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张明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机器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机器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机器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器制造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械加工的常见工艺及其特点;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能够阅读并绘制简单的机械图纸;3. 引导学生了解机器制造过程中所用材料的性质及选用原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制图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机械加工工艺的能力,能够针对简单零件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参与简单的机器制造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器制造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小组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操作规程。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机器制造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和加工工艺分析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能够根据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机器制造基本概念- 介绍机器制造的定义、发展历程及我国机器制造业的现状;- 分析机器制造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机械加工等。

2. 机械制图- 深入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的组成、视图表示方法、尺寸标注等;- 引导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制图,提高制图效率。

3. 机械加工工艺- 介绍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如车削、铣削、磨削、钻孔等;- 分析各种加工方法的适用范围、加工特点及选用原则;-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机械加工工艺,并能针对简单零件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制定,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将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与教材章节相对应。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教材第一章:机器制造基本概念- 教材第二章:机械制图- 教材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用于讲解机器制造基本概念、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及机械加工工艺等理论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课程编号: T1080200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英文名称: Fundamentals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总学时: 56 讲课学时: 48 实验学时: 8学分: 3.5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授课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 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开课时间: 第6学期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 张士昌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2. 韩荣第.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2.3. 王启平.机械制造工艺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4.4. 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05. 冯之敬.机械制造工程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6. 哈工大等.机床夹具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 张福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08.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59.李旦.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哈工大出版社.1999.10 (一)课堂教学1. 内容体系本课程主要讲授从毛坯到零件的整个机械加工过程中, 组成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机床、刀具、夹具及工件方面的术语、定义及相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 以外圆车削为例讲授工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形、力、热与温度及刀具磨损等一系列物理现象的原理、影响因素和规律, 从而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表面质量的基本途径(改善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 使用性能好的切削液, 选择合理切削用量, 制定合理的刀具使用寿命及选择刀具的合理几何参数)。

为了适应课程设计和未来工作的需要, 还要介绍钻削、铣削和磨削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定位的基本概念、六点定位原理、典型定位元件及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尊敬的教授:经过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与研究,我在这里向您提交我个人的课程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同与指导。

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机械制造领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理论课程:包括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2. 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操作,教学生如何使用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与制造;同时,教学生使用相关的软件,进行机械制造的仿真与建模。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课程: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与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与工艺流程;2. 实践课程: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加深学生对机械制造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教学评估:1. 理论课程:通过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对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 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操作及结果分析,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水平。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主要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参考书目:《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技术》。

六、课程设计计划:1. 第一周:简要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与工艺流程;2. 第二周至第十周:依次介绍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包括零件加工、装配、检测等;3. 第十一周至第十三周:进行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与制造;4.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机械制造的仿真与建模。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与工艺流程,能够使用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进行实践操作,同时具备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仿真与建模的能力。

八、结语:以上是我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简要方案,我将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与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素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新)
15
2、确定生产类型 根据零件的生产纲领确定其生产类型,它是机械加
工工艺过程(或规程)设计必须具备的原始资料之一。各种 生产类型有各自的工艺特点,这就决定了被加工零件各工序 所需的专门化和自动化程度。
3、计算生产节拍 在成批和大量生产中,一般都采用流水生产,它的主
要特点是:每一工序在固定工作地点进行;按工序先后顺序排 列工作地点;有生产节拍(节奏),即要求各工序的工作时间 同期化(工序时间都与生产所规定的节奏相等或成整数倍)。
6
4)课程设计所需参考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热加工工艺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习题》 《切削用量手册》
7
6)成绩评定
工作态度; 图面质量; 设计说明书质量。
8
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内容
27
(3)量具选择 在小批量生产中尽量选用标准的通用量具;在成批大
量生产中,一般应根据所检验尺寸设计专用量具和各种专门检 验夹具。在选择量具时,除应考虑零件的生产类型外,还应考 虑被测零件的精度要求,考虑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的经济指标。
(4)夹具的选择和设计 在小批量生产中尽量采用通用夹具;当被加工件的表
7、 培养同学们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
4
2)设计任务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份、机械加 工工序卡1套;
夹具装配图1张、零件图2张; 设计说明书1份(30页左右)。
5
3)设计的步骤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分析、研究零件图,进行工艺审查; 选择毛坯制造方式,画毛坯图; 拟订工艺路线;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计算切削用量,并估算工时定额;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计划书【用心整理精品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计划书【用心整理精品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计划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加工装备等基本知识。

