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技术基础 习题1-3答案

合集下载

低温技术习题4

低温技术习题4

《低温技术基础》习题4章1.溶液必须据有的三个重要特征是:;;。

2.对于多元溶液,第i组分的质量成分和摩尔成分的换算关系是: ;3.溶解过程中的溶解热计算公式是:。

4. “根据拉乌尔定律,二元溶液中液体浓度较大的成分在溶液液面上的蒸汽混合物中占有更大的分压力”是否正确?为什么?5.“根据康诺瓦罗夫第一定律,不同蒸气压的纯液体给定温度下混合成二元溶液,则气相里的成分和液相里的成分并不相同,对于较高蒸气压的组分,它在气相里的成分大于它在液相里的成分”是否正确?6.“液态空气的液面上部气体中,氮气的分压力比氧气的更大”是否正确?为什么?7.能够通过精馏的方法从空气中分离出高纯的氮气和氧气,主要原因在于()A.氮气和氧气的分子量不同;B.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摩尔浓度不同;C.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D.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8.根据吉布斯相律,氧、氮、氩三元混合气体的独立变量数为:()A.2 B. 3 C. 4 D. 59.气体的分离方法大体有那几种?10.氧-氮气液平衡的T-x-y图,判断以下是否正确:(1)对于氧-氮混合物,气相(或液相)中含氧(或含氮)量愈多愈难分离()(2)在低压下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比在高压下更难()(3)气液平衡时,液相中的氧浓度大于气相中的氧浓度,气相中的氮浓度大于液相中的氮浓度。

()11.请解释部分蒸发和部分冷凝?并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1)部分冷凝仅能获得数量很少的纯氮,而且不能获得纯氧。

()(2)部分蒸发可以在液相中获得氧浓度较高的产品;但氧的浓度越高,获得的液氧量越少,而且不可能同时获得高纯度的气氮。

()12.连续多次的和称为精馏过程。

13.“单级精馏塔分离空气不能同时获得纯氧和纯氮”是否正确?14.为什么要采用双级精馏塔?15. 双级精馏塔的下塔压力(高于,低于)上塔压力;下塔温度(高于,低于)上塔温度。

15.氮的标准沸点比氧的标准沸点低,但是在双级精馏塔的冷凝蒸发器中,下塔的气氮可以被上塔的液氧冷却变成液氮,为什么?16.全低压空分装置的双级精馏塔中,空气压力和下塔压力相同,约为()。

基础护理练习题库(附答案)

基础护理练习题库(附答案)

基础护理练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92题,每题1分,共92分)1.下列哪项不是给药原则的五个准确的内容:A、准确的方法、时间B、准确的剂量C、准备地点D、准确的药物正确答案:C2.某老年女性,因长期卧床在骶尾部出现一6cm×4cm的皮肤破溃,可见脓液及坏死发黑的组织,判断处于压疮坏死溃疡期,此期的局部处理原则是( )A、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创面感染B、做压力均匀的环行按摩C、红外线照射,使创面干燥D、促进肉芽组织再生E、防止厌氧菌感染正确答案:D3.抽血后应立即送验的检验项目是:A、血糖B、二氧化碳结合力C、乙肝标志物D、血沉正确答案:D4.常用的晶体溶液,不包括下列哪项:A、0.9%NaClB、50%葡萄糖溶液C、4%NaHCO3D、林格氏液正确答案:B5.患者,男,72岁,肺性脑病,昏迷,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近1周患者高热并发肺部感染,给予大量抗生素治疗,今晨护士为期进行口腔护理时发现其口腔黏膜破溃,创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拭去附着物可见创面轻微出血。

