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训练:第二单元 课题3 第2课时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分解反应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产生氧气很少, 实验(2)中木条复燃,因为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过氧化氢的分解加速。
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实验】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 木条插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B. 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 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C ) A. 二氧化锰 B. 高锰酸钾 C. 空气 D.过氧化氢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 D.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
①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 ②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不断产生氧气。 ③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A
B
三、分解反应
以下两个制取氧气的反应有 什么共同点?
H2O2 MnO2 H2O + O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 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A
B + C + ···
现象
分析
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
【得出结论】 二氧化锰只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又叫触媒)。 (2)特点:一变 二不变 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某反应的催化剂的依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 氧气的工业制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 氧气的工业制法
人教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 氧气的工业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氧气
2.氧气的工业制法 (1)方法:工业上常采用___分__离__液__态__空__气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 (2)原理: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_沸__点_不同, 这然资源,可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 其流程如下: 请据图回答:
(1)工业制氧气属于_物__理__变__化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氮气的沸点为-196 ℃,氧气的沸点为-183 ℃, 在蒸发的过程中_氮__气_(填“氮气”或“氧气”)先被蒸发出来。 (3)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__混__合__物__(填“纯净物”或“混合 物”)。
(3)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氧__气__不__易__溶__于__水___。某同学用排水法收
集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你认为可能的 原因是______导__管__口__刚__有__气__泡__就__开__始__收__集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 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将_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放__在__集__气__瓶_。口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一定不需要全部使用的一组仪器 是( A)
A.水槽、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2.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E的名称是_烧__杯_。 (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 需从上述仪器中选择__A__C_D__F____(填字母)。
(1)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②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③加热高锰酸钾。其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 低碳”理念的制备方法是__①__(填序号),应选用__B__(填字母,下同)作气体发 生装置,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E_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 练习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催化剂01 知识管理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1)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二氧化锰__水+氧气__;(2)加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__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__; (3)加热氯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__氯化钾+氧气__。

2.催化剂概 念:在化学反应里能__改变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质量__和__化学性质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注 意: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

如塑料抗老化剂则是减慢老化速率的催化剂。

3.分解反应定 义:由__一种反应物__生成__两种或两种以上__其他物质的反应。

(AB→A +B) 02 基础题考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1.实验室制取氧气,不选用的药品是(D) A .高锰酸钾 B .过氧化氢 C .氯酸钾 D .空气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C) A .都需要加热 B .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 .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 .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3.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图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__;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 处,若观察到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2)若将图中的高锰酸钾换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氯化钾+氧气__。

考点2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4.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B) A .不放出氧气 B .放出氧气速率慢C .放出氧气总量减少D .放出氧气速率不变 5.(天津中考)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6.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可以分解产生氧气,A 试管中盛有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原因是__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很慢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
B + C+……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化学
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定义 形式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
的物质生成另一种 种或两种以上其他
物质的反应
物质的反应
A+B→C(多变一) A→B+C(一变多)
参加反应的 物质种类
两种或两种以上
化学
【例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C)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
练习: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物 质。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
步骤3: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 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 的现象。
带有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过氧化氢溶液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化学
现象 木条复燃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氧 结论 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化学
【思考1】在第2个实验中,是不是过氧化氢 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氧气呢?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氧气+?
【思考2】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化 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化学

课题3 制取氧气 课时2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催化剂 (2)

