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课文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语文s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语文S版2.指点先生读懂课文,经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迷信家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和肉体的高尚。

3.引导先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庞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窘迫,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益处。

先生能读懂课文,经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迷信家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和肉体的高尚。

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庞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窘迫,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益处。

生字卡片,课件。

2课时一、背景引见〔有关居里夫人的生平〕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勤劳努力,于1893年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取得数学硕士学位。

1903年,居里夫妇取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11年12月,居里夫人又取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迷信,从不计较团体的私利和荣誉。

她先后取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声誉头衔。

二、初读课文1过渡:居里夫人确实是个伟大的迷信家,她的伟大并不只在于她在迷信研讨范围的出色贡献,还在于她的人格,明天我们一同来走进«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2自在读书,要求正确、流利。

3反省预习状况。

〔1〕听写粗陋弘扬身无分文解囊相助保管穷困一贫如洗癌症捐赠〔2〕解囊相助的反义词是什么?一贫如洗的反义词又是什么?〔3〕结合句子读懂词语:〝粗陋〞是什么意思?文中说什么粗陋?该怎样读?端庄娴雅的居里夫人与粗陋的实验室。

粗陋前面再加上〝异常〞呢?又有什么新了解,怎样读这句话。

端庄娴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粗陋的实验室。

〔4〕能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来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三、归结段落大意第一局部〔第1自然段〕:写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见到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和她异常粗陋的实验室,留下了深入印象。

第二局部〔2~6段〕:写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的来历。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xpdf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xpdf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4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文的主人公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中补充了一定资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课教学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与文本对话,抓住人物的言行,领会主要人物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教学难点: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进而理解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语文教学设计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11 吆喝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吆喝》以平易近人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时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幕幕,缓缓的追忆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

文章内容贴近生活,文字也不艰深。

学生可以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3.培养热爱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6d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6d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4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文的主人公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中补充了一定资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课教学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与文本对话,抓住人物的言行,领会主要人物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 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 等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教学难点: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进而理解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你读懂了什么?(居里夫人的无私,居里夫人的忘我。

)(2)拓展、补充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科学家的资料。

(如居里夫人、牛顿、爱迪生、研制“神州”的科学家的阅读资料。

)(3)听了这些人的故事,你们发现了什么?(4)在这些“醉心”于事业的梦想者心里有的只是什么?(5)能用一个词来评价这样的人吗?(大公无私、伟大……)(6)让我们怀着最深的敬意和由衷的赞美之情朗读这几句话。

(五)对比体会“伟大”。

第四自然段对那些冷漠的富商的描写是否可以不要,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归纳总结(一)现在你再来评价“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四课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教案(含三维目标、教学反思)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四课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教案(含三维目标、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3
4
过程与方法:
继续指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想开去,即联想周围的人和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也需要梦想着,需要醉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教学重难点:
1.
2.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生平)
居里夫人(
二、初读课文
(一)过渡:居里夫人确实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她的伟大并不只在于她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还在于她的人格,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三、抓住人物语言,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
(一)还能找到什么理由来说明居里夫人的伟大?
(二)体会重点句理解
1.出示
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1)读懂了什么?
(2)用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3)用异常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4)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什么?
(这三克镭她都做什么用了?第一克镭研究出来时她做什么?)
3.读课文自己试着解答问题。
六、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可不可以对居里夫人做个简单的评价。
(居里夫人十分伟大;居里夫人很傻)
二、讨论、辩论中加深理解
1.过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令我们惊讶,哪种评价更符合居里夫人的做人准则呢?我们从书中寻找答案。
(二)自由读书,要求正确流利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
简陋弘扬腰缠万贯解囊相助癌症保留穷困一贫如洗镭捐献
2.解囊相助的反义词是什么?
一贫如洗的反义词又是什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u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u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
课文:14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文的主人公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中补充了一定资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课教学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与文本对话,抓住人物的言行,领会主要人物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
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
贯、囊、弘、捐、赠、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
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
等词语。

2.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
大和精神的崇高。

3.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
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教学难点:
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进而理解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例如:小屯()、挑剔()、甚()至、喜鹊()、左邻右舍()。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精选五篇)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精选五篇)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引导学生找出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文这样写的好处。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教学重点学生能读懂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教学难点能找出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导学过程二次备预习题纲思考文讲了一什么事?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搜集居里夫人、牛顿、爱迪生的资料。

第一时一、背景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生平)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

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11年12月,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

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

二、初读文(一)过渡:居里夫人确实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她的伟大并不只在于她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还在于她的人格,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二)自由读书,要求正确流利(三)检查预习情况1听写:简陋弘扬腰缠万贯癌症捐献保留穷困解囊相助签字赠予2指名读文,说说主要写了一什么事?三、深入读书,理清脉络1默读文,看看这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分段段意(按时间顺序)第1自然段写记者麦隆内夫人见到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和她异常简陋和实验室,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6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6g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4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文的主人公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中补充了一定资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课教学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与文本对话,抓住人物的言行,领会主要人物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 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 等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教学难点: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进而理解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你读懂了什么?(居里夫人的无私,居里夫人的忘我。

