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摄影测量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摄影测量学是研究什么学科?A. 摄影技术B. 测量技术C. 摄影与测量技术D. 地理信息技术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摄影测量的基本设备?A. 照相机B. 测量仪C. 计算机D. 打印机答案:D3. 摄影测量中,影像的几何纠正是为了消除什么误差?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D. 人为误差答案:A4. 立体观测仪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测量距离B. 测量角度C. 测量高度D. 测量面积答案:B5. 摄影测量中,影像的分辨率是指什么?A. 影像的清晰度B. 影像的像素数量C. 影像的尺寸大小D. 影像的存储容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摄影测量中,____是指影像上某点与地面上相应点之间的连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答案:倾角2. 摄影测量中,____是指影像上某点与地面上相应点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答案:俯角3. 摄影测量中,____是指影像上某点与地面上相应点之间的连线与影像平面之间的夹角。
答案:像点角4. 摄影测量中,____是指影像上某点与地面上相应点之间的连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答案:高差5. 摄影测量中,____是指影像上某点与地面上相应点之间的连线与影像平面之间的距离。
答案:像距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区别。
答案:摄影测量主要依赖于摄影技术获取地面信息,而遥感技术则通过传感器接收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号来获取信息。
2. 描述一下摄影测量中控制点的作用。
答案:控制点在摄影测量中用于确定影像的几何位置和姿态,通过控制点可以进行影像的几何纠正,从而提高测量的精度。
3. 阐述摄影测量中影像的立体观测原理。
答案:立体观测是通过两个或多个不同位置的影像,利用视差原理来获取地面的立体信息,从而实现对地面物体的三维测量。
4. 说明摄影测量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答案:摄影测量在城市规划中可以提供精确的地形数据,帮助规划者进行土地利用分析、城市设计和基础设施规划等。
摄影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全)

摄影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全)一、名词解释1、解析相对定向:根据同名光线对对相交这一立体相对内在的几何关系,通过量测的像点坐标,用解析计算方法解求相对定向元素,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确定模型点的三维坐标。
2、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将基于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动态GPS 定位技术获取的摄影中心曝光时刻的三维坐标作为带权观测值,引入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整体求解影像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3、主合点:地面上一组平行于摄影方向线的光束在像片上的构像4、核线:立体像对中,同名光线与摄影基线所组成核面与左右像片的交线。
5、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
6、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7、影像匹配:利用互相关函数,评价两块影像的相似性以确定同名点8、影像的内方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
9、影像的外方元素:描述像片在物方坐标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10、景深: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11、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地面坐标的方法,称为空间前方交会。
12、空间后方交会: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条件方程或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
13、摄影基线:相邻两摄站点之间的连线。
14、像主点:像片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
15、立体像对:相邻摄站获取的具有一定重叠度的两张影像。
16、数字影像重采样:当欲知不位于采样点上的像素值时,需进行灰度重采样。
17、核面:过摄影基线与物方任意一点组成的平面。
18、中心投影:所有投影光线均经过同一个投影中心。
19、单模型绝对定向:相对定向所构建的立体模型经平移、缩放、旋转后纳入到地面坐标系中的过程相对定向:根据立体像对内在的几何关系恢复两张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使同名光线对对相交,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
即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两像片的相对位置。
