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安全知识科普讲座201705
05 防雷检测知识讲座(现场操作)

C O N T E N TS 1术语2防雷等级43检测点分析总结1、术语C l i c k h e r e t o a d d y o u r t e x t1.1防雷装置(LPS ):用于对建筑物进行雷电防护的整套装置,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1.1.1外部防雷装置:用于防护直击雷的防护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国内主要避雷方式,此PPT 主要讲外部防雷)1.1.2内部防雷装置:用于减小雷电流在所需防护空间内产生的电磁效应的防雷装置,由屏蔽导体、等电位连接件和电涌保护器等组成。
1.2接地体:埋入土壤或者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1.3接地线: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测试点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
1.4公用接地系统:将防雷装置、建筑物基础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设备保护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信息技术设备逻辑地等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形成一个闭路回合,总等电位,均压、均流。
)1.5电涌保护器(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
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原件二、防雷等级Click here to add your text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人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防雷知识讲座

感应起电机制
E 软雹
过冷水滴
冰晶
非感应起电机制: 基于冰的热电效应。当冰雹(霰) 与云滴(冰晶或雪)相碰时,由于碰撞界 面的温差引起的表面接触电位差使大小 粒子间发生电荷转移(约10-14-10- 15℃)。电荷极性取决于环境温度、液 体含水量和极性反转温度,而极性反转 温度是液体含水量的函数。当温度高于 极性反转温度时,非感应起电机制使冰 雹(霰)带正电荷,云滴、冰晶或雪片带 负电荷;当温度低于极性反转温度时, 非感应起电机制使冰雹(霰)带负电荷, 云滴、冰晶或雪片带正电荷。但当液体 含水量很高(>4g/m3)或很低(<0.1g/m3) 时,上述各粒子所带电荷极性则相反。 实验室得到的极性反转温度一般为10℃--20℃。
电离层
大气带净正电荷 ,晴天区平均电 流 密 度 在 3×1012A/m2左右。
电离层
300kV
全 球 大 气 电 路
地球面电荷密度约为10-9Cm-2,晴天区地表 总电荷量约为5×105C。
雷暴云的起电和放电
水滴、冰晶、软雹
雷暴云中正负不同极性 电荷区的形成过程,称为 雷暴云的起电过程。雷暴 云中存在着强烈的上升气 流和各种尺度及不同相态 的水成物粒子,通过扩散 、离子捕获、粒子间的碰 撞分离等过程,使不同尺 度的粒子携带上不同极性 的电荷,在气流和重力作 用下不同极性电荷发生分 离,形成正负不同极性的 电荷区。当雷暴云中局地 电场超过约400(100) kV/m时,就可以产生闪电 放电。
由于我国雷电 灾害调查制度还 不够健全
近年我国雷电灾害发生宗数呈上升趋势
近年我国雷击人员伤亡事故十分严重
从1997年至2006 年,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因雷击造成人 员伤亡达:8527人 ,平均每年达865 人,其中死亡4354 人。 2004年最为 严重,总伤亡人数 1527人。 其中雷 击死亡人数高达: 710人,单月死亡 人数最多的是2004 年7月的225人。
防雷安全知识科普讲座

防雷安全知识科普讲座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非常强烈的自然现象,虽然它给人们带来的威胁相对较小,但是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提高公众的防雷安全意识,加强地区的防雷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防雷安全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建筑物的设计、材料的选择、设备的选用、保养与维护等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防雷安全的知识点。
1.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在建筑物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防雷的问题。
建筑物可以安装避雷针,这会有效地将雷电引向地面。
同时,建筑物的屋顶、墙壁和支架等部分都需要考虑针对雷电的保护措施,以防止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2. 树木和电线的防雷保护在自然环境中,高耸的树木和电线塔都比较容易成为雷电的“靶子”。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如在电线塔附近设置避雷针,让雷电尽可能抵达地面;对于高耸的树木,则可以使用防雷网覆盖其周围,将雷电引向地面。
3. 防雷材料的选择在建造建筑物和安装设备时,需要选用相应的防雷材料。
如建筑物中可以使用防雷材料进行墙体、屋面等零部件的制造;对于设备,则可以使用使用防雷器件等。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保证其防雷效果,同时需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可靠。