通过给定设计题目,初步掌握分析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和设计刀具的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1.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

设计可转位机夹车刀刀具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一)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三)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

选择加工方案,制订工艺路线2.选择定位基准。

3.选择各工序所用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等)4.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和公差5。

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四)填写工艺文件1。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一套)(五)专用机夹刀具设计设计专用可转位机夹车刀刀具,画出专用可转位机夹刀具装配图及刀杆零件图。

1.选用硬质合金刀片材料牌号2.选用硬质可转位合金刀片规格、标准和代号3。

选择可转位机夹车刀刀具几何角度4。

选择可转位机夹车刀断屑方法及断屑槽参数5.选择可转位机夹车刀刀片的夹紧机构6。

选择可转位机夹车刀杆体刀槽几何参数7。

确定可转位机夹车刀的型式和尺寸(六)编写设计说明书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一)通过本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锻炼:1.能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基本理论和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刀具设计的训练,以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了解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具备基本的机械加工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能;2.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3.机械加工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4.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材料;5.机械加工中的常见错误及其纠正方法;6.机械加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7.机械加工中的环保意识。

二、课程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能;2.了解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3.熟悉机械加工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4.了解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材料;5.掌握机械加工中的常见错误及其纠正方法;6.掌握机械加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7.培养机械加工的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1 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能1.机械切削原理;2.机床主要部件及其作用;3.刀具和夹具的选择和使用;4.测量和检验技能。

2.2 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1.零件图纸的认识和解读;2.工艺规程的编制;3.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

2.3 机械加工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1.主要机床的结构和使用;2.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2.4 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材料1.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和选用;2.常用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和选用。

2.5 机械加工中的常见错误及其纠正方法1.机床零件的磨损和故障的判断和排除;2.刀具损伤和磨损的判断和更换;3.加工误差的判断和调整。

2.6 机械加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班组管理和人员安全教育;2.机床和设备的安全操作;3.环境安全保护。

2.7 机械加工中的环保意识1.加强机械加工中的环境保护意识;2.学习节能减排技术。

3. 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2.实验操作;3.课堂互动;4.实践练习。

4. 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成绩评价和学生反馈评价。

成绩评价将以考试和平时成绩为主要依据,学生反馈评价将以问卷调查和意见反馈为主要依据,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
图; 6.撰写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注意点
1、毛坯图的绘制
用双点划线画出简化了的零件图; 粗实线绘出毛坯形状; 对于图上无法或不便表示的条件,应以技
术要求的形式写明。
2、工艺路线的拟订
先面后孔 ---先加工面后加工孔
先粗后精 ----先粗加工后精加工,粗精分开,提高质量
先主后次 -----先主要表面加工,后次要表面加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6:38:0606:38:0606:3810/24/2020 6:38:06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406:38:0606:38Oc t-2024-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6:38:0606:38:0606:38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五、工艺规程设计过程
零件图分析 确定毛坯 确定加工工序 确定工艺装备 确定切削用量
六、夹具设计过程
夹具设计要求 设计的一般步骤 夹具零件尺寸及其配合示例 零件图的绘制 夹具设计示例
1、夹具设计要求
l)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3)操作方便,工作安全,能减轻劳动强度 4)便于排屑 5)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2)比例尽量取1:1; (3)用双点划线画工件图; (4)依次画定位元件、对刀元件、夹紧元件、其他元件、
夹具体; (5)标上尺寸、技术要求
3、夹具零件尺寸及其配合
外形轮廓尺寸 配合尺寸 (1)定位元件与工件的配合
H6/g5,H6/f5,H7/g6,H7/f7 (2)导套与刀具的配合
G6/h5,F7/h5,G7/H6,F8/h6 (3)不采用紧固件的固定连接

三峡大学张明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专业课程设计

三峡大学张明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专业课程设计

三峡大学张明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专业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铣夹具工艺分析及夹具设>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成绩:2017年 12 月 13 日目录一、概述 (1)二、课程设计目的 (1)三、课程设计内容 (1)四、零件分析 (1)4.1零件工艺分析 (1)4.2零件加工工艺所遵循的原则 (2)4.3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的确定 (3)五、工艺规程设计 (3)5.1热处理工序安排 (3)5.2制定工艺路线 (3)5.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六、夹具的设计 (6)6.1夹具的发展状况 (6)6.2加工零件的夹具选择 (7)6.3定位误差分析 (9)七、加工过程卡与工序卡 (10)八、工艺卡片 (15)九、设计总结 (16)十、参考文献 (16)一、概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艺装备为内容进行的设计。