摄影测量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像主点: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
2、内方位元素: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摄影中心到像片的垂距f,像主点在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
和y。
.3、同名像片:地面上的任一点A在左右像片上的构象a1,a2,称为同名像点。
4、核面5、核线6、7、(不确定)像点在像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称为像空间坐标。
二、1、单片空间后方交会的目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求解条件?①单片空间后方交会的目的:求解像片的外方位元素,,,ψ, ω,κ.②条件:至少三个地面控制点坐标,与影像上相对应的三个像点的影像坐标。
2、相对定向求解的基础方程式什么?其最低的求解条件是什么?①基础方程式:(可有可无)共面方程:B•()=0注意:与为一对同名射线,其矢量用和表示,B表示摄影基线矢量。
②最低的求解条件是量测五对同名像点。
3、绝对定向的误差方程式的列立及其求解条件?绝对定向误差方程式:_=式中,4x,y为像点的框标坐标;x. y. f为影像的内方位元素;Xs,Ys,Zs为摄站点的物方空间坐标;,,为物方点的物方空间坐标;ai,bi,ci为三个外方位角元素组成的九个方向余弦。
2、简述框幅式航空影像数字微分纠正的基本步骤。
由于正解法有很大的缺陷,所以数字纠正一般采用反解法。
基本步骤:(1)计算地面点的坐标;(2)计算像点坐标;(3)灰度内插;(4)灰度赋值;3、绝对定向的三维空间相似变换关系式并解释式中的各参数的含义,阐述VirtuoZo软件环境下绝对定向的基本步骤。
①绝对定向关系式式中,λ为模型比例尺的缩放系数;ai,bi,ci(I=1,2,3)是坐标系的三个旋转角,φ、Ω、κ组成的方向余弦;、、为坐标原点是平移。
②软件环境下的绝对定向的基本步骤:量测控制点——>计算绝对定向元素——>检查与调整。
(不确定)4数字摄影测量地形图生产的基本流程。
地图设计——>地图数据收集——>地图数据输入——>地图投影变换、匹配——>地图数据编辑——>地图符号、注记的配制——>打印机喷绘地图——>激光照排机数据处理——>输出四色胶片——>制版、印刷——>成品地图5、影像匹配的基本原理。
2013摄影测量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

分
四、问答题(满分40分)
1.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各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和坐标轴是如何选择的?(10分)
答: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有: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摄影测量坐标系和物空间坐标系。
像平面坐标系:原点为像主点,对于航空影像,两对机械框标的连线为x轴和y轴,其中与航线方向一致的框标连线为x轴。
3.什么是共面条件方程?利用它可以解决摄影测量中的哪些问题?
答:在一个立体模型当中,针对同一个模型点,在左右两幅影像上各有一个成像点,称为同名像点,这一对摄影光线称为同名光线,该模型点(也可以是地面上的物点)的一对同名光线与摄影基线共面,从而得到的方程,称为共面条件方程,利用它可以进行摄影测量中的相对定向(连续像对相对定向和单独像对的相对定向),可以确定同名核线、实现核线的重排列和核线相关,核线相关就是沿核线寻找同名像点。利用核线相关的概念就能将沿X,Y方向搜索同名像点的二维相关问题转化为沿同名核线搜索同名像点的一维相关问题,从而大大减少计算工作量。
湘潭大学2013年上学专业2010级测绘工程专业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院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阅卷
教师
得
分
………………………………………………………………………………………………………………
得
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像空间坐标系:原点为摄影中心S,像空间坐标系的x轴和y轴,分别与像平面坐标系的x轴和y轴平行,每个像点的z坐标都等于So的长,但符号为负。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原点为摄影中心S,以铅垂方向为Z轴,航线方向为X轴,按右手坐标系的方法确定Y轴。
(完整版)摄影测量作业部分答案

1.什么是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物体进行摄影,测量和解译所获得的影像,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一门科学。
三个阶段:模拟、解析、数字摄影测量。
2.根据成图的需要,规定了摄影比例尺后,如何选择航空摄影机与航摄高度?答:采用特宽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小,采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大。
(航高的大小将决定飞机实际升限和最小安全高度的限制,另外,测图的高程测定精度与航高有关(高程中误差与航高成正比))大比例尺单像测图,应选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小比例尺立体测图应选用特宽角航摄机。
3.什么是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各有何作用?答:内方位元素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及像主点o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00,y x,用其来恢复摄影光束。
