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东北的散文精选(一)

合集下载

描写东北我的家乡作文

描写东北我的家乡作文

描写东北我的家乡作文篇1我的家乡哈尔滨在祖国的东北方向,被人们称为冰城,也被誉为天鹅颈下的明珠。

哈尔滨的.春天到处盛开着丁香花,花香四溢,人好像生活在香水瓶里一样,因此哈尔滨也被称为“丁香”之城。

丁香花当然是哈尔滨的市花了。

哈尔滨的百年老街——中央大街,全是用石头铺成的,它是世界的名街之一,世界上共有三条这样的街。

松花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松花江很长,是我国的第三大河,它绵延蜿蜒,就像一条蓝色的飘带一样。

巍峨的龙塔是亚洲第二高钢结构建筑。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塔顶的彩灯一闪一闪的,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水晶一样,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彩。

走到秋林公司的门前,迎面飘来股股香气。

那是哈尔滨的特色食品加工基地,大列巴、里道斯红肠、酒心巧克力……尤其是那粘豆包,如果你戴着假牙咬一口粘豆包,可能会把你的假牙给粘下来。

国际体育会展中心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那里的场地宽敞,可以在广场上放风筝、滑旱冰、打羽毛球、骑自行车……真是人们健身的好地方。

地下有一个现代化商场,里面的商品应有尽有。

太阳岛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

尤其是那里的松鼠非常多,有黄色的、有黄黑相间的,还有黑色的……就像走进一个大森林。

冬天,这里是冰雪的世界。

到处都是冰雕,当你走进冰雕成的楼房时,一定要多加小心,否则就会滑倒。

除了冰雕以外还有雪雕,将雪雕成海豚、企鹅……漂亮极了。

哈尔滨真是一个美丽的好地方,哈尔滨欢迎大家的到来。

篇2我的老家东北,四季分明,景色变幻无穷,真像流动的画廊。

但我更喜欢风景如画的夏天。

绿油油的草地,开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野花。

高大的树木随处可见。

一碧如洗的蓝天,有变换莫测的白云在飘动。

远处是连绵不断的山峦。

小河清澈见底。

几只小鱼和一只大乌龟做迷藏,只见小鱼们像芭蕾公主一样,一会儿旋转、一会儿跳跃,舞姿优美极了。

小乌龟更有意思,一会儿把脖子伸的长长的,一会儿把脖子缩到壳里,不小心踩到它,还认为是一块花石头呢!岸上的两只小狗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搏斗,比赛刚结束,小狗得意洋洋地骑在大狗的身上,唱着《江南style》……几只小鸟正急忙回家,喂养他们的儿女……我的家乡美吧!你想不想去看看?欢迎您到我的家做客!。

关于东北的散文

关于东北的散文

关于东北的散文我是南方人。

一直觉得东北,是个很寒冷,又很遥远的名词。

那时,它除了与我隔着千山万水,与我的内心,亦隔了千山万水。

我甚至于认为,东北就是林海雪原中,那一大片苍茫,寒凉而延绵的雪白。

直到,认识了郑旭东老师。

记得亦是这样一个阳光温暖的冬日。

我坐在电脑前,觉得应该找一些美好的文字,陪我一起,度过如此美好的周末。

于是,我遇到了郑老师。

确切地说,是我与郑老师的文字,不期而遇。

世上的缘份,真是十分奇妙。

我点开了一个叫中国散文网的网站,正好就看到了郑老师的散文。

其实,网站里还有许多其他的文章。

看完,完全可以和以前无数次在网上看文的态度一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可是,这一次,我没有离开。

而是找到了作者的号,并在好友验证栏中填下:“喜欢您的文字。

” 就这样,我成了郑老师众多粉丝中的一员。

郑旭东老师,是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的会员。

作为一位部门的领导,一位业余的作家,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长年笔耕不辍。

至今已出版了散文集《陋室闲语》和长篇小说《火浴》。

并在各类媒体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和剧本,获得的各种荣誉,更是难以计数,令人敬佩。

更让人敬佩的,却是郑老师的为人。

郑老师粉丝众多,除了因为文章写得好,更多源于他自身的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东北的汉子,从照片上看,郑老师其貌不扬,可是为人谦和爽朗,不做作。

我是一名初学的写作者,常常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要请教,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不辞辛苦帮我修改过许多文章。