4. 雷电的预测和警报为了在雷电来临之前提前警报,人们可以使用各种高科技的预警工具。
如雷电探测器、闪电网等,可以预测雷电的来临。
当有雷电来到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并警告周围的人提高警惕,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总之,防雷安全知识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防雷安全科普讲座,人们能够加深了解雷电的危险性,以及如何防范雷电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危害。
同时,还将使他们了解防雷安全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

防雷科普知识讲座在地球上任一时刻平均有2000多个雷暴在进行着,平均每秒有100次闪电,每个闪电强度可高达10亿伏,产生的危害很大。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雷电造成的灾害越来越严重,各行业遭受雷电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经济损失也逐年加重,尤其是城市高层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及其场地等极容易遭受雷电袭击。
现今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几十亿美元,每年雷击伤亡人数均超过1万,其中死亡3000多人。
一.雷电的危害形式通常雷击有四种形式,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与球形雷二、雷电的基本过程电闪雷鸣究竟是怎么回事,当积雨云云层界面所积累的电荷形成的电位差达到1万伏特时,大气就会发生电离而被击穿,产生放电现象。
由于在十万分之几秒的极短时间里,1万至10万安培的峰值电流在直径仅几厘米的闪电通道内通过,所以闪电通道会迅速增温至几万度,并产生爆炸式膨胀。
闪电通道在以30~50个大气压向外膨胀过程中,形成了冲击波,以5公里/秒的高速度向四周扩散,然后逐渐衰减为声波,这就是我们所听到的隆隆雷声。
此时,炽热的高温使闪电通道内的空气完全电离,发出耀眼的光亮,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电闪。
因为光速快于声速,所以发生雷电时,总是先看到电闪,后听到雷声。
雷电的基本知识(一)雷电的产生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
经过运动,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重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下部(一般为负电荷),带上相同电荷的质量较轻的物质会到达云层的上部(一般为正电荷)。
这样,同性电荷的汇集就形成了一些带电中心,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其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云间放电”(即闪电)。
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
这就容易造成雷电灾害。
避雷器知识讲座(精选5篇)

避雷器知识讲座(精选5篇)第一篇:避雷器知识讲座一、过电压避雷器是用以限制由线路传过来的雷电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和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的一种电气设备。
过电压指超过正常运行电压并可使电力系统绝缘或保护设备损坏的电压升高,可分为三大类:暂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
暂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中,断路器的操作或系统故障,使系统参数发生变化,由此引起系统内部能量转化或传递而产生的过电压,称为内部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即电磁过渡过程中的过电压,一般持续时间在0.1S内。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常见的操作过电压有:合闸空载线路过电压、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以及解列过电压等。
以合闸(包括重合闸)过电压最为严重。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主要是弧光接地过电压。
暂时过电压包括工频电压升高和谐振过电压,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暂时过电压的产生原因主要是空载线路的长线路的电容效应、不对称接地故障、负荷突变以及系统中发生的线性或非线性谐振等。
暂时过电压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其幅值和持续时间,在超高压系统中,工频电压升高具有重要作用,因为1)它的大小直接影响操作过电压的幅值;2)它的数值是决定避雷器额定电压的重要依据;3)持续时间长工频电压升高可能危急设备的安全运行。
雷电过电压可分为三种情况:1)感应过电压。
在输电线路附近发生雷云对地放电时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这种过电压在极少的情况下才达到500—600KV,因此只对35 KV及以下电网才有危害。
2)雷击导线、绕击时的过电压。
直接雷过电压在没有避雷线的情况下发生,但有避雷线时仍有可能绕过避雷线而击于线路上,但其概率很小。
3)雷击避雷线或杆塔时引起的反击。
雷击杆塔时由于杆塔的电感和接地电阻,使本来地电位的杆塔具有很高的电位,引起绝缘子逆闪,将高电位加到导线上。