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一张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有三个是直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问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表达像片面的空间姿态。
4.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各有何作用?答: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两大类。
一类是用于描述像点的位置,称为像方空间坐标系;另——类是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称为物方空间坐标系。
(1)像方空间坐标系①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xy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
②像空间坐标系为了便于进行空间坐标的变换,需要建立起描述像点在像空间位置的坐标系,即像空间坐标系。
以摄影中心S为坐标原点,xy,轴与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行,z轴与主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s-xyz③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点的像空间坐标可直接以像平面坐标求得,但这种坐标的待点是每张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这给计算带来困难。
为此,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统一的坐标系.称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用s-XYZ表示。
摄影测量学基础试题1

一、名词解释1摄影测量学 2航向重叠3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4相对航高5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6外方位元素7核面 8绝对定向元素二、问答题1.写出中心投影的共线方程式并说明式中各参数的含义。
2.指出采用“后方交会+前方交会”和“相对定向+绝对定向”两种方法计算地面点坐标的基本步骤。
3.简述利用光束法(一步定向法)求解物点坐标的基本思想。
4.简述解析绝对定向的基本过程。
5.简述相对定向的基本过程。
6.试述航带网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步骤。
二、填空1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将_________转换为__________。
2人眼产生天然立体视觉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的存在。
3相对定向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1两种常用的相对定向元素系统的特点及相对定向元素。
2倾斜位移的特性。
3单航带法相对定向后,为何要进行比例尺归化?怎样进行?4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基本思想。
5何谓正形变换?有何特点?四、论述题1空间后方交会的计算步骤。
2有三条航线,每条航线六张像片组成一个区域,采用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1)写出整体平差的误差方程式的一般式。
(2)将像片进行合理编号,并计算带宽,内存容量。
(3)请画出改化法方程系数阵结构简图。
参考答案:一、1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想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影的对象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供测图用的航测相片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的重叠。
3知道像片的内方位元素,以及三个地面点坐标和量测出的相应像点的坐标,就可以根据共线方程求出六个外方位元素的方法。
4摄影瞬间航摄飞机相对于某一索取基准面的高度。
5将中心投影转换成正射投影时,经过投影变换来消除相片倾斜所引起的像点位移,使它相当于水平相片的构象,并符合所规定的比例尺的变换过程。
6是将建立的投影光束,单元模型或航带模型以及区域模型的数字模型,根据少数地面控制点,按最小二乘法原理进行平差计算,并求加密点地面坐标的方法。
精选-2013摄影测量学试卷A卷参考答案

⑴像点坐标的量测和系统误差改正;
⑵像对的相对定向;
⑶模型连接及航带网的构成;
⑷航带模型的绝对定向;
⑸航带模型的非线性改正。
3.什么是数字影像?其频域表达有什么作用?(10分)
答:数字影像是一个灰度矩阵,其每一个元素是一个灰度值,对应着光学影像或实体的一个微小区域,称为像元素或像元或像素。各像元素的灰度值代表其影像经采样与量化了的“灰度级”。通过傅立叶变换,把影像的表达由“空间域”变换到“频率域”中。在空间域内系表达像点不同位置的灰度值,而在频率域内则表达在不同频率中(像片上每毫米的线对数,即周期数)的振幅谱(傅立叶谱)。频率域的表达对数字影像处理是很重要的。因为变换后矩阵中元素的数目与原像中相同,但其中许多是零值或数值很小。这就意味着通过变换,数据可以被压缩,使其能更有效地存储和传递;其次是影像分辩力的分析以及影像处理过程,如滤波、卷积以及在有些情况下的相关运算,在频域内可以更为有利地进行。其中所利用的一条重要关系,就是在空间域内的一个卷积相当于在频率域内其卷积函数的相乘,反之亦然。
