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3

合集下载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优秀10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优秀10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优秀10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教学实录篇一【教学目标】1、能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抓住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了解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既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2部分,感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了解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描写夏天的段落,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计算机辅助教学、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去看看这里美丽的春天吧!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学习第三自然段:⑴边读边画,把描写春天景物的词句用(____)线画出来,并说说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把读和理解结合起来。

)⑴板书:春抽出枝条叶子嫩绿⑴理解“抽出”一词,说说为什么又“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⑴师:请学生欣赏小兴安岭的春天的美景。

(课件)⑴师:小兴安岭的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是那样的美丽,你能把这种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配乐朗读)过渡:河里涨满了春水。

在不知不觉中,夏天来临了。

我们看看小兴安岭的夏天又是怎样的?2、学习第四自然段:⑴小声读课文,说说夏天的树木与春天的有什么不同?板书:夏密密层层郁郁葱葱⑴出示句子: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请学生先看课件,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⑴朗读比赛:请学生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好。

春、夏小兴安岭的景色是那样美丽、诱人。

秋冬两季景色又是怎样呢?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⑴学生小声读课文,分小组说一说这两季的景色有什么不同?⑴学生汇报师板书:秋树叶飘落黄中透绿冬树上积雪银色世界⑴小兴安岭的物产资源非常丰富,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那些?(让学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丰富他们的知识。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
重点词汇:小兴安岭、美丽、教学实录
句子解析:小兴安岭是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山脉,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闻名。 教学实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记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
重点词汇:美丽、教学实录
句子解析:美丽是指小兴安岭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教学实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记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
Part Five
教学反思和总结
感谢观看
汇报介绍
作者:老舍
创作背景:1950年代,老舍访问小兴安岭,被其美丽景色所震撼,创作了这篇散文
课文内容:描绘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 热爱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 山河的热爱之情。
重点词汇和句子解析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关于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介绍小兴安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小兴安岭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文讲解和互动环节
课文讲解: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等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兴安岭的印象和感受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小兴安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小兴安岭的生态环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
段落大意:介绍了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动植物资源等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小兴安岭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Part Three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小兴安岭的自然景观,了解其特点和变化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小兴安岭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问题 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小兴安岭的植被、土壤、气候等特征 实践法: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小兴安岭,亲身体验其自然环境和生态价值

20.《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doc

20.《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doc

三上20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长句子。

2. 学会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大意。

3. 体会词语的妙处,提高语言感受力。

4. 能将课文内容转化为个人化表达。

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大意难点:长句子的朗读技巧教学过程活动一:自由读与指导读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重要的阅读技巧——读好长句子。

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遍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得特别长。

记住哦,我们只做这一件事。

(学生自由阅读约3分钟)师:好,读完了吗?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长句子?生:我发现第一段整段都是一个长句子。

师:很好!还有吗?生:老师,我看到第二段第四句也很长。

生:第三段第一句也是长句子。

师:太棒了!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我们再来找找,还有哪些?生:第四段第三句。

生:第五段第七句。

生:最后一段,整段都是一个长句子。

师:非常好!你们找得很准确。

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些长句子标注出来。

拿出你们的铅笔,我们一起来做。

(教师引导全班统一标注6个长句子)师:现在,我们来练习读这些长句子。

先从第一段开始。

大家要注意什么?生:要注意停顿。

师:对极了!我来示范一下,你们仔细听。

(教师示范读第一段,突出停顿)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全班跟读)师:读得不错。

接下来是第二段第四句。

这句话有什么特点?生:老师,我觉得这句话有节奏感。

师:很好的发现!我们来试试,读的时候要注意"的"字要读得轻一些,"的"后面要稍微停顿。

我来读一遍,你们听听。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师:第三段第一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有很多四个字的词语。

师:没错!这些词语叫做四字叠词。

我们要读得整齐有力。

一起来:"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

(全班齐读)师:读到第四段第三句,我们要特别注意什么?生:要读好"的"字。

师:对,"的"字要读得轻,要含在嘴里,不要唱出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景色怡人,既有奔腾的江河,又有澎湃的大海,还有辽阔的草原和景色迷人的森林。

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就是一处景色迷人的地方,下面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的风景(视频播放小兴安岭配钢琴曲图片)。

师: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谁说一下自己的感受?生1:小兴安岭很美。

生2:很漂亮、景色诱人。

生3:它美得像天堂一样。

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美”是上下结构的字,大要写得舒展,“兴”字多音字,在这里读一声,最后一笔是长点,“岭”是山脉的意思,左边山写的窄一点,右边的令写得舒展一些。