即以所选择的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中小型机械零件为对象,编制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对其中某一工序进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铣夹具工艺分析及夹具设>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成绩:2017年12 月13 日目录一、概述 (1)二、课程设计目的 (1)三、课程设计容 (1)四、零件分析 (1)4.1零件工艺分析 (1)4.2零件加工工艺所遵循的原则 (2)4.3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的确定 (3)五、工艺规程设计 (3)5.1热处理工序安排 (3)5.2制定工艺路线 (3)5.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六、夹具的设计 (6)6.1夹具的发展状况 (6)6.2加工零件的夹具选择 (7)6.3定位误差分析 (9)七、加工过程卡与工序卡 (10)八、工艺卡片 (15)九、设计总结 (16)十、参考文献 (16)一、概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艺装备为容进行的设计。

即以所选择的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中小型机械零件为对象,编制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对其中某一工序进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应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图表及数据库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三、课程设计容零件设计图:四、零件分析4,1零件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选为45钢。

因为该材料是优质碳素钢,属于中碳钢,综合力学性能好,是机械行业最常用的钢号之一,适用于承受较大扭矩,要求耐磨的零件。

根据工件图可知本设计为钻侧面为φ15的孔,孔为简单孔,要求不高,只须满足其大小及定位要求即可,所设计的一套钻床专用夹具。

主要技术指标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工艺性好和使用性好。

它一共有四组加工表面,而这几组表面之间又有一定的位置要求和精度要求,现将这四组加工表面分述如下:1、零件的毛坯为直径为101mm,总长度为123mm的圆柱。

2、零件的圆柱外壁和端面长度。

要求圆柱直径为96mm,长度为118mm。

3、直径为15mm的定位孔。

要求孔的定位中心距零件右端面35mm,极限偏差为mm,孔壁粗糙度Ra25um。

2.54、零件的圆柱孔。

要求孔的直径为82mm,表面粗糙度Ra1.6um。

(毛坯图)4,2零件加工工艺所遵循的原则:.①基面先行原则:该零件进行加工时要将端面先加工再以左端面、外圆柱面为基准来加工因为左端面和外圆柱面为后续精基准表面加工而设定的。

才能使定位基准更准确,从而保证各位置精度的要求,然后再把其余部分加工出来。

.②先粗后精原则:即要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再安排精加工工序,粗车将在较短时间将工件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切掉。

一方面提高金属切削效率,另一方面满足精车的余量均匀性要求。

若粗车后留余量的均匀性满足不了精加工的要求时,则要安排半精车,以此为精车做准备。

.③先面后孔原则:对该零件应该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这样安排加工顺序,一方面是利用加工过的平面定位,稳定可靠;另一方面是在加工过的平面上加工孔比较容易,并能提高孔的加工精度由以上分析知,对于这四组加工面,先加工外圆柱面,再加工前后两个端面,借助夹具进行两个孔的加工,以保证他们间位置精度。

4.3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的确定此零件为铸件,材料为45钢,成批大量生产,工艺的安排基本倾向于工序分散原则,设备的选用是通用设备和专用工装,工艺手段以常规工艺为主,新工艺为辅的原则.五、工艺规程设计5.1热处理工序安排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材料力学性能消除残余应力和改善金属的加工性能热处理主要分预备热处理最终热处理和应力处理等本零件CA6140车床输出轴材料为45钢在加工过程中预备热是消除零件的应力在毛坯锻造之后。

最终热处理在半精车之后精车之前按规在840℃温度中保持30分钟释放应力5.2制定工艺路线当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往往不可能用一道工序来满足要求,而要用几道工序逐步达到所要求的加工质量和合理地使用设备、人力,零件的加工过程通常按工序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阶段。

①粗加工阶段其任务是切除毛坯上大部分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因此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率去除孔端面以及外圆表面的大部分余并为后续工序提供精基准②半精加工阶段其任务是使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的精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③精加工阶段其任务就是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留一定的精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并可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