对220KV及以下电力系统,绝缘水平一般由大气过电压决定。
其保护装置主要是避雷器,以避雷器的保护水平为基础决定设备的绝缘水平,并保证输电线路有一定的耐雷水平。
《防雷知识讲座》课件

02
03
04
在雷电天气下,应立即关闭家 中电源开关,拔掉电器设备的
电源插头。
在雷电天气下,应立即关闭家 中窗户和门,确保家中处于密
闭状态。
在雷电天气下,应立即寻找安 全的地方躲避,如卫生间、钢
筋混凝土墙角等。
在雷电天气下,应立即拨打当 地的防雷服务电话,寻求专业
人员的帮助。
CHAPTER 04
室外防雷知识
防雷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避雷设施
定期检查避雷针、避雷带等设施是否完好,及时发现并修复损坏 的设施。
保持接地良好
定期检查接地极是否完好,保持接地良好,确保电流能够顺利导入 地下。
定期更换避雷器
避雷器是有寿命的,需要定期更换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同时要选择 质量可靠的避雷器,以确保防雷效果。
CHAPTER 03
THANKS
[ 感谢观看 ]
室外防雷设备的选择与安装
避雷针
选择合格、合规的避雷针,并按照规范进行安装,确保其接地良好 ,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
避雷带
在建筑物屋顶安装避雷带,以防止雷电直接击中屋顶。同时,避雷 带应与屋顶的金属物体进行连接,以实现等电位连接。
接地极
接地极的安装深度和规格需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雷电电流能够顺利 导入地下。
家庭防雷安全注意事项
01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 室外天线、太阳能热水 器等户外设备。
02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在室 外空旷处逗留,应尽快 回到室内。
03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 家用电器,如电视、电 脑等,以免造成电击事 故。
04
避免在雷电天气下使用 水龙头等金属管道,以 免造成电击事故。
家庭防雷应急处理
防雷安全培训讲义

防雷安全培训讲义一、雷电基本知识雷电是天空中的云团在静电感应作用下,产生电荷并聚集形成雷云,当云层对地面产生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空气电离而导电,形成放电通道,出现闪电和雷鸣现象。
雷电具有极高的能量和电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设施、设备和人身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二、雷电危害识别雷电危害主要包括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三种形式。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设备和人体等,造成直接损害;感应雷是指雷电放电时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导致设备过热、损坏;雷电波侵入则是指雷电沿输电线路侵入,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三、防雷设施与设备防雷设施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用于接引雷电并将其引入地下;防雷设备主要包括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等,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四、防雷安全措施1. 安装防雷设施:建筑物应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设施,并与地下连接线良好连接。
2. 设备接地:电气设备应进行接地处理,以避免雷电击中设备时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
3. 安装电涌保护器:电子设备应安装浪涌保护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
4. 防雷宣传教育:加强防雷宣传教育,提高员工防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建立防雷安全制度: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及设备。
五、应急处置与救援在遭遇雷电天气时,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 及时关闭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切断电源和信号线路。
2. 避免在空旷地区停留,尽量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躲避。
3. 不要在树下、金属物体附近停留,避免使用金属雨伞等物品。
4. 如果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雷电天气,应关闭车窗、收音机天线,避免接打手机。
5. 在雷电天气结束后,应尽快离开躲雨的建筑物,以防积水带电伤人。
同时,需要了解基本的救援常识,如心肺复苏术(CPR)等,以便在遭遇意外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六、防雷安全法规与标准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防雷安全法规和标准。
防雷讲座

16.18
33.93
10.07
1.07
26.4
55.4
16.4
1.8
珠海各季节雷暴日数占全年总雷暴日数的比率
(统计数据截止2010年)
珠海市防雷设施检测所
雷电防护莫侥幸 科学防范保安全
第三章
什么是防雷装置?