生书空课题师:美美地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词语过关。

师: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下面检查一下预习情况,看看这些词语是不是都会读了?(幻灯出示:抽出、融化、汇成、欣赏、涨满、可口、葱葱茏茏、严严实实、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名贵、药材、嫩绿、刮风、舌头、又松又软、收藏)师:读得真好。

师:我再请这排同学排火车读。

2、初读感知。

师:词语同学们都掌握了,下面让我们听课文的朗读,思考你最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幻灯播放课文情景朗读视频)生1:我最喜欢它的春天。

树木都发芽了,积雪融化成小溪,小鹿非常可爱。

生2:我最喜欢它的夏天。

树木很茂盛,还有美丽的花。

生3:我最喜欢夏天,有浓浓的雾,人好像在仙境里。

生4:我也喜欢夏天,阳光很美,阳光照射在树叶上树叶都成透明的了。

生5:我最喜欢它的秋天。

有可口的果实。

生6:我最喜欢它的冬天。

有雪,非常好玩。

生7:我也喜欢冬天,有许多小动物,很可爱。

(相机板书:春、夏、秋、冬)师:说得真好,小兴安岭的春天万物复苏、夏天枝繁叶茂、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雪花飞舞,作者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描绘了不同的景色。

(三)整体感知小兴安岭的美丽。

1、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体会“封”、“浸”用词的准确,积累背诵。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教学实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教学实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来上节语文课,在上节语文课中我们共同游览了……生:(齐)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游过之后相信一定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那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并帮我做几幅有关小兴安岭的宣传画,你们做了吗?生:做了。

师:请做的同学把画举起来示意给老师好不好?生:好(举画示意)师:非常美,谁愿意到前面为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展示画)我画的是小兴安岭的树,我想告诉大家小兴安岭的树不但品种多,而且长得浓密,就想绿色的海洋(师板书“绿色海洋”)生:我画的是小兴安岭的春天,春天树木发芽,冰雪融化有许多小生命从这里开始。

(师板书春)生:我画的是小兴安岭的夏天,草地上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就象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师板书夏)生:我画了小兴安岭的秋天,秋天的叶子渐渐变黄,整个森林呈现一片金黄的景象。

(师板书秋)生:我画了小兴安岭的冬天,冬天的雪后整个森林都被披上了银装,就象银白世界。

(师板书冬)师:你们画得真是太好了,从他们的画中你们感受到什么?生:我感觉小兴安岭真是太美了!师:既然小兴安岭这么美,你们想不想重温一下他的美呢?(想)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品读全文,然后再选择描写你喜欢季节的那一段进行小组讨论。

(生小组讨论)师:感受到它的美了吗?生:老师,我有个建议,今天我们能不能在去游览美丽的小兴安岭呢?师:既然大家都想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游览美丽的小兴安岭。

(板书课题)师:在没有去之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今天的游览你都想了解什么呢?生:我想知道小兴安岭到底美在那儿呢?生:我想知道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各是什么样?生:我想知道小兴安岭有哪些特产、哪些小动物呢?生:我想学习本课作者的写作方法?师:大家问得都很好。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你们的问题一起进入小兴安岭吧!小火车准备好,我们一起……生:出发了。

(学生搭乘火车,随音乐启动)师:同学们准备好,小兴安岭车站已经来到了(示),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大片大片茂密的树林。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了新的生字词,你们还记得吗?大屏幕出示词语。

学生齐读,老师强调读错的字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美丽的小兴安岭吧。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生:一共有六个自然段。

二、新课讲解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六个自然段,那我们就请六个学生来读一下这篇课文,每位同学读一段。

生1: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栋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生2: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生3: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生4:秋天,白桦和栋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生5: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黑熊躲进自已的洞里冬眠。

紫貂捕捉野兔当美餐。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生6: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老师在学生读的时候,指正错误的读音。

)播放课文朗读视频,让学生看着书仔细听,给不会读的字加拼音。

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中,有哪些词能看出树木的多呢?生:数不清的、几百里。

师:对的,这两个词看出了树木的多,接下来,我请同学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

师:今天XXX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茂密的森林,被风吹倒的大树,林中有一间小木屋。

清清的小河,还有飞流直下的瀑布。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还有谁想来。

生2:我看到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生3:我看到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生4:我看到了酸甜可口的野果子。

师:刚才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地方就是我国的小兴安岭,它是我国最重要的林区之一,(点击出示第一段)那里树木众多,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来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师:美是上下结构,兴字读一声,点点撇要紧凑一些,最后一笔是个长点。

齐读课题二)检查预,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请打开课本,大声地读一遍课文,听仔细要求。

出示自读提示: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词或句子多读几遍。

②想一想:XXX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师:那开始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查。