有一回,我写了个短篇小说。

晚上发给他看,他那时正忙,告诉我明日再看。

可第二日清晨,一打开,就意外地看到了老师的留言。

条,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

足有几百字,占满了的整个窗口!让人特别感动。

又记得一回,我看到一本杂志上,有个类似于读者来信的征文。

那杂志根本没怎么看过,但为了应征,我于是杜撰故事,粉饰词藻,虚拟情感,一挥而就。

写完后自己一读,觉得语言优美,构思巧妙,颇有几分飘飘然的得意。

拿给老师看,老师立刻当头一棒,指出了这篇文字的华而不实和逢迎虚伪。

写东北的名家散文

写东北的名家散文

写东北的名家散文写东北的名家散文很多,比如萧红的《呼兰河传》,小说描绘了东北小城呼兰河的冰冷、沉寂与落寞,同时也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与美丽。

以下是部分节选: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

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从我家门前流过的小河,河水虽然是依旧地流着,但河里再不生长荷花了,再不生长苇子了,再不见长满红色萎角的小船了!从前有多少人坐在河沿上玩。

钓鱼的,洗菜的,游泳的,那快乐的声音,那快乐的脸孔,真像一幅图画,而今不见了。

除了在乡村里的农民之中,你永不见我有美丽故乡的影像;并且也不见得有认识它的人来和我谈谈。

现在是这样子一个人了,做过短期游荡,但是一点也没有游荡的样子。

看来照远山愚公的青年时代那一段事情恰恰反了一样了。

这使我自己更加觉得自己是衰老得很!说起话时也有力无处使似的。

1.《雪国》(节选)作者:川端康成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一位姑娘从对面座位上站起来,她那美丽的眼睛,为之一亮。

列车长手拿红灯,他走到这位姑娘跟前,顿时,北国美丽的夜色,无以名状的清冽空气和神奇幽深的夜景,一下全都展现在他面前。

几节车厢的旅客倾刻醒来。

那位姑娘婷婷玉立,她慌慌张张地理整头发。

她娇小的身姿如同一幅画中的剪影,在白雪皑皑的清晨中,在幅画中的剪影,在白雪皑皑的清晨中,在美丽的田野上,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美。

姑娘仿佛在这一刻自觉美丽绝伦。

这时有三四名乘务员将大块毛毯盖在她的身躯上,他们相互看了看,点了点头。

2.《北方的盐》(节选)作者:迟子建盐那雪白的颜色常使我联想到雪。

东北东北散文

东北东北散文

东北东北散文对东北的关心是因为家族里有人在那边“闯”,我不知道他们是具体什么时间去闯的,除了我的一个本门的叔伯姑外,应该还有旁姓的人。

是的,是有的。

也许当他们扶老携幼迈出家门的那一刻,就下定了永远不再回头的决心吧。

要不然,这些年里,家乡的生活已经富裕了,也没见他们有人返回来居住,即便在那边已落了户扎了根,也该携一家老小回老家看看,风风光光回家来一趟,好让邻里邻居知道在东北生活的境况,是不是很阔绰,是不是足以衣锦还乡。

因为有姑家在东北落脚生了根,所以姑家的近亲属先后都有人去探望过,但待不多长时间就回来,这样的应该归属串门走亲戚的一类吧。

哦,算起来也还真有几个呢,有痨病的大爷家四个堂兄弟去的最勤最多,有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以及叔叔家的小弟。

有一段时间他们去东北就像去赶乡集般随意。

有一次大哥去送二哥坐车,有人问大哥,你也要去东北么?大哥回答:等客车来了再说——当作是赶闲集呢!好潇洒,也好笑!而我,后来也去东北闯过。

我去的时候没有投奔姑家,我去的时候不应叫做“闯”了,在我的理解里,“闯”应该是在家乡生活不下去了没办法的办法才去“闯”的。

在我家的石崖坡下边有两个泉,夏季发洪水时泉水才会满,天旱就露出了泉底。

在泉水西边的沟壑里是许多高大的老萍柳树;春天长满青青的叶,初夏又长满一串串的像极了小燕子的种子。

捡拾一串串小燕子,嘴里唱着“雁,雁,吃点米,下个蛋,变个梭头我看看……”,在石头板上摆出天空南飞大雁的队伍阵形或是别的东西的形状,是我们小时候飞翔蓝天的启蒙。

一天,听大人说,在泉子北边的一座老旧房子里,住进了一个“闯”东北的客,说话撇着腔儿。

据说,泉边的那座似乎要倒塌的老房子就是他从前的家。

他拿了一个黑瓷碗,盛了泉里的水,用一个塑料把儿,在嘴里来回的捅持,满嘴的泡沫。

等到他用水冲洗完了,我才看清塑料把的头上还有一撮细毛。

后来我悄悄的用家里的鞋刷子刷牙,但怎么也弄不出满嘴的泡沫。

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他窗台上的一个黑色匣子,里面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说话。

