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浅析

合集下载

浅析山地建筑设计

浅析山地建筑设计

浅析山地建筑设计
1、山地建筑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山地多、人多、耕地少的农业大国,增加住房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发展农业同样需要耕地面积。

因此,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保护好每一寸耕地是我国国策。

同时,资源开采、旅游业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进行山地建设。

为此,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中,山地建筑的建设将会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项目类型。

因此,探讨山地建筑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树立正确的山地建筑设计观念
2.1 维护山地生态平衡(即生态观)
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环境,山地建筑在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气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特殊性,其生态敏感性更强,其对生态系统的变化做出反应的可能性要比平地环境大得多。

而过去,沿袭平原地区的城镇规划理论与方法布局结构模式、经济指标体系等,使山地建设难以因地制宜,适应于千姿百态的山地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屡屡出现建设性的破坏有的盲目追求平坦开阔的效果,依赖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削平整个山头,既增加造价,又破坏原有的地貌,丧失了山地建筑的特殊韵味。

还有的建筑为了争取用地,竟然不惜开山填沟、改变水道、破坏原有生态系统。

因此,欲做好山地建筑设计,就必须改变原有的设计。

浅析建筑设计中的山地建筑设计及其策略

浅析建筑设计中的山地建筑设计及其策略

浅析建筑设计中的山地建筑设计及其策略摘要:山区建筑基本包括高架,地面和塌陷类型。

所以,为了确保山区建筑的有效性,文章表达了山区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含义以及特征。

并且对该策略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山区建筑;战略引言:山区建筑是一种建筑物种类,其地貌环境与别的建筑物有所差距,这有异于按时期,风格,类型或功能分类建筑物类型的常用方式。

它能够高效地运用环境,维护环境,节省土地资源并丰富建筑创作。

1山区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含义1. 1提升资源利用率目前,我国耕地资源正在减少,土地的恰当开发运用和所有的耕地的保护早已变成我国的根本国策,受到了相对的关注。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山区建筑的开发能够运用较多的山区资源并节省空间,并且已在大部分国家和城市中获得运用。

1. 2强化文化遗产建筑社区组成城市。

由于战争和宗教因素,我国古代建造了诸多城市建筑。

所以,山区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具备极大的意义。

我国有诸多有名的山区建筑,比如丽江古城,敦煌石窟等。

它们都是根据地形的转变而设计的。

多山的建筑建在山上并融入自然景观里,这推动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

2.山区建筑的特点2.1山区建筑是原始的生态建筑建筑物的原始状态是指设计和建造的经过中。

自然环境维持了原始的生态环境,不受人为破坏。

山区地形较为特别,周围环境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其原始状态。

这导致山区建筑的建造对周边环境的损害很小,并且可以达到“建筑物成为自然的构成的一部分并真正尊重自然”。

2.2山区建筑是景观建筑依山而建,山区建筑在建筑和环境设计的细节上结合了“山,水,风,光”等山的四个要素,可以使建筑环境和山地景观互相依存,视觉化感知更明显。

相得益彰。

多山的建筑设计可以为环境增添色彩,并扩大视野。

2.3山区建筑是一种人文主义建筑儒家和道家既提倡自然,又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

着重对自然的理解,并尊重建筑设计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结合与协调。

在山区和丛林中建造了许多隐士房屋和寺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1. 引言1.1 山地建筑的重要性山地建筑是指建造在山地地区的建筑物,其建设过程需要考虑到地形、气候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山地建筑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山地建筑能够有效利用山地资源,满足人们对生活、工作和休闲的需求;山地建筑可以促进山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山地建筑对于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

山地建筑在推动山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保护山地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设计和建设符合山地地区特点的建筑是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1.2 山地建筑的特点1. 地形复杂多变:山地地形起伏不平,地势陡峭,往往需要克服高低落差较大的挑战。

2. 自然环境恶劣:山地气候多变,降水量大,日照时间较短,气温波动大,环境条件相对恶劣。

3. 土地资源有限:山地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土地利用需要合理规划,避免浪费。

4. 生态环境脆弱:山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建筑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5. 文化特色鲜明:山地地区往往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建筑设计需要融入当地文化元素。

山地建筑的特点在于地形复杂多变、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资源有限、生态环境脆弱以及鲜明的文化特色。

在设计山地建筑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建筑方案,以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促进山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山地建筑现状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山地建筑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许多山区地区,山地建筑成为了人们居住、工作、休闲的重要场所。

目前的山地建筑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山地地形的不规则性,一些山地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并不合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空间的浪费。

一些山地建筑没有充分利用地势起伏,导致建筑面积较小,使用空间不够合理。

一些山地建筑也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在地质不稳定的地区建造大型建筑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山地建筑浅析课件

