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安全查对制度流程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范文(3篇)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范文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1根据医嘱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血型检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1.2抽血时____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有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与患者核实无误后方可抽血配型。
1.3抽血后须在采血管上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同时将采血管号码条贴在化验单上,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2取血查对制度2.1取血时,取血者应与发血者一起进行查对,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血型无误,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2.2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准确无误后将血袋放入清洁容器内送至病区。
2.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3输血查对制度3.1输血前查对:须由____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一对”制度;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输血装置是否完整;血液质量(有无凝血块、溶血,血袋包装有无裂痕)。
十一对:受血者姓名、性别、腕带、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剂量、采血日期、有效期。
3.2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到床旁共同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3.3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血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
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3.4输血开始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滴速,应观察____分钟再离开。
输血过程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装置,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按照“输血反应应急预案”进行治疗抢救。
3.5输血完毕,再次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名。
如实填写输血安全记录单,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夹在病历中。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1)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医嘱、输血申请单、交叉合血试管条形码的床号、姓名、住院号,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下一步。
2)抽血时要有两名医护人员(一名护士值班时另一名为值班医师)于床旁共同核对输血申请单、条形码的床号、姓名、住院号等内容与手腕带是否一致;如有疑问应与主管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条形码信息错误,应重新打印条形码,切勿在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输液的静脉通路中抽取。
4)抽血后在输血申请单、医嘱单双签名及执行时间。
(2)取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住院号、床号、编号、血型、血液成分与规格等是否与交叉配血单一致,确保无误;核对供血者与受血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无凝集无溶血;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及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1)输血前查对: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血袋上的姓名、住院号、床号、编号、血型、血液成分与规格等是否与交叉配血单一致;核对供血者与受血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无凝集无溶血;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及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核对输血执行单与血袋、交叉配血单相关信息是否一致。
以上均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下一步。
2)输血用物查对:检查输血用物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交叉配血单、输血执行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住院号、姓名,查看床头卡和手腕带是否与交叉配血单、输血执行单一致;核查血型,确认与病历中血型报告单、交叉配血单血型是否一致,无误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血袋、交叉配血单、输血执行单、血型报告单上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双签名。
5)交叉配血单粘贴在病历中,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
输血查对制度及流程

输血查对制度及流程输血查对制度及流程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在救治严重贫血、烧伤患者以及进行手术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输血查对制度及流程被广泛使用。
输血查对制度是指在进行输血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查对,以确保输血患者与所使用的输血血液一致。
具体的流程如下:首先,医护人员需要核对并确认输血指征是否符合。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输血。
然后,医护人员将对患者的身份进行确认。
核实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和年龄等信息,确保输血正好给到正确的患者。
接下来,医护人员将对输血血袋进行查对。
他们会对血袋标签上的信息进行核对,包括献血者姓名、血型、血袋编号等。
同时,他们还会核对血袋上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等信息。
然后,医护人员会核对血型和配对。
他们会对患者和血袋的血型进行检查和核对,确保配对无误。
这一步非常重要,因为输错了血型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最后,医护人员会为患者进行适当的输血前准备工作,如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安排适当的输血速度。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还会全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
除了以上的查对制度及流程,输血还有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
首先,输血一般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输血。
这些检查可能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型鉴定、肝功能等。
其次,输血时需要注意血液的保存和储备。
血液制品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中保存,如低温、洁净的地方,以确保血液的质量和有效期。
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及时记录和报告输血相关的信息,如输血时间、输血量、患者的反应等,以便后续的临床判断和治疗。