护士为该患者行口腔护理时,最适宜的漱口液是()A、1%~4%碳酸氢钠B、0.1%醋酸C、蒸馏水D、0.02%呋喃西林E、过氧化氢溶液正确答案:A6.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A、吸入疗法B、口服C、皮下注射D、静脉注射正确答案:D7.先锋霉素试敏时皮试液标准为:A、0、25mg/mlB、0、05mg/mlC、0、025mg/mlD、0、5mg/ml正确答案:D8.输血时应注意输血速度,开始10min宜缓,每分多少di:A、25diB、10diC、15diD、20di正确答案:D9.超声吸入器连续使用应间隔多少分钟:A、25′B、20′C、15′D、30′正确答案:D10.使用冰槽低温疗法是将A、后颈部与冰槽接触处垫以海绵B、两耳用棉花塞住C、两眼用纱布覆盖D、冰槽加碎冰块,使头部与面部埋入其中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1.王女士,20岁,因失恋情绪低落,服毒自杀被家人发现后立即送往医院,患者意识清楚,但拒绝说出毒物名称。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材料成型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作业1 金属材料技术基础1-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纯铁在升温过程中,912℃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由体心立方晶格的α-Fe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的γ-Fe。

这种转变也是结晶过程,同样遵循晶核形成和晶核长大的结晶规律。

(O )2.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而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结构。

(O )3.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

其中,碳的质量分数(又称含碳量)小于0.77%的叫钢,碳的质量分数大于2.11%的叫生铁。

(×)4.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珠光体的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

(O )5.钢中的含碳量对钢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40与45钢相比,后者的强度高,硬度也高,但后者的塑性差。

(O )6.为了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可以用正火代替退火,因为正火比退火周期短,正火后比退火后的硬度低,便于进行切削加工。

(×)7.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钢的硬度。

因此,淬火钢就可以不经回火而直接使用。

(×)8.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包括铁素体(F)、奥氏体(A)、珠光体(P)、渗碳体(Fe3C)、马氏体(M)、索氏体(S)等。

(×)1-2 选择题1.铁碳合金状态图中的合金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的(F )是共析转变,(B )是共晶转变。

A.液体中结晶出奥氏体;B.液体中结晶出莱氏体;C.液体中结晶出一次渗碳体;D.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E.奥氏体中析出铁素体;F.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

2.下列牌号的钢材经过退火后具有平衡组织。

其中,( C )的σb最高,(D )的HBS最高,(A )的δ和a k最高。

在它们的组织中,(A )的铁素体最多,( C )的珠光体最多,(D )的二次渗碳体最多。

A.25;B.45;C.T8;D.T12。

3.纯铁分别按图1-1所示不同的冷却曲线冷却。

其中,沿( D )冷却,过冷度最小;沿(D )冷却,结晶速度最慢;沿(A )冷却,晶粒最细小。

热工基础习题含参考答案

热工基础习题含参考答案

热工基础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朗肯循环中工质在给水泵内发生是(____)过程。

A、等温B、等压C、等焓D、等熵正确答案:D2、提高循环热效率的途径有()A、降低放热量B、提高散热量C、不要冷源D、提高吸热量正确答案:A3、在水蒸气的焓熵图上,(____)的等压线压力高。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下方D、右上方正确答案:A4、朗肯循环是()循环A、双热源B、单热源C、多热源D、无热源正确答案:C5、w是(____)的符号。

A、功B、比热量C、比功D、热量正确答案:C6、循环有(____)为0。

A、内能变化B、热C、功D、焓正确答案:A7、5Kg的蒸汽吸热10KJ,则比热量是(____)kJ/kg。

A、0B、1C、2D、0.5正确答案:C8、比20℃低的温度是(____)K。

A、395B、400C、350D、273正确答案:D9、蒸汽的焓越高,则内能就()A、以上都不对B、越高C、越低D、不变正确答案:A10、热量的符号是()A、qB、JC、αD、Q正确答案:D11、以下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论述正确的是()A、孤立系的熵可以减少B、能量不能凭空创造出来C、孤立系的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有方向性D、闭口系的能量不变正确答案:C12、朗肯循环中,工质在汽轮机内发生( )过程。

A、等焓B、等压C、等熵D、升温正确答案:C13、温度升高越大,则(____)越多。

A、功B、热C、显热D、热能正确答案:C14、在水蒸气定压产生过程的温熵图上,有 (____)段曲线。

A、2B、3C、0D、1正确答案:A15、不会提高朗肯循环平均吸热温度的是 (____)。

A、采用回热B、采用再热C、提高初压D、降低背压正确答案:D16、不一定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的是(____)。