山地建筑浅析课件

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STRATEGY
图:阿尔卑斯山下的某旅游综合体
共构天际线
处于山顶与山脊的 建筑,山体与建筑 应打破“图---底”关 系,共同构成明显 的天际线。
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STRATEGY
图:欧洲古城堡
相关案例
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STRATEGY
视线①
图:龙门视线分析
RELEVANT CASES
图:日本横滨桐荫学园女生部
LANDSCAPE VISUAL SOLUTIONS
山地建筑的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视觉面积的控制 •轮廓线的协调 •共构天际线
视觉面积控制
处理好山地建筑与山体自然环境 之间的“图---底”关系
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STRATEGY
轮廓线的协调
减少山体轮廓线与建筑 轮廓线的冲突
山地工程技术
•地质灾害报告 •防洪 •挡土墙 •防水技术
山地工程技术 TECHNOLOGY
地质灾害报告
地质灾害报告对地块内的地质环境 条件、地质构造情况和地质灾害预 防措施有很详细的介绍,设计前应 该仔细阅读。
防洪
1、保留自然排水系统。 2、建立人工排水系统,如截水沟 、排洪沟。 3、利用山水筑坝形成人工水体。
交通解决策略 STRATEGY
图1:道路布线结合地形
图2:道路与等高线的关系
图3:道路与山体坡度
车行交通---道路布线
道路布线原则:
原则二:路网结构首选干 线环路,支线枝状的结 构。
交通解决策略 STRATEGY
图:山地道路线型
相关案例
龙门项目路网选择:
图:龙门交通分析图
图:龙门高程图
相关案例
图:美秀博物馆
地表式---倾斜型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地开发建设日益增多。

在山地区域建设建筑,有其独特的现实需求和设计原则。

本文将探讨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山地建筑不同于平原地区的建筑,其建设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地形复杂、地势崎岖、地质条件差等诸多自然环境因素。

果园、梯田、平台、村庄、散落在山上、山脚、山谷中的各种房屋,都是山居的典型代表。

在现有的山地建筑中,有许多都是长期耕种或居住而形成的,这些建筑在保留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也采用了现代工艺,提高了其能耐自然环境的挑战。

1.对地形的适应性山地建筑首要设计原则是适应周围环境,对地形动态呼应,与自然和谐相融。

建筑的结构和地形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建筑必须适应其所在的自然地形,并紧密结合,避免在山体上露出过大的体量。

例如,由于山体坡度大,风大、雨水急,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地基和地面的支撑和加强。

此外,还需要考虑地形差异、水源、树木分布等自然环境因素,来确保建筑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地貌。

2.对环境的可持续性在山地建筑设计中,可持续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

因为山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建筑物的施工和使用都可能对山地环境产生不可弥补的影响。

因此,设计师必须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例如,设计师可以采用生态友好的建筑材料,利用自然光、空气流通等技术来节约能源。

在建造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建筑物对周边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3.对文化的传承性山地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常常是当地历史和文化的体现。

因此,在山地建筑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继承和传承当地历史文化的意义。

建筑物应该体现出本土的文化和传统技术,并在建筑中采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地形的材料和技术。

例如,在中国的土家族地区,许多村庄都保存着传统的土楼建筑。

建筑的风格和结构在设计上体现了土家族的文化和历史。

即使在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同时,也考虑了当地传统的文化元素。

4.对人的舒适性在山地建筑中,设计师必须考虑到人们的舒适性。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

浅谈山地建筑的现状及设计原则山地建筑是指建造在山地地区的建筑,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还要充分利用山地的地形条件,融入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目前,山地建筑的现状是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山地地区居住,给山地建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山地地区不同于平原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环境,给建筑设计和施工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对于山地建筑的设计原则,首先是要充分理解山地的地理环境特点。

山地地区的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同时还伴随着较为丰富的生态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山地地质、水流、气候等因素,避免不合理的设计。

要尊重山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山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山地的生态平衡。

要充分利用山地的地形条件。

山地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用地势起伏,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和景观效果。

要顾及居住者的需求和舒适度。

虽然山地地区的环境条件较为艰苦,但建筑设计仍然要以人为中心,注重居住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在实际设计中,山地建筑可以采用多种建筑形式和材料。

可以利用山地的高差设计建筑的跃层和观景平台,提供独特的视野和空间感。

可以选择与山地环境相协调的建筑材料,如天然石材、木材等,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山地建筑的现状和设计原则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居住者需求等多个因素。

只有在这样综合的考虑下,才能实现山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让人们在山地中享受到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山地建筑设计浅析