如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主要目标是全面保证加工质量。

毛坯的材料——零件毛坯的材料是45钢。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适应当时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妥善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以确定的成批成生产条件下,可以考虑万能性机床并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以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还要考虑经济因素,以便使生产成本降低。

工艺路线方案:工序Ⅰ车削外圆柱面工序Ⅱ车削前后端面工序Ⅲ钻直径为82mm的孔。

工序Ⅳ钻直径为15mm的孔。

5.3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如下:工序工序容单边余量工序尺寸表面粗糙度工序Ⅰ1车削外圆柱面 2.5㎜Ø96㎜ 3.2um2 车削前后端面 2.5mm 118mm 3.2um工序Ⅱ1钻孔(1) 2.5㎜Ø75mm 12.5um2钻孔(2) 2.5㎜Ø80mm 12.5um3扩孔钻0.7㎜Ø81.4㎜12.5um4粗铰0.27㎜Ø81.94㎜ 6.3um5精铰0.03㎜Ø82㎜ 1.6um工序Ⅲ1钻Ø15mm的孔0.5㎜Ø14mm 12.5um 2扩孔钻0.4㎜Ø14.8㎜12.5um3粗铰0.07㎜Ø14.94㎜ 6.3um4精铰0.03㎜Ø15㎜ 2.5um(一)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工序ⅠCA6140普通车床硬质合金车刀Ø80Z10 0-200/0.02㎜油标尺(下同)工序ⅡZ525立式钻床专用钻模,加长麻花扩孔钻,直柄麻花钻Ø60GB1436-78工序ⅢZ525立式钻床专用钻模,加长麻花扩孔钻,直柄麻花钻Ø9GB1436-78外圆尺寸分析具体如下:平面尺寸分析具体如下:1. 吃刀深度p每次进给量0.140.24m /z z f =- 108m /min 1.80m /s c v ==490m /min,322f v n ==采用YG680,10w d mm z == 10001000 1.807.2/min 427.5/min 3.1480a v n r r d π⨯====⨯ 按机床选取450/min 7.5/n r r s ω== 孔尺寸分析具体如下:1.钻孔50mm Φ=(孔径大于30mm 以上,通常采用两次钻削 )0.36mm /r f = 14m /min v =10000.233150r /min 2.5r /s 3.1430s n ⨯===⨯按机床选取 180r/min 3r /s w n == 5030.47/10001000a w d n v m s ππ••===切削工时 切入1(12)32z Dl ctgk =+=~ 切出2l =3mm ,l =80mm12989130.36m w l l l t s n f ++===⋅⨯2粗镗孔,孔至, Φ=80mm0.36mm /r f =14m /min v =100010000.23367.4r /min 3.1465s w v n d π⨯===⨯按机床选取90r /min 1.5r /s w n ==实际切削速度6530.600.60m /s 10001000a w d n v ππ••===切削工时切入1(12)32z Dl ctgk =+=~切出23,80l mm l mm ==12981821.50.36m w l l l t s n f ++===•⨯3.精镗孔,孔至82mm Φ= 0.05mm /r?50m /min 0.83m /sf v ===100010000.83=3.9r /s =233r /min 3.1468s w v n d π⨯==⨯ 按机床选取n 500r /min 8.3r /s w == 实际切削速度 1.8m /s 1000a w d nv π==钻孔 1钻孔=9mm Φ0.36mm /r? 14m /min f v ==100010000.2338.2r /min 493r /s 3.149s w v n d π⨯====⨯ 按机床选取n 500r /min 8.3r /s w ==实际切削速度9830.23m /s 10001000a w d n v ππ•••=== 切削工时切入1(132z Dl ctgk ==+~2)= 切出l 2=3mm l=80mm125 1.88.30.36m w l l l t s n f ++===•⨯2扩孔至15mm Φ=0.05mm /r f = 50m /min 0.83m /s v ==100010000.8326.4r /s 1584r /min 3.1410s w v n d π⨯====⨯ 按机床选取n 1600r /min 26.7r /s w ==实际切削速度 1026.70.82m /s 10001000a w d n v ππ⋅⋅===切削工时1253.726.70.05m w l l l t s n f =++==⋅⨯ 六、夹具的设计6.1夹具发展概况夹具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夹具已从一种辅助工具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工艺装备。

1.机床夹具的现状国际生产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