东北冬的散文

东北冬的散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东北冬的散文篇一:夏日大东北(散文)东北是没有真正意义的春天的。

东北的冬季很漫长,它不仅占有了部分秋天,而且涵盖了整个春天。

当你觉得身上厚重的衣服可以脱掉时,其实已经是夏天了。

远山如黛,树枝润湿,燕子呢喃&&这些春天的景象出现在东北的初夏,而且十分短暂,短暂的使人来不及品味。

大自然把积蓄在春天的能量和热情都送给夏天了。

所以,东北的夏天来得轰轰烈烈来得很突然,似乎在一夜之间,大东北的千山万水就披上了夏日的盛装,绿的浓绿,红的通红。

雨,好像不是为了滋润而是为了冲刷或者荡涤,东北的夏天永远没有绵绵细雨或者如烟的小雨,一下就是滂沱大雨。

漫卷的乌云裹挟着惊雷闪电驾临东北上空,接着,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痛快酣畅的大雨洗净了森林和原野,到处是苍翠欲滴的绿色。

垃圾和尘埃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卷走了。

是啊,肥沃的黑土地上的积雪刚刚融化,并不缺少水分,但是附着在它身上的尘垢太多了,时间太久了。

闪电是东北夏天的最独特的景观。

它的形象,只有在东北的夏日里才表现的如此清晰,如此完美,如此惊艳!它那蛇状、树状、河流状如梦如幻一般的金色,在万物的敬仰中骄傲地抖动着,闭上眼睛,辉煌如昔;睁开眼来,似乎还高悬天际。

即使你缺少想象力,那金色的形象足以使你联想到任何指向的象征意义。

至少,你会把它想象成一柄镇妖除魔的利剑。

与闪电永远相伴的自然是惊雷。

世上最有威慑力的,我想就是劈空而至的惊雷了,尤其是东北夏天的惊雷。

没有矫揉造作的隐隐之态,一现身就惊世骇俗。

它隐匿于如涛似海的乌云里,与闪电珠联璧合,一旦发怒就横空出世,形成了惩处邪恶的黑白双煞。

给世界带来震撼和惊悚。

哦,世上的妖魔鬼怪太多了,其实是闪电和惊雷太少的缘故啊!最美丽的,是雨后彩虹,我见过不少地方的彩虹,或者不完整,只有那么一小段,或者出现的时间很短,不等仔细欣赏就消失不见了,反正比不上东北夏日彩虹那种持久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

七色彩虹宛如一架华彩四射的拱桥横跨在林海之上。

我的家乡秋天东北优选(精选16篇)

我的家乡秋天东北优选(精选16篇)

我的家乡秋天东北优选(精选16篇)我的家乡东北作文你如果在东北老家过年,那年味儿真是十足!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美味儿佳肴更是数也数不清,像大馅饺子,朝鲜冷面,小鸡炖蘑菇,杀猪菜……可我的最爱却是蜜汁排骨串儿。

“宝贝,别玩了!我们出去吃饭了。

”一阵催促声把我从游戏中拽出来。

“去吃什么啊?”我不耐烦地问道。

“盛双盛烤串。

”爸爸答道。

“太好了!”这可是我的最爱。

我立刻退出游戏,换好衣服,穿好鞋子,急忙蹿出家门。

一路上,想烤串想得我直流口水。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烤肉可是哪儿的一绝!每次要吃烤肉时我都异常兴奋。

到了盛双盛烤肉店,我立马找个位子坐下,开始点菜。

不一会儿,我喜爱的蜜汁排骨串上来了。

那一个个鲜嫩的.小排骨,上面撒着独特调制的蜜汁,把鼻子靠近一闻,一股油腻而又清爽的香味儿扑鼻而来。

我迫不及待的抓起一串排骨串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真香啊!香甜中带着一丝丝辣味,筋脆中带着一丝丝软嫩。