山地建筑设计浅析
山地建筑设计浅析
环境与设计
Ci ti es a nd Tow ns C on stru ctio n in Gua ng xi
山地建筑设计浅析
●张俊华
摘 要以三个山地建筑设计工程: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山地建筑设计中如何进行建筑的空间布局,环境景观及建筑设计如何与地形有机结合,交通及绿地系统如何组织等问题。关键词山地建筑设计设计手法:分析比较体会筑自身和观景亭、连廊围合出入口集散广场和几个各具功能的半围合式内院,一方面将建筑的动静功能相对区分开。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将周围的自然景色、阳光、空气、水引入建筑内部。由于建筑的层数较低且位于山脚处,设计时着重处理了建筑的第五立面——屋顶。采用了与白色构架相结合的青灰色坡屋顶,与周围环境非常协调。建筑沿水平方向舒展的布局,使建筑非常自然地融入整个山地环境中。整栋建筑除在入口处设人车集散广场及沿用地周边设置消防车道外,其余区域完全人车分流,创造了一个安静优美的环境。
图4
地,中央低洼地营造出大面积水体,山水相映成趣。保留的大片天然绿地与水体,经轮廓修正,形如树叶分枝成长,寓意了一个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社区。设计中把小区中低密度的高尚区与中高密度的普通区分开设置,中央开放式大型绿地与水体周边布置享有最佳环境和最便于使用公建的独立别墅区。其外围依地势布置由多个住宅组团构成的中、高密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与保护有限耕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此情况下,开发和利用城市周围的山地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土地紧缺问题,无疑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因而山地建筑必然会是我们今后在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项目类型,对山地建筑设计方法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显。
射布局,建筑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新;兴苑南区位于山腰,建筑总体上采用行列式布局,建筑以山为背景,建筑与山体相互映衬,显得非常雅致翡翠园;小区体量规模较大,采用围合向心式多组团布局,非常利于分期建设。突出了建筑顺应山势具有丰富层次的天际轮廓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景。(2)在环境景观设计方面龙虎山庄周围环境优美,在环境景观设计上,注重利用半围合的庭院向周围借景,将建筑内、外景观环境融为一体,新兴苑南区因周围环境景色一般,所以在设计上以小区内部结合地形造景为主翡翠园占地范围较大,;地处新区,场地内、外景色俱佳,设计中在整合内部环境景观的同时,也将对外部景观纳入设计范畴,力求创建一个环境景色俱佳的小康社区。(3)在建筑物结合场地地形的竖向设计方面龙虎山庄结合地形,将山庄客房部分的标准单元沿等高线迭落布置,使建筑高低错落,宛如自场地中生长出来一般新兴苑南区将场地处理为;几个大台地,各台地间自然放坡,台地中间组团的建筑底层架空,作为住宅休闲活动、社交及共享景观的场所,使各台地上的建筑空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翡翠园小区则以结合地形掉层跌落的半地下车库屋面形成的平台,作为住宅出入平台,即解决了处理前后高差及人车分流问题,也用人造的台地扩展了住户的居住生活空间。(4)

浅析山地建筑

浅析山地建筑

第11卷 第5期 中 国 水 运 Vol.11 No.5 2011年 5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y 2011收稿日期:2011-02-25作者简介:朱卫新(1971-)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叶东疆(1977-)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工程师。

陈晓慧(1986-)杭州元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浅析山地建筑朱卫新1,叶东疆1,陈晓慧2(1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2杭州元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摘 要:山地建筑风越来越流行,拥有山、水、林景观的居住环境成为人们所向往的生活环境。

本文通过青田丹山门外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创作分析,阐述山地建筑发展的趋势、设计的难点及重点,设计的原则及观念等。

关键词:山地建筑;自然;错落有致;生态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5-0251-02一、山地建筑的发展趋势山地建筑,即多半建在山地坡段上,并依坡势而盖的建筑,它的这种独特性,必须有自然条件的支撑,山地丰富的现状,肌理变化,赋予山地建筑独特的形态感染力和魅力,利用坡地地形创造独特的视觉空间以及与众不同的建筑特质——依山而建,层次有序,错落有致。

如今,山地建筑风越来越流行,山地建筑不是开发商兴之所致的产品,坡地的自然特征——原生、稀有、有所保留不能被破坏,决定了建筑的珍贵及气质。

1.市场的刚性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集聚膨胀,人们必须不断地开拓生存空间,寻找新的据点。

此外,高节奏、高竞争的生活给现代人带来了紧张压抑,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自然的心声便为坡地建筑迎来了市场。

