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15(征求意见稿)2015 北京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15主编部门:国家林业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15年月日2015 北京前言《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下达2013年建设标准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2号),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主编而成。
编制组在总结已有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类型、不同措施的湿地保护工程项目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经验,遵循优先保护、适当修复、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我国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和政策。
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多次召开讨论座谈会,最后由国家林业局组织召开了审查、复审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建设标准共分九章:总则、建设项目规模及构成、建设条件、湿地保育工程、湿地恢复工程、科研监测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环境保护与节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建设标准对合理确定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构成和工程量,提高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推进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为编制、评估和审批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邮政编码:10071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审核: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建设规模及构成 (3)第三章建设条件 (4)第四章湿地保育工程 (5)第五章湿地恢复工程 (9)第六章科研监测工程 (1)第七章科普宣教工程 (3)第八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6)第九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条文说明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湿地保护工程项目类型、构成、建设规模等要求,加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与监督,提高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投资效益,制定本标准。
湿地公园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湿地公园项目实施情况汇报一、项目背景。
湿地公园项目是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旨在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二、项目进展。
1. 土地征用和规划设计。
项目启动初期,我们与相关部门协商沟通,成功征用了湿地公园所需的土地资源,并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进行了详细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结合城市发展规划,确保了湿地公园建设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2. 基础设施建设。
在规划设计确定后,我们立即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目前,湿地公园的园路、桥梁、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已经完成了80%的施工,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湿地公园内的排水系统建设,确保了雨水和地下水的正常排放,保障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3. 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我们积极开展了湿地植被的恢复与保护工作。
通过引种当地特有的湿地植物,加强了湿地植被的恢复,提高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湿地野生动物的保护,建立了完善的生态监测系统,保障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发展。
4. 宣传推广和社区参与。
为了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推广活动。
通过举办湿地公园开放日、举办湿地生态摄影比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和了解湿地公园。
同时,我们还积极与周边社区开展合作,组织了湿地生态志愿者队伍,加强了社区居民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完善设施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工。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设施建设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2.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湿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方案

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之一,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湿地资源,我们计划在本市建设一座湿地公园,以提供人们观赏和学习湿地生态系统的机会,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1.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加强湿地保护,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2. 科普教育:提供湿地科普教育,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3. 游憩体验:提供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游憩设施,满足公众的休闲娱乐需求。
三、建设内容1. 地理位置选择:选取一个具有湿地条件并与城市交通便捷的地方,以便公众的参观和游览。
2. 生态修复:对选址区域进行湿地的生态修复,包括水体的净化、植被的恢复等。
3. 建设基础设施:根据公园的规模和需求,建设观景平台、步道、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以方便公众游览和学习。
4. 科普教育设施:设置展览馆、科学实验室等设施,展示湿地的意义和保护知识,举办相关科普活动和讲座。
5. 活动举办:定期举办沙龙、摄影比赛、探险活动等,让公众亲身参与湿地保护和科普教育,增强参与感和互动性。