现代防雷技术
•主要依据 •综合防雷 •主要措施
基本概念
•术语 •滚球法
珠海市防雷设施检测所
在旷野,即使建筑物不高,由于它孤立、突 出,也容易遭雷击。如在田野的凉亭、草棚、 珠海市防雷设施检测所 水车棚遭受的雷击特别多
雷电防护莫侥幸 科学防范保安全
2.2 雷击的选择性
2.2.2 易遭雷击的建筑物和物体
高耸突出的建筑物,如水塔和电视塔等
排出导电尘埃、废气热气柱的厂房、管道等
内部有大量金属设备的厂房
闪电效应
珠海市防雷设施检测所
雷电防护莫侥幸 科学防范保安全Βιβλιοθήκη 1.3.1 对人的生理效应
电流流经心脏引发“心室纤维性颤动”,血液 循环停止,约4分钟内可能导致死亡; 电流通过脑下部的呼吸中枢,会使呼吸停止;
电流通过人体表面,因热效应使皮肤烧伤;
电流通过肌肉收缩,使人跌倒和造成骨折;
易于引发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危险。
珠海市防雷设施检测所
雷电防护莫侥幸 科学防范保安全
4.1 个人如何防雷◆ ★ ※
不宜停留在 楼(屋)面上
珠海市防雷设施检测所
雷电防护莫侥幸 科学防范保安全
4.1 个人如何防雷
不宜站在低矮的建 筑物或大树旁
珠海市防雷设施检测所
雷电防护莫侥幸 科学防范保安全
4.1 个人如何防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4月4日白洋街道汤村官山梨园雷击1人死亡(首例民政保险救助) 2014年3月19日壶山街道连坞村茶叶山雷击2人重伤(供电补偿) 2013年8月19日王宅镇马府下1人下班途中骑电瓶车雷击死亡(企业补偿) 2011年8月25日壶山公园龙形岗凉亭雷击1人死亡(首例民事诉讼) 2011年8月4日履坦镇坛头村1人在河里电鱼时疑遭雷击死亡(未入统计) 2010年7月26日柳城镇郑回村雷击1人死亡1人重伤(打手机时) 2010年6月13日桐琴镇某企业宿舍雷击1人死亡1人重伤(拔电视插头时) 2010年5月22日柳城镇潘家洋村雷击1人死亡1人受伤(野外简易茅屋) 38人!更多雷击伤亡事件……
每年100万以上!更多雷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事件……
雷灾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2014.7.11 南丰雷击火灾
2009.8.28 玉堂源村雷击事件
全村90%农户遭到雷击造成损失!
第一部分 武义雷灾形势
雷电区域划分:武义高雷区
年平均雷暴日58天,最多年份有69天 四季均有雷暴,主要发生期为3—9月,集中出现在7、8月,
防雷安全知识讲座
武义县气象局 祝海峰
2017年5月
防雷安全知识讲座
一、武义雷灾形势 二、雷电基本知识 三、现代综合防雷技术 四、人身防雷常识
第一部分 武义雷灾形势
2000年—2016年: 死亡18人、受伤20人! 直接经济损失每年100万以上
两个特殊的数字 18、20
第一部分 武义雷灾形势
雷电危害的主要形式
直击雷危害
电
热
机 械
效 应
效 应
冲 击 波
间接雷危害
静电 电 电磁 磁 感感 脉 应应 冲
第二部分 雷电基本常识
直击雷危害:电热效应与机械冲击波
2009年8月4日, 河北石家庄腾飞玛钢 铸造有限公司一座在 建二层楼房遭遇雷击 后突然垮塌,造成17 人死亡、3人受伤。
防护措施:避雷针(接闪、引下、接地)
第二部分 雷电基本常识
间接雷危害:雷电反击
直接雷击时雷电泄流通道的 物体上会产生暂态高电位, 如果与泄流通道物体绝缘间 距不够,就容易发生放电击 穿,造成雷电反击。防雷地 与工作地不共网时产生的雷 电反击会对信息系统和电子 设备造成破坏
几 100 kA
几 10 kV 几 100 k几V 2 OV 10 3 k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冬雷时有发生(12—2月)
小贴士: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20天的地区 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20天且≤40天的地区 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40天且≤60天的地区 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60 天以上的地区