拥有山、水、林景观的优美的居住环境便成为了在钢筋水泥的灰色建筑中生活的人们的梦想。

2.空间设计更有发挥的余地。

坡地建筑师顺应地势的产物,往往设计地块拥有大量自然界的山脉、丘陵、树木、水流和石头。

且由于坡地特有的高低落差明显的特质,能让居住小区的建筑更显得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形成一种动态的建筑美感,有别于一般居住小区兵营列阵式的居住模式,而且由于高低错落,使住宅的采光、通风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在视野、间距上更易获得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地下式
•地表式 •架空式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STRATEGY
地下式
优点:
1、建筑与山体环境浑然一体;
2、冬暖夏凉节能。 缺点: 1、采光通风效果差; 2、空间布局受限较大; 3、室内挡墙施工价格高。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STRATEGY
地下式---相关案例
图:美秀博物馆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STRATEGY
阶梯型---错层
适用于坡度为
10%~30%的地形。
图: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
阶梯型---掉层
适用于坡度为
30%~60%地形。
相关案例
图:德国斯图加特护士宿舍
阶梯型---跌落
适用于坡度为
10%~30%的地形。
图:淅江临海的麻利岭陈宅
阶梯型---错叠
土地利用率高,
每层有露台,适
用于大于60%的 地形坡度。
图:山地道路线型
交通解决策略
静态停车
STRATEGY
1、利用道路周边和建筑 之间间距停车。
图:仙女山交通分析图
交通解决策略
静态停车
STRATEGY
2、利用建筑架空层 停车
图:龙门停车分布图
图:龙门停车剖面图
交通解决策略
静态停车
STRATEGY
2、利用环境集中停车
图:仙女山总图
交通解决策略
静态停车
RELEVANT CASES
山地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
•后期
1、现场放线
2、根据现场情况局部进行设计调整
谢谢
THANKS
•线网联系型
•踏步主轴型 •层台组合型
•空间序轴型
建筑空间解决策略
线网联系型
STRATEGY
图:无锡新疆石油工人太湖疗养院
建筑空间解决策略
踏步主轴型
STRATEGY
图:四川攀枝花市炳草岗大梯道商业街
建筑空间解决策略
层台组合型
STRATEGY
图:日本东京尤加里文化幼儿园
建筑空间解决策略
空间序轴型
STRATEGY
在与山势一致的前提下,建筑多处于山脊、山顶或山腰,凸出区域,与
图:西藏布达拉宫
建筑形体解决策略
超越型
STRATEGY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因建筑性格表现的需 要,建筑体表现出一 种在山势相违背的气 势。
图:日本北九州美术馆
ARCHITECTURAL&STRATEGY
建筑空间解决策略
山地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
•中期 1、主干路网布线和主干管网布线并确定道路两侧挡墙形式 2、建筑组团布局,分析每个组团的地形和景观资源特点和并 搭配与之相对应的户型产品。 3、建筑户型产品的研发,重点是地块景观资源的利用和建筑 接地形式的选择。 4、单体建筑竖向和步行系统布局,解决建筑入口与车行道关 系。 5、绘制场地剖面,调整修建与原始地貌的标高关系
分析方法
GIS分析---坡向 •了解用地内坡地的日照情况
图:龙门项目
图:迎龙还建房项目
分析方法
Sketch模型,更加直观的了解山体情况
分析方法 ANALYSIS
图:龙门项目地形
图:龙门项目剖面
图:龙门项目剖面
分析方法
场地剖面
分析方法 ANALYSIS
分析方法
现场踏勘 1、核定地形图情况,对于特殊地形进行 核定。 2、感受现场景观资源情况。
图:瑞士楚格的台阶式住宅
图:瑞士利斯塔的台阶式住宅
阶梯型---错叠
错叠式解决上下层
视线干扰的方法:
通过上层栏杆做成 一定宽度的花台来 处理上下层的对视 问题。
图:美国俄勒冈恩巴卡地诺的 台阶式住宅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STRATEGY
架空式
优点:
1、适应能力强
2、对环境破坏少 3、有利于防潮 缺点: 架空柱比较破坏环境。
STRATEGY
轮廓线的冲突
图:阿尔卑斯山下的某旅游综合体
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共构天际线
处于山顶与山脊的
STRATEGY
建筑,山体与建筑
应打破“图---底”关 系,共同构成明显 的天际线。
图:欧洲古城堡
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相关案例
视线①
STRATEGY
图:龙门视线分析