四、资金筹措1. 政府资金: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以促进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2. 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将一部分周边湿地的土地利用权划归给湿地公园进行开发,作为项目的土地资本。
3. 吸引社会资本: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通过与企业合作或者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
五、组织实施1. 建立项目管理团队:成立由相关专家和行业人士组成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监督。
2. 确定建设时间节点: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建设进度表,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和完成标准。
3. 加强宣传和推广:利用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项目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六、效益评估1. 经济效益:湿地公园可以带动周边的旅游业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和就业机会增加。
湿地公园项目实施方案

湿地公园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湿地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决定开展湿地公园项目,以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打造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二、项目目标。
1. 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2.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3. 丰富市民的休闲娱乐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4. 加强湿地生态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三、项目内容。
1. 湿地恢复与保护。
通过湿地植被的恢复和湿地水质的改善,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发展。
2. 公园景观规划。
设计合理的湿地公园景观,包括湿地观赏区、休闲娱乐区、生态教育区等,打造具有湿地特色的生态景观,提升公园的吸引力和美观度。
3. 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公园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步道、栈道、观景台、休息亭等,为市民提供舒适便利的休闲娱乐场所。
4. 生态教育推广。
开展湿地生态教育活动,组织公益讲座、生态科普展览等,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促进湿地保护。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确定项目范围和规划方案,进行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
2. 开展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包括道路修建、排水系统建设等。
3. 进行植被恢复和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作,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4. 设计和建设公园景观,打造具有湿地特色的生态景观。
5. 开展生态教育推广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五、项目效益。
1. 提高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丰富市民的休闲娱乐活动,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3. 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促进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六、项目预算。
1. 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1000万元。
2. 植被恢复和湿地生态系统修复,800万元。
3. 公园景观设计和建设,1200万元。
4. 生态教育推广活动,200万元。
总预算,3200万元。
国家湿地公园补贴政策

国家湿地公园补贴政策国家湿地公园是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湿地资源而设立的特殊保护区域。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补贴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鼓励湿地公园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参与湿地保护,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推动可持续发展。
一、管理补贴为了鼓励湿地公园的管理者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工作,政府提供管理补贴。
管理补贴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设施维护费用和人员薪酬等方面的资金补贴。
管理补贴的发放通常依据湿地公园管理计划和工作报告,通过申请和审核程序确定。
管理者通过积极有效地管理湿地公园,提升湿地生态保护效果,将会得到相应的资金补贴。
二、建设补贴为了鼓励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改善,政府设立了建设补贴政策。
建设补贴主要用于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等项目。
政府将在湿地公园建设规划中确定补贴范围和标准,并通过公开招标和审核等程序,向符合条件的建设单位提供资金支持。
建设补贴的发放可以帮助湿地公园改善环境状况,提升游客接待能力,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科研补贴为了鼓励科学研究在湿地公园中的开展,政府提供了科研补贴政策。
科研补贴主要用于支持湿地公园中的科学研究项目,包括野外调查、数据收集、环境监测和生态保护技术研发等。
科研补贴的发放通常依据科研项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因素进行评估和审核。
通过提供科研补贴,政府鼓励湿地公园中的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和科学研究活动,提升湿地公园的管理和保护水平。
四、教育与宣传补贴为了加强湿地公园的教育与宣传工作,政府提供了教育与宣传补贴。
这些补贴主要用于开展湿地公园相关的教育活动、制作宣传资料和开展宣传推广等。
教育与宣传补贴的发放通常依据教育与宣传计划和效果报告进行评估和审核。
通过提供教育与宣传补贴,政府希望能够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理解,并增强社会对湿地保护的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国家湿地公园补贴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补贴、建设补贴、科研补贴和教育与宣传补贴。