物空间坐标系:所摄影物体所在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测绘中所用的是地面测量坐标系(大地坐标系),为左手坐标系。
2.试述航带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及其主要工作流程。(10分)
答:航带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研究的对象是一条航带的模型,即首先要把许多立体橡对所构成的单个模型连接成航带模型,然后把一个航带模型视为一个单元模型进行解析处理。由于在单个模型连成航带模型的过程中,各单个模型中的偶然误差和残余的系统误差将传递到下一个模型中去,这些误差传递累积的结果会使航带模型产生扭曲变形,所以航带模型经绝对定向以后还需作模型的非线性改正,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这便是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
2013学年期末考试摄影测量学 试卷

机密★启用前2013学年期末考试摄影测量学 试卷(课程代码 2012010)本试卷共2,满分100分本试卷全部为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 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B )。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C.高差 D.差距2.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 B )来表示的。
A.地理坐标; 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 D.假定坐标 3. 测量工作中野外观测中的基准面是( B )。
A .水平面B .水准面C .旋转椭球面D .圆球面 4.测量学是研究如何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将设计图上的工程构造物放样到实地的科学。
其任务包括两个部分:测绘和( D ) A .测定 B .测量 C .测边 D .放样5.测量学按其研究的范围和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 D )摄影测量学、制图学。
A .一般测量学B .坐标测量学C .高程测量学D .工程测量学 6. 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A ) A .水准面 B .水平面 C .铅垂面 D .圆曲面 7. 测量工作中,内业计算所采用的基准面是( B )。
A .水平面B .水准面C .旋转椭球面D .竖直面 8. 测量上所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x 轴正向指向( D )。
A .东方向 B .南方向 C .西方向 D .北方向9.在半径为10Km 的圆面积之内进行测量时,不能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的是:( C )A .距离测量B .角度测量C .高程测量D .以上答案都不对10.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工作次序上( D )。
A .先规划后实施B .先细部再展开C .先碎部后控制D .先控制后碎部11. 测量的三要素是距离、( B )和高差。
A .坐标B .角度C .方向D .气温 12. 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C )A .1956年黄海高程B .1965年黄海高程C .1985年黄海高程D .1995年黄海高程13. 目前我国采用的全国统一坐标系是( D )A .1954年北京坐标系B .1980年北京坐标系C .1954年国家大地坐标系D .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4.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A )A .铅垂线B .水平线C .切线D .离心力方向线 15.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人造立体视觉——当左右眼各看一张相应像片时(左眼看左片,右限看右片),就可感觉到与实物一样的地面景物存在,在眼中产生生理视差,能分辨出物体的远近。这种观察立体像对得到地面景物立体影像的立体感觉称为人造立体视觉。
得
分
二、填空题(请将适当的词语填入划线处。每空1分,满分10分)
1、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2、外方位元素——确定影像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影像的外方位元素,一般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包括6个参数,其中3个是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S相对于物方空间坐标系的位置XS,YS,ZS;另外3个是角元素,用于描述影像面在摄影瞬间的空中姿态。
得
分
四、问答题(满分40分)
1.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各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和坐标轴是如何选择的?(10分)
答: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有: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摄影测量坐标系和物空间坐标系。
像平面坐标系:原点为像主点,对于航空影像,两对机械框标的连线为x轴和y轴,其中与航线方向一致的框标连线为x轴。
3.什么是共面条件方程?利用它可以解决摄影测量中的哪些问题?