A、降低背压B、提高初温C、热电联产D、采用再热正确答案:D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温度一定,压力越低,则过热蒸汽的焓越高B、熵一定,压力越低,则水蒸气的温度越低C、温度越高,则过热蒸汽的焓越高D、温度一定的湿饱和蒸汽,压力越高,其干度也越高正确答案:A18、蒸汽的压力越高,则焓就()A、不变B、越低C、以上都不对D、越高正确答案:C19、在朗肯循环中,等压散热过程的下一过程是在(____)中完成的。

新编护理学基础——体温习题和答案

新编护理学基础——体温习题和答案

新编护理学基础——体温习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 在人体散热方式中,散热量占总散热量比例最大的是(A)A 辐射B对流 C 蒸发D传导2.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B )A小脑蚓部 B 下丘脑 C 延髓上部 D 大脑枕叶3. 有关体温生理性变化的错误描述是(C )A一昼夜中以清晨2~6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 B 儿童体温略高于成人C 女性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略降低D 进食、运动后体温一过性增高解析:女性月经期和经后前半期体温较低,排卵日前体温最低,排卵后体温升高0.3~0.5℃,可能与孕激素有关4. 关于发热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 常见的发热类型有6种B发热必须有致热原的参与C体温上升期D有畏寒、退热期有出汗发热时散热中枢兴奋,退热时是寒颤中枢兴奋5. 引起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D )A恶性肿瘤 B 物理因素作用 C 化学因素作用 D 细菌、毒素感染6. 发热的指征是(B )A 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3℃B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5℃C.体温超过正常值的1℃D.体温超过正常值的0. 1℃7. 口腔体温划分低热的范围(B)A.37~37.2℃B.37.3~38.0℃ C. 38~38.5℃ D. 38.5~39℃8. 感染性发热的疾病是(D )A中暑 B 恶性肿瘤C催眠药中毒D败血症9. 关于测量不同部位的体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 如病人曾进冷、热食或吸烟,须待口腔恢复原来温度,过30min再行口温测量B 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C 心脏病患者不宜测试直肠温度D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10. 测量体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B)A口腔测温含口表于舌下5min B 腋下测温放表于腋窝深处10minC 将肛表插入肛门测量5min C 进食后10分可测口腔温度解析:口温:3min,肛温:3min,腋温:10min11. 伤寒病人常见的热型是(B )A弛张热 B 稽留热 C 间歇热C不规则热伤寒、大叶性肺炎,稽留热12. 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 B )A 散热多于产热B产热大于散热 C 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D 散热增加而产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正常13. 高热病人药物降温后易出现(A)A循环衰竭症状 B 呼吸衰竭症状 C 口腔溃疡C体温不升解析:退热过程中大量出汗,丧失过多体液,体弱多病者和心血管疾病者易出现虚脱14. 高热病人退热期提示可能发生虚脱的症状是(C)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B头晕、恶心、无汗C血压低,脉细速,肢冰冷D脉速、面部潮红、出汗15. 可选口腔测量体温的病人是(C )A呼吸困难者B口鼻手术者C大面积烧伤者D昏迷者16. 高热病人宜鼓励其多饮(D)A白开水B糖水C淡盐水D糖盐水17. 高热病人的观察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A观察体温变化B每日4次观察意识状态C观察脉搏、呼吸、血压D观察物理降温后效果18.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中,首先应做的是(D )A口腔护理 B 测量体温 C 补充体液D降体温19. 观察热型的重要临床意义在于(B)A有利于护理 B 协助诊断和治疗观察C有无合并症D判断病情的转归20. 患儿3岁,高热、惊厥、腹泻入院,诊断为“中毒性菌痢”,为该患儿测体温最适宜的方法是(D )A口表测口温B肛表测直肠温C电脑数字测体温计D测直肠温度电脑数字测体温计测腋温21. 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体温绘制符号是(B)A红虚线红点B红虚线红圈C蓝虚线红点D红虚线蓝圈22. 不属于高热持续期的临床表现是(C)A颜面潮红B呼吸脉搏加快C大量出汗D尿量减少解析:持续期临床表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减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小儿易惊厥,超高热易损伤大脑23. 处理非传染病污染的体温表,错误的做法是(C)A用手腕力量甩表至35℃以下B忌用热水煮沸体温表C先用清水洗净,再放消毒液中C浸泡先后消毒2次,每次30min 解析:温度计先用消毒纱布擦干净(肛温用卫生纸),然后在消毒液浸泡5min,再换用一种消毒液泡30min,再在冷开水中浸泡,取出用消毒纱布擦干净。