这些补贴政策的实施旨在通过资金和资源支持,鼓励湿地公园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参与湿地保护,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 Y/T 1755-2008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Construction regulation of national wetland park2008-09-03发布2008-12-01实施国家林业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湿地研究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湿地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丽娟、张曼胤、王义飞。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其功能分区和建设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L Y/T 5132-1995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湿地wetlands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做成或成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区。
3.2湿地公园 wetland park拥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涵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
3.3国家湿地公园 national wetland park经国家湿地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湿地公园。
4 总则4.1基本原则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应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防止湿地退化的基本要求出发,通过适度人工干预,保护、修复或重建湿地景观,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展示湿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度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协议版B版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度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协议版B版本合同目录一览1. 协议背景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1.2 项目地点1.3 项目范围与内容1.4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2. 协议主体2.1 甲方名称2.2 乙方名称2.3 丙方名称(如有)3. 项目实施与进度安排3.1 项目启动与准备3.2 施工进度计划3.3 关键节点与里程碑3.4 项目验收与移交4. 投资估算与资金支付4.1 总投资估算4.2 资金来源与支付方式4.3 付款进度与条件4.4 审计与资金管理5. 技术与质量标准5.1 技术规范与要求5.2 质量控制体系5.3 质量保证措施5.4 技术培训与支持6.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6.1 环保要求与标准6.2 环保设施与措施6.3 安全生产责任制6.4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7. 合同的履行与违约责任7.1 甲方义务与责任7.2 乙方义务与责任7.3 丙方义务与责任(如有)7.4 违约情形与处理8. 争议解决8.1 争议解决方式8.2 调解与仲裁8.3 法律适用9. 合同的变更与终止9.1 合同变更条件9.2 合同终止条件9.3 合同终止后的处理10. 保密条款10.1 保密信息范围10.2 保密义务与期限10.3 违约泄密责任11. 不可抗力11.1 不可抗力定义11.2 不可抗力后果处理11.3 不可抗力通知与证明12. 合同的生效、修改与解除12.1 合同生效条件12.2 合同修改程序12.3 合同解除条件与程序13. 其他条款13.1 信息与沟通13.2 法律与监管遵守13.3 知识产权归属与使用13.4 附件说明14. 附件14.1 项目设计方案14.2 施工图纸与技术文件14.3 投资估算报告14.4 付款凭证与验收报告14.5 其它重要文件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协议背景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1.2 项目地点:市区湿地公园1.3 项目范围与内容:本项目包括湿地公园内的道路铺设、绿化工程、休闲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区建设等。
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一、项目名称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区位贵州贵定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的贵定县境内,地处黔中经济区核心区贵定县,厦蓉高速、长昆高铁及贵广高铁穿境而过,是国家层面支持贵州“黔中带动”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民族文化灿烂,布依族苗族等21个民族聚居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情。
湿地公园地处沿山镇(原巩固乡区域范围内,现已撤乡并镇,下同)摆龙河流域,由东至西呈带状走向,主要包括摆龙河、凉水井水库及周边一定区域,是贵定县第一大河独木河的重要干流,属乌江水系。
三、项目类型生态型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四、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景区旅游公路26公里,湿地漫游观光道35公里,生态停车场3个共40200平方米,景区环保厕所7座,旅游服务中心6000平方米、游客集散中心15000平方米、景观改造8000亩,公园安防系统一套、消防及应急设施配套建设一项、路灯工程建5.5千米,公园环境综合治理两处。
五、项目级别建议省重点项目贵定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贵定县巩固乡(今属沿山镇),距县城36公里,位于贵定县沿山镇摆龙河流域,由河背大桥(贵定县与龙里县交界处)始,至光辉村白岩止,涵盖威远村边沿、细米寨、摆乍寨,石板村白畅寨、火烧寨、石板、偏坡寨、平寨,新龙村月亮寨、栗木寨,光辉村新寨、旧司、后寨和凉水井水库等主要区域。
地理坐标位于北纬26°17′44″~ 26°19′37″,东经107°3′55″~ 107°8′13″之间,总面积为380.24顷,长度为16公里,具体范围包括摆龙河、凉水井水库水域周边河流两岸的水土保持林、洪泛平原湿地、部分稻田。
园内具备河流、库塘、喀斯特湿地、洪泛平原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独特的西南喀斯特地貌湿地特征的生态、生物多样性在岩溶高原地区具有代表性,是开展科研教学的天然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型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
四、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景区旅游公路26公里,湿地漫游观光道35公里,生态停车场3个共40200平方米,景区环保厕所7座,旅游服务中心6000平方米、游客集散中心15000平方米、景观改造8000亩,公园安防系统一套、消防及应急设施配套建设一项、路灯工程建5.5千米,公园环境综合治理两处。
