16世纪扩展到欧洲。
(2)思潮核心:人文主义。
(3)人物: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土比亚(英)——《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4)作用:它强调人的作用,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新航路开辟:(1)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黄金成为最贵重的商品和主要交换工具,追逐黄金成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物质动因。
(2)经过: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西印度群岛,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3)作用:世界开始连结成一个整体,打破了以往世哈蟆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2)英王推行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经过:(1)开始: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2)克伦威尔领导议会军取胜。
(3)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3.结果: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法规定制确立。
4.意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使英国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推动了世哈蟆历史进程。
(二)美国独立战争1.背景:(1)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2)英国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开始: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
3.领导:化盛顿为总司令。
4.美国诞生: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
5.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
6.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7.结果:1787年宪法,华盛顿为第一任总统。
8.意义: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法国大革命:(1)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2)颁布《人权宣》:自由、平等。
(3)经过: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处死路易十六。
(4)高潮:罗伯斯庇尔专政。
(5)意义:推翻了法国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2.拿破仑帝国:(1)1799年,拿破仑政变夺取政权。
(2)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政策:①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
②对外:打败反法同盟,扩大疆域。
(4)失败:1814第十九单元工业革命引起世界进步的三股潮流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成就:(1)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8世纪60年代);(2)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的到来;(3)美国人造出蒸汽机轮船;(4)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2.历程: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并向法国、美国扩展。
3.意义:(1)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2)资本主义国家对对世界统治的确立;(3)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同形成。
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殖民扩张1.罪恶的“三角贸易”(1)时间:新航路开辟以后。
(2)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等。
(3)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终点)。
(4)作用:使非洲丧失的亿的精壮劳力,捉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不落帝国”在印度:(1)18世纪后半期,英国最强大,号称“日不落帝国”。
(2)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
(3)殖民头目:克莱武。
(4)后果:使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1。
“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摧毁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2.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三、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英国宪章运动::(1)19世纪三四十年代;(2)要求取得普选权;(3)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巴黎公社:(1)1871年3月~5月。
(2)“五月流血周”。
(3)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国际歌》诞生(鲍狄埃词、狄盖特曲)。
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一)美国南北战争1.原因:南北两种制度的矛盾激化,—奴隶存废是焦点。
导火线:1861年林肯当选为总统。
2.进程:(战争初期),北方失利。
(2)1862年《解放黑人民奴隶宣言》颁布。
(3)1865年北方胜利,国家统一。
3.意义: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1.时间、人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2.内容:自由人、份地、赎买。
3.意义: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内部:闭关锁国、封建落后的国家。
外部:1853年美国打开国门,矛盾激化。
2.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土地买卖,发展近代工作。
社会生活—文明开化,学习欧美,发展教育。
3.影响: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和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二十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一、第二次工业改革1.“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电力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爱迪生:1897年发明耐用灯炮,注册发明1300多种。
3.汽车、飞机问世:(1)19世纪80年代,德国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
(2)1885年卡尔·本茨制成汽车。
(3)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国家争夺激烈,形成两大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奥意)、三国协约(英法俄)。
2.大战爆发:(1)巴尔干半岛—欧洲的“火药桶”;(2)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3)1914年7月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开始;(4)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3.空前灾难:(1)1916年“凡尔登绞肉机”。
(2)1917年美国、中国对德宣战。
(3)1918年德国投降—战结束。
三、科学和思想文化1.思想启蒙的火种:法国伏尔泰。
2.科学的革命:(1)现代科学之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的创建、力学理论体系。
(2)物种起源的探索者: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
(3)现代物理学的泰斗:爱因斯坦→相对论。
3.世界文化杰作(1)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那》、《复活》、列宁称之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美术名家:梵高—荷兰著名画家,代表作《向日葵》。
(3)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代表《英国交响曲》。
第二十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十月革命:(1)时间及领导人:1917年11月,列宁。
(2)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世界第一个工兵苏联维埃政府成立——人民委员会。
(3)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的革命,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2.对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探索:(1)列宁:①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1922年苏联成立。
(2)斯大林:①1928~1937年一五、二五计划基本实现工业化。
②1936年新宪法,标记着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建立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1)巴黎和会: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英法美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