总之,输血查对制度及流程是确保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正确的身份核对、血型配对等步骤,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输血错误,并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度和流程进行操作,并不断学习和更新输血技术,以提高输血质量和效果。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
(一)取血查对制度
1、麻醉师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患者、病历并填写取血单,项目包
括: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别、病房号、血型(包括Rh血型)、血液种类、输血量。
2、取血者携带取血单到血库取血,每次只能取一个患者的血。
3、取血者在血库与发血者共同核对。
(1)将取血单在血库与发血者共同核对。
(2)将发血单与血袋标签核对。
(3)核对项目
1)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包括Rh血型)
2)献血者编码、血型、血液种类、血袋号、血量、血液有效期。
3)交叉配血结果。
4)血液有无溶血和凝块,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
5)取血者不得擅自更改标签内容;血袋标签如有涂改时发血人需要签名。
(4)以上项目核对无误,取血者与发血者分别签名。
4、取血注意事项
(1)取血后立即送回,不允许让其他人将血带回。
(2)取血过程中注意防止震荡,防止碰撞,尽量减少晃动(特别是血小板)。
5、血液送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与麻醉师立即与病历核对,无误
后取血者方可离开。
(-)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时应认真核对,项目同取血查对制度。
核对时,应首先
与病历的原始资料核对。
(2)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注明患者姓名、住院号、血
型、日期和时间,以备必要时送检。
输血的查对制度及流程

(1)三查:查血液有效期;查输血装 置是否符合标准、完整,在有效期之 内;查血液质量。
(2)十一对:对床号、姓名、性别、 年龄、住院号/门急诊卡号、科别、血 袋编号、血液剂量、血液成分、血型 鉴定单、交叉配血试验单。
10.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 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 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 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 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每袋输血前应二名护士到床边核 对。
03 专人负责将配型血标本和输血申请 单送交血库。
4
5
6
患者血型鉴定单应由二 名护士认真核对(姓名、 床号、住院号、血型), 血型告知患者或其家属, 病房护士在术前准备中 要检查核对血型鉴定单。 手术室护士除常规核对 外,术前还必须与患者 核对血型。
由护士到血库与发血者 共同查对病室/门急诊、 床号、住院号、患者姓 名、性别、年龄、血型 (含Rh因子)、交叉配 血试验结果、血袋编号、 血液种类、血量、血液 有效期,以及血的外观 等,信息无误后双方共 同在临床交叉配血记录 单上签全名。
11.密切监测输血过程中临床症 状和生命体征变化;输血过程中 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 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 者有无输血反应,如出现异常情 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 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性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 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①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4)剩余血及输血用具均需加血库进一步检验,积极配合医师或血库。进 行输血不良反应的各项检测。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一)输血安全制度1. 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 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 接到输血科通知可以取血后,有医务人员携带专用容器到输血科取血,执行《输血核对核查制度》中发血环节。
4. 血液取回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再次查对。
5.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6. 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
不得自行储血。
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
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输血查对制度范文(3篇)

输血查对制度范文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输血查对制度。
下面是一份输血查对制度的范文,供参考:一、目的确保输血安全,确保输血血液与受血者相符,减少输血相关的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输血准备、输血执行和输血完成后的记录等。
三、具体内容1. 输血准备阶段(1)核对血袋信息:核对袋号、血型、血袋编号等信息是否与输血申请单相符。
(2)核对受血者信息: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输血申请单上的信息与受血者的身份信息是否相符。
2. 输血执行阶段(1)双人签名:由两名经过相应培训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医护人员在输血操作的相关记录上签名确认。
(2)核对血袋:在输血操作前,核对血袋的配血记录、血袋信息等,确保血袋的相关信息正确。
(3)核对标本:核对受血者的血样标本和输血前的配血记录,确保血型匹配正确。
(4)核对输血记录:在输血操作前,核对输血申请单、配血记录、血袋信息等,确保输血操作准确。
3. 输血完成后(1)完成输血记录:在输血完成后,医护人员应及时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输血时间、输血量、输血过程中的特殊情况等。
(2)评估患者情况:输血完成后,医护人员应仔细观察受血者的病情变化,记录并报告相关情况。
四、责任与要求1.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参与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执行输血操作。
遵守输血查对制度的规定,确保输血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管理者:医疗机构管理者应负责建立、完善和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和效果的监督。
3. 监管部门:医疗机构所在的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输血查对制度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五、制度的评估与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输血查对制度的评估,将评估结果用于改进制度,提高输血查对制度的质量和效果。
六、附则1. 本制度为医疗机构内部制度,医务人员和管理者均应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执行。
2. 对于制度违反者,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应的管理办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输血安全制度及流程

输血安全制度及流程【1】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执行“三查八对”。
(三查: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
对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者要认真确认患者身份。
查对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等。
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2.取血后在30分钟内输入;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再次核对,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3.输血应遵照医嘱,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注。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强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5.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将输血器管道冲洗干净,再接下一袋血液继续输注。
