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申请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名称:能源与环保领域代码:085274一、专业类别(工程领域)简介工程博士以培养高层次、领军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工程类博士生的科学精神、战略眼光、创造思维及创新能力。
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得能源与环保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并于当年开始招收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本工程博士授权领域面向我国油气领域重大战略和石油石化行业重大工程技术需求,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和办学优势,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一流学科”、优势科学与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开展,由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优秀师资领衔组成高水平的校企联合指导团队,实行校企合作培养。
二、培养目标面向我国油气领域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政治觉悟高,道德修养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本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本工程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备解决复杂工程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并在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的创造性成果,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层次综合性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为培养造就综合性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要求: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服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工程伦理规范。
2.知识结构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油气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相关培养方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油气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相关培养方向发展趋势与前沿,掌握相关人文社科及工程管理知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博士(含直攻博)研究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博士(含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机械工程学科代码:0802一、学位授权点简介本机械工程学位授权点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二级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为青岛市重点学科。
建有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
具有海洋油气装备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学科方向,本学位点已成为我国油气机电装备领域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本学位点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铜奖和优秀奖,入选英国玛丽居里学者和牛顿学者、德国洪堡学者、香江学者等。
二、培养目标面向机械和石油等行业的发展需求,围绕现代机电装备的重要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等开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做出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知识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3.基本能力: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能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具备瞄准机械工程学科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通过参与科学研究项目,能独立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主持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探索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四、培养方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设5个培养方向:海洋油气装备工程、石油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学科名称:会计学学科代码:120201(所属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科代码:1202)一、学位授权点简介中国石油大学会计学科于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
2010年取得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本学位点目前已形成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包括财务会计与审计研究、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等,在石油企业价值管理、资本市场与微观企业的相互影响等领域形成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本学科注重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刻苦的钻研精神,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实务操作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所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受到社会好评,在人才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身心健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刻苦的钻研精神,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系统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拥有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务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对会计学科抱有积极的求知欲望,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研作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恪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
2.知识结构要求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审计、税务等学科前沿知识;熟悉统计分析、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知识;掌握国际交流及专业文献阅读所需的外语知识。
3.基本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及科学研究能力:能熟练查阅、整理与评析文献,理解与掌握研究领域内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系统掌握会计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提炼科学问题并进行一定的理论或应用研究,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代码:0807一、学位授权点简介本学科是由1953年建校之初的石油炼厂机器及设备专业发展而起来的,1956年首届研究生毕业,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本学科国内石油高校中唯一的一级博士点学科。
历经65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化工过程机械、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环保设备工程4个稳定的学科方向,建成了多相流分离理论与技术、流体动密封理论与技术、承压设备安全评价技术、油气过程中的热能技术、微尺度传热理论与技术、环保设备技术等多个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和团队,成为过程装备与能源利用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石油、石化行业有着较高影响力。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人文素养,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较为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较强科研技能,能够从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知识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3.基本能力:掌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具备独立开展创造性学术研究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运用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学科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过程中所遇到的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2012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附件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始建于2006年,经过5年的建设和完善,现已形成以海外留学回国人员为学科带头人、以具有博士学位青年科研骨干(现有人员中年龄小于35岁13人,35-40岁9人)为梯队的高层次科学研究队伍,目前已发展成拥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科研水平及成果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的创新平台。
