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轴承与轴配合的常用公差带

内容摘要: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
1)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
其中公差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规定了公差带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
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大小,而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见下图。
1)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来决定。
其中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
标准公差分为20级,即IT01,IT0,IT1,…,ITI8。
其尺寸精确程度从IT01到ITI8依次降低。
标准公差的具体数值可查表得到。
2)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一般是指上下两个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即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上图。
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均规定了28个不同的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字母表示孔,小写字母表示轴。
下图是孔和轴的28个基本偏差系列图。
从基本偏差系列图可知,轴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2c为下偏差(ei),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
孔的基本偏差从A到H为下偏差(E1),且是正值,其绝对值依次减小,从J到ZC为上偏差(Es),且是负值,其绝对值依次增大;其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
JS和js对称于零线,没有基本偏差,其上,下偏差分别为+IT/2和-IT/2。
基本偏差系列图只表示了公差带的各种位置,所以只画出属于基本偏差的一端,另一端则是开口的,即公差带的另一端取决于标准公差(IT)的大小。
7-6 极限与配合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的零件,装配时不需要经过选择或修配,就能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零件具有互换性,便于装配和维修,有利于组织生产协作,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极限与配合制度是保(GB/T1800、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必要条件。
轴承公差与配合

轴承公差与配合一、轴承的公差滚动轴承的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别符合《向心轴承公差》GB/T307.1-1994(等效采用ISO 492-1981)和《推力球轴承公差》GB/T307.4-1994(等效采用ISO 199-1979)标准。
见表16-1至表16-11。
1、向心轴承(1)符号及定义内径:d公称内径ds 单一内径d1 圆锥孔理论大端直径dmp单一平面内平均内径△dmp单一平面平均内径的偏差=dmp-d(对于圆锥孔△dmp仅指内孔的理论小端)△ds单一内孔直径的偏差△dlmp圆锥孔在理论大端的平均内径偏差=dlmp-d1Vdmp平均内径变动量,即最大和最小单一平面平均内径之差dmpamax-dmpminVdp 单一径向平面内径变动量,即单一径向平面内最大和最小单一内径之差=dsmax-dsmin(圆锥滚子轴承用任一径向平面内的内径变动量的最大值表示)外径:D 公称半径D1外圈凸缘公称外径Ds 单一外径Dmp单一平面平均外径△Ds单一外径偏差=Ds-D△Dmp单一平面平均外径的偏差=Dmp-D VDp单一径向平面内外径变动量;即单一径向平面内最大和最小单一外径之差△Dmp平均外径变动量,即最大和最小单一平面平均外径之差=Dmpmax-Dmpmin宽度:B,(C)内(外)圈公称宽度Bs,(Cs)内(外)圈单一宽度△Bs,(△Cs)内(外)圈单一宽度偏差=Bs-B,(Cs-C)T 圆锥滚子轴承公称宽度VBs,(VCs)内(外)圈宽度变动量,即单个内(外)圈最大和最小单一宽度之差=Bsmax-Bsmin,(Csmax-Csmin)△Ts实测圆锥滚子轴承宽度的偏差=Ts-T △T1s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与标准外圈组成的轴承宽度的实测偏差△T2s圆锥滚子轴承外圈与标准内组件组成的轴承宽度的实测偏差旋转精度:Kia成套轴承内圈的径向跳动Kea成套轴承外圈的径向跳动Sd内圈基准端面对内孔的跳动SD外径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的变动量SD1外径表面母线对凸缘背面的倾斜度的变动量Sia成套轴承内圈端面对滚道的跳动Sea成套轴承外圈端面对滚道的跳动Sea1成套轴承凸缘北面对滚道的跳动(2)公差值(1)向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除外)0级公差内圈外圈6级公差内圈6级公差外圈2、圆锥滚子轴承本条规定的内孔直径公差适用于圆柱孔 0级公差外圈—直径公差和径向跳动宽度—内、外圈、单列轴承及其组件6X级公差本公差级内圈和外圈的直径和径向跳动公差与0级公差规定的数值相同。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轴负公差

请教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轴承内径公差带的位置和大小与一般基准孔不同,(G与E)或(0与6)滚动轴承的内径是有特殊公差带位置的基准孔,各精度等级轴承内径的公差带从零线起向下布置,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轴承外径公差带位置与基轴制类似,从零线起向下布置.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选用与滚动轴承的精度有关,①与G(0)级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外壳孔为IT7;②与E(6)、D(5)级轴承配合,轴一般为IT5,外壳孔为IT6。