贵定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贵定县巩固乡(今属沿山镇),距县城36公里,位于贵定县沿山镇摆龙河流域,由河背大桥(贵定县与龙里县交界处)始,至光辉村白岩止,涵盖威远村边沿、细米寨、摆乍寨,石板村白畅寨、火烧寨、石板、偏坡寨、平寨,新龙村月亮寨、栗木寨,光辉村新寨、旧司、后寨和凉水井水库等主要区域。地理坐标位于北纬26°17′44″~ 26°19′37″,东经107°3′55″~ 107°8′13″之间,总面积为380.24顷,长度为16公里,具体范围包括摆龙河、凉水井水库水域周边河流两岸的水源涵养林、洪泛平原湿地、部分稻田。
3.水文
全县河流包括两大流域,三大水系,云雾山分水岭以北为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75.40%,以南为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占全县总面积的24.60%。蓄水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全县有以老绵河、独木河为主的大小河流144条,总长728.40公里。河道长度在10km以上的河流24条。其中,17条属乌江水系,1条属沅江水系,6条属红水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独木河(洛北河、盘江、独龙河等河段总称)、甘溪小河、新安大河、马场河、红岩小河、西门河等。独木河:是贵定县的第一大河,属乌江水系,发源于斗蓬山和贵阳市花溪高坡乡之营顶,在贵定县北面贵定、福泉、龙里、开阳四县市交界处一带出境,在贵定县境内从南向北流经昌明、沿山、盘江、新场四个乡镇,长95.6km,流域面积1180.3km2,年平均流量为22.46m3/s,自然落差287.5m,坡降平均为3%。甘溪小河:该河发源于盘江镇同心村大冲,在黄土坡左纳马田坎小溪汇合后流至牟珠洞形成伏流,于牟珠洞前复出,在牟珠洞前泻飞瀑。西门河:发源于虎场红岩河,全长26.5km,自然落差285.8m,流域面积217.5km2,年平均流量为1.9485m3/s,下游流至木老寨注入洛北河。贵定县多年平均降水量20.452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0.4181亿立方米,加上地下水储量0.88亿立方米,总计有水11.2981亿立方米,人均达3896立方米。贵定河道纵横交错,迂回曲折,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13.3711万千瓦。拟建贵定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摆龙河(及独木河巩固乡段)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的长新寨,河源海拔高程1584m,流域分水岭最高峰为亮山1713.1m。河流至西向东流,在贵定县边沿村附近转东北流向,于巩固乡处左岸汇入石板河,在旧司处右岸汇入五道河,在昌明镇的乐村附近转为由南向北流向,在盘江镇接纳左岸支流大河并继续向北,在大花水上游与南明河(脚渡河)汇合后改称清水河。清水河由南向北于开阳县东北注入乌江,汇合口高程为790m。独木河流域面积2214km²,主河道河长约119km,天然落差约840m,巩固乡以上河道较陡,平均比降32‰,以下河道则趋于平缓,平均比降不到3‰,整条河道平均比降4‰。独木河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属典型的山区雨源型河流,水量丰富、水质清澈。径流主要来自于降水补给,径流特性与降水特性一致,即年际变化大而年内分配不均。流域内每年汛期一般为5月~10月,枯期为11月~次年4月。独木河流域控制性水文站为下湾水文站,设立于1958年。下湾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27.6m3/s,最大年均流量39.9 m3/s,最小年均流量15.4 m3/s,最大年和最小年分别是多年平均流量的1.45倍和0.55倍,丰枯比为2.59。径流主要集中在5月~10月,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总量的82.3%,枯季径流相对平稳。
六、项目建设重要条件分析
(一)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范围及位置
贵定县位于贵州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北纬26°05′—26°46′和东经106°59′—107°22′之间,东邻福泉市、都匀市和麻江县,西靠龙里县,南与平塘县、惠水县接壤,北与开阳县毗连。全县南北长76公里,东西宽38公里,国土总面积达1630.8平方公里。贵定县距省会贵阳市80公里,龙洞堡机场68公里,州府都匀96公里,凯里市90公里,是贵州省南下广西、广东,北上四川、重庆,西往云南,东进湖南,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素有“黔中重镇”和“贵阳门户”之称。
2.地质地貌
贵定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黔中山原中部,地处苗岭北坡,境内以低山和中山地为主,地形起伏,沟谷纵横,山峦重叠,地表崎岖破碎,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县境内为南北不规则长形地形,属于扬子陆台褶雏带的黔南凹陷地带。在地质构造上为南北向构造体系。县境内地表出露岩石主要以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白云岩质、灰岩、白云岩)为主,在县境内分布最广,占全县总面积的70%。贵定县地势分布格局总体为东、西部高,南、北两端低,中部呈南北延伸的槽、脊相间。全县平均海拔1200米,相对高差300米左右。全县最高海拔为斗蓬山最高峰1948米,最低海拔为南部甜茶河与红水河交汇处719米。由于地貌发育受地质构造影响显著,加上强烈的地表侵蚀作用,喀斯特发育极其成熟。拟建的贵定县摆龙河湿地公园为南北向不规则长形地形,属于黔中切割高原中心地貌类型,平均海拔1000-1300m,地势南北两端地。地貌复杂多样,全县最高峰斗篷山,海拔1961m,堪称黔南屋脊。贵定县自然条件优越,地处东亚季风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多云雾、温差小、气候宜人的气候特点。县境河网密布,河道迂回曲折,落差较大,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全县水能蕴藏也非常丰富。
五、项目级别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贵定县巩固乡(今属沿山镇),距县城36公里,位于贵定县沿山镇摆龙河流域,由河背大桥(贵定县与龙里县交界处)始,至光辉村白岩止,涵盖威远村边沿、细米寨、摆乍寨,石板村白畅寨、火烧寨、石板、偏坡寨、平寨,新龙村月亮寨、栗木寨,光辉村新寨、旧司、后寨和凉水井水库等主要区域。地理坐标位于北纬26°17′44″~ 26°19′37″,东经107°3′55″~ 107°8′13″之间,总面积为380.24顷,长度为16公里,具体范围包括摆龙河、凉水井水库水域周边河流两岸的水土保持林、洪泛平原湿地、部分稻田。园内具备河流、库塘、喀斯特湿地、洪泛平原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独特的西南喀斯特地貌湿地特征的生态、生物多样性在岩溶高原地区具有代表性,是开展科研教学的天然基地。湿地公园蜿蜒动感,景色怡人,具有科普价值及较高湿地的观赏性。园内典型的湿地景观、迷人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休闲胜地。
贵州省黔南州
贵定县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一、项目名称
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区位
贵州贵定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的贵定县境内,地处黔中经济区核心区贵定县,厦蓉高速、长昆高铁及贵广高铁穿境而过,是国家层面支持贵州“黔中带动”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民族文化灿烂,布依族苗族等21个民族聚居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情。湿地公园地处沿山镇(原巩固乡区域范围内,现已撤乡并镇,下同)摆龙河流域,由东至西呈带状走向,主要包括摆龙河、凉水井水库及周边一定区域,是贵定县第一大河独木河的重要干流,属乌江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