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相信收获也一定不少,咱们先来看看课文中的字词,你认识了吗?(出示课件)谁来读一下?出示词语:汇成、挡住、浸泡、嫩绿、淙淙、欣赏涨满、当美餐、蘑菇、脑袋、指名读生:读字词。

师:好的,声音十分嘹亮!他里面有一个词语读得禁绝确,谁听出来了?生找出读得不准确的字词。

师:跟教师读(纠正字音),同学们看一下,“蘑菇、脑袋”这两个词的第二个字有个特点,它们都是——?生:轻声字。

师:对,它们第二个字的读音都读轻声,这个大家读得时候要读准它。

我们一起把这些生字读一读来。

生齐读师:嗯,读得真好!通过初读课文,你能说说XXX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吗?生1:美丽的。

生2:美好的。

生3:景色诱人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实录
2、突破重点、难点
当教学中的知识要点、关键词句需要理解,而学生“若有所悟”又“启而不发”时,我将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语文学科整合,帮助学生理解,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对照形象地理解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小鹿在小溪边欣赏自己的倒影”夏天“森林浸于晨雾、像利箭般的金光”;秋天“松柏更苍翠、落叶飞舞”;冬天“雪花飞舞、西北风呼呼”所描绘的种种景象和词句中准确用词的生动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今天老师将带领导同学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欣赏一番。
1、师板书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齐读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紧扣中心,整体感知
1、你们想知道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吗?我们一齐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生读)
学法: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三、教学设计意图:
(一)、关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意图: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的最佳教材。文中的情感、意境有时是难以完全言传的。美不是抽象的,美育是感性的,它总伴随着生动的形象出现。如果学生能看到小兴安岭的真实画面,他们会惊讶,会陶醉,为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而有所感慨,而有所抒发。这种审美感知力正是审美的核心。
(二)、关于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意图:
齐读第二自然段,我们来看一看这一段藏着哪些景物呢?(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小兴安岭》1、第三自然段师:沿着作者的写作顺序,我们该走进小兴安岭的生:夏天师:首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段话,像学习春天的小兴安岭一样,按顺序一句一句找景物,用“___”画下来,说出夏天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师:再次朗读,思考:这些景物怎么样?师: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认为“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这句写得好。

在这句话中,“郁郁葱葱”、“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这几个四字词语都写出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

师:说得真好!如果只让你找出一个字,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字最关键,用得最好?生:封师:“封”是密闭的意思。

我们可以把信封起来,森林无边无际,什么这么大本事都能把森林封住?生:树木师:为什么要用“封”字。

生:因为封在字典里的意思是严密盖住、关住或糊住,使不透气或不露出。

比较适合小兴安岭树木密密层层的样子。

师:可以说用“封”比较贴切或比较准确、生动、形象。

生: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字用得好。

生:我也认为这个这个“封”字用得好。

因为“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严的景象,也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师:是啊,一个“封”字,让我们看到了夏天的树木长得?生接(郁郁葱葱)师:一个“封”字,让我们知道了树木的枝叶是?生接(密密层层)师:一个“封”字,挡住了?生接(人们的视线)师:遮住了?生接(蓝蓝的天空)师:一个“封”字,形象的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了树木的勃勃生机,这个“封”字用得好不好?妙不妙?(生接好、妙。

)那你能不能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生:齐读师:大家都强调了“封”、“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词。

生:我认为“挡”、“遮”也表现了树木枝繁叶茂的景象,也应该重读。

师:你理解的也不错嘛!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读生:我认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这一句写得好,如果这时候我们去森林里游玩,肯定就像来到仙境一样。

师:你通过想象自己进入这样的情境来理解,非常好哦!并出示以下两个句子:“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小组讨论一下“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生: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

师:出示字义,“浸”本意是“泡,使某物浸透”的意思。

我把衣服浸在水里就是生:我把衣服泡在水里。

师:那“罩”是什么意思?“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意思。

师:那小兴安岭的雾是从山谷里生:从山谷里升起来。

师:是自下而上蔓延开来的,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上面还有树木茂密的枝叶封闭着,雾气还不容易散去,所以使整个森林生:都泡在浓雾里。

师:能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生:我觉得“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很美。

作者用“利剑”一词来形容穿过树梢的缕缕阳光,比喻生动。

师:夏天很热,阳光比较强烈,穿过层层的树叶就像“利剑”一样。

也同时说明了小兴安岭的树木怎么样?生:这也说明了小兴安岭的树木枝繁叶茂。

树木长得太多太密了,阳光只能从树叶之间的缝隙里射进来。

师:那咱们一起来看看像利剑一样的阳光吧。

(用课件展示这一画面)。

师:夏天除了天气很热,阳光比较强烈外,还有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那夏天的草地上又有什么?生: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生:这里作者也用了一个比喻句,把盛开着野花的草地比作花坛。