要看具体使用条件,如果对轴是旋转负荷,转速较高,负荷较大,则要求紧一些;如是静止负荷,则可松些;也要看安装方式,如果内外圈同时安装,为装配方便计,也应松些;1 / 2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
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
005~+0。
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
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
01的间隙配合一个老的工程师告诉我的经验!!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0.02,0.04要不0.03,0.05经验加实践,肯定没问题..至于什么时候正,什么时候负就不用我说了吧2 / 2。
轴承应用知识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69
0
-23
0
-32
0
-52
0
-81
0
-130
0
-210
280
315
-1050
-1370
-330
-650
315
355
-1200
-1560
-360
-720
-210
-299
-210
-350
-210
-440
-210
-570
-125
-182
-125
-214
-125
-265
-62
-87
-62
-98
-62
-300
-430
-110
-240
-65
-98
-65
-117
-65
-149
-65
-195
-40
-61
-40
-73
-40
-92
-20
-29
-20
-33
-20
-41
-20
-53
-20
-72
-7
-16
-7
-20
-7
-28
0
-9
0
-13
0
-21
0
-33
0
-52
0
-84
30
40
-310
-470
-120
-280
-80
r
对铁类零件为打入配合,对非铁类零件,为轻打入的配合,当需要时可以拆卸。与H8孔配合,直径在100mm以上时为过盈配合,直径小时为过渡配合
s
用于钢和铁制零件的永久性和半永久装配,可产生相当大的结合力。当用弹性材料,如轻合金时,配合性质与铁类零件的p轴相当。例如套环压装在轴上、阀座等配合。尺寸较大时,为了避免损伤配合表面,需用热胀或冷缩法装配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例如在图(C)和图(d)所示,当定向负荷Fr大于 旋转负荷Fc时,二者的合成负荷的大小将周期性的变化,且在一定区域内摆 动如右图所示。此时静止的套圈承受摆动负荷,而旋转套圈则仍承受循环负 荷。
受固定负荷的套圈配合应选松一些,一般选较松的过渡配合或较紧 的间隙配合,以便使套圈滚道间的摩擦力矩带动套圈转位,使套圈受力 均匀,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承受旋转负荷的套圈应选用较紧的配合, 一般选过盈配合或较紧的过渡配合,其过盈量的大小以不使套圈与轴颈 或外壳孔配合表面产生爬行现象为原则。承受摆动负荷的套圈,其配合 的松紧程度应介与前两种负荷之间。
2.分类
按承受负荷的方向,滚动轴承可分为主要承受径向负荷的向心轴 承、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负荷的角接触轴承及仅承受轴向负荷的推力 轴承。按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可分为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 锥滚子轴承和滚针轴承。
通常,内圈与轴颈一起旋转,外圈与外壳孔固定不动。但也有些机 器的部分结构中要求外圈与外壳孔一起旋转,而内圈与轴颈固定不动。
(1)轴承承受负荷的类型
作用在轴承上的径向负荷,一般是由定向负荷(如皮带的拉力或 齿轮的作用力)和旋转负荷(如机件的离心力)合成的。按照作用方 向与套圈的相对运动关系,径向负荷可以分为:
①固定负荷 轴承运转时,作用在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与套圈相对静止,即
合成的径向负荷始终不变的作用在套圈滚道的某一局部区域上,则该 套圈承受着固定负荷。如下图(a)所示:
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 所有公差等级的公差带都偏置在零线之下,这主要是考虑轴承配 合的特殊需要。
首页
上一节
下一节
下一页
上一页
第三节 滚动轴承与轴及外壳孔的配合
• 一、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 • 二、公差等级的选择和配合表面粗糙度 的选择 • 三、配合面及端面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 四、滚动轴承配合选用举例
首页
上一节
• 1.轴承配合选择的任务 ①确定与轴承内孔结合的轴的公差带。 ②确定与轴承外径结合的外壳孔的公差带。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公差带的选择 根据径向当量动负荷Pr的大小 和性质进行选择。 (1)向心轴承和轴的配合 轴公差带代号按表8—4 选择; (2)向心轴承和壳体孔的配合 孔公差带代号按表 8—5选择; (3)推力轴承和轴的配合 轴公差带代号按表8-6 选择; (4)推力轴承和壳体的配合 孔公差带代号按表8- 7选择。
NN3006K/C1 6205/C2 6205 6205/C3 6205/C4 23264/C5
返回
上一页
第二节 滚动轴承公差及其特点
• 国家标准对轴承内径和外径尺寸公差做了两种规定。其目的是, 一是规定了内、外径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所允许的极限偏差 (即 单一内、外径偏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轴承的变形程度。 • 二是规定内、外径实际量得尺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极限 偏差(即单一平面平均内、外径偏差),目的是保证轴承内径与轴、 外径与壳体孔的尺寸配合精度。 • 轴承内、外径尺寸公差的特点是采用单向制,所有公差等级的公 差都单向配置在零线下侧,即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 .