实验室现有固定科研人员2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12人具有海外学习研究经历,27人具有博士学位。
在短短的5年发展过程中,培养和引进了一些领军人才,实验室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成员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获得者1人、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者1人及美国盖茨基金会国际项目获得者1人。
中心已经形成了生物分子与界面、纳米生物技术、海洋微生物技术、环境生物工程、能源生物工程与技术、发酵工程、生物分离、蛋白质折叠、膜蛋白等特色和优势显明的研究方向。
2006-2010年期间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含重点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5项(含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纵向项目17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企业合作项目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2105万元。
发表研究论文381篇,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252篇,影响因子3.0以上论文40余篇。
在所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1920平方米,拥有大型仪器室、微生物培养室、低温室、暗室、细胞实验室、微生物菌种库、洁净室等一系列功能齐备的实验室,拥有总价值2300万的各类实验仪器200余台套,其中价值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37台,50万元以上的设备10套,100万元以上的设备3套,完全具备开展生物工程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实验条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处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一、招生规模及方式2018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200人(含联合培养、少数民族计划等)。
招生方式分为普通招考、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我校普通招考全部实行申请-考核制。
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各专业预计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录取时根据教育部计划和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报考条件(一)以普通招考方式(申请-考核制)报考博士的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已获硕士学位人员;(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拿到毕业证);持境外学历学位人员须在网上报名前出具教育部学历认证报告;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在职人员在资格审查时已获得硕士学位,否则按同等学力对待。
(3)同等学力考生须在获学士学位后有六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具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同时必须符合报考学院的要求(详见专业目录的备注),且只能报考定向就业。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年龄可适当放宽。
4、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5、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须同时满足所报考学院的报考条件。
(二)硕博连读、直接攻博考生报考条件与实施方法另行通知。
三、报名时间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制):申请人于2017年12月12日至2018年1月12日登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报名系统”,网址为 /login.jsp,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交纳报名费220元,逾期未缴者网报信息无效,按放弃报名处理;报名缴费后,一律不再办理退款手续。
201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拟录取名单公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070900地质学付晓龙张婧杨田孙珂张阳赵仲祥王越郝兵梁钊李军亮王曼王玉萍刘雨晴张振凯081800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白青林朱传华王鑫赵小龙刘晓晶秦磊王伟陈国辉李玉兰陈莉李际公绪飞李军赵爱国崔永福王姣刘军涛黑创董旭吴俊晨李媛媛范婕闫伟超李庆洋刘玉凯曹铮0818Z1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聂志喜匡振中石油工程学院082001油气井工程王宁毛惠王伟吉王方祥袁华玉张建国王伟李木坤耿铁孙雪朱杰然张波王金堂玄令超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李侠清李龙龙史胜龙孟勇郑黎明张纪远王守龙李德祥浮历沛孙红霞金家锋周志斌张琪田雨王飞宋玉龙唐述凯于斌张磊王洋焦红岩朱腾赵建林孙臻王壮壮徐建春严志虎化学工程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杨文静郑志伟陈阿强陈帅甫徐坤山田群宏柴永新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王鹏照张娇玉钱成多刘毓翔王蒙徐振王斌黄海红潘原江胜娟丁勇杰迟海霞王伟建陈金射张晏薛鹏李明林维平胡明明杨彬唐瑞源刘全杰(联合培养)黄小侨(联合培养)吴小中0817Z1环境化工刘安琪王德军机电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吕涛申泱刘忠砚刘红兵郑超魏新芳黄超刘振东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孙冲孙伟松李凡国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刘祥妹刘松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张汉元郝秀杰岳丹松邓立苗闫宏亮于洪国1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080100力学孙博刘铭刚郇筱林张雪松赵欣欣董阿伦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孙宪航路辉082003油气储运工程何兆洋刘翠伟王鹏(联合培养)多依丽(联合培养)闫海鹏崔淦彭文山姚博经济管理学院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张菲菲王爱玲刘慧李浩然邓婷鹤理学院070300化学徐静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陈生辉王攀李桂霞马克思主义学院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郭曰铎车景华王会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呼和吴瑛霞萨如拉邵娜娜2013年博士研究生候补名单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代码:0817一、学位授权点简介本学科于1953年由原清华大学化工系为主组建而成,1983年获批有机化工和应用化学博士点,1988年被国家教委审定为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是“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学科。
建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加工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催化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平台。
本学科重视前沿领域研究和学科交叉,引领油气高效转化与利用等关键技术创新,开展石油替代资源和新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研究领域已拓展到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国际知名的能源化工和现代化工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人文素养、高尚学术品德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和技术管理者。
系统学习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本学科相关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团队合作、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毕业后可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相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及市场销售等工作。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知识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以及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系统工程、化工单元操作设备等专门知识和技术,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知识,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3.基本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富有批判性思维、具备良好的学术交流能力。
能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学科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过程中所遇到的科学问题和工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人姓名
学号
性别
入学年月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申请专业
博士导师
在校期间
奖惩情况
申请理由(含本人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硕士论文进展情况,所取得相关成果及奖励,支撑材料须另附复印件):
申请人(签字)
年月日
硕士导师推荐意见(包括学习情况、科研能力及目前论文进展):
签名:
年月日
接收博士导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考生所在学院意见(中期考核小组):
负责人签名(盖章):年月日 Nhomakorabea接收学院综合考试小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盖章):
年月日
研究生院审核意见:
盖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