课题3 制取氧气  课时2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催化剂 (2)
【解析】 (1)标号仪器①是分液漏斗,②是试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 型,故可选发生装置 C 或 B;装置 B 中的分液漏斗可逐滴滴加液体,需要制取 气体时打开活塞,不需要时关闭活塞,从而达到节约药品和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水。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利用装置 F 收集。
【解析】 (1)步骤②将注射器B中的2 mL H2O2溶液全部注入容器前, 用注射器A先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这是为了调整密闭容器内的压强, 使得测定结果更准确。
(2)由图乙中的两个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加入过氧化氢酶的容器 内压强更大,也就是生成了更多的氧气,这一现象说明了过氧化氢酶对过
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课题3 第2课时 用过氧化氢制取氢气 催化剂
5.[2018·温州]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 气。为比较两者的催化能力,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 1.5 毫克过氧化氢酶和 8 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
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 A 从容器中抽出 2 毫升气体,用注射器 B 将 2 毫升 H2O2 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课题3 第2课时 用过氧化氢制取氢气 催化剂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分__液__漏__斗__;②___试__管____。 A.
B.
C.
D.
E. F.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氧气、催化剂--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氧气、催化剂--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没有催化剂,反应也可进行
④ 只有二氧化锰才能作催化剂
催化剂的种类有很多
催化剂·易错点拨
⑤ 催化剂是反应物
催化剂不是反应物,是反应条件
⑥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洗衣液中的酵素是 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酶 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 反应,使衣物在洗涤过 程中更加彻底地清洁
二不变: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产物的量!
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催化作用。 硫酸铜、氧化铁粉末、红砖粉末等物质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催化剂·易错点拨
①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有的催化剂也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② 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③ 没有催化剂,反应就不能进行
探究二氧化锰的作用 带火星的木条
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 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 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发生时 ,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二氧化锰
现象:每次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时,
重新加入过 氧化氢溶液
都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实验(三)
分析:在多次重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实 验现象均一致,说明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 二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不同装置的优点
操作简单
便于随时添 加液体试剂
便于控制反 应速率
长颈漏斗下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 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便于控制反 应速率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练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一、选择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⑦③②⑤④⑥B.⑦②③①④⑤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2.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种类不可能是()A.5种B.4种C.3种D.2种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4.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相关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有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5.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6.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常常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能使生成氧气的总量增加B.不加二氧化锰,氯酸钾不能产生氧气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7.将混有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剩余物不可能有()A.3种B.4种C.5种D.6种8.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9.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O2的过程中,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A.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O2的发生装置B.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的收集装置C.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10.实验室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A.过氧化氢的质量B.氧气的质量C.水的质量D.液体的总质量11.质量相同、浓度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另一份微热,当没有气泡产生时,停止加热。

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课件)_1

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课件)_1

二氧化锰
重新加入过 氧化氢溶液
化氢产生的,二氧化锰只 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02 催化剂
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 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02 催化剂
闵恩泽院士 (1924-2016)
02 巩固练习
2.小明在实验课上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 其结果是( B ) A.反应不能发生 B.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少 D.收集的氧气纯度低
03分解反应
03 分解反应
思考与讨论:分析下列两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 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一种 反应物
知识归纳
加热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反应条件? 作用是什么呢?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反应原理不同 实验装置不同 操作步骤不同
02催化剂
02 催化剂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02 催化剂
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实验1:
资料:过氧化氢在
过氧化氢溶液
01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有效成分:过氧化氢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过氧化氢溶液
黑色固体
01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发生装置 反应物状态
液体
反应条件 不加热、 固体二氧化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分解反应
1.下列关于产生氧气的方法或途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C .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可制得氧气
D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2.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
①使用二氧化锰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 ②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③都通过分解含氧物质来达到目的 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 .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C .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4.“神舟十一号”太空舱利用铁酸镍(NiFe 2O 4)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NiFe 2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 2O 4在该过程中是( )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催化剂
D .消毒剂
5.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碳酸钙――→高温
氧化钙+二氧化碳 B .木炭+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 C .甲烷+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 D .氯酸钾――→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6.在进行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的过程中,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
B .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
C .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 .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7. 1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氧气,实验室欲利用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
8.下表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1)通过实验______和实验__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通过实验③和实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用一定量的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在不影响产生氧气质量的前提下,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资料显示,将新制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到80 ℃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向相同质量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率快,所需时间短。

(1)小晨按图中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

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相同质量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图丁中虚线表示加热分解5%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加入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假定两种方法中过氧化氢均完全分解)。

10.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为了比较两者的催化能力,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1.5 mg过氧化氢酶和8 mL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胶塞。

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 mL气体,用注射器B将2 mL过氧化氢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③分别用3.1 mg、5.6 mg过氧化氢酶及1.5 mg、5.6 mg、10.7 mg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乙。

(1)步骤②将注射器B中的2 mL过氧化氢溶液全部注入容器前,用注射器A先从容器中抽出2 mL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分析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一结论,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

小明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突然变慢。

请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2.A3.D4.C5.C6.C7.D
8.(1)①②温度(2)加水稀释(合理即可)
9.(1)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氧气的量较少(合理即可)
(2)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3)如图所示
10.(1)使加入反应物后锥形瓶内的初始气压与原有气压相同
(2)相等时间内,与二氧化锰质量相同的过氧化氢酶能使瓶内气压达到更大值(合理即可)
(3)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反应速率过快,温度过高,会降低酶的活性,使催化效果减弱,反应速率突然变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