返回
下一页
• 2.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 • (1)负荷类型区分机器在运转过程中,滚动轴承内、外套圈可能承 受以下三种类型的负荷。 • (2)滚动轴承游隙选择 游隙大小对轴承承载能力影响很大,其径 向游隙又分为原始游隙、安装游隙和工作游隙。原始游隙,即未 安装前的游隙。试验分析表明,工作游隙为比零稍小的负值时轴 承寿命最高。产品样本中所列的基本额定动负荷C,及基本额定静 负荷C。是轴承工作游隙为零时的理想负荷数值。
轴承配合公差标注

轴承配合公差标注引言在机械工程领域,轴承是一种基础的机械零件,用于支撑旋转或摆动的轴。
轴承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即配合公差标注。
配合公差标注是为了确保轴和孔之间的配合达到预定的要求,保证机械装配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定义、标注方法、常见问题等方面对轴承配合公差标注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
定义轴承配合公差标注是指对轴和孔之间的配合进行标注,确定其公差范围,以确保轴与孔之间的装配和运动符合设计要求。
配合公差标注涉及到轴和孔的尺寸、形状、位置等参数。
标注的目的是为了简化设计、加工和检验等工作,提高装配的精度和可靠性。
标注方法轴承配合公差标注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基本尺寸加基本偏差法、最大材料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应用。
基本尺寸加基本偏差法基本尺寸加基本偏差法是一种常用的轴承配合公差标注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指定轴和孔的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确定轴和孔的公差范围。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轴和孔的基本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需求,确定轴和孔的基本尺寸,即理论上完全配合时的尺寸。
2.确定轴和孔的基本偏差:根据使用要求、装配方式和材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基本偏差,并确定其上下限。
3.标注公差:根据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将轴和孔的公差范围标注在图纸上,一般使用字母符号表示。
最大材料法最大材料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轴承配合公差标注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轴和孔的设计公差,选择轴和孔的最大材料,然后根据最大材料确定公差范围。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基本尺寸:与基本尺寸加基本偏差法相同,确定轴和孔的基本尺寸。
2.确定设计公差:根据使用要求和装配方式,确定轴和孔的设计公差。
3.确定最大材料:根据设计公差,选择轴和孔的最大材料。
4.标注公差:以最大材料为基础,确定轴和孔的公差范围,并在图纸上进行标注。
常见问题在轴承配合公差标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公差选择在进行轴承配合公差标注时,选择合适的公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轴承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轴承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轴承公差和配合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概念。
轴承公差是指轴承尺寸和形状的偏差范围,配合是指轴承与轴的连接方式。
以下是轴承公差和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1. 轴承公差的基本概念
公差是指零件尺寸上下限之间的偏差,通常使用加减符号来表示,如H7/h6。
其中,H7是轴承座孔的上限尺寸,h6是轴的下限尺寸。
相应地,在轴承外径和轴承宽度方面也有类似的标记方法。
2. 配合的基本概念
轴承和轴之间的连接称为配合。
配合分为干涉配合和间隙配合两种。
干涉配合是指轴和轴承之间存在一定的力合,密封性好,但装配和拆卸比较困难。
间隙配合是指轴和轴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装配和拆卸方便,但密封性较差。
3. 标注方法
轴承公差和配合在图纸上都采用符号和字母进行标注。
轴承公差采用字母H、K、N、P、S等来表示,配合则采用字母F、G、H、J、K、M等来表示。
标注时一般先标轴承公差,再标配合。
例如,轴承座与轴的连接标注为H7/f6,表示轴承
座的上限尺寸为H7,轴的下限尺寸为f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承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轴承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四、配合制(GB/T1800.1-1997)同一极限制的孔和轴组成配合的一种制度。
国家标准对配合制规定了两种形式: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
1.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孔制。
基孔制配合的孔为基准孔,代号为H,国际规定基准孔的下偏差为零(图14-23)。
图14-24表示基孔制的几种配合示意图图14-23 基孔制图14-23 基孔制的几种配合示意图2.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轴制。