基于教学软件的“低温技术基础”教学实践

基于教学软件的“低温技术基础”教学实践

2019年7期教海探新高教学刊基于教学软件的“低温技术基础”教学实践*陈曦,祁影霞,黄理浩,陈瑶(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093)低温技术是以热力学和传热学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低温技术的发展又开拓了热力学和传热学的低温领域,不断丰富了热力学和传热学的内涵[1]。

低温技术已在气体液化和分离、低温超导技术、特种材料处理及回收、航空航天技术、低温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出现,低温技术在不断开发的尖端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低温技术在本世纪将有更大的发展,其前景十分广阔[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教学科研软件逐渐增多。

低温技术中的设计计算也从原始的查图手工计算,发展到与现在的计算机专业软件模拟相结合。

比如说液化分离方面,可以结合专业的流程模拟软件HYSIS,ASPENPLUS进行介绍。

工程求解器(EES)是一种简单易学的专业编程计算软件,内部集成了各种热物性和数学函数,很方便教学现场演示,使学生可以容易的学会,并利用该软件完成习题的计算分析[3]。

通过EES软件,学生可以随时获得低温工质的热物性参数,能够根据“低温技术基础”中的教学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各种低温流程及热力过程进行数值仿真。

一、EES教学软件介绍当前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国际化、网络化及智能化。

其中国际化体现在采用国际英文教材,英文授课方面,也体现在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

网络化体现在建立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录制教学视频,建立试题库,网络互动功能等。

智能化需要采用先进的教学软件,让学生能够接触最先进的学习和研究工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或者进入企业容易成为研究骨干。

根据“低温技术基础”的课程特点,本文提出采用先进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而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EES)软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EES软件主要由美国著名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机械系Sanford A Klein教授开发,S.A.Klein[4]在EES软件编制中,嵌入了大量的热物性参数,方便学生调用查询各种热物性数据,使学生从繁杂的计算和查表中解脱出来,大量的时间用于掌握概念和规律,可以方便的完成各种热力循环计算和分析。

2023年劳务员之劳务员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劳务员之劳务员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3年劳务员之劳务员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施工项目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包括()环节。

A.编制计划、配置、控制、处置B.编制目标、计划、控制、处理C.编制计划、采购、应用、处置D.编制目标、计划、采购、检查【答案】 A2、在气温等于或低于()℃时称为低温作业。

A.-5B.oC.2D.5【答案】 D3、竞争性谈判采购劳务分包与询价采购的不同主要在于参与竞争的劳务分包企业()。

A.不限资质B.谈判更细C.不需备案D.需公开报价【答案】 D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进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B.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C.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D.进行安全检查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停工【答案】 D5、用人单位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由所在地()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

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政府卫生部门C.乡镇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答案】 D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日内分别按规定要求,以不同的方式处理。

A.30B.20C.15D.10【答案】 C7、()经对象化后进入生产成本,但期末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进入当期的费用。

A.营业费用B.管理费用C.生产费用D.财务费用【答案】 C8、诉讼时效届满当事人丧失的是()。

A.胜诉权B.任何权利C.诉权D.受领权【答案】 A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公布与信访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

A.广告媒体场所B.广播电视台C.大型公共场所D.信访接待场所【答案】 D10、下列材料即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是()。