6.输血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输血开始,应观察患者5-10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开。
输血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7.输血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
空血袋保留24小时,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保存。
8.血液送达病房后应在2-4小时之内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9.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余血送至输血科查明原因。
输血流程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无菌操作建立静脉通道)→输血前核对病历、输血记录单、血袋(核对方式:一人持病历、输血记录单,另一人持血袋,逐项核对,另交叉重复一遍核对内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血型)、血液品种、剂量、血袋编号、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有效期)→洗手,至患者床边→输血时核对:患者、床号、住院号、腕带、输血单、病历、血袋(两人携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具和血液制品﹝推治疗车﹞)→接血袋:确认通畅、消毒(严格执行两人核对)→调节滴数,<20滴/min(确认患者静脉通路完好、用安尔碘消毒血袋出口,将输血器针头拔出,插入血袋入口,血袋挂于输液架上)→输血后核对输血单、输液单、患者、腕带、床头卡(输血单必须双签名)→签名:输血单、输液单、临时医嘱(严格执行两人核对:核对内容同输血前核对)→15min再次调节滴数(成人40~60滴/min,休克患者适当加快,儿童、老年、体弱、心肺疾病患者速度宜慢)→输血结束冲洗(输血结束后,继续滴入注射用生理盐水把输血管内血液全部输完;血袋按要求处理)→观察与记录(记录输血起始与结束时间、速度、输注量、输注是否通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主诉等,将输血记录单放入病历)临床输血护理管理制度为保障我院血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规范临床用血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
0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01.1根据医嘱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血型检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01.2抽血时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有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与患
者核实无误后方可抽血配型。
01.3抽血后须在采血管上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同时将采血管号码条贴在化验单上,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02取血查对制度
02.1取血时,取血者应与发血者一起进行查对,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血型
无误,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
02.2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交叉
配血报告、有无凝集,准确无误后将血袋放入清洁容器内送至病区。
02.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03输血查对制度
03.1输血前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血“三查、^一对”制度;
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输血装置是否完整;血液质量(有无凝血块、溶血,血袋包装有无裂痕)。
十一对:受血者姓名、性别、腕带、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剂量、采血日期、有效期。
03.2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到床旁共同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查看床头卡,询
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03.3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血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
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03.4输血开始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滴速,应观察3-5分钟再离开。
输血过程须
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装置,用生理
盐水维持通道,按照“输血反应应急预案”进行治疗抢救。
03.5输血完毕,再次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名。
如实填写输血安全记录单,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夹在病历中。
03.6血袋封口,同时填写输血反应回馈卡立即送血库。
7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流程
流程:采血前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及检验项目等,准备好相应的试管T特殊检查确认病人是否空腹T采血部位通常选前臂肘窝的正中静脉,不宜在手术、输液同侧手臂采血T采血时应动作迅速,尽可能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T使用普通注射器采血,采血后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T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实验室分析,运送过程中避免剧烈震荡T要视所有标本为传染品,对“高危”标本,如乙肝病人标本、艾滋病病人标本等要注明标识,急症或危重病人标本要特别注明。
8.抽血交叉配血查对流程
流程:根据医嘱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血型检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T核对无误后抽血T抽血后在试管上注明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将采血管号码条贴于化验单,便于核对。
9.取血查对流程
流程:取血者与发血者共同查对T查看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血型无误,标签卡无破损不清,血液无溶血、无凝块和污染情况T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量、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报告T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10•输血查对流程
流程: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八对”制度T输血时由2名医护人员到床旁再次共同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头卡、血型,以确认受血者T输血前后,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血液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T输血开始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滴速,观察3-5分钟再离开T密切巡视,观察病人有无输血反应T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装置,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按照“输血反应应急预案”进行救治T输血完毕,再次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名T填写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T血袋封口,同时填写输血反应回馈卡T立即送血库。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