基轴制配合的轴为基准轴,代号为h,国标规定基准轴的上偏差为零(图14-25)。
图14-26表示基轴制的几种配合示意图。
图14-25 基轴制图14-26 基轴制的几种配合示意图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
如有特殊要求,允许将任一孔、轴公差带组成配合。
五、尺寸公差与配合代号的标注在机械图样中,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应遵守国家标准(GB4458.5-84)规定,现摘要叙述。
1.在零件图中的标注在零件图中标注孔、轴的尺寸公差有下列三种形式:(1)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的右边注出公差带代号(图14-27)。
孔、轴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与公差等级代号组成(图14-28)。
图14-27 标注公差带代号图14-28 公差带代号的型式(2)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的右边注出该公差带的极限偏差数值(图14-29.b),上、下偏差的小数点必须对齐,小数点后的位数必须相同。
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时,要注出数字“0”,并与另一个偏差值小数点前的一位数对齐(图14-29.a)。
若上、下偏差值相等,符号相反时,偏差数值只注写一次,并在偏差值与基本尺寸之间注写符号“±”,且两者数字高度相同(图14-29.c)。
图14-29 标注极限偏差数值(3)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的右边同时注出公差带代号和相应的极限偏差数值,此时偏差数值应加上圆括号(图14-30)。
图14-30 标注公差带代号和极限偏差数值2.装配图中的标注装配图中一般标注配合代号,配合代号由二个相互结合的孔或轴的公差带代号组成,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图14-31)。
图中Φ50H7/k6的含义为:基本尺寸Φ50,基孔制配合,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为H,等级为7级;与其配合的轴基本偏差为k,公差等级为6级,图14-31中Ф50h8/h7是基轴制配合。
图14-31 装配图中一般标注方法第二节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一、互换性互换性,从日常生活中就可找到例证。
例如,规格相同的任何一个灯头和灯泡,不论产自哪个厂家,都能装在一起。
不用选配,零件有这种规格尺寸和功能上的一致性和替代性,就被认为这些零件具有互换性。
在现代化的大量或成批生产中,要求互相装配的零件或部件都要符合互换性原则。
例如,从一批规格为φ10的油杯(图14-15)中任取一个装入尾架端盖的油杯孔中,都能使油杯顺利装入,并能使它们紧密结合,就两者的顺利结合而言,油杯和端盖都具有互换性。
图14-15 互换性基本概念图例在机器制造业中,遵循互换性的原则,无论在设计、制造和维修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在生产中由于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同一个工人加工同一批零件,也难以要求都准确地制成相同的大小,尺寸之间总是存在着误差,为了保证互换性,就必须控制这种误差。
也就是,在零件图上对某些重要尺寸给予一个允许的变动范围,就能保证加工后的零件具有互换性。
这种允许尺寸的变动范围称为尺寸公差。
二、公差基本概念(GB/T1800.1-1997)1.尺寸公差的有关术语和定义(1)基本尺寸通过它应用上、下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尺寸,如图14-15中的φ75,φ25等。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
(3)极限尺寸一个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如图14-16。
实际尺寸位于其中,也可达到极限尺寸。
孔或轴允许的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如图14-15中,凸台尺寸φ75-0.040/-0.120该尺寸的最大极限尺寸大极限尺寸是φ74.96;最小极限尺寸是φ74.88。
图14-16 轴与孔配合示意图(4)极限偏差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极限偏差包括上偏差和下偏差。
上偏差为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孔用ES表示,轴用es表示)。
下偏差为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孔用EI表示,轴用ei表示)。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
它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
例如,图14-15中凸台的尺寸为φ75-0.040/-0.120其公差为-0.040-(0.120)=0.08。
2.公差带及公差带图(1)零线在极限与配合图解中(图14-16),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以其为基准确定偏差和公差。
(2)公差带在公差带图解中(图14-17),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它是由公差大小和其相对零线的位置如基本偏差来确定。
图14-17 公差带图3.标准公差(IT)标准公差是指在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的任一公差。
标准公差等级代号用符号lT和数字组成,例如:1T7。
当其与代表基本偏差的字母一起组成公差带时,省略1T字母,如h7。
极限与配合在基本尺寸至500 mm内规定了1T01、1T0、1T1至1T18共20级,在基本尺寸500—3150mm内规定了IT1至IT18共18个标准公差等级。