A.石灰B.石膏C.水泥D.水玻璃【答案】 C11、绩效考核中,出现比较早,也比较常用的方法是()。

热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热工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11.3 题略解: m 2.127481.92.110)7893(3=´´-=×D =××=D gph h g p r r1.5 题略m1.05.02.030sin m2.0200kg/m800/8.033=´======l h mm l cm g r 已知:烟气的真空度为:Pa8.78430sin 2.081.9800=´´=××=h g p vr∵ 1 mmH 2O = 9.80665 Pa ∴ 1 Pa = 0.10197 mmH 2OOmmH 027.808.7842==Pa p v烟气的绝对压力为:kPa 540.98Pa 388.985408.7843224.133745==-´=-= v b p p p1.10 题略解:锅内表压力g 40.77kg 04077.081.91041010063==´´´=×=×=-gA p m Ag m p g g2.2填空缺数据(兰色): 过程 Q/kJ W/kJ △U/kJ 1-2 1390 0 1390 2-3395 -395 3-4 -1000 0 -1000 4-1-552.9题略 已知:D 1 = 0.4 m ,p 1 =150 kPa ,且气球内压力正比于气球直径,即p = kD ,太阳辐射加热后D 2 = 0.45 m 求: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解:由D 1=0.4 m ,p 1=150 kPa ,可求得:k =375 kPa/mkJ27.2)(822)6(41423333321=-===×==òD D k dD kD W dDkD D d kD pdV dW D D ppp p答:过程中气体对外作功量为2.27 kJ 2.12 题略解:(1)确定空气的初始状态参数K300)27273(m10101010100kPa1.29310100108.919510213324143111=+==´´´===´´´+=+=+=-----T AH V Ag m p p p p b g b(2)确定拿去重物后,空气的终了状态参数由于活塞无摩擦,又能与外界充分换热,因此终了平衡状态时缸内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与外界的压力和温度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技术基础》习题1.低温(深冷)与制冷(普冷)的温度分界线为:120k2.氮气的标准沸点 77.36k ;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的标准沸点 111.7k ; 氢气的标准沸点 20.39k ;通常情况下氦气(4He )的标准沸点为 4.224k ;氧气的标准沸点 90.188k 。

(以上数值精确到0.1K )3.温度下降,材料的屈服强度升高;材料的硬度升高;材料的延展性下降 ;润滑油粘度增加;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上升;气体的导热系数 下降 ;金属导体的电阻 下降。

4. 1908年,Leiden university 的Onnes 实现了氦的液化,从此不再有永久气体。

5.比较以下4种热力学过程的参数变化? 表16. “答:正确,在一个大气压下氧气的液化温度为90K ,且氧的三相点低于77K 。

所以液态的氧气能达到77K 的温度7.“液化温度越低的气体其理论最小液化功越大”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不正确,例如氦的液化温度比氢要低,但其最小理论功还是氢大。

8.氦气难以液化是因为其理论最小液化功大吗?为什么? 答:不是,是因为氦气的转化温度和液化温度都非常的低9.画出气体液化理论循环的流程图和T-s 图,并写出气体液化所需理论最小功 的计算公式。

答: w min =)()(111f f h h S S T ---10.写出空气中含量前三位的气体成分并标注其体积百分比。

答:78.12%氮,20.95%氧,0.93%氩(干燥空气)11.什么是等温节流效应?在T-s 图上表示出等温节流效应。

答:()r p h h h h h h T T c q ∆-=-=-=-=1020210即它在数值上等于压缩前后气体的焓差,这一焓差常用-△hT 表示,称为等温节流效应。

12.气体等温压缩后再等熵膨胀后所获得的制冷量表达式?(请在T-s 图上标出过程),并解释其制冷量与膨胀功和等温节流效应的关系?答:()()e T s w h h h h h h h q +∆-=-+-=-=2110200即制冷量为等温节流效应与膨胀功w e 之和。