RELEVANT CASES
山地工程技术
MOUNTAIN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山地建筑设计要点浅析
2012.05
前言
PREFACE
•本手册针对如何利用好山地这个特殊的建设场所和发挥山地特有的景观资源为目的;从分析认识 场地入手,结合工程案例对山地建设设计的各个重要环节和交通设计,建筑接地设计,防洪排水 设计等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对实际设计工作有帮助的设计要点,以提高山地建筑产品的质量和 经济性。
•山崖---坡度在70%以上的倾斜地形;
•山谷---两侧或三面被上坡所围的地形,亦 被称为山坳、山沟等;
•山麓---周围大部分地区较为开敞,只有一
图:山位分类图
面与上坡相联结的地形,亦被称为山脚; •盆地---四周的大部分地区被上坡所围,内 部区域较为平缓、宽大的地形。
前期准备
•山位图---单一地形的利用
STRATEGY
3、利用地形停车
7 7
图:仁怀总图
图:剖面
交通解决策略
步行交通
步行交通设置:
结合环境组织步行交通
STRATEGY
交通解决策略
步行交通
延长步行交通 减少车行交通
STRATEGY
图:重庆十八梯
交通解决策略
结合地形设置步行出入口
STRATEGY
图:道路与建筑的关系
交通解决策略
机械传动交通
•地质灾害报告
•防洪 •挡土墙
•防水技术
山地工程技术 TECHNOLOGY
地质灾害报告
地质灾害报告对地块内的地质环境 条件、地质构造情况和地质灾害预
防措施有很详细的介绍,设计前应
该仔细阅读。
山地工程技术 TECHNOLOGY
防洪
1、保留自然排水系统。
2、建立人工排水系统,如截水沟
、排洪沟。 3、利用山水筑坝形成人工水体。
地球表面积
20.4%
1 2
71%
海洋 陆地-平原 陆地-山地
9.6%
3
PREPARATION
前期准备
地形特征的三要素
•等高线 •坡度
•山位图
前期准备
•等高线
首曲线
计曲线
2009年4月数字化测图. 54北京坐标系. 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0.5米. 1996年版图式.
前期准备
•坡度
图:坡度的表示方式
交通解决策略
车行交通---道路布线
道路布线原则: 原则二:路网结构首选干 线环路,支线枝状的结 构。
STRATEGY
图:山地道路线型
相关案例
龙门项目路网选择:
图:龙门交通分析图
图:龙门高程图
相关案例
棠麓源项目路网选择:
图:棠麓源交通分析图
图:棠麓源高程图
相关案例
芳草地项目路网选择:
图:芳草地交通分析图
相关案例
图:美国加州的架空型集合住宅
ACHITECTURAL&STRATEGY
建筑形体解决策略
•融入型
•共构型 •超越型
建筑形体解决策略
融入型
STRATEGY
建筑体处于山脉地带,采用“小”“散”“隐” 的设计手法,将建筑体量化整为零,分散
布置,尽量隐藏在山中。
建筑形体解决策略
共构型
山体共同组合成新景观。
地表式---倾斜型
优点:
与地形接触紧密,建筑与山地环
境协调。 缺点: 只适用于坡度小于10%的区域。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STRATEGY
相关案例
图:淅江黄岩黄土岭住宅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STRATEGY
地表式---阶梯型
优点:
1、与地形接触紧密,土方少;
2、平层顶以下,采光通风不好。 适用于坡度为:10%~30%的地形。
利用方法
•控制利用
•充分利用
•选择利用
ANALYSIS METHOD
分析方法
•GIS分析
•Sketch分析 •现场踏勘
•场地剖面
分析方法
GIS分析---高程 •了解用地山体特征
分析方法
GIS分析---坡度 •了解用地内修建建筑的难易程度
图:龙门项目
图:迎龙还建房项目
前期准备
•坡度
城市用地适度规划坡度
用地名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居住用地 公共用地 最小坡度 0.2 0.2 0.2 0.2 最大坡度 10 10 25 20
前期准备
•山位图
•山脊---条形隆起的山地地形,亦被称为山 岗、山梁; •山顶---大致呈点状或团状的隆起地形,亦 被称为山丘或山堡; •山腰---位于山体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倾斜地 形,亦被称为山坡,其中较为平缓;
图:芳草地高程图
交通解决策略 STRATEGY
车行交通---纵坡设置
1、车行纵坡控制在0.3~8%之间,在个别路可大 于11%,但长度不应超过80米。 2、在建筑出入口坡度可适当降低坡度,转弯和 无出入口坡段可加大坡度。 3、避免主干路网的坡度成波浪状,以影响主干 路网两侧的雨水和污水管网的设置。
STRATEGY
图:日本横滨桐荫学园女生部
LANDSCAPE VISUAL SOLUTIONS
山地建筑的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视觉面积的控制
•轮廓线的协调 •共构天际线
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