答:在一个立体模型当中,针对同一个模型点,在左右两幅影像上各有一个成像点,称为同名像点,这一对摄影光线称为同名光线,该模型点(也可以是地面上的物点)的一对同名光线与摄影基线共面,从而得到的方程,称为共面条件方程,利用它可以进行摄影测量中的相对定向(连续像对相对定向和单独像对的相对定向),可以确定同名核线、实现核线的重排列和核线相关,核线相关就是沿核线寻找同名像点。利用核线相关的概念就能将沿X,Y方向搜索同名像点的二维相关问题转化为沿同名核线搜索同名像点的一维相关问题,从而大大减少计算工作量。
3、像底点——过摄影中心作垂线与像片平面的交点称为像底点。
4、共线方程——S为摄影中心,其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S,YS,ZS);A为任一物方点,其物方空间坐标为(XA,YA,ZA);a为A在影像上的构像,相应的像空间坐标和像空间辅助坐标分别为(x,y,-f)和(X,Y,Z),因为摄影时S,A,a三点位于一条直线上,那么像点的像空间辅助坐标与物方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式为:
1.摄影测量可分为: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
2.当代摄影测量遇到若干典型问题如下:
辐射信息计算机数字化处理、数据量与信息量大、高速度与高精度、影像匹配与量测自动化、
影像解译。
3.将影像架坐标变换为以影像上像主点为原点的像坐标系中的坐标,这种变换称为影像内定向。
得
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满分30分)
湘潭大学2013年上学期
2010级《摄影测量学》课程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A卷)适用年级专业2010级测绘工程专业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院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阅卷
教师
得
分
………………………………………………………………………………………………………………
得
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2.在空间相似变换中,何谓坐标重心化,进行坐标重心化有何意义?
答:坐标重心化,就是将所有控制点的重心坐标求出来,然后将坐标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的原点平移到重心点上,建立新的重心坐标系,然后将所有控制点的坐标平移到重心坐标系上来。进行坐标重心化可以减少模型点坐标计算过程中的有效位数,以保证计算的精度;还可以使法方程式的系数简化,个别项的数值变成零,部分未知数可以分开求解,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的主要工作流程为:
⑴像点坐标的量测和系统误差改正;
⑵像对的相对定向;
⑶模型连接及航带网的构成;
⑷航带模型的绝对定向;
⑸航带模型的非线性改正。分)
答:数字影像是一个灰度矩阵,其每一个元素是一个灰度值,对应着光学影像或实体的一个微小区域,称为像元素或像元或像素。各像元素的灰度值代表其影像经采样与量化了的“灰度级”。通过傅立叶变换,把影像的表达由“空间域”变换到“频率域”中。在空间域内系表达像点不同位置的灰度值,而在频率域内则表达在不同频率中(像片上每毫米的线对数,即周期数)的振幅谱(傅立叶谱)。频率域的表达对数字影像处理是很重要的。因为变换后矩阵中元素的数目与原像中相同,但其中许多是零值或数值很小。这就意味着通过变换,数据可以被压缩,使其能更有效地存储和传递;其次是影像分辩力的分析以及影像处理过程,如滤波、卷积以及在有些情况下的相关运算,在频域内可以更为有利地进行。其中所利用的一条重要关系,就是在空间域内的一个卷积相当于在频率域内其卷积函数的相乘,反之亦然。
物空间坐标系:所摄影物体所在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测绘中所用的是地面测量坐标系(大地坐标系),为左手坐标系。
2.试述航带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及其主要工作流程。(10分)
答:航带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研究的对象是一条航带的模型,即首先要把许多立体橡对所构成的单个模型连接成航带模型,然后把一个航带模型视为一个单元模型进行解析处理。由于在单个模型连成航带模型的过程中,各单个模型中的偶然误差和残余的系统误差将传递到下一个模型中去,这些误差传递累积的结果会使航带模型产生扭曲变形,所以航带模型经绝对定向以后还需作模型的非线性改正,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这便是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
1.什么是像片重叠?为什么要求相邻像片之间以及航线之间的像片对要有一定的重叠?
答:为了满足测图的需要,在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像片应有一定范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相邻航线也应有足够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像片对要有一定的航向重叠和旁向重叠,一是为了让相邻两像片形成立体像对以便进行影像量测,二是为了提高航测成图的精度。
像空间坐标系:原点为摄影中心S,像空间坐标系的x轴和y轴,分别与像平面坐标系的x轴和y轴平行,每个像点的z坐标都等于So的长,但符号为负。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原点为摄影中心S,以铅垂方向为Z轴,航线方向为X轴,按右手坐标系的方法确定Y轴。
摄影测量坐标系:以地面某点为坐标原点,其坐标轴与像这僮辅助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