13.请列举目前低温技术的5个主要应用领域。

答:军事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医学领域、固体物理、超导技术。

14.请列举一些现在已在航空航天领域使用到的低温技术或设备。

答:辐射制冷、脉管制冷机、斯特林制冷机、布雷顿低温制冷机。

15.在T-s 图上表示出磁致冷过程,并解释其制冷原理。

答:在初温T i 下等温磁化过程A-B ,在此过程中排出热量,熵减小;及绝热退磁过程B-C ,在此过程中温度降到T f 。

16.请写出10种可以降温的物理方法?答: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涡流制冷、绝热放气制冷、温差电制冷(帕尔帖效应)、顺磁盐或核绝热退磁制冷、氦稀释制冷、固体升华制冷、3He减压蒸发制冷、3He绝热压缩制冷、吸附式制冷等,而近期还发展了利用宇宙空间低温热汇(2~4K)辐射制冷的方法。

17.液氮什么颜色?液氧什么颜色?液体空气什么颜色?答:液氮无色,液氧浅蓝色,液空浅黄色。

18.正氢和仲氢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平衡氢?平衡氢在低温下的主要成分是?在常温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是正仲转化?正仲转化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答:由双原子构成的氢分子H2内,由于两个氢原子核自旋方向的不同,存在着正、仲两种状态。

正氢(o-H2)的原子核自旋方向相同,仲氢(p-H2)的原子核自旋方向相反。

不同温度下平衡状态的氢称为平衡氢,用符号e-H2表示。

平衡氢在低温下的主要成分是仲氢。

在常温下的主要成分是正氢。

在一定条件下,正氢可以变为仲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正-仲态转化。

正仲转化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是放热过程。

19.在所有气体中,粘度最小的是(),导热率最高的是(),比热最大的是()。

答:氢、氢、氢20. 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哪三种?自然界中的氢气主要是那一种?答:具有三种同位素:原子量为1的氕(符号H);原子量为2的氘(符号D)和原子量为3的氚(符号T)。

自然界中的氢气原子主要是H21.液氢的生产过程为什么要采用催化剂来加速正仲转化?答:液态正常氢转化时放出的热量超过气化潜热(447kJ/kg)。

由于这一原因,即使在一个理想的绝热容器中在正-仲态转化期间,贮存的液态正常氢亦会发生气化;在起始的24h内约18%的液氢要蒸发损失掉,100h后损失将超过40%。

为了减少液氢在贮存中的蒸发损失,通常是在液氢生产过程中采用固态催化剂来加速正一仲态转化反应。

22. 自然界中的氦气主要是3He还是4He?氦气主要从什么气体中提取?答:4He 94%从天然气中提取23. 氦气是一种特殊的低温气体,4He没有三相点,液氦II 在λ线左边,具有超流性。

”是否正确?正确24. 可以在室温下对与氢或氦节流降温吗?为什么?若不可以,要采用什么方法使其节流降温?答:不可以。

因为氢或氦的转化温度比室温低的多。

必须采用预冷的方法,使其降温到上转化温度一下,节流后才能产生冷效应。

25.在T-s上比较气体绝热节流和等熵膨胀过程制冷量和温度变化..26.对气体的绝热膨胀,无论从降温效果及制冷量来看,等熵膨胀比节流膨胀要有效的多,但为什么节流依然应用很广?答:(1)节流过程用节流阀,结构比较简单,也便于调节;等熵膨胀则需要膨胀机,结构复杂。

且活塞式膨胀机还有带油的问题;(2)在膨胀机中不可能实现等熵膨胀过程,因而实际上能得到的温度效应及制冷量比理论值要小(3)节流阀可以在气液两相区内工作,即节流阀出口可以允许有很大的带液量;但带液的两相膨胀机〔其带液量尚不能很大〕现在还在研制和试用阶段;(4)初温越低,节流同等熵膨胀的差别越小,此时,应用节流较有利。