第一部分 武义雷灾形势
武义:高雷区
地闪次数武义所在金华地区全省第三
第一部分 武义雷灾形势
2012年7月13日桐琴镇桐一村金某家遭雷击起火,过火面积约120平 米,直接经济损失约10余万元
2011年8月28日桃溪镇玉堂源村某村民家遭雷击,1-5层电线全部烧 毁、电器损坏,墙体倒塌1.5米,大梁击飞3根,充电中电瓶车后轮 炸飞、电瓶损毁
2010年5月29日泉溪镇某厂房遭雷击起火,过火面积约3000平米,直 接经济损失约60余万元
几 kA 几 10 kA 几 10 kA 几 kA220 V~
几 几 kA几 几 kA几 几 kA
临近未受雷击建筑物也会引起反击
防护措施:接地、等电位、屏蔽、SPD、保持距离
第二部分 雷电基本常识
间接雷危害: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
雷击暂态电位抬高也会对人身 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可以使得 地面行走人员两脚之间产生跨 步电压,还会通过人体接触防 雷装置或与其相连的金属体而 构成伤害
防护措施: 接地、屏蔽
第二部分 雷电基本常识
间接雷危害:电磁感应
雷电流具有很大的幅值和波 头上升陡度,在通道周围产 生很强的暂态脉冲磁,足以 让建筑物内铺设的各种电源 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供 水管和供气管等)发生感应 产生强大的过电压和过电流 (暂态电位抬高)
防护措施:接地、等电位、屏蔽、SPD
武义:高雷区
旅游休闲 占比增大
雷灾事故和直接损失主要行业制造、通信
第一部分 武义雷灾形势
武义:雷电高发区 武义:雷灾高发区
第二部分 雷电基本常识
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云和云之间、云和大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 空气对流最终形成雷雨云的过程中,会使云层带上大
量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向其它云层 或大地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形成闪电。在放电过程 中,闪电通道内空气温度急增使空气迅速膨胀产生巨 大的冲击波,从而导致强烈的雷鸣
第二部分 雷电基本常识
直击雷危害:电热效应
危害极大的次生灾害:火灾 2010年2月10日义乌一外
贸仓库遭雷击引发大火,烧 毁烧毁化妆品、保健品及仓 库内的三辆汽车,直接经济 损失约330万元
防护措施:避雷针、电涌保护器SPD
第二部分 雷电基本常识
间接雷危害:闪电静电感应
闪电静电感应对粉尘、喷漆、化工、电子密集场所影响特别严 重,我国每年都有因闪电静电感应造成的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武义:高雷区
雷电灾害统计数金华排全省第二
第一部分 武义雷灾形势
武义:高雷区
雷电灾害主要发生期4-8月
武义3-9月 更宽幅
第一部分 武义雷灾形势
武义:高雷区
武义是金华地区 历年伤亡重灾区
2016年全省死亡4人(金华死亡1人)
第一部分 武义雷灾形势
武义:高雷区
受损类别主要是弱电设备
第一部分 武义雷灾形势
第二部分 雷电基本常识
雷电的分类:空间位置和形状
出现空间位置
云云云 内际地 闪闪闪 电电电
出现形状
线带 状状 闪闪 电电
片 状 闪 电
联 珠 状 闪
电
球 状 闪 电
第二部分 雷电基本常识
雷电的分类(典型)
线状闪电
树枝分叉线条状
带状闪电
大风吹经闪电通道变宽
球状闪电
成因迄今仍是迷
第二部分 雷电基本常识
雷灾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2011.8.25 壶山公园凉亭雷击死亡事件
事件启示: 1、野外一定要有防雷意识 2、防雷常识:站位很重要
2014.3.19 连坞茶叶山雷击伤人事件
2013.8.19 马府下电瓶车雷击死亡事件路段
第一部分 武义雷灾形势
典型雷击火灾等事件
2014年7月11日壶山街道南丰村刘某家遭雷击起火,过火面积约100 平米,直接经济损失约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