师:大家看,作者用上比喻句写得多好啊!我们以后写作文也用上比喻句肯定会很生动。

小兴安岭的夏天,野花盛开,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树,使人美不胜收。

你认为小兴安岭的夏天美吗?那你能不能把这种把美的感觉读出来?(自读、齐读、指名读)师小结: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

先从夏天的早晨写起,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了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来描写。

2、自学四、五自然段师:那小兴安岭的秋天、冬天在作者笔下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大家读第四,五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向我们展示小兴安岭的秋冬季的。

师:总结自学内容。

秋天的树木什么样?生: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师:黄绿相间突出森林色彩美。

师:落叶怎样?生:“落叶在林间飞舞”师:老师想换一个词“飘落”可以吗?生思考问题。

生:我觉得不可以。

师:落叶飞舞让你联想到什么?生:彩蝶上下翻飞,在空中跳舞。

师:想象力真丰富!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生:读师:想一想,飞舞像跳舞一样,人在跳舞时心情什么样?生:快乐。

生:高兴。

生:美丽。

师:飞舞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同时体现了森林的动态美。

师: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看,秋天的山林向我们奉献了什么?生:观看(课件展示)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参等师:谈谈秋天给你一种什么感受?生:说一说感受生:我感觉秋天的森林是最无私的,因为它赋予了我们香甜可口的果实,所以我爱它,爱它的无私。

师:原来,秋天有我们最喜欢的果实。

师:秋天到了,它给了我们()的山葡萄()的榛子()的蘑菇和木耳()的人参生: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名贵的人参。

师:此时的我仿佛看到了落叶在飞舞,也仿佛看到了山林奉献给我们那数不清的珍贵物产。

秋天的山林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美,那冬天的山林又有哪些特点呢?师:冬天的雪花什么样?生:雪花在空中飞舞。

师:两次飞舞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师:树上积满了白雪。

“积满”说明了什么?生:雪很大,不容易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刮”字突出了小兴安岭冬天的什么特点?生:风大,寒风刺骨。

生:“积满”还有“常常没过膝盖”都说明了雪大,天气冷,不像我们这下完雪,第二天第三天就化个差不多。

师:你理解很到位。

生:“刮”在字典里的解释为“用有锋刃的器具挨着物体表面移动,使平整或清除附着在上面的东西”应该非常用劲才行,所以这个“刮”字突出了小兴安岭冬天寒风的猛烈。

师:冷得让人无法出门,使小动物们也不能外出活动。

看看此时的他们在做什么?(出示黑熊课件)生: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师:冬天,真是银妆素裹,分外妖娆。

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生:纷纷回答……师:那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情去朗读吧!生:读课文。

师课件出示下面的补充句子引导学生总结秋冬季补充句子:第四自然段作者抓住秋季的特点,选取了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秋天_的景象;第五自然段作者抓住冬季的特点,选取了这几种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象。

师: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生纷纷回答:美丽无比、太美了、美呆了……师:你能不能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生:能师:那就请大家有感情朗读。

师小结: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多么令人惊喜!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给文章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画出来的。

只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大家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那里生:景色诱人师:什么叫“景色诱人”生:就是景色吸引人去欣赏。

师: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生:美丽的地方师:像一座生:大花园师:所以课题叫《美丽的小兴安岭》师: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生:小兴安岭还是山野果、山野菜的丰产区。

生:因为那里盛产各种各样的果实生: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听了你们的回答,老师感觉小兴安岭真是物产丰富!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读出了赞美的语气。

3、师:回过头再看看,课文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物时都提到了哪种景物?生:树木师:为什么?生:因为树绿化环境,有树环境才美,生:因为那里到处都是树。

……师:那说明,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生:树多师:树多自然出产的木材就多呀!那这座宝库到底多么巨大呀?从哪可以知道?哪些句子概括写小兴安岭树多?生:第一自然段师:咱们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师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读出停顿,读出重音,以读代讲)师:说说读出了什么?从哪儿读出的?生:“数不清”说明了树多,不计其数。

生:省略号表示树的品种多师:“几百里连成一片”又说明什么?生:树很多很多,一眼望不到边。

生:树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

师:应该说树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还是说森林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生:森林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师:所以作者把数不清的树木比作生:“绿色的海洋”师:“几百里连成一片”,多么壮观的景象啊!我们应该怎么读?生:读出赞美的语气生:读出自豪的语气师:谁来读一读?生:试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生:他强调了“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生:有点感情师:看来你知道怎么读,你来试试生:试,余下的同学评价,跟读。

4、总结师: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小兴安岭那么美丽,那么富饶。

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心中是多么的自豪啊!最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美丽的小兴安岭》。

生:齐读(比较有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