因此,节流和等熵膨胀这两个过程在低温装罝中都有应用,它们的选择,依具体条件而定。

27. 液体节流过程由于其存在压差,压差做的功会转化为热量,而使液体温度升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不对,若节流后含有大量气体,温度一般降低28.要通过气体节流获得-20℃的温度,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中,采用哪一种比较合适?答:二氧化碳比较合适,其节流效应比较的大,节流效果好29.要想得到80K 下2W的制冷量,采用哪一种制冷方式较好?如要大量液化天然气采用哪一种制冷方式较好?如要得到-50℃下5kW 的制冷量,那种制冷方式比较合适?答:1.斯特林制冷,脉管制冷;2.膨胀与节流结合的制冷;3.蒸气压缩相变制冷30.请画出一次节流液化循环(又叫林德-汉普逊循环)的循环流程图和T-s 图。

并写出液化系数Zpr 、制冷系数εpr 、循环效率 ηcy 的数学表达式?答:如下图所示:取图中点划线包围的部分为热力系统,加工空气量为1kg ,得下列热平衡方程式()10321h Z Z h q h pr pr -+=+而()prp Z q h T T c h h --=--=12'11'11'11由此可得实际液化系数()加工空气)(kg/kg 0'10'1322'1h h q h h h q q h h Z T pr --∆-=-+--=∑循环的实际单位制冷量 ()加工空气)(kJ/kg 0'1,0∑-∆-=-=q h h h Z q T pr pr若压缩机的等温效率用T η表示,则对1kg 气体的实际压缩功为加工空气)kJ/kg (12TT T T pr p p In R w w ηη==实际单位能耗()()液空)(kJ/kg 120'1,∑-∆--==q h p p RTIn h h Z w w T T p prpr o η循环实际制冷系数()12,0p p RTIn q h w q T T prpr pr ∑-∆-==ηε循环效率th pr cy εεη=式中,理论液化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010'10'1min 0h h S S T h h w q th ----==‘ε 所以()()'10'10'1h h h h S S T prcy ----=εη31.一次节流液化循环的高压 P2和初压 P1,以及高压气体进换热器的温度 T对-△h T 、Z pr 、εpr 、ηcy 、w 0,pr 的影响?答:32.相比一次节流液化循环,有预冷的林德-汉普逊循环有何优点?答:有预冷时,循环制冷量较大,液化系数较大,循环的经济性较高,而且预冷会减少换热器内高低压空气的温差,使回热过程的不可逆性减少,提高了循环效率。

部分低温气体需要遇冷才可以液化。

33.请解释什么是“负”温差现象,并在设计流程中怎么避免?答:对于克劳特液化循环,由于部分加工空气进入膨胀机,因而在气体分流后的换热器中,正流空气流量减少,返流气与正流气流量比较大,可能出现正流空气过冷,使冷热气流之间的温差减小。

若循环参数选择不当,在G △h —T 图上就会出现某个局部温差小于设计所允许的最小温差,即出现所谓的“负温差”现象。

在进行克劳特液化循环参数选择时,必须校核换热器的温度工况。

34.请画出克劳特液化循环流程图及 T-s 图,并推导出 Zpr 、q 0,pr 、w pr 的数学表达式?并分析提高高压 P2,增加膨胀量 Ve ,提高膨胀前温度 T3对液化系统性能的影响?参数变化 -△h T Z pr åpr çcy w 0,pr P 1升高 减小 ----- 增大 增大 减小 P 2升高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T 降低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大答:设系统的跑冷损失为q 3;不完全热交换损失为q 2。

由图中ABCD 热力系统的热平衡方程式得()1303421h Z h V h Z q h V h pr e pr e -++=++因()()1'121h h Z q pr --=所以()2'103421q h Z h Z q h V h pr pr e --+=++从而可求得实际液化系数()()()()加工空气)(kg/kg -0'1430'132432'12h h qh h V h h h q q h h V h h Z e T e pr --+∆-=-+--+-=∑ 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加工空气)(kJ/kg -430'1,02∑-+∆=-=q h h V h h h Z q e T pr pr 膨胀机绝热效率:s s s h h h h h h h ∆-=--=434343η 循环功耗:加工空气)(kJ/kg 12m s s e TTpr h V p p In R w ηηη∆-=参数变化对液化系统性能的影响:当p2与T3不变时,增大膨胀量V e,膨胀机产冷量随之增大,循环制冷量及液化系数相应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