你们要是没吃过那可真是莫大的遗憾啊!排骨串的形状很奇特,有的像小石子,有的像仙丹,还有的像“足球”……后来经过了解,这些小排个个都是选的上好的仔排,剔除骨头,用特制的蜜汁调料腌制好,穿在小竹棍上,过油烤制,一串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排骨串就新鲜出炉了。

再蘸上点香喷喷的芝麻粉,那才叫香呢!吃完这十串,我不禁舔舔手和嘴。

妈妈见我不过瘾,叫来服务员,说:“再来十串蜜汁排骨串!”这十串,我还是狼吞虎咽地吃掉了,妈妈连忙说:“慢点儿吃,没人和你抢!”我的家乡的特色美食说也说不尽,尝也尝不完,但我最最最爱吃——蜜汁排骨串,在杭州可没有这口服啊。

明年我还会回老家再去尝尝更多的美食。

我的家乡东北作文我很喜欢我的家乡,因为我的家乡有北国特有的风光,还有我喜欢的松花江。

吉林——东北三省之一,虽然这里没有国宝大熊猫,可是这里有全身是宝的东北虎,还有闻名全国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

我的家乡物产可丰富啦!我的家乡景色可迷人啦!春天,到处是绿意盈盈,充满生机;夏天,就变成了花的世界;秋天,到处是丰收的景象,让人看到希望、看到收获;冬天,就变成冰的世界、雪的王国。

关于东北的散文随笔:东北的雪

关于东北的散文随笔:东北的雪

关于东北的散文随笔:东北的雪关于东北的散文随笔:东北的雪一觉醒来,得见对面的屋脊瓦片上沾染了薄薄的一层雪,半数已经四向晕开,霎时间给我一种错觉:“开春了”。

这是天津的第一场雪,由于气温不够低,很难得见全活的雪花。

这已经是我在这里的第四个冬天了,老实说这里的雪让我这个东北人很不爽,如酒痴滴饮美酒般不足尽兴;落地即化好似昙花一现,且湿脏难耐。

于是乎,思乡,思雪。

在东北,一冻半年是很多南方人不能体会的,一年中半数的光景是在寒冷中度过;在东北有一种雪花叫“鹅毛”,更有一种天气叫“烟儿炮”。

刺骨的寒风裹着羽毛般大小的雪片儿铺天盖地而来,那场面直叫一个壮观。

在清剧中我们常能听到“发配苦寒之地宁古塔”这样的话语,宁古塔即是牡丹江,只一句便可知东北的天气是何等的恶劣。

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这点寒冷于我们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至于那寒冷的美也不是什么人都敢于去触碰的。

回想小时候,那会儿全球还没有变暖,海平面还是正常的,东北的雪将更为壮观一些。

随随便便就是零下三四十度,隔夜的大雪封堵门窗的情景很是常见。

一觉醒来的剧情将是这样的:门推不开,拼命地推也只不过是一条细小的缝隙,大风来回碾压下的雪早已不是柔软的初态,而是坚实无比。

于是拆开糊得紧实的木窗子跳出去清雪,爸爸也会带着我去解救别人家,玩耍一般的乐此不疲,这也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助人为乐。

严冬虽苦却也带给了我们不少的乐趣,在这个雪越来越小的世界我愈发的怀念那些小时候的一幕幕。

除去大家熟知爬犁、陀螺、冰刀,我更喜欢挖雪洞,每逢大雪,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带着小铁锹便浩浩荡荡的向村口的深沟进发。

村口的深沟是挖雪洞的圣地,深三四米截面面积少说几百平米,当然了这个大小也是我凭着脑海里的记忆估算的。

深沟的连通着绕村小河,我们从河道进沟处开始动工。

事实上挖雪洞跟挖窑洞的道理是一样的,留出足够承重的立柱,其中要做出足够多的房间供伙伴们“居住”。

如今看见电视上那些“煽情”的奶粉广告我不禁想笑,若真如他们那般暗示,我们这些小伙伴岂不是早成了结构建筑师了。

东北我的故乡范文精选600字

东北我的故乡范文精选600字

东北我的故乡范文精选600字
东北我的故乡
我来自东北,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

在我心中,东北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也是我无法割舍的故乡。

首先,东北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沿着松花江畔,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原野和翠绿的树林。

在东北的大草原上,可以看到牛羊马奔跑的身影,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此外,东北还有许多矿产资源,比如煤炭、铁矿、油田等,这些资源为东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东北的美食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