标准公差数值(GB/T1800.3-1998)部分摘录见表14-5。
同一公差等级(例如IT7)对所有基本尺寸的一组公差被认为具有同等精确程度。
表14-5 标准公差带图4.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是指在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
它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如图14-17中孔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
图14-18为基本偏差系列示意图;基本偏差代号:对孔用大写字母A,……,ZC表示;对轴用小写字母a,……,zc表示,各28个。
其中,基本偏差H 代表基准孔;h代表基准轴。
基本尺寸至1000mm的轴、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见附表5-1和附表5-2。
图14-18 基本偏差系列5.尺寸公差表查法介绍根据孔和轴的基本尺寸、基本偏差代号及公差等级,可以从表中查得标准公差及基本偏差数值,从而计算出上、下偏差数值及极限尺寸。
计算公式为:ES=EI+IT或EI=ES-IT;ei=es-IT或es=ei+IT。
【例1】已知某轴φ50f7,查表计算其上、下偏差及极限尺寸。
从表14-5查得:标准公差IT7为0.025,从附表5-1查得上偏差es为-0.025,则下偏差ei=es-IT=-0.050。
依据查得的上、下偏差可计算其极限尺寸如下:最大极限尺寸=50-0.025=49.975最小极限尺寸=50-0.050=49.950【例2】已知某孔φ30K7,查表计算其上、下偏差及极限尺寸。
从表14-5查得:标准公差IT7为0.021,从附表5-2查得上偏差ES=(-2+△)μm,其中△=8μm,所以ES=0.006,则EI=ES-IT=-0.015。
计算其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30+0.006=30.006最小极限尺寸=30-0.015=29.985如果是基准孔的情况,如Φ50H7,因为其下偏差EI为0,根据公式ES=EI+IT,从表14-5中查得IT=25μm,即得ES=0.025。
若是基准轴如Φ50h6,因为其上偏差es为0,由公式ei=es-IT,从表14-5中查得IT=16μm,即得ei=-0.016。
三、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所以配合的前提必须是基本尺寸相同,二者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孔、轴装配后的配合性质。
在机器中,由于零件的作用和工作情况不同,故相结合两零件装配后的松紧程度要求也不一样,如图14-19表示三个滑动轴承,图14-19.a轴直接装入孔座中,要求自由转动且不打晃;图14-19.c所示,衬套装在座孔中要紧固,不得松动;图14-19.b所示,衬套装在座孔中,虽也要紧固,但要求容易装入,且要求比图14-19.c 的配合要松一些。
国家标准根据零件配合的松紧程度的不同要求,配合分为三类:图14-19 配合种类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1.间隙配合间隙是指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正。
间隙配合是指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见图14-20)。
图14-20 轴承座孔与轴间隙配合2.过盈配合过盈是指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之差为负。
过盈配合是指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见图14-21)。
图14-21 轴承座孔与衬套过盈配合3.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见图14-22)。
图14-22 轴承座孔与衬套过渡配合四、配合制(GB/T1800.1-1997)同一极限制的孔和轴组成配合的一种制度。
国家标准对配合制规定了两种形式: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
1.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孔制。
基孔制配合的孔为基准孔,代号为H,国际规定基准孔的下偏差为零(图14-23)。
图14-24表示基孔制的几种配合示意图。
图14-23 基孔制图14-23 基孔制的几种配合示意图2.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轴制。
基轴制配合的轴为基准轴,代号为h,国标规定基准轴的上偏差为零(图14-25)。
图14-26表示基轴制的几种配合示意图。
图14-25 基轴制图14-26 基轴制的几种配合示意图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
如有特殊要求,允许将任一孔、轴公差带组成配合。
五、尺寸公差与配合代号的标注在机械图样中,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标注应遵守国家标准(GB4458.5-84)规定,现摘要叙述。
1.在零件图中的标注在零件图中标注孔、轴的尺寸公差有下列三种形式:(1)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的右边注出公差带代号(图14-27)。
孔、轴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与公差等级代号组成(图14-28)。
图14-27 标注公差带代号图14-28 公差带代号的型式(2)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的右边注出该公差带的极限偏差数值(图14-29.b),上、下偏差的小数点必须对齐,小数点后的位数必须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