)(2)拓展、补充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科学家的资料。

(如居里夫人、牛顿、爱迪生、研制“神州”的科学家的阅读资料。

)(3)听了这些人的故事,你们发现了什么?(4)在这些“醉心”于事业的梦想者心里有的只是什么?(5)能用一个词来评价这样的人吗?(大公无私、伟大……)(6)让我们怀着最深的敬意和由衷的赞美之情朗读这几句话。

(五)对比体会“伟大”。

第四自然段对那些冷漠的富商的描写是否可以不要,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归纳总结(一)现在你再来评价“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5m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5m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14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文的主人公离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教学中补充了一定资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课教学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1.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与文本对话,抓住人物的言行,领会主要人物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 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 等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教学难点: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进而理解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你读懂了什么?(居里夫人的无私,居里夫人的忘我。

)(2)拓展、补充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科学家的资料。

(如居里夫人、牛顿、爱迪生、研制“神州”的科学家的阅读资料。

)(3)听了这些人的故事,你们发现了什么?(4)在这些“醉心”于事业的梦想者心里有的只是什么?(5)能用一个词来评价这样的人吗?(大公无私、伟大……)(6)让我们怀着最深的敬意和由衷的赞美之情朗读这几句话。

(五)对比体会“伟大”。

第四自然段对那些冷漠的富商的描写是否可以不要,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归纳总结(一)现在你再来评价“居里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教《居里夫人的三克镭》一课的一点体会
——语文示范观摩课教学讲座文稿
牟定县茅阳第二小学丁志明
一、教材分析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讲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拥有过三克镭的故事,向世人展示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即便是为了科学,也不能将科学研究成果据为己有。

这是居里夫人向人类贡献镭的同时,作出的另一种贡献。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第一克是自己提炼出来的;第二克是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美国公众捐献给她的;第三克镭也是美国公众捐献的。

作为镭的发现者的居里夫人,不仅没像美国记者推断的那样富甲一方,还如此困顿,正是因为居里夫人没有把镭的专利权据为己有,而是把它献给了全人类。

理解居里夫人自传上的一段话是全文教学的难点。

居里夫人说“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

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这段话,展示了这样两种人生态度:一种是既不忘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的人的人生态度;一种是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理想主义者的人生态度。

这两种人都是有益于社会的。

居里夫人对前者也给予了肯定。

但居里夫人显然属于后者,她把一切都贡献给了科学,给了全人类。

专利权是国家授予发明创造者独占实施其发明创造的权利,居里夫妇在提炼出第一克镭时,就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放弃了专利。

即使是美国公众为她捐献的两克镭,一克用作科学研究,一克用来为祖国创建镭研究院,丝毫也没有为自己。

这正是她伟大的人格所在!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体验居里夫人的伟大的人格魅力,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二是落实本组的训练项目,引导学生从居里夫人的事例想开去。

二、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话语,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使学生受到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话语,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四、教学难点:
理解居里夫人自传上的一段话。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设计的思路及执教的收获: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居里夫人的人生态度,从而深刻品味她的伟大人格呢?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做到自主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却陷入了“教师泛讲、学生滥练、死记、硬背其文本”的怪圈。

如何改变这呆滞的课堂,构建富有开放而有活力的新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并在阅读中快乐学习呢?下面我就以《三克镭》一文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

”在课始前,当我询问同学们打算怎么学习课文时,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说:“课前收集资料加深理解。

”有的说:“边看插图,边读课文,用插图来帮助理解。

”有的说:“画出表现人物品质的语句,再抓住关键词来体会。

”有的说:“想象居里夫人一心扑在科学实验上刻苦钻研的画面,通过朗读来体会。

”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

”有的说:“我边读边提问题,联系上下文来体会。

”还有的说:“我要和小组的同学一块理解。

”……由此看来,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选择自己喜欢而又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便放手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

、自主交流阅读感受
《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因而,我们要珍视学生自己对教材、对问题的体验、理解和独特感受,使课堂涌动着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德国美学家姚斯认为:文学作品本身没有生命,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作品无穷的意义。

而阅读的角度不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蕴也不同。

因此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有创意地去阅读。

如在教学的第四个环节“深入读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中,我让学生反复认真读居里夫人自传中的一段话,引导他们从“阅读具体段落的内容”“联系学过的旧知识”“结合身边的生活实例”“运用课外收集的资料”等角度去思考,去想开去,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每一位学生都想参与,也都说得非常精彩,有的想起雷锋的感人事迹;有的想起了比尔盖茨、托尔斯泰;有的想到学过的课文《古井》、《为人民服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有的联系身边的事例;有的介绍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有的联想到当今社会上许多为了满足私欲而不择手段的人;有的谈到老师呕心沥血,为学生倾注心血……这使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

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快乐。

、自主探究语文外延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课堂知识的学习应与课外实践的运用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这也是学语文的最终目的。

针对此,我设计了“快乐作业(自由选做)”①写读后感阅;②读《居里夫妇传》,更好地了解居里夫人;③将你收集到的资料有选择性地剪下来,做成剪报。

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特长?喜欢读书的选择第①、②项;喜欢画画的选择第③项;善与人合作,喜欢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可以选第③项。

从而改变了以前作业抄抄写写的弊端,使学生更乐意去完成,去探究,真正达到了“在玩中学,在乐中做”的效果。

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指出: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交流阅读感受,自主探究语文外延,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的快乐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