烤肉、锅包肉、红烧肉、鱼丸子、糖葫芦等美食,都是东北人日常餐桌上的常客。

每当回到故乡,我总是要去吃一顿正宗的东北菜,品尝那独特的口感和味道,回味无穷。

除此之外,东北人的性格也是让人心生敬意的。

东北人爽直豪爽,讲义气,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我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会和邻居们一起喝酒,唱歌,讲故事。

他们非常热情,把我们这些孩子看作自己的亲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东北人的真诚和热情。

但是,东北也有着自己的困难和挑战。

比如,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人才流失严重,环境污染也是一个难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才能让东北更加繁荣发展。

总之,东北是我的故乡,我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情和热爱。

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让东北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东北的散文精选(一)
描述东北的散文精选(一) 我是东北人,至今为止走过了很多个地方,北京没有东北的空气,天津没有没有东北天空,江苏没有东北的干燥,广州没有东北的雪。

虽然去过很多个大城市,但依然深爱着我的家乡,东北。

东北的一年四季,好像是一个姑娘的情绪,有温和,有热情,有伤感,有冰冷。

一年四季是那么的分明,春天来的迟些,在你不经意间,哪小小的嫩芽便露出头来,微风徐徐,渐渐的把大地复苏,阳光额温暖些了,柳树也穿上了嫩绿色的新衣,一切都是那么的富有生机。

北方的夏天没有南方那么潮湿,也不会很热,适合的温度,在暖和的阳光下享受着夏天的美好,去海边吹吹风,去五女山绕绕洞,爬爬山,都是夏天不错的选择。

北方的秋天似乎来的比南方要早很多,走向田地,大片大片的稻子,金黄金黄的,看着农民们忙碌着,又是一番不一样的景色。

再说说东北的冬天,虽然寒冷,可也有足了乐趣,这里的雪一冬天都不花,到处都是雪白雪白的,雪后的空气中带着淡淡清新的味道,小孩子们在大学地里追逐打闹,这样的场景,是我去过的所有城市里没有的。

我很喜欢我的家乡,那次出差,碰到了一位同在旅途中的友人,大碍四十几岁吧,脸上写满了沧桑的痕迹,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的行李里带着很多东北的特产,我们聊了起
来,我问他:北方和南方你更喜欢那边?他和我说了一个事故,在过去的日子里,让我不断的想起那天我们聊天的情景。

他说:“我是生在北方,在我7岁的时候我们一家都搬去了广州,因为我还小,以为那里很好,是大城市,年幼的我,带着满心的欢喜去了,可自我去了那以后,再也没有看见过像北方那样的大雪,常常在梦中回想起我和伙伴们一起打雪仗的情景,今年我四十多了,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没有回来过北方,这次回来是送我母亲来的,她的遗愿就是要回老家,要回到这片她生活过的地方,于是我请了长假,带着我母亲的骨灰回来了,看看这北方的山,看看这北方的水,看看这北方现在的发展。


他的眼圈红了,那里面藏着太多对老家的眷恋,他还和我说,回去后安顿好了,要全家都回北方来,再也不离开这块宝地了,他说,北方的天空特别的清明,空气特别的舒服。

是啊,走了这么地方,我依然最喜欢这片生我养我的徒弟。

每当秋天的脚步渐渐远去,冬天的脚步轻轻的来临,便到了我最喜欢的季节,冬天。

北方的冬天,它不像春天那么柔美,夏天那么的火辣,秋天那么的萧肃。

北方的冬天用自己的特色,展示着它的美!
下雪时,雪仙子提着一篮雪花飘飘下凡,雪花就轻悠悠的飘洒着,带着它的温情,带着它的眷恋;慢盈盈的下着;多少情侣,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踩在吱吱做响的雪地上,互吐衷肠;雪花轻轻的,柔柔的,洒落在他们的头上、肩上、眼睛上,显得女孩子更加美丽动人,男孩子更加潇洒阳刚了。

在冬天里,白白茫茫的山,白白茫茫的河,白白茫茫的村庄,
白白茫茫的院落。

雪白的几乎看不到村庄,偶尔看见几缕炊烟,才知道那里才是村子。

多少孩子们在雪地里戏耍着,一片白白茫茫,衬托着孩子们红红的脸蛋,雪花挂在长长的睫毛上,偶尔却变成了晶莹剔透的水珠。

或挂着白白的霜花,好一幅雪中画卷。

雪花轻轻拂过,那种新白,在太阳的光照下,白净净、亮闪闪的;无论是远山,还是近舍;一片银色,皑皑白雪,皎皎靓丽。

冬天过了,便是春天了吧,我最喜欢春雨。

北方的早春的雨像一个江南俏女子,羞涩而且矜持。

随着春天的不断成长,这春雨也变的落落大方,朴实而且沉稳起来,完全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姑娘了。

漫步街头,有这微雨的关照,整个身体都爽爽的。

泛着金黄颜色的柳树枝头,几只淘气的麻雀,抖落羽毛上积攒的水珠儿,叽叽喳喳地,隐藏不住心底一点的欣喜。

一把花雨伞,一袭红裙衫,仿佛都按捺不住这星星点点的诱惑,走在大街上赶趟儿。

倒是应时绽放的迎春花,或三朵两朵,或三团五簇,笑盈盈地站立着,接受着细雨的洗礼。

接着便是夏天,我最喜欢夏天的云,夏天的中午,万里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

这些自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的银色浪花,有的几层重叠着,像层峦叠蟑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朵朵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

再来说说北方的秋,瑟瑟的秋风中,树上那已枯黄的叶子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它缓缓地落到地上,发出哀怨的“沙沙”声。

在林子里微风吹过树梢,再伴上鸟儿开会的景色,美不胜收。

田间地头,孩子们在金色的大地上肆意的奔跑玩耍,那景色美不胜
收,农民在地头忙着,吃过很多地方的大米,还是感觉东北的大米最香甜。

我虽然一年四季那里都走,但我的心在北方,那里有我所喜爱的一切,我的家人,我的朋友,还有我眷恋的土地,以及大铁锅顿的杀猪菜、大拉皮,猪肉炖粉条,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

如果你有幸来到这里,感受一下这淳朴的乡间小路和农家菜,就知道这里的人们是最美的。

北方欢迎你,我在北方,朋友,你在哪里?
描述东北的散文精选(二) 前些天西安下了一场雪。

早上多七点的时候,我还在睡梦中,迷迷糊糊的被宿舍的人叫醒,他说外面下雪了。

这边刚说完,就听见有人在走廊里大声的喊:下雪啦,下雪啦。

我当时就想,不就是下雪了吗?用得着这样大惊小怪吗?或许,对于他们来说下雪是一件很奢望的事吧!但对于我这个生在东北,长在东北的孩子来说却习以为常了。

听说下雪了,心里很高兴。

来到西安一年多了,却只看到了一场雪。

我迫不及待的爬起来想到外面去看看,然后和宿舍的人打打雪仗。

可是,到了外面一看,让我真心的失望。

雪不是很大,而且掉在地上就化了,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

和东北的雪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在东北,一到冬天雪下得特别大。

下完雪后的景色特别美,白茫茫的一片,颇有些:“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味道。

而且还有美丽的雾凇可以欣赏,有种身临仙境的感觉。

下雪的时候,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

下雪了,我们就有得玩了,也给孤寂的冬天带来了一丝闹意。

记得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雪一停,我们就全副武装,带好帽子手套,然后疯狂的跑到外面去打雪仗。

几个人一伙,拿着捏好的雪团追着一个人四处跑,直到打到投降为止。

打累了,跑不动了我们就堆雪人。

为了把雪人堆得形象些,我们甚至不惜摘下自己的帽子,手套,给雪人带上。

在这样的洁白世界里,我们没有了烦恼,没有了疲惫,没有了约束,没有了顾虑。

我更喜欢雪停了之后,脚踩在洁白的雪地上,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然后留下自己想要的图案。

或者,在上面写下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算是一种宣泄吧!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

真的怀念东北的雪,那里已经下了好几场雪了。

西安,你可不可以下场大雪让我看看?我想回东北溜冰,滑雪,打雪仗,堆雪人,看雾凇了。

描述东北的散文精选(三) 窗花趴在窗上,
挤满眺望,
回家的路铺了好长,
几千年,
还是不变的方向。

北风封存了湖面,
任爬犁和人群在湖面
来来往往,
归家的急切镇住了冰下
湖水的沉吟,
大口呼出的白雾,
是一整年胸腔中
思念的风霜。

大红喜纸住满了
门楣与炕头、
道口和粮仓,
抬头见喜、出门见喜,
年节,
不再是冰凉的想象。

饺子和思念都已欢腾在锅里,馅儿里的小钱
也等待着最幸运的出场。

待白雪落满大地,
烟花在团聚中盛放,
童趣,